讀凡爾納《海底兩萬裏》有感

學識都 人氣:8.81K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凡爾納《海底兩萬裏》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凡爾納《海底兩萬裏》有感

讀凡爾納《海底兩萬裏》有感1

我有幸讀了《海底兩萬裏》這部著作。故事起與1866年的一件怪事,許多船隻在海上發現了海怪,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追逐怪獸,不幸落入水中,與同伴一起周遊四海,最後海底太沉悶,想方設法,重回陸地.

主人翁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祕色彩的人。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心研究、設計、建造了這隻獨角鯨大怪物——潛水船(鸚鵡螺號),他與潛水船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尋自由,又對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

《海底兩萬裏》讚美了那深藍的國度,壯麗的海洋,一個無憂無慮,與世無爭的地方,那裏有數不清的珊瑚,海藻,游魚,礦產,正是一幅美麗的圖話,我無法用語言來讚美或形容它.諾第斯號不管在那個年代都是一部不朽的神話.是它揭示了海洋中無限神祕的一切,對於船長尼摩來說,更是精神的家園.

這些故事情節都是非常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起。作者還獨具匠心,巧妙佈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向我們展現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描繪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緻入微的細節刻畫交替出現。此書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讀凡爾納《海底兩萬裏》有感2

不知不覺中,我已經看完了《海底兩萬裏》,總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這本書出自儒勒·凡爾納之手,他被譽爲“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他在科學幻想冒險小說中有著名的三部曲,分別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裏》和《神祕島》。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在1866年,有人以爲在海上見到了一條獨角鯨,法國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最後發現那是一艘名爲諾第留斯號的潛艇,並且帶着僕人康賽爾和一個捕鯨手,跟隨尼摩船長乘坐這艘潛艇,在短短的不到10個月的時間裏,他們一道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紅海、地中海、南極海、北冰洋,航程約兩萬裏。

《海底兩萬裏》中描繪了這些人物在大海里的種種奇遇。潛艇在大海中穿梭着,海底十分美麗,但也很驚險。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神祕的氣息,體現了人類敢於探索、敢於冒險的精神。再想想,在那時,作者根本不可能知道這一些,但他卻把海底的景色寫的如此地栩栩如生、引人入勝,使讀者身臨其境,這表現出了儒勒·凡爾納的極爲豐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科學知識。

儒勒·凡爾納的小說總是能廣爲流傳,這不僅因爲他的思緒之傳奇,他的小說具有科學可信性,更因爲他具有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他筆下的人物都是崇尚科學、英勇頑強的人,他塑造的形象都是反抗壓迫的戰士的形象。在這本小說中,講述了許多的科學知識,這激發了人們對科學的嚮往與興趣,啓發了人們對世間萬物的思考。

我們一定要學好科學,善於觀察世界上的一切,善於問有意義的“爲什麼”,並且要努力去探索原因。要知道,科學無處不在,沒有科學我們什麼都不懂,只不過是一個長着人的身軀的空殼兒。

讀凡爾納《海底兩萬裏》有感3

今天,我無聊沒事做,便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海底兩萬裏》。沒想到,我便深深地愛上了這本書。

先說說作者,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爲“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除了《海底兩萬裏》以外,他的代表作還有如《地心遊記》等著名科幻小說。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他所幻想的大部分事物,如今都已經被發現或發明了出來,如: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阿拉伯海底地道,蘇伊士下面一條通往地中海的地道),一塊沉沒的陸地(大西洋洲),潛水艇等。據聞,世界上第一臺核動力潛水艇的命名便是爲了紀念這本書。

《海底兩萬裏》寫於18xx年,是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祕島》。這部作品敘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事發生在一八六六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爲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祕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來源]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祕密公佈於世。尤其是主人公尼摩船長的勇敢和作者的智慧,都使我欽佩不已。

爲什麼這樣說呢?首先,在一個深海里,會有許多不可預知的危險,但尼摩船長依然爲了目標(在《神祕島》中出現)而努力。回望現在,多少人因一時的失敗不然海珠橋也不會這麼出名。而且,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爲;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纔是此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後,啓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穫。

《海底兩萬裏》確實是一本經典名著,假如你是一名會讀書的人,便不會放過這樣一本經典小說。

讀凡爾納《海底兩萬裏》有感4

暑假期間,我讀了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納爾的《海底兩萬裏》。這本書寫的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使我仍然沉浸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之中。

這本書的情節環環相扣、扣人心絃。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在1866年茫茫大海上出現了神祕的“海怪”,人們爲了驅逐"海怪"派出了林肯號驅逐艦,我參加了這次活動在這次旅途中我們發現了龐大的“海怪”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海怪”竟是一艘潛水艇“我”與我的助手康賽爾和與魚叉手尼德·蘭意外的登上了潛水艇,認識尼摩船長,並隨着他一起在不可預料的海底世界裏自由的遨遊,看見了壯觀的海底,見識了大西洋城,最後,鸚鵡螺號被強流捲了進去我和康賽爾還有尼德·蘭卻幸運的乘坐小潛水艇逃了出來。

儒勒凡爾納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纔可能有來源於現實或高於現實的想象,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