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後感【3篇】

學識都 人氣:2.93W

【文章導讀】在這個平凡的世界,即便你平凡的一如腳下的泥土,但當你擁有一顆堅韌上進,善良純潔的美麗心靈的時候,一定會有人愛上你那個高尚的熠熠生光的靈魂! 下面是關於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歡迎閱讀參考!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3篇】

【篇一】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路遙先生筆下的田福軍,無疑是個“好官”。早年畢業於人民大學,放棄了留在中央部委工作的機會,主動要求回到基層,先是在地區行署工作,後來提拔成原西縣的革委會副主任,也就是副縣長。

與哥哥福堂的稍顯“負面”的形象不同,福軍竟然是個“完人”:爲人正直,有能力,經常深入基層,時刻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當然,身處官場,福軍在工作中自然也遇到了各種阻力,甚至被排擠。直到遇到了伯樂——新上任的省委書記喬伯年,福軍才被破格提拔爲黃原地區行署專員,也就是地級市的市長,從而在波瀾壯闊的改革中突破層層阻力,大展身手。

福軍的政績和能力自然無需多談,讀者也往往爲這樣的官員擊節叫好。只是如果我們從背後的邏輯看,還是有些東西值得思考。

個體系不成熟的機制裏,往往人們會期待“青天”的出現,過去有包青天,海青天,現在出現了田青天。而百姓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寄託於某一個道德高尚,能力非凡的個人身上,無疑是一場賭博。而對於福軍而言也是這樣,他有幸遇到了“喬青天”,個人的政治生命也得到了超常規的發展。行文至此,我也很難下個論斷到底什麼纔是社會法則的常態。提到體系建設,自然上下嘴脣一碰,很容易。但千百年的“青天文化”、“貴人文化”卻又活生生地存在着,並且必將長期甚至永久地存在下去。

另外,從個人角度看,即使有了青天有了外部環境,機會也還是留給那些像福軍一樣有準備的人。我們可以看到,福軍很正直,始終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甚至不惜爲此與上司抗爭。同時,福軍也很務實,經常下到第一線,瞭解實際情況。真正做到了“不惟書,不惟上,只惟實”。比起那些只會看上司臉色行事或者只會按照書本誇誇其談的人,福軍無疑更靠譜。

只是,我們可愛的'路遙先生是個從裏到外都極具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大師。而這兩點也恰恰是人們所向往而現實中卻不可得的東西。也造就了《平凡的世界》成爲經典中的經典。基於此,路遙先生筆下的福軍的際遇也是在現實生活中超拔出來的場景。

實際上我們生存的世界,還是要有叢林法則,我們無法寄希望於外界,只能因勢利導,從而找到各自的生存狀態。從戰略層面,人生一世,對我們幸福與否起決定因素的是視野、格局,和品位;從戰術層面,決定我們順利與否的則是勇敢、智慧,和真誠。

【篇二】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其實,終歸來說,我是不能理解少平的思維的,我搞不懂他爲啥甘心情願在煤礦下度過一生,即便他有機會也有條件的情況下。他與曉霞的愛情故事,如果不出那個意外,估計他們也無法相守一輩子。但有一條,他們都在奮鬥,爲自己的人生。現實生活中,也許是在學生當中,我感受不到那股力量。但,書中的每個人都在奮鬥着,少安爲窯場爲生計奔波奮鬥着,少平爲煤礦而奮鬥着,村裏的每個人都像發了瘋似得都爲了各自的生活奮鬥。以現在的生活去想象那個年代,感覺也體會不出那種感覺。

少平走後,金波也就迫使自己恢復了正常,象以往一樣忙碌起來。他現在的心情悄悄有所平伏,因爲終於有一個人傾聽了他內心的苦痛。往事不會象煙霧似的飄散,將永遠象鉛一般沉重地澆鑄在他心靈的深處。不過,日常生活的紛繁不會讓人專注地沉緬於自己的不幸。即是人的心靈傷痕累累,也還得要去爲現實中的生存和發展而掙扎。

晚風把他臉頰上燙熱的淚珠吹落在橋頭。他伏在橋欄上,看着不盡的河水悠悠地從橋上淌過。歲月也如流水。幾年前,他壯懷激烈,初次涉足於這個城市的時候,還是一個膽怯而羞澀的鄉下青年,他在這裏度過了許多艱難而酸楚的日子,方纔建立起生活的勇氣;同時也獲得了溫暖的愛情。緊接着,他象展翅的鷹一樣從這裏起飛,飛向了生活更加廣闊的天地。

結論一目瞭然:只能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穫的指望,也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我們現在也沒怎麼去問自己一些最基本的問題,可能我們覺得答案顯而易見,或者問題沒有答案又何必自尋煩惱呢?正如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我們正在愛的人,我們正在仰望的未來生活,一直在這裏。命運,在FOREVER裏面Henryisfate。什麼是命運?和瑤池聖母一同隕滅的?歷史的進程?時間?都有一種解釋很邏輯性的語言去說明她的存在。書中的命運我到覺得是一種信仰,活着的信仰。

【篇三】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我不是個很愛讀名著的人,在這個快速閱讀的年代,沒有精力去探討乏味情節下折射的社會現象亦或是某種深刻的道理。我是一個喜歡找茬的人,人們的讚不絕口讓我嗤之以鼻,我總是在想單調的文字能有多大的魅力,能使如此多的人拜倒。在不屑的想法下和態度下,我是拾起了這本書,而事實上,我也爲自己這種在錯誤的想法做出的舉動暗暗慶幸。《平凡的世界》,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般,真的只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農民,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愛情。

我已經忘了連續幾天像這樣在圖書館中一坐一下午,第一次,感受到了文人騷客廢寢忘食讀書的舉動。不得不說它的確是一部令人瘋狂的作品。

無疑,愛情,親情,友情,是小說的三大主題元素,爲轟轟烈烈的愛情所感動,爲質樸的親情所感動,爲樸素深沉的友情所感動。談起該書就不得不說說“三大家族”——田家,孫家,金家了。

作爲艱苦奮鬥,忍受磨難的代表之一,孫少平在高中的平凡生活拉開了帷幕。相同的家境讓他與郝紅梅接觸,亦是相同的愛好將這兩個人聯繫在了一起,攜着青春的萌動,少平第一次打開了感情世界的扉門。然而,現實的生活卻不允許感情萌芽的成長,不是每個都可以坦然面對貧窮,原因並不是自卑,而是自尊,是的,沒有人知道自尊的力量有多強大,它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即便少平再表示友好,即使好友暗地進行恐嚇,報復,少平的第一份尚未展開的感情依舊毫不留情的離他而去了。這不能怪任何人,在現今物質橫流的社會也不乏拜金女,何況那些已被窮苦折磨了世世代代的可憐的人們呢…

上帝是公平的,當他關上一扇門時,也會爲你打開一扇窗。另一個女孩走進了少平的世界,是她爲少平開闊了視野,使他有了自己不同常人的思想,也是她燃起了少平感情的烈焰,我喜歡曉霞,她是一個擁有大學文憑,擁有在那個年代顯赫的家庭背景,擁有令人羨慕的高薪職位,亦是擁有優秀追求者的漂亮女孩,可這可愛的女孩啊,卻選擇了那個曾經是知己的“掏煤炭”的漢子。當他們漫步在礦場廢棄的公園時,當他們躺在古松山坡上的草坪上時,當他們膩歪在狹窄的宿舍的時候,我似乎也身臨其境,一種不言而喻的幸福也在周圍盪開。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平凡的世界》勵志的主題更深的人心,然而,從一個小女生的角度,我更爲其中無言的親情,尤其是平凡的愛情深深吸引。沒有綿綿的情話,沒有奢侈的消費,有的只是平凡話語中藏着的情感。

天有不測風雲,一場意外的洪水奪去了那個笑靨滿面、青春靚麗的生命,成爲了少平心中永遠無法磨滅的傷痛。說實話,我沒有過分哀傷,甚至易溢出的眼淚也銷了蹤跡,因爲我始終不相信,也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我相信曉霞一定是昏迷了或是失憶了,現在正安靜的躺在某個角落裏休息罷了。如同現今許多的熱播的古裝劇亦或是言情小說的故事情節,這樣故設懸念的情節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