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600字三篇

學識都 人氣:2.29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600字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600字三篇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600字 篇1

此人身材魁梧,棗紅臉上生一雙丹鳳眼,一對臥蠶眉,長長的鬍鬚一直飄到胸前,身跨一匹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赤兔馬,你能猜出他是誰嗎?對了,他就是《三國演義》中劉備旗下的一員猛將關羽,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三國人物。

關羽不僅是一個相貌堂堂的美男子,而且武藝高強。他溫酒斬華雄、斬顏良破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立下了赫赫戰功。最令人敬佩的是他有情有義。他被俘後被曹操留在府中住過一段時間,曹操對他百般討好,可他不貪圖榮華富貴,一心追隨劉備,從沒有過二心,難怪人們稱他爲“義絕”。

如果我們也能擁有一個像關羽這樣的朋友,那該多好啊!

我的妹妹玲玲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女孩,她對我特別好,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會拿來與我分享。當然,我對她也很好。我們不是親姐妹,勝似親姐妹,彼此互相信任,已經達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可是兩個人朝夕相處,總是免不了有些矛盾。那是去年冬天,已經進入期末倒計時了,往常我們都會互相幫助,各自取長補短。可是那天,我和玲玲卻吵架了,誰也不理誰。最後越吵越兇,竟然打起來了,她把我抓傷了,我也把她抓傷了。不知怎麼了,我看到她的傷口,不由得說了聲“對不起”,她也對我說了聲“對不起”。頓時,眼淚從我們的眼眶裏流出來,不知不覺當中,我們又和好了。

讀完了《三國演義》,我想,真正的情義不應該是曹操對關羽那樣的,而應該是劉備對關羽、關羽對劉備那樣的,應該用真心換取真心。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親。”我們對自己的朋友要有情有義,同時,還要珍惜朋友對自己的情義。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600字 篇2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爲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所著,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

書的內容很精彩,描寫了劉備、曹操、孫權三人各自帶着手下的大將,鬥智鬥勇,欲一統天下的故事。齊備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五位大將;曹操有許諸、典偉、張遼等人;孫權也有周瑜、黃蓋。整部《三國演義》更有許多精彩的情節,如三顧茅廬、火燒赤壁、草船借箭、諸葛亮擺空城計等等,都爲大家所熟悉。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孔明,號臥龍居士,他善於用計,熟知天文地理,聰明能幹。劉備愛才,三顧茅廬,請他出山扶佐自已。剛開始衆將士不服孔明,但是很快,曹仁就帶着十十萬大軍殺往劉備所在的新野。孔明知道這一仗一定要打好,於是就設計把曹仁的大軍引到草叢裏,一把火,二十萬大軍就被孔明燒光了。

孔明指揮的最有名的戰役還是火燒赤壁。曹操領百萬大軍殺向江南,只因北方人水土不服,無法渡江,只好先操練。龐統施連環計,騙曹操用鐵索把船連在一起。孔明又巧借東風,用火攻把曹操的幾萬艘戰船燒了個精光。同時孔明還派兵馬在曹操的兵營門前備戰,一見火光,就攻曹操的軍營,曹操大敗而逃,百萬大軍只剩幾十人了。從這些戰役中,我覺得孔明是個有勇有謀,可以擔當大任的人。

孔明除了會用計打仗,還發明過許多東西,比如說:連弩射、木牛流馬、孔明燈……

孔明最後還七次復出祁山,後因過於勞累而死了,未能完成幫助齊備一統天下的夢想。

孔明的一生足智多謀,忠君愛主、心胸寬大,爲扶佐齊備更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是個偉大的人,也是我敬佩的'人。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作文600字 篇3

在五年級的學習中,總是提到《三國演義》,使我對三國演義產生了好奇心,終於這個暑假我如願以償的讀到了三國演義,瞭解了其中的一個個故事。

書中的情節是以劉備在偶然的機會下,遇到了關羽,張飛,兩位豪傑嗎因爲志向相同,所以在桃園三人結義,於是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在課本中,早就領略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可讀了《三國演義》就更爲讚歎了,彷彿什麼事都逃不過他的法眼。

我認爲書中的人物,就是這本書的靈魂,主角劉、關、張三人在其飄蕩中原,到其建設蜀國的過程中,充分的表現了仁、忠、勇三種典範的英雄氣概,最爲人稱道的莫過於“劉玄德攜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單騎”,“張翼德大鬧長板橋”等情節而書中的諸葛亮肯定爲智的代表,天下變量盡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維也被描繪成忠孝智義兼具的棟樑之材,而一代軍事家曹操由忠於大漢,變到大奸大惡的險惡丞相的心理變化也描寫的淋漓盡致,可見這部書對人物描寫特徵刻畫之精細,堪稱古代長篇小說之首,真千古奇書也。

三國演義中,最熟悉的要算關羽了,關羽是書中最忠之人,而在當代因爲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論任何讀書人,都會追求忠君愛國的境界,“忠臣是英雄”這個道理令關羽與諸葛亮並列,可見書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的如何明顯,相對的,奸相曹操只因“挾天子,令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這個情況大都只會出現在宋朝。

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是毋庸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沒有歷史價值,只不過歷史價值不在三國時期,而是宋朝到明朝因爲三國演義是坊間書籍,我們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當時的政治情況,像張飛這樣的英雄出現,大都是因爲漢人無朝時飽受欺壓,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爲英雄爲之出頭,張飛纔會由溫文儒雅的畫家、書法家,改成了敢作敢當的大老粗,而“張翼德怒鞭督郵”一事就可以完全表達百姓對元朝官員的權勢欺壓有多大的厭惡。

《三國演義》這本還有發、更精彩的地方,等待你去細細的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