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出版資格考試中級基礎知識習題

學識都 人氣:6.6K

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部分關於考試的練習題,希望對各位考生的複習能夠有所幫助,更多試題請關注應屆畢業生培訓網哦。

2016年出版資格考試中級基礎知識習題

1.構成出版活動的要素有()。

a.編輯 b. 複製 c. 作品 d.聯絡 e. 發行

2.將“出版”概念解釋爲“用機械或者化學方法研製圖書”,不妥之處是()。

a.缺少編輯活動b.印製不能概括所有複製手段c.沒有提到作者創作d.沒有提到向公衆發行e.圖書不能概括所有出版物

3.下列哪些作品沒有構成出版的前提()。

a.口述作品b. 攝影作品c. 建築作品d. 模型作品 e. 音樂舞蹈作品

4.出版活動具有的特徵是()。

a.文化的記載、傳播、交流和傳承b.政治性和思想性

c.不同勞動的有機組合d.經濟性和產業型

e.不同出版物的相互融合

5.出版過程三個階段的不同勞動表現是()。

a.作者的創作勞動b. 編輯的精神生產勞動

c. 複製階段的物質勞動 d. 發行階段的商業勞動

e. 讀者閱讀的腦力勞動

6.出版過程中能夠創造價值但不能實現價值的勞動是()。

a.編輯勞動b. 讀者勞動c. 複製勞動 d. 商業勞動e. 發行勞動

7.社會發展對出版的決定性影響表現在()。

a.政治制度和政治環境決定出版活動的命運b.社會經濟的發展爲出版活動提供物質條件

c.科學技術是出版活動的強大動力d.社會的發展爲出版活動提供人力資源

e.社會文化的發展爲出版活動提供活力

8.出版隊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表現在出版物對人們的()施加影響來實現的。

a.思想 b. 觀念 c. 語言 d. 行爲 e. 生活

9.出版與政治的關係,表述正確的是()。

a出版與政治的關係等同於出版與經濟的'關係b出版可以形成輿論導向,影響社會的政治c.出版能夠深化思想政治d.出版能夠促進社會和諧

e.政治制度和政治環境爲出版設定了活動舞臺

10.出版工作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正確的做法是()。

a.編輯人員不能以自己的愛好和觀點取捨稿件

b.編輯人員不能隨便按照自己的好惡刪改稿件

c.讓不同學術觀點和不同藝術、學術流派的成果都有出版的機會

d.強調作者“文責自負”,讓各種各樣的作品都能自由出版

e.一切文化藝術都可以不受批評地自由發展

11.關於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關係,正確的表述是()。

a.以社會效益爲主,經濟效益爲輔b.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之間是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

c.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

d.在兩個效益可以兼顧的時候,首先考慮社會效益

e.在兩個效益發生矛盾,難以兼容的情況下,更要首先考慮社會效益

12.新聞出版總署先後頒佈的有關圖書質量的兩個文件是()。

a.出版管理條例b.圖書編輯工作基本規程c.圖書質量管理規定

d.新聞出版行業標準化管理辦法e.圖書質量保障體系

13.堅持質量第一,力求出版物有儘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學性和藝術性,就要做到()。

a.選題對路,內容正確充實b.編校質量嚴格把關

c.物質生產質量嚴格要求d.裝幀設計質量精益求精

e.出版圖書追逐時尚,引領潮流

14.下列選項中出版物必備的要素是()。

a.作者與編輯b.精神文化內容,可供閱讀欣賞c.承載精神文化內容的物質載體

d.印刷裝訂成冊e.有一定量的副本,可向公衆傳播

15.下列屬於出版物的一組是()。

a.圖書、報紙 b. 人民幣、國庫券c. 郵票、招貼畫

d. 期刊、音像製品 e. 電子出版物、網絡出版物

16.出版物的特殊性表現在()。

a.既是精神產品,又是物質產品b.使用價值與社會效益既可能一致又可能背離

c.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既可能統一又可能對立

d.同一種書,生產數量上的變化不會導致利潤率的大起大落

e.同一種書,生產數量上的變化會導致利潤率的巨大變化

17.關於出版物的屬性,表述正確的是()。

a.出版物是精神產品b.出版物是物質產品c.出版物既是精神產品又是物質產品

d.有的出版物是精神產品e.有的出版物是物質產品

18.出版物的生產過程所具有的特點是()。

a.精神生產過程由作者獨立完成b.精神生產過程由作者和編輯共同完成

c.物質生產過程由複製單位完成d.精神生產過程生產出版物的內容

e.物質生產過程生產出版物的形式,並將精神生產的價值轉移到出版物中

19.開發和利用出版信息資源的途徑是()。

a.緊跟社會發展,廣泛收集信息,提出新的選題

b.及時更新已有的成果,修訂、再版各種優秀的出版物

c.關注國外出版物市場,積極開展對外版權貿易

d.打造出版物品牌,組合運用多種媒體、多種形式傳播同一內容

e.以市場爲導向,緊盯市場,追逐時尚

20.開發利用信息資源要做到()。

a.重視調查研究,深度開發有效利用信息資源

b.模仿暢銷書、追逐時尚文化、跟風出版

c.有高度自覺的創新意識,努力填補學科領域空白和市場空白

d.提高出版物價格,增加出版單位收入

e.提高信息把握能力,注重信息的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