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文案>制度>

重慶市安全生產條例解讀

學識都 人氣:1.08W

《條例》立足重慶實際,堅持問題導向,體現改革精神,固化經驗成果,對《安全生產法》的規定予以細化和完善,80%的規定具有創新性、實效性,使法律規範更接地氣、更好操作,呈現十大亮點。以下是本站小編蒐羅的重慶市安全生產條例解讀,供參考。

重慶市安全生產條例解讀

亮點1

強化了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

爲進一步強化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主體,在上位法的基礎上,充實細化了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一是明確生產經營單位相關負責人、相關機構和從業人員的具體職責,釐清了一個主體責任與多個主體責任之間的關係。二是規定了從業人員崗前、崗中、崗後的安全要求。三是細化了生產設施設備、危險作業現場安全管理要求。四是明確了隱患排查、應急救援責任。

亮點2

完善了各級政府及部門安全監管職責

進一步明確了各級政府、部門及其相關負責人的安全監管職責。一是規定了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安全監管職責。二是規定了安監部門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協調職責。三是規定了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制定和實施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在各自職責範圍內依法對本行業、本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管,承擔本行業、本領域安全生產直接監管責任。四是明確了中央在渝企業、市屬企業的.安全生產由市級有關部門和區縣人民政府共同監管。

亮點3

明確了基層安全監管職責及委託執法規定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開發區管理機構因熟悉當地情況,是安全監管的第一防線,需要強化其職能作用。一是對基層安全監管機構的人員配備、檢查權限作出了具體規定。二是對委託基層安全監管機構實施行政執法的委託權責作出了細化要求。三是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行使的行政處罰權,可以由其所屬的行政執法機構實施。

亮點4

強化了協會組織的安全生產管理作用

目前,在發達國家的安全生產管理中,行業協會擔負着主要職能,發揮着重要作用。爲充分發揮我市協會組織的安全管理作用,在上位法的基礎上明確了更加具體的規定,規定了協會組織爲生產經營單位提供安全生產信息諮詢、技術交流、教育培訓和安全社區建設等服務,指導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參與相關安全生產檢查,參與制定安全生產相關標準。

亮點5

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技術機構安全職責

近幾年,青島中石化“11.22”輸油管線爆炸事故、崑山“8.2”爆炸事故、豐都長江二橋“10.12”圍坍塌事故等全國和我市的一批重特大事故,暴露出生產經營單位一系列的安全技術管理問題,事故的深層原因往往都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技術缺陷已成爲引發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重要原因。因此,通過強化生產經營單位技術負責人的責任,明確技術機構的安全職責,促進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技術管理責任落實。

亮點6

規定了物業機構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目前,居民小區事故多發,但卻難以找到事故的防範部門和責任主體,成爲安全生產的一個死角。本着立法解決問題原則,在全國地方性法規中首次對物業服務企業明確了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和法律責任,要求其在自身經營範圍內開展經常性安全檢查,發現處理安全隱患,填補了一個安全生產管理的空白。

亮點7

強調了公共安全場所的強制性安全要求

爲加強公共安全管理,規定了危險物品倉庫和公衆聚集場所的強制性安全要求。一是爲吸取教訓天津“8.12”事故教訓,明確規定儲存和堆放危險物品的倉庫或者其他場所應當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載明危險物品的名稱、種類、數量和安全須知、消防要求等注意事項。二是對車站、碼頭、機場、歌舞廳、影劇院、體育場(館)、賓館、飯店、商(市)場、旅遊景區、遊樂場所、網吧、酒吧等公衆聚集的經營場所,從經營條件、疏散通道、消防器材配備、應急救援及濱練等方面作出了強制性規定。

亮點8

增強了安全生產地方標準的法律地位

標準是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法律的延伸與細化,起着技術性法律規定的作用,是依法治理、技術治理和社會治理的綜合表現。明確將安全生產地方標準作爲我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遵循的重要條件,體現了深化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改革和依法治安的要求,有利於加強和規範我市安全生產工作,推進安全生產管理向法治化、科學化、現代化、規範化方向發展。

亮點9

確立了事故調查處理和事故責任認定的法律規範

根據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結合我市實際,明確了事故調查處理的實體規定和程序規定。一是規定了重大事故、較大事故由市安監部門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調查;一般事故由區縣安監部門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調查。二是明確了市安監部門對組織調查的事故進行批覆的權力。三是明確了對謊報、瞞報事故責任認定的法律規定。

亮點10

完善了法律責任規定

在上位法的基礎上,細化了生產經營單位及相關人員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並相應增加了行政處罰規定。這些法律規範,完善了行政相對人的義務和責任規定,充分體現了行政處罰的可操作性,也充分考慮了我市生產經營單位普遍的經濟狀況,使義務規定和法律責任規定大致平衡,增強了法律責任追究對遏制安全生產違法行爲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