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文案>制度>

用水管理制度(精選7篇)

學識都 人氣:2.76W

在生活中,制度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制度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那麼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用水管理制度(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用水管理制度(精選7篇)

用水管理制度1

爲加強學校用水用電管理制度,保證安全,防止浪費,節約開支,對學校辦公用水用電作如下規定:

1.全體教職工和學生應樹立安全、節約用水用電意識,愛護水電設施和設備,做到人離斷開所有用電設備的電源,防止浪費和杜絕安全隱患。

2.用電線路和設備要經常檢查,發現線路老化要及時更換,破舊開關及時更新,防止漏電、觸電。冬季各辦公室應關好門窗。

3.各辦公室禁止使用電烤爐、電飯煲、微波爐、電水壺等大功率電器設備,所有用電設施必須貼有總務處簽發的許可證,禁止私拉亂接。

4.禁止私人電動單車在校內使用公用電源充電。

5.凡有晚自習的年級,只允許在規定時間內使用相應的電器。

6.各教室放學後要及時切斷電源,光線很好的晴天不允許開燈。用電操作要嚴格、規範。各班電燈、電風扇等要及時開關,並注意安全。

7.特殊情況須使用空調和其它電器的須經主管校長、總務處同意。學校的公共飲水設施、水源等要採取切實可行的安全防患措施:定期檢測水質、定期消毒、水井加蓋等。

8.各辦公室均應建立值日製度。負責值日的教師,下班前做到關門窗、關電源、關水閥。負責值日的行政幹部要檢查辦公室的“三關”情況,發現違犯規定者作好記錄由學校處理,水電工、校產管理員每日要對全校水電設施巡查兩次,並及時維護。

用水管理制度2

一、學校總務處負責管理學校師生的生活用水和飲用水。

二、爲確保學校飲水安全,學校師生的生活用水一律使用學校提供的各類用水。

三、學校要經常對學校的供水設施、設備進行檢查、維修保養,確保管道暢通。要不定期地對師生飲用水的水質進行監測,發現自來水被污染等情況,應立即採取緊急措施關閉水源,及時報告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四、若遇管道阻塞,水籠頭破損,水管破裂等情況,要及時維修,排除故障,保證學校正常用水。若發生緊急情況,不能急時排除故障,造成停水等情況,要採取應急措施,保證學校的用水安全。

五、未經學校同意,任何人不得隨意改接供水管道。

六、用水安全工作是學校的重要工作,必須嚴格按規範要求操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隨時巡查,及時發現問題,杜絕用水安全事故,確保學校用水安全。

七、學校師生要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對於無故浪費水現象,對浪費進行處罰及教育。

用水管理制度3

爲了切實加強學校供、用水管理,保證學校教學和師生生活的正常進行,制訂如下制度。

1、教育師生提高商品意識,節約用水。

2、學校配備兼職水工一名,負責管理校區供水及有關供水設備檢修。

3、水是商品,學校對各戶安裝水錶計量收費,由總務處加貼封條或標記。總務處和水工負責定期抄表並按季向用戶收取水費。嚴禁用戶在表前私自亂接水管,自行改動水錶,如有偷水者是學校教職工的按200元/次補償學校;不屬學校教職工的按400元/次補償學校,情節嚴重的.依法處理。若用戶發現水錶損壞,應及時報告學校派人維修更換。

4、用戶用水設施房內部分由用戶負責所更換的配件和材料費。

5、教職工調離學校或退出住房,應先向總務處報告,安排水工登記用水數,交清水費後,方可辦理有關手續。

6、供水管理人員應經常檢查設備,及時發現並消除漏水安全隱患,確保供水狀態良好。如要停水檢修,應預先通知用戶。

7、各處室辦公用水、教學用水,要做到人走要關水。

8、凡不繫本校教職工住本校者,其水的供應採取預交定金制度,不預交定金者,立即停水。

9、對未裝表的散戶按家庭常住人口收取,計收標準確定辦法:任意抽取一棟家屬樓對8月和12月兩月的用水量進行調查,取其人均用水數爲未裝表散戶的常住人口人均數。

用水管理制度4

爲了加強學校安全用水用電管理,規範用水用電行爲,實現開源節流,防止用水、用電事故的發生,保障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確保全體師生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總務處要組織有關人員對用電線路、燈具、插座、插頭、開關、用水設施等每月進行一次檢查,每學期進行一次整修,對老化電線及時更換,對水電設施進行保養,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用水用電安全。

二、各部門、各處室、各班級、每週要對室內用水用電設施進行自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彙報總務處,總務處要及時組織人員維修。

三、學校辦公場所無特殊情況必須在晚22:00前熄燈,由各部門、各處室、各班級人員負責關閉,22:00以後由值班保安負責。無重大活動體育館不得開燈,或者是如活動結束後,當事人不關燈,每發現一次罰當事人50元。

四、各辦公室、教室責任人下班前必須在確認辦公室、教室和門前走廊照明燈已經關閉後才能離開,確實做到人走燈滅,計算機、飲水機等電器均應關閉,每發現一次罰相關責任人30元;節假日期間,保安負責全校燈的關閉,如有長明燈現象,將追究值班人員的責任。

五、鍋爐工要嚴格按照送水時間供水,每次洗澡完畢後值班人員應檢查各浴室的水龍頭是否關閉,如發現有長流水現象或裏面有長明燈,每次罰款30元。禁止在浴室內洗衣服,每發現一次罰款30元。

六、禁止教職工私自在住宿區和公共場所隨意改變線路,不得亂搭亂扯,違者罰款50元。私自安裝,亂搭亂扯的,學校追查當事人的責任,出現安全事故的,責任自負。確需要佈線的,請到總務申請,由學校電工統一規範佈線。

七、禁止任何人在辦公場所或公共場所(如洗手間)用電爐或電炒鍋做飯,如有違反,每次罰款200元。在學校生活區住宿的生活指導老師,禁止在生活區做飯,禁止使用電爐、電炒鍋等大功率電器,違禁者一經發現,除沒收電器外,視情節處以200~300元的罰款。

八、各宿舍、辦公室空調要在適宜溫度開放,如夏天在26°以上;冬天在8°以下時開空調。下班時或沒有人時,一定要關好空調,否則罰責任人30元。

九、任何教職工一律不充許用學校消防水沖洗衛生,每發現一次罰200元。

十、總務處要經常對公共場所的水電、鍋爐、浴室、食堂及生活區等處的用水用電情況進行檢查、通報,並按照上述有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給予相應的處罰。

用水管理制度5

1、凡在校內單獨使用水龍頭的教職工,一律應安裝水錶。超過學校規定用水量的必須按自來水公司水價交納超用水量的水費。

2、未安裝自來水龍頭的教工使用公共水龍頭必須節約用水,不用水時必須自覺關閉水龍頭,工作人員下班時必須自覺檢查水龍並沒有是否關閉,避免下班好浪費用水,如發現浪費用水的,將進行公開批評。

3、全校師生必須自覺愛護學校的用水設施。任何人發現公共用水設施漏、損時,必須立即告訴學校水電工,以便及時進行維修。故意損壞用水設施者,應負擔全部維修費用,並處於維修費1——5倍的罰款。

4、學生公寓管理人員必須根據需要開、關自來水水閥們。學生上課、上晚自習、下半夜及無學生住宿時必須關閉水閥(管理人員打掃衛生時除外)。如違規浪費用水,責任人按浪費水量進行全額罰款(罰款起點爲10元)。

5、學校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根據工作需要開、關水龍頭,如不需用水而未關閉水龍頭造成浪費者,責任人按浪費水量進行全額罰款(罰款起點爲10元)。

6、教工分戶用水設施如有損壞,水錶前部由學校負責維修費用,水錶後部由用戶自負維修費用。

7、故意造成水錶不轉或倒轉,視爲竊水行爲,竊水者取消一年用水量補貼。未在本校領工資者竊水,按180M3的水費處罰。

用水管理制度6

隨着教學的深化發展,工作、教學及生活等各方面設施的更新和改善,校內電用量大增。除了大量的正常用電之外,尚有不少浪費水、電的現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爲了合理用水、用電,杜絕浪費,防止事故的發生,制定如下辦法:

1、增強師生安全用電的意識,全體教職公共管,消除隱患,合理用水、用電,把消耗降到最低水平。

2、電工要經常檢查供電線路和公共用電設施,發現故障及時排除,保證校內電的正常供應。

3、各班級應指定專人負責本班教室電燈、電風扇的使用和管理。若發現不合理用電(如:教室中無人而不關燈、不關電風扇;室內光線充足時不關燈;教室中人數少而燈使用多等),視情節輕重,每次賠償5-30元。損壞用電設施者,應賠償維修工料費外,還處予5-30元罰金。

4、各部門、班級或個人因工作需要使用公共場所及設備時,要注意安全用電、用水。使用結束時,要隨手關電、關水。若失職造成事故或損失,有關人員應負經濟責任。

5、各處室、各年段室、各實驗室、各部門要注意電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室中無人時應關燈。下課、下班時要關燈,防止發生事故,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若管理不當造成事故或損失,有關人員應負經濟責任。

用水管理制度7

一、全體師生應樹立節約用電、節約用水、安全用電的思想,養成隨手關燈、隨手關水龍頭的良好習慣,注意保護水電基本設施。

二、嚴禁使用大功率電熱器具,禁止使用電爐、電飲具、熱得快的電熱器具,違者除沒收電熱器具外處以罰款50元/次。

三、學生教室內嚴禁任何人亂拉接線板、亂拉電線,一經發現,除沒收外,作違紀處理並處以罰50元/次。

四、值班人員發現水龍頭、走廊燈損壞,應及時上報反映通知總務處,以便及時維修。

五、學生用水後不關水龍頭或用水玩耍,任水長流,一經發現給予警告,如有再犯,給予罰款(10元/次)處理。

六、故意損壞水龍頭、電錶、配電箱、消防設施、應急設備等水電設施者,除照價賠償外,並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七、下午放學後,值班人員應全面檢查公共場所的水、電設施,及時關閉水龍頭。

八、學生做實驗使用電器完畢後須及時將外按電源插頭拔下,尤其是在停止供電後,不得將電器處於使用狀態,避免由此引起火災等用電事故。

九、嚴禁任意動用辦公樓、教學樓中的消防設施,禁止開啓配電箱開關,違者嚴肅處理。因此而造成的損失由責任人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