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文案>制度>

學校集體備課制度範本

學識都 人氣:1.1W

在當下社會,制度的使用頻率逐漸增多,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範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什麼樣的制度纔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校集體備課制度範本,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集體備課制度範本

學校集體備課制度1

一、目的與要求:

1、通過集體備課活動進一步優化備課質量,貫徹新課改精神,保證優課率不斷提高,進而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通過集體備課活動,進一步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爲青年教師特別是分配教師的迅速成長創造良好的教研氛圍;通過集體備課有利於發揚團結協作精神,強化教師隊伍內部的團結,達到相互學習,相互溝通,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3、我校教師人人都必須自覺服從年級組,教研組的安排,克服一切困難,排除任何干擾,準時積極參加集體備課活動。

4、在活動中,每個人都必須自覺發揮積極作用,認真鑽研,認真思考,踊躍發言,積極參與。青年教師在虛心向老年教師學習的基礎上,要大膽求新,敢於創新,有經驗的教師要發揮中堅核心作用,在不斷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和深化自己的教學經驗,給青年教師以切實的幫助。

二、組織與實施:

1、集體備課活動,在教導處的統一規劃、領導下,由教研組會同年級組分學科進行活動。

2、各年級組集體備課活動,原則上每學科每週不得少於1次,無上限。

3、在各年級組組織具體實施的基礎上,教研組兩週進行一次交流活動,以促進同一學科各年級之間集體備課活動的平衡有序發展。

4、各教研組認爲有必要進行跨年級集體備課,可自行安排活動。

5、教導處每學期舉行一次集體備課經驗給予推廣,並形成教(科)研論文上報。

三、內容與方法:

1、集體備課活動的內容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深入研究大綱,明確教學目的、要求,充分認識本學科在初中階段的教學地位。

(2)在深入研究大綱的同時,在總體把握大綱要求的基礎上,對所任學科的教材進行系統的深刻的研究,高屋建瓴地把握全程教材的知識結構,大體框架,以及所任教教材在全程教材中的知識作用,連貫作用及基礎作用。

(3)重點鑽研所施教的本冊教材(指一學期或一學年時間之內的教材),明確認識其知識點的分佈情況,本冊教材的重點、難點及關鍵所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各單元(章節)在全書的地位作用及其內在聯繫,進而根據各章節相關內容,合理安排教學進度、教學時間,制訂好切實可行的具有藍圖性指導作用的教學計劃。

(4)把握並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制訂,必須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來考慮,首先是全冊教材的教學目標,這一目標的制訂,必須服務於教學大綱規定的目標。同時又必須是全冊各章節教學目標的總要求和總體現。各章節的教學目標,一方面必須爲實現全冊教材的大目標服務,同時,又要注意向全體學生,具有一定的教學特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5)強化素質教育意識。堅持實施雙綱備課,在鑽研教材、制訂目標、研究教法的過程中,必須時刻樹立素質教育意識,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注意把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格塑造教育,創新思維教育等情商教育,有機滲透進去,努力促進學生肆展智力因素的同時,非智力因素也得到發展和昇華。

2、集體備課的方法可有如下幾個方面:

(1)說課交流;

(2)挖掘教材內容;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或對疑難問題;

(4)研究學生或研究教法;

(5)討論教學措施;

(6)集體撰寫或修改教案;

(7)板書的設計或課堂作業的擬定等等。

3、集體備課的方式可按如下程序進行:

(1)集體備課各人首先認真鑽研所備章節的內容及學生知識基礎狀況,吃透兩頭並確定重點、難點、教學目標及教學方法形成初步教案。

(2)在集體備課時,首先進行說課交流,然後進行討論相互取長補短,對自己的教案進行補充。在此基礎上,形成基本統一的教案。

(3)對板書的設計,可根據各人的教學方法及特色進行設計。

(4)對課堂(課外)作業的設計,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做到平行班級統一作業,允許補充或修改,但不得超過作業總量的20%。

(5)在統一教案、統一作業的前提下,對於教法可根據各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點加以實施。

四、檢查與考覈:

1、各年級組按學科建立集體備課小組,然後由教研組長負責,將相同科目備課小組合併成備課組。將備課組組建情況上報教導處。

2、各備課小組都應建立臺帳,每次活動必須有記載(時間、地點、人員、內容、成果)並上報教研組,以備檢查考覈。

3、在集體備課活動中,凡教齡在5年以下者,特別是在見習期內的年青教師,必須隨時做好筆記,記下自己的心得、收穫。

4、教導處可以對各人各組的集體備課情況進行個別瞭解,抽查或進行隨堂聽課。

5、每學期末,對集體備課情況進行初評總結,每學年末進行總評總結,總評結果將進入教師業務考覈檔案。

學校集體備課制度2

爲了能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學工作,讓集體備課成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載體,特制定本制度。

(1)各教研組長要在每學期初與各備課組長制定切實可行的集體備課的計劃,並按計劃進行活動,做好記錄,學期末總結本學期的集體備課的得與失。

(2)各備課組在集體備課時,應首先討論“如何引導學生自學最有效”,這就要求各備課組必須對教學進度和前面教學的得失情況、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深入的反饋和了解。

認真討論所要傳授的內容中,學生“已經具備了哪些知識”,“哪些還比較模糊?”“學生自學時,會遇到哪些疑難問題?如何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設計哪些合適的當堂作業與課後作業?”“使用怎樣的教學手段?”等等。對已經會的就要不教或少教,對不會的,要考慮“如何教”,並選取一種最好的方法去教。

(3)各備課組的教學案必須“每一個細節都是根據學生的‘學’來組織”撰寫。

即:在瞭解學情的基礎上確定學生自學的範圍、自學的內容、自學的方式、自學的時間及自學的要求等。在現行的每一節課45分鐘的體制下,課堂結構大體可安排爲:“先學”和“後教”控制在30分鐘左右,“當堂訓練”應不少於15分鐘。其中“先學”和“後教”兩個環節裏,完全由教師單向講授的時間宜限於15分鐘以內,而其餘的15分鐘時間則用於迅速、簡明的揭示教學目標和學生自學、相互討論、質疑發問、回答教師的提問及師生交流等。必要時還可在課堂開始時,迅速扼要的將上一節課作業中存在的傾向性問題及產生的原因、解決辦法等,爲學生學習新課掃除障礙。這就是典型的“集中學、集中教、集中練”結構。但教師也可以採用“分散學、分散教、分散練”的結構,即:學生學一點,教師教一點;學生再學一點,教師再教一點。但不論那種結構教師都要把每一環節(如自學、討論、思考、讀課文、做作業等)需要的時間明確的告訴學生。在教案撰寫時,請各備課組認真研究學校下發的洋思中學教學案,並結合自己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學情等因素進行撰寫。

(4)各備課組必須首先認真學習研究“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熟知模式的每一環節應該如何操作,注意什麼問題等。

(5)各備課組必須嚴格按學校統一安排的'集體備課時間進行集體備課。

若有變動,備課組長必須提前通知教導主任室,臨時調整集體備課時間,否則視爲全組員各曠工兩節,具體安排爲:

時間:週一晚、週二晚、週三晚、週四晚

科目:

1、語文、數學、英語

2、歷史、政治

3、生物、地理

4、物理、化學

(6)集體備課方案確定後,由備課組長分工輪流執筆完成撰寫,根據教師情況,用複寫紙保證人手一份。

(7)集體備課的教學案必須實行超周備課。即本週集體備出下周全部教學案。

(8)每週五放學前,各備課組長要將本週本備課組所有教師使用的集體備課教案按授課先後順序整理上交教導主任室。

學校集體備課制度3

爲了進一步完善教師集體備課制度,使集體備課真正成爲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結合我校教學實際,提出如下辦法。

一、明確集體備課的意義。

集體備課是學校內同年級同學科教師有計劃、有組織地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分析教材重點難點並確定其突破方法、撰寫教案的過程,是一項集體性的教研活動。集體備課的目的是讓教師就某一教學內容進行討論與研究,發揮集體的智慧,幫助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學思路,以促進教師互助合作和專業發展。

二、集體備課遵循的基本原則。

1、實效性原則。研究教學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點與難點的突破、教學方法的選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實際問題。

2、全體性原則。人人蔘與,真誠合作,資源共享。

3、研討性原則。圍繞主題,深入研究,積極討論,濃厚教研氛圍。

4、經常性原則。每兩週活動一次,並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日常性研討,將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的專題式研討與日常性交流研討結合起來。

5、互補性原則。取長補短,集個人智慧於一體,把集體智慧化爲個人的教學行爲。

三、集體備課的過程管理。

1、個人自備。同一備課組內的教師都要在集體備課前,認真鑽研《課程標準》、教材,根據教學內容,反思教學實踐,發現教學問題,提出改進意見,並且寫出教學簡案,爲討論交流做好準備。備課組長至少提前一週將任務佈置給組內教師。

2、集體研討。由備課組長組織,重點將組內教師發現的問題進行歸類、篩選,確定本次備課研討的中心問題,依託教師羣體智慧研討解決問題的方案,並且交流各自的教學簡案,講解設計意圖,取長補短,求同存異,達成共識。

3、完成教學預案。在集體研討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各任課教師既要吸收別人設計的長處,又要根據班級水平、學生差異、自身風格完成教學預案,做到共性和個性相結合。

4、教後反思。施教後對教學預案進行反思,總結得失,及時對預案進行修改調整,形成新的教學設計,並且養成寫教學後記(或教學反思)的習慣。教學後記(或教學反思)要有針對性,做到言之有物。各備課組(或教研組)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開展進一步的討論,尋找解決辦法,爲進一步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和課堂教學水平打下基礎。

四、集體備課的具體要求。

1、強化集體備課的研究性。教學研究應是集體備課的.主要任務。各備課組要充分發揮研究功能,加強對教學設計實施的研究,拓展研究方式,使備課與教研融爲一體,在備課中滲透教研,通過教研來促進備課,使每一次備課活動都成爲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重要活動,以此推進校本教研,提升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

2、突出教案設計的實用性。教案作爲備課結果的呈現方式之一,原則上沒有形式的規定,但必要的內容不可少,如具體、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流程、教學方法等,要重在實用,對新教師和骨幹教師應提出教案設計不同的要求。教案中可以改、塗、勾、畫,提倡教師有教學風格、教學思想、教學特色。

3、激發教師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參與的積極性是保證集體備課取得效果的先決條件,是組織好集體備課的重要保障。改進管理方式,實行人本化的管理,建立寬鬆的、促進教師發展的教學環境,努力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爲搞好集體備課奠定基礎。同時要營造好學習氛圍,鼓勵教師把學習滲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備課的過程中,在備課中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

五、具體課時教案的設計要求。

1、每位教師必須提前一週備好教案,其他老師應結合自身教學和學生特點進行熟悉思考,並作適當修改調整,使之適合於自已的教學風格和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

2、教案撰寫應結合學生、教師、教材等因素,合理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靈活選擇教學用具和教學方法,清晰展現教學過程,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儘量作一些預設,在課時教案中體現課堂作業的安排佈置,設計教案時應對板書設計進行一定的規劃。

3、教學後記字數不作規定,應儘量務實,針對性要強。

4、堅決杜絕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來主義”。

六、集體備課的組織領導。

1、組織實施。集體備課在校長領導下由教導主任具體負責,學科教研組長進行業務指導,各年級指定備課組長,由備課組長具體實施。

2、明確時間。教導處根據各學科的特點,在學期初各學科要安排好集體備課時間,每兩週開展一次。

3、領導參與。爲使全體教師重視集體備課,學校將加大行政人員參與集體備課的力度。加強學校領導對備課組的指導,提升教學管理水平。

4、資料積累和加強考覈。備課組要注意資料的積累和保存,每次集體備課都要有文字記載。學校將對圍繞備課組集體備課制度的執行情況、備課組集體備課文檔材料的質量、公開教學研究課的質量、對學科集體備課進行考覈,樹立典型,表彰先進,促進集體備課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爲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師專業化水平發揮應有的作用。

七、具體考覈細則。(月考覈中佔10分)

1、按時制定備課計劃、學期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等學校要求的相關材料,安排落實各項活動。若未達要求1次/人扣1分。

2、認真準時參加備課組活動,集體備課活動每2週一次,及時完成活動記錄。若無故缺席或不認真記錄扣2分。

3、在教案實施之前,教師要結合實際進行二次備課,二次備課可以在集體備課稿上調整,無調整意見扣2分。

4、青年教師必須寫詳案,未評上職稱的教師要手寫教案。未達要求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