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文案>制度>

政策桎梏凸顯 O2O行業燒錢趨冷

學識都 人氣:4.35K

導讀:不少O2O項目都依靠着投資人的資金投入,通過用戶端的補貼來爭奪市場,一旦補貼下降甚至停止,項目就面臨難以爲繼的尷尬局面。以下是由本站小編J.L爲您整理推薦的政策桎梏凸顯 O2O行業燒錢趨冷?歡迎參考閱讀。

政策桎梏凸顯 O2O行業燒錢趨冷

經過了前期的市場熱潮,O2O行業正面臨着分化,隨着投資人趨於謹慎,燒錢補貼模式逐漸冷卻。《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瞭解到,商業模式可行的O2O 項目正逐漸形成寡頭壟斷,缺乏用戶黏性的項目則在補貼退潮後面臨無錢可燒的尷尬。

不過,目前一些體制機制的障礙仍成爲O2O行業發展的梗阻。專家指出,應提高政策寬容度,並加強基礎性服務,多措並舉促進O2O產業健康發展。

燒錢模式須擊中市場痛點

O2O項目一度是投資人青睞的對象,一個O2O項目的崛起也往往伴隨着資本力量的深度介入。比如此前的互聯網約租車行業在起步階段,都是從極具吸引力的補貼開始的。而外賣O2O、洗車O2O、美容O2O等,無一不是通過減免、優惠等模式進行應用推廣。

不過,2015年下半年,“資本寒冬”使一些項目無奈倒閉,O2O“燒錢”模式也引發業內質疑。比如,2014年完成A輪融資的一些創業企業,其中不少已經面臨經營困難甚至倒閉,讓市場驚呼“泡沫破滅”。

“此前不少O2O項目都依靠着投資人的資金投入,通過用戶端的補貼來爭奪市場,一旦補貼下降甚至停止,項目就面臨難以爲繼的尷尬局面。”上海原子創投投資經理卯升曄說,2015年下半年以來,伴隨着一些此前被炒得火熱的O2O項目的破產,投資人也逐漸趨於理性,對項目的選擇不再是一擁而上,而是有所甄別。

《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發現,隨着行業的發展和自然淘汰,一些領域已形成O2O巨頭,盈利模式日漸清晰,市場格局趨於穩定。

如在網絡約租車領域,滴滴出行和優步已佔據主要市場份額。與此同時,在“上門按摩”“上門燒飯”等領域,許多企業在“燒錢無數”之後,最終難以取得規模化擴張而盈利困難,最終退出市場。

在專業風險投資人看來,O2O領域的燒錢大戰,本質上並不是燒錢補貼用戶,而是花錢教育消費者,培養消費者的行爲習慣。“燒錢的目的應當是改變消費者的行爲習慣,如果在補貼退出之後,消費者依然使用該O2O平臺,這種商業模式則被證明是成功的。”

卯升曄說,約租車和外賣O2O顯然都是目前最成功的實踐之一,現在滴滴等打車軟件的優惠已經很少,基本已經取消了補貼,但是出門使用打車軟件已經成爲很多用戶的行爲習慣,這樣的錢燒得“值”。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其它領域的O2O項目一旦離開補貼,就面臨用戶流失的風險。比如洗車O2O,就屬於用戶黏度不高的行業,很多用戶都是衝着優惠和補貼去的, “不管怎樣的O2O,根本上來說都是要解決用戶所面臨的現實痛點,僅僅通過補貼來吸引用戶並非長久之計。”卯升曄說。

O2O行業體制機制梗阻猶存

除市場規律發展方面的問題,O2O行業還面臨着制度困境和創新梗阻。

新商業模式和舊有規章制度發生衝突,而管理上的寬容度並不充分。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執行院長傅蔚岡說,以網絡約租車爲例,通過用戶網上發出請求、平臺司機接單的方式匹配市場供需,這與傳統的政府部門發放牌照、乘客路邊招乘車的`商業模式有本質區別,按照現行規定,網絡約租車都處於不合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