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用工形勢:讓人歡喜讓人憂

學識都 人氣:1.45W

 

珠三角用工形勢:讓人歡喜讓人憂

     經歷了全球金融海嘯的風波,歷經劫難的企業終於看到全球經濟復甦的跡象,好不容易訂單開始多起來了,卻又同時面臨一個殘酷的問題:用工荒。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區域,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帶動作用和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隨着更多的中小型企業的崛起,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大加深。然而今年的用工形式,對企業而言卻是萬分嚴峻。中部城市開出等同沿海城市的薪資福利以求吸引家鄉的人員就業,而沿海城市的高消費也讓往日奔波異地的務工人員感到壓力倍增,於是到了今天,沿海發達城市對於務工人員而言,不再是能賺錢的好地方。這種形勢的變化所帶來的衝擊,珠三角經濟區無疑是最爲受傷的。然而,在另一方面,由於珠三角每年輸出數以百萬的大學生,對口味的工作崗位就顯得特別搶手,常常出現一個崗位幾十甚至幾百個大學生進行爭搶。他們拿着初出社會的低廉工資卻不會羨慕如果今月入三五千的工廠普工。這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      數據顯示,珠三角各大城市今年用工缺口形勢比去年嚴峻。其中廣州缺工15萬、深圳缺工20萬、東莞缺工20萬,全省累計缺口近100萬。據瞭解,春節帶來的比價效應是用工流失的.主要原因。從崗位結構看,生產一線操作工,特別是以外用工爲主、薪酬待遇較低、加班多的企業缺口將最大。爲了留住工人,企業紛紛打出漲薪牌、溫情牌,包車送回家,送年貨等等,只是爲了讓工人節後按時回來上工。

  而另一些企業在人工成本快速上漲的壓力下,不得不削減人手保利潤。而春節正是個裁員的好時機。

  無論是愁招工還是忙裁員,對多數企業來說,這個年關回想起來,確實是不好過的。

   據贏週刊記者朱衛衛整理所示,佛山市真智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樑志漢在提到今年的用工形式還是一臉糾結:家大規模傢俱工廠,還有一家與中科院合作開發基於GPS、北斗星雙模的電子導航、物聯網應用產品的高科技企業,“傢俱廠那一邊招木工,一天200元,很難招到人。GPS(公司)這邊,3000-4000(元)一個月招本科生,大學生都搶着來。”一邊過剩、一邊緊缺的用工形勢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

  如今,已經成爲新興求職階層的90後,他們的想法更讓60後70後企業家們摸不着頭腦,“我們的專業木工,一個月6000(元),保險全交,他們不願意來,寧可到美的去做一個打雜的木工拿3000塊。僅僅爲的是同學親戚問起在哪兒工作時一說‘在美的’,大企業,覺得有面子。”樑志漢對這些小年輕的選擇表示難以理解,他的話也道出了許多中小企業的苦衷。“還有許多大學畢業生,寧可在大城市辛苦地擠公交租小房子每個月只拿兩三千(元)薪水,也不願意到小城市住大房子拿更多的薪水。”

    隨着90逐漸步入社會成爲主力,各種問題將會接踵而來。他們有自己個性鮮明的想法,他們不願意擠在工廠做着機械重複的工作,他們更願意拿着微博的薪水找一個聽起來有面子的職位。他們活躍在繁華的都市,一方面享受着大城市時尚開放的薰陶一方面卻揹負着有形無形的壓力,對於他們而言,痛並快樂着。

    但是,對於企業而言,這樣的形勢,只有痛。大量的務工人員在節前離開珠三角,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爲家鄉的發展而留在了家鄉,剩下的一部分當他們回到這裏,他們的意識思想有了改變。更多的務工人員開始選擇薪資待遇高的企業,急需普工的企業不得不提高薪資提高待遇甚至包吃包住包獎金,以此來吸引務工人員,這無疑大大加深了他們的投入成本。小型企業因爲無力負擔紛紛倒閉。

    其實,珠三角的用工荒由來已久,這就需要企業協調自身與社會與員工的關係,同時還需要政府加大力度給予扶持,只有共同發展,纔能有效緩解珠三角嚴峻的用工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