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徵文>

清明的徵文(通用21篇)

學識都 人氣:2.39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徵文吧,徵文要求篇段合乎格式,字數合乎規定。相信寫徵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的徵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的徵文(通用21篇)

清明的徵文 篇1

悟成長,感恩,那是一次成功的嘗試,我心中的世園會,小清明節感受煊紅的夕照把江水染成瑰麗的金波,在水天相接的抖動着碎金子似的海面上,飄來幾隻歸舟。清明節感受點點的繁星好似顆顆明珠,鑲4嵌在天幕下,閃閃地發着光。青蛙碧綠的身體上佈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蒼穹的雨,一絲一絲地飄着,像滿天飛舞的細沙;爲大地綠物,帶來一份希望,滋潤在葉梢,也爲河塘的水鴨,帶來一股愉悅的情趣,覓尋着秋的奧祕。靠近東窗,坐着一個年輕的解放軍戰士。被汗水浸透了洗得發白的軍衣,緊裹着他那健壯而勻稱的身軀。他那白中透紅的清秀的面孔,像塗了油彩似的閃閃發光。兩條漆黑的、細長的眉毛,有力地向上揚,將到頂端時,才彎成形。一雙像熟透了的葡萄一樣又黑又大的眼睛,機靈地、警覺地掃視着充滿汗味和傳出鼾聲的車廂。他的右手,很自然地伸到衣襟下面,汗溼的手掌,輕輕握着腰間的小槍。家園,感恩父母,感恩老師,黨月,透藍的天空,懸着火球似的太陽,雲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李阿姨快四十歲了,長年的辛勞,給她眼角留下淺淺的魚尾印跡。不過,她那濃密油亮的短髮,仍是那麼烏黑。眼睛雖是單眼皮,但秀氣、明亮。那高高的鼻樑下經常有力地緊抿着的嘴脣,顯示着青零星的活力。星星比任何時候都要多,又大、又亮,它們既不眨眼,也不閃爍,是恬靜的,安詳的。

清明的徵文 篇2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爲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夠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溫暖的體溫。一牀被子下,我聽着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十分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是那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夠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爲真,麻利地吃完飯之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爲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十分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都以爲沒事,我也以爲沒事。於是,我好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好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好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爲她能夠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的徵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着這句詩句,大家一定會說,這是關於清明的,這還不完整,這應該是關於清明掃墓踏青的,也就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就在今年,我親自經歷了一次掃墓活動。

清明節的那一天,我要去掃我曾祖父和曾曾祖父的墓。我們三五成羣地來到墳墓邊,大家就忙忙碌碌地幹了起來,有的在拔草,有的在掃地,還有的在閒聊,幹完了這些,只見旁邊幾個老人拿出打火機,拿出一張張紙錢,在墳墓前燒了起來,紙錢越燒越多,火也越來越旺,火堆裏還冒出一團團濃煙,撲鼻而來還散發着一陣陣臭味,整個墓場都烏煙瘴氣。突然,一陣風吹過,一張帶着火的紙錢就飄了起來,我心裏想會不會引起森林火災啊!我心裏正爲山上的樹木們着急,它們要瀕臨死亡了,這該怎麼辦呢?我正着急的時候,有個人拿着掃把上前制止了這個“火芯”,我的心才平靜了下來,接着,我就問媽媽:“他們爲什麼要燒紙錢?,這樣多危險啊?”媽媽說:“是啊,他們還不懂科學 ,以爲這樣做是對過世親人的關愛,也想讓他們給自己及家人帶來好運,其實,這是錯誤的,只要我們心裏對過世的親人存着懷念就夠了。”這時我才恍然大悟。

經過了這一次掃墓,我明白了清明節的意義。我更希望每個人都能用科學環保去掃墓,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麗!

清明的徵文 篇4

清明節到了,這是我們祖國的傳統節日。

每到清明節的時候,會讓我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傷感,是不是真的應驗了唐代詩人杜牧的那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與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爲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與我們一樣,幸福與快樂地生活。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與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與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在緬懷過去。

清明節,是我最有一次傷感的節日,我從來都沒有感到過這樣的傷感,或許這是我對先人的懷念吧。

清明的徵文 篇5

唐代詩人杜牧曾經寫過這樣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的腳步聲已經悄然而來了。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帶我們去革命烈士紀念碑掃墓的活動。

我們出發了。看!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和沉重的步伐向目的地走去。一路上,景色十分迷人。瞧!油菜花黃黃的,它們十分美麗,爭奇鬥豔;松柏高大挺拔,像一個軍人挺拔地站着。有幾個班的學生已經完全被這景象給吸引住了。

臨近墓碑,我們的心立刻沉重起來,看着石碑上寫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讓我更加心痛了。臨近十點時,小主持人讓我們默哀三分鐘,我們的臉色立刻變得嚴肅起來。在生活中,三分鐘是那麼短暫,可是默哀的時候,簡直覺得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三分鐘內,我想到了許多革命英雄:楊靖宇、劉胡蘭、李大釗、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三分鐘到了,站在旁邊的銀爺爺給我們講諸暨的英烈們是如何抗戰的。其中一位便是全中國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蘿蔔頭。他在九歲的時候就被敵人殺害了。當講完這些感人的事蹟後,我們有許多同學都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將近十一點鐘時,我們又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其中一位是毛主席身邊的人——俞秀鬆。他在31歲時被殺害。革命烈士那種拋頭顱,灑熱血,爲了人民解放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爲了新中國成立,爲了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英勇事蹟將永遠被人們傳頌。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學習革命烈士的精神,用我們的努力讓祖國變得繁榮昌盛。

清明的徵文 篇6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

我懷着崇敬的心情,佇立在烈士們的墳前,我用鮮花跟真情祭奠着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裏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我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裏,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那扣人心絃的旋律:“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面對你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際,是你們用血肉之軀,去喚醒中國人民那憤怒的火焰;是你們用灼熱的鮮血,來呼喚起中華民族的反抗;是你們用那不屈的精神,築起了一道新的“萬里長城”。你們倒下了,但千千萬萬個不願做奴隸的人又站了起來。面對鬼子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變色;面對着劊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直到與日本侵略者鬥爭到最後一刻,流盡最後一滴鮮血!

爲了人民的解放,你們跟法國那些英勇無畏的巴黎公社戰士們一樣,爲了弘揚共產主義信仰跟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高唱着《義勇軍進行曲》,英勇就義,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你們的精神與江河共存!我們敬仰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因爲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英雄們,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纔有了我們今天的跟平環境,纔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後英靈。”沒有你們,便沒有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沒有你們,便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永記史冊,青史留名!

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不是出生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而是蒸蒸日上的跟平年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報答祖國呢?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爲她發奮努力,爲她增光,爲她添彩。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爲家鄉的建設,爲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

清明的徵文 篇7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每當清明節來臨時,古人們總是去祭拜先人,給他們燒紙錢、上香。如今,盪鞦韆、踢足球、插柳、拔河等遊戲,是清明的主要形式,但還有一樣必不可少的活動,那就是去烈士陵園掃墓。

烈士,這是一個多麼神聖的稱謂啊,是他們,用鮮血染成了五星紅旗;是他們,把小日本兒趕出中原;又是他們,使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屹立在東方!他們不是神仙,但比神仙偉大,更值得敬畏。他們中,有人垂名千古,但更多的人是無名英雄,然而,他們沒有一句怨言,也不求任何回報。“縱死猶聞俠骨香”今天,他們被葬在全國各地的烈士陵園裏,受着歷代人們的敬仰,我想,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在這清明時節,讓我們一起,帶着親戚,帶着朋友,帶着崇敬與悲哀,來到烈士陵園裏,爲他們掃掃墓,燒燒紙,爲他們的無私奉獻,爲他們的勇往直前哀悼吧!

我們應永遠記住,我們的中國,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那麼,就讓我們在這清明時節裏,去看看他們吧!

清明的徵文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五,我的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我的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我的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我的爸爸我的媽媽的懷裏,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我的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我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爲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

清明的徵文 篇9

這天,陽光明媚,微風中似乎還有些涼意。在這個春風拂面的清明時節,我們去溼地公園踏青。

路上,我興奮的觀賞着路邊的風景。桃樹已經開了花,粉紅粉紅的,給馬路增添了幾分生氣。花壇裏的草有紅色的,還有綠色的,襯托着那粉紅粉紅的花朵。春風像母親那溫暖的手輕輕地撫摸着我的臉。我迎着春風,不一會兒就到達了溼地公園。

剛走進溼地公園的大門口,那迷人景色就把我迷住了。到處都是綠油油的草坪,草坪上的樹木都已抽出嫩綠的新芽。往裏走有一個大湖,湖邊上栽種着許多花花草草,它們爭奇鬥豔,競相開放。 看,那雪白的櫻花,一簇簇,一串串。還有紅色的櫻花也開了,滿樹花朵開得火紅,一朵朵,一團團,像孩子們的笑臉。最漂亮的要數那桃花了,奼紫嫣紅,遠遠望去,好像從天上落下來的一片片朝霞 ,散發着清香。我大口大口地吸着香氣,好像總也聞不夠。走近一看,有的桃花半開半合,只綻開兩三瓣,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桃花全開了,露出黃色的花蕊,在枝頭怒放着;有的含苞欲放,好 像一個等待出世的嬰兒。總會引來一隻只勤勞的小蜜蜂,它們圍繞着一朵或兩朵花不停的飛,有時停在那上面吸點花蜜。一切都是那麼的生機勃勃,綠意盎然。

再往裏走,我們發現了一大片漂亮的油菜花地。金燦燦的油菜花連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美麗極了。我不由得深深呼吸,那香味沁人心肺,讓人心曠神怡。那誘人的香味還引來了許多蜜蜂和蝴蝶。 一時間,我彷彿進入到了一種幻想的情境當中。我在油菜花中跑着,跳着,笑着。真象是“待到油菜花開時,我在叢中笑”。

不知不覺,我們都該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溼地公園那美麗的景色仍像放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中一一閃過。我不會忘記今天,這個陽光明媚的清明時節。

清明的徵文 篇10

鶯飛草長時節,又逢清明,那藏於心底的一種思緒,便變得越來越強烈,回老家祭祖的念頭,一天天地增長着,直到催動自己驅車踏上歸家的路程。

離開家鄉很多年頭了,這樣的情景,每年都在重複着。一年又一年,清明的懷念從來沒有止息過。那讓我在清明時節始終魂牽夢繞的,其實就是老家的幾堆黃土。黃土下埋着自己的先人。不能忘卻的是親人故去的面容,那生動的人生故事和他們在世時種下的親情,在一年年的祭拜中復活,讓我們這些活着的人深藏在心中,永遠珍惜。

清明掃墓,其實就是表達一種對祖先的思念和敬重之情。在我的家鄉,清明節是被極爲重視的一個節日。其儀式之隆重,並不亞於剛剛過去不久的春節。很多在外謀生的人,都要放下手頭的活計,啓程回家祭墓。祭墓的一個重要儀式,是要把先人墓地上的雜草剷掉。剷草,自然是要本人自己動手才能做的事情。

臨近清明,各家各戶都要進入祭掃的準備工作。一種叫做“餈粑”的食物,是家鄉祭祖時必不可少的。這是一種用糯米加工製成的食物。清明前幾天,村人便將在祠堂邊閒置了一年的石臼搬出來,洗淨後,村裏家家戶戶便將糯米用木桶蒸熟了,輪流在石臼裏打成糊狀。然後端回家,用手將糊狀的糯米捏成一個個圓形丸子,四周表面粘上炒熟的.黃豆粉,最後置於竹簸箕上。這樣,熱騰騰、軟乎乎、香噴噴的餈粑就做成了。然後,還要準備“三性”祭品,作爲祭祖的供品。這樣,親人們聚齊後,便可擇個日子,帶上盤盤碟碟的種種祭品,一起上山祭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古代詩人對清明節的真實寫照。在春回大地、春雨霏霏的清明時節,人們很自然地會思念、懷想故去的親人們。先人們在世時的種種好處,在這個時候體現得特別明顯。對他們的思念,會勾起許多回憶,也給人許多人生的啓示。我的父母親去世得早,但他們的音容笑貌,他們勤勞節儉、寬容待人、愛護子女的品格,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我沒讀過書的父親,吃苦耐勞一輩子,母親去世後,他對我和妹妹的深情,使我銘刻在心。還有我的奶奶,心地善良,勤勞一生,其言其行,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做事。他們的音容笑貌,一家人共同的生活歷程,至今我都歷歷在目。清明時節回想起來,感慨和思念之情,真是難以用語言表達。

世代流傳有序的清明,就是親情與血緣情感上的清明。對於崇尚親情和文明禮儀的中國人來說,清明是永遠不會割捨的一個節日,一個追思、悼念親人的機緣。即使處在現代文明的薰陶和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這種習俗也保持着強大的生命力。在這一天,生人在墓前與先人對話,冥錢供果與鮮花簇擁着曾經的鮮活,感受那過去而難忘的如海親情,咀嚼人生歸宿的意義。清明,對於活着的人,何嘗不是一種有關人生的教益,一種美好人性的展示呢?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那自古傳承下來的習俗,正觸動我們敏感的神經,召喚我們回到家鄉,回到祖先的面前,盡情地釋放深埋着的永恆的思念之情。

清明的徵文 篇11

清明,是個緬懷親人和故人的日子,懷念母親,懷念父親,懷念長輩,懷念離鄉別後四十幾載結憂多思的情結!本想在這個QQ號的空間了不寫這些了,可是清明節明天就要到了,今天去野外十字路口,給遠在天國的爸爸媽媽送去了紙錢。我決定還是要寫寫文章祭奠先人。寫點什麼呢,苦於沒有素材,靈機一動,有了。希望網友看後有同感的給我評論一下。

前幾天在女兒家裏,門前有用半現代的方法蹦苞米花的,苦於我們沒有自己種地,也沒有苞米粒可炒苞米花,外孫女想吃,索性老伴東討西討,總算討來了苞米粒,給外孫女蹦了兩鍋,花了手工費5元錢。時下蹦苞米花成了一件很難的事了。

懷念兒時往事,懷念母親用沙土炒的苞米花……

那時候,好多人都健在,母親,父親,大娘,大伯,奶奶,爺爺他們都跟我好!

苞米花,是用苞米穗人工搓了,用籽粒(苞米粒),大鍋烀熟。和上糖精,再用鍋炒了,火候掌握好。味道很香很甜,不僅是因爲它味甜,還因爲它特別酥,一種能喚起回憶母愛的特別!年代越久就越強烈。就會越想念…

炒爆米花是件容易的事,過去的年代炒爆米花是浪費的,口糧不夠,想吃苞米花說話很難的事呀。每每想起來,心酸,痛苦夾雜而來。現在想起母親炒苞米花,彷佛是在回憶我們一種人生的態度,一種品格,細緻而周到。貧也要有志氣,那個年代過年時候才能吃上一頓餃子,但是我們窮得有志氣,從來不想歪門邪道。本本分分做事,端端正正做人。母親做事時會一邊做一邊的教我們。母親就是這樣,總會在一些我們有興趣的東西上因勢利導教育我們,影響我們,這種方法對於我們,很是受用,深刻且入懷!我們往往是在那樣的情況下受益良多!

到了做的時候,母親會招呼我去把朝夕相處的鄰居大娘叫來,因爲炒苞米花費時又費力,要烀熟纔可以炒。首先烀得四十分鐘左右,烀熟了放糖精,放得多了苞米花苦,放少了不甜。母親最會掌握。然後再把苞米粒少許晾乾,再放到鍋裏烘,火不能大了,也不能小了,正好爲止。待能看到苞米粒變了顏色,香味也就出來了,母親邊攪合邊喊我拿來簸箕,把鍋裏炒熟的苞米花端了出來。我們幾個弟弟妹妹圍了上來,品嚐着美味佳餚。吃着香甜的苞米花,心中的那個勁兒別提有多高興了。那不是食品,簡直就是工藝品了,柔軟蹦酥香甜可口,非常好吃!滿屋子的都是苞米花香味兒,我們歡呼着,興奮不已。這種感覺讓我久久迷戀,伴我度過多少清明,至今留有猶新的記憶!

記得母親曾說過,我朝夕相處的鄰居大娘一生沒有女兒,很早就把自己的外甥女要了過來了,因爲你女孩哭着要回家,大娘不忍心,又把女孩送還了母親,難怪很多時候她要時不時的過來看我妹妹,給妹妹吃的,帶妹妹去外邊玩。大娘教會我識別很多好的和壞的東西!我很想念大娘,她對我是寄託情感的,而我卻因太小不知道。慢慢忽略了這段感情。

悠悠歲月,悠悠清明。清明幾許,幾許懷念…朝夕相處的大娘不在了,母親也走了,她們都走了,時而會有母親的笑語在夢中,而我朝夕相處的大娘再也沒有來過我的夢中,那是對我的遺憾麼…沉寂夢醒的懷念,由然於心上,散發屬於母愛的陣陣芳香!

這個清明,特別想祭拜,遠在他鄉,只是不能,只好在這裏用文字寄託對她們的懷念和哀思!深深而切切…我只有面向北方,長跪不起,叩首,緬懷先人,以寄託我的哀思。

清明的徵文 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過兩天就是四月五日——清明節了,每到清明節,人們都要給過世的親人上墳,爲對國家做出貢獻的烈士們掃墓。

每年清明節我們都要去給外公上墳,今年也不例外。

今天我們一家人來到外公墳前。聽外婆說:“在我我的媽媽八歲的時候,外公就去世了,外公生前特別疼愛我的媽媽。”我跪在外公的墳前,便說起我的甜言蜜語來。我讓外公保佑外婆身體健康、保佑我和姐姐學習進步、保佑我的爸爸和我的媽媽生意興隆、保佑大姨和舅媽工作順利、保佑舅舅行車安全。說完後就磕了三個響頭,外婆站在一旁想起以前的事情,眼淚直往下流。

快要回家了,我心裏默默地對外公說:“外公,您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我們又來看您!”

清明的徵文 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迷濛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父母親一起到美麗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鬱鬱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裏的水色 映着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着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濛濛的細雨如煙似雲,輕輕地飄灑着,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啊!我們欣賞着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着 。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幾分 生機。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歎。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遊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 ,盤旋飛舞,依戀着不願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是那麼和諧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

我們又來到田野,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着,充滿了生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羣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今天,清明踏青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農村是多麼美好,四月的鄉村,到處呈現着別樣的風景。

夕陽的最後一抹餘輝沉了下去。空氣異常的凝重,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悽清、幽暗。微風在樹枝上纏繞着,像是淘氣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抖。一切都是溼漉漉的,擁擠的街道,門前 的自行車,懸掛的條幅,還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們。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裏說的那樣:“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一切的一切都在想我們傳遞着一種清冷的氣息。

清明的徵文 篇14

四月,草長鶯飛,風和日麗,清明節帶着新綠的顏色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時光向我們走來。

清明,淵源於五霸崛起,羣雄爭鋒的春秋時期。傳說,跟隨晉文公重耳風雨飄搖19年,忠肝義膽,同舟共濟的一代名臣介子推,於功成身退後,揹負老母潛入深山。晉文公尋找不見,下令放火燒山,想把介於推母子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着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恪守孝道,懷揣孝心,是介子推的精神遺產,也是清明創設的初衷和緣由。

清明,是一個在親人眼中寄託沉甸甸思念的日子,在這個特定的日子裏,無論咫尺天涯,人們都要重返故里,將一份純真的思念,培植在親人青草萋萋的墳塋上,長成溫馨的慰藉。而那些羈留異鄉的人們,也會用自己的獨特方式遙遙祭告,或是瞻仰親人的遺像,或是撫摸故人的遺物,或是朝着青冢的方向默默遙望。

清明,是一個在文人筆下詩情畫意的日子。“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等家喻戶曉的佳句傳誦至今。清明前後,雨是細軟的,風是和煦的,正所謂“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清明,也是一個後人心中仰視和追思的日子。清明時節,我們更加緬懷新中國誕生六十年來爲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進步而獻身的英雄志士。同學們,我們一起點擊一下由團中央、中宣部聯合創辦的民族魂網站吧,那裏有我們的先烈們。讓我們在網絡空間裏,送束花,點首歌,點支蠟燭,網上祭英雄,共鑄中華魂。

清明,更是春耕春種的日子。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人生也一樣,只有在“春天”裏播下心願,才能在“秋天”裏收穫人生。播種,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希望、新的創造、新的起點。讓我們像辛勤的農民那樣,一生播種,播種一生;努力人生,收穫人生。

清明的徵文 篇15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日各紛然。”——宋·高翥《清明》。

所有清明的詩都在表現一羣羣男女老少帶着一臉虔誠祭祖掃墓的情景。清明也是我國農事活動的重要節日。農諺說:“清明穀雨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它還是人在一生或一年之中立志和發奮讀書的大好時節。記得,十五歲那年清明節,我就曾端抄過宋代王禹翶的《清明》詩勵志:“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正是年少的立志,纔有我年長後的立人、立德、乃至於立業。

清明一詞,除專指一個節日外,其字面含義又常使人想到世道的清明。因此,清明還是一個理想社會的追求。閒時讀史,總忘不了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他曾隨晉國公子重耳(後爲晉文公)流亡19年。在生活艱苦之時,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公子重耳充飢。後來,重耳即位,介子推陪老母盡孝隱住綿山,不願受封領賞,晉文公採取錯誤的焚山措施,介子推仍不出山而被焚。文公大哭,在山頂的樹洞裏發現一封介子推的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悔,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願政清明覆清明!據說,晉文公依照介子推的遺言,勤政清明,成了春秋一代霸主。如今我們提出的“和諧社會”應該就是今人所追求的清明吧。一個民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當是現代人對清明的詮釋。

凝望窗外忽而飄落的雨絲,想起故鄉田野那些高高拱起的青冢,那些驟響的爆竹,清明這個特別的節日,它所揭示的生之倥傯與死之烏有,最容易使人感悟生死的不可逾越,以及生命的匆匆,世事的難料。我們需懂得“視死如生”,學會在破中立,在亡中生。以淡泊澄明的心境,過好每一天。“滿街楊柳綠如煙,劃出清明三月天”。春色無邊之季節,我們暫且卸下心靈和工作的羈絆,沐浴四月的薰風,去看看楊柳嫩色與溪水新綠。

又是一年春草綠,千里東風任夢遙。

清明的徵文 篇16

今天是清明節,是給已經過世的人掃墓、上墳的節日,我、爸爸、媽媽三人決定去烈士陵園給烈士掃墓。

今天,天風和日麗,陽光普照大地,春風拂面,天氣好極了,可我心裏還是很沉重。我們一早動身,買了好幾束菊花,坐了一會車,我們先來到糾紛烈士陵園旁的森林中踏青,森林真美呀!那參天的大樹,像是緊張的戰士;那爭奇鬥豔的野花,一叢叢,一簇簇,可好看了......踏完青後,我們來到了九峯烈士陵園的門口,太陽已經老高了,烈士陵園外的牆很白,白得似雪,也高,起碼有一道兩米高,中間是大門,大門上方的牆上赫然寫着“九峯烈士陵園”六個大字,走進烈士陵園,陵園內有許多石碑,四周滿是星星點點的野花,風呼呼的吹着,耳邊像有海潮般的聲音。我們站到了高建成和祝光輝還有一些無名英雄的石碑前,把菊花輕輕放在石碑旁,慢慢退了幾步,立正站好,凝視石碑,向他們鞠了三個躬,敬了一個隊禮,我一邊掃墓,一邊想着他們的英勇事蹟:高建成是一名抗洪英雄,一天夜裏,高建成所在的連隊接到命令,一個村堤壩發生嚴重管涌,部隊火速趕赴搶險,官兵們登上五部大車,向堤壩疾馳而去,當車隊快到時一個巨浪打來,使大家落水,連隊有66人,救生衣只有15件,他把救生衣給了不會游泳的官兵,落水後又救了兩人,最後撞上了一根帶點的電線杆,壯烈犧牲......想到這裏,我不禁對烈士們肅然起敬。

“安息吧,烈士。你們的血液在我們這一帶身上奔流;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就在我們手中完成。我們要年年來這兒掃墓,你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清明的徵文 篇17

那首十分好聽的老歌裏這樣唱道: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這次,我倒真的聽我家“阿太”(媽媽的外婆)講了她的一段親身經歷。原來,那滿臉皺紋、滿頭白髮、走路踉蹌的阿太,竟有如此的精彩人生。

那故事對我們來說,是那麼遙遠,是那麼陌生,它發生在抗日戰爭的革命年代……

那天的傍晚時分,十三歲的兒童團員阿太接到了一個出城送一份重要的情報給游擊隊的任務,其實,這個任務是阿太自告奮勇“搶”下來的。畢竟是第一次接受這樣的重任,年輕的阿太真是既興奮又緊張。到了城門口,被敵人攔住盤問了起來:“幹什麼的?”阿太不慌不忙地回答:“老百姓,鄉下姑媽病了,我去看望她。”敵人將信將疑,把阿太搜查了一遍,阿太的心撲通撲通地直跳,緊張得手心都冒汗了!謝天謝地,總算什麼也沒搜出來。原來,聰明的阿太早把那重要的東西縫在了夾襖裏面!所以,躲過了一劫!

出了城門,天色完全暗了下來,可阿太還要翻過一座小山丘,正是深秋時分,山風特別大,一個小姑娘獨自走在荒山野嶺,那份恐懼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阿太爲了給自己壯膽,輕輕地哼起了民謠:叮叮噹呀羅來,山腳門外羅來,羅羅來,古老堂,鬆台山裏仙人精呀羅來,妙裏寺裏豬頭鍾呀……

終於,阿太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還受到了組織上的表場呢!因爲情報及時,我們的隊伍打了個漂亮的勝戰!阿太說:那個革命的年代,爲了祖國美好的明天,犧牲了不少的年輕革命者,我的一位遠房太公就在一次反圍剿戰鬥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現在的西山革命烈士墓上就刻有太公的名字。

漸漸地,我的視線模糊了……我的眼前似乎出現了許多革命英雄,他們正用殷切目光看着我……忽然,我似乎讀懂了他們的目光,我知道我該怎樣努力了!

明天,清明節,我要去爲太公和他的戰友們掃墓,一定!

清明的徵文 篇18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繁”,可是今年清明天氣卻是格外的好,陽光普照,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色。我與爸爸、媽媽還有表弟,跑上老家的山頭挖竹筍。

我們來到了雲霧繚繞的山頭,那一棵棵挺拔的竹子舞動着它那綠油油的“翅膀”,如同在述說着春天的喜訊。竹林裏的小草小樹青翠欲滴,茶葉也開始冒出淡淡清香,五彩繽紛的小花散落在草地上,草地被裝飾的美麗、漂亮。當然最神奇的就是那些春筍了,高的、矮的、棕黃的、棕黑的、小路邊、竹林裏……處處都是,爲這片竹林增添了無限生機。不過,這些筍兒咱們可捨不得挖,咱們要挖的但是埋進土裏的。

“有筍!有筍!”表弟遽然大聲地叫道。咱們循聲望去,只見它披着一件棕色的衣服,頭上戴着一頂嫩黃嫩黃的“帽子”,如同在擺動着它美麗的身姿。父親振奮極了,衝向前去,掄起鋤頭,使勁一挖,可是那筍如同還不信服,硬是賴在土裏不願出來。我笑着說道:“它可真頑固!”隨後,父親使出了渾身解數,對準筍的根部,狠狠一鋤,嘿,好傢伙,成果連筍帶土“飛”出去十多米遠。

當我費勁地抱着“飛筍”回來後,眼前遽然一亮:彎曲彎曲的小路旁,兩顆小筍芽緊挨着躲在土裏,儼然一對同甘共苦的雙胞胎。再細心一瞧,周圍竟然還有一顆,若有若無,沒有我的這對火眼金睛可真不容易發現呀!媽媽也看見了,急速叫父親過來挖。三個“小傢伙”,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看來要想挖它們是有點難度了。只見父親皺緊眉頭,深吸一口氣,掄起鋤頭先把筍附近的土撥開,等筍兒簡直都露出土面時,再對準筍兒的根部,用力往上一翹,嘿,筍兒被挖出來了!它們一個個成爲我的“俘虜”,你看它,白白胖胖的肚皮,披着黑黃的外衣,姿態可神氣了!“太棒了!我也要挖!”我激動地參加挖筍的部隊,努力尋找着下一個目標。

時刻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咱們的袋中之寶也不斷增加。細心數數,一共有9顆筍!這個清明節收穫真不少!風兒吹過,涌起了陣陣林濤。時近正午,咱們愉快地踏上了歸途。

清明的徵文 篇1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濛濛細雨而來,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早上吃了早飯,爸爸帶着我們拿起香紙,扛起鋤頭掃墓去了。順着泥濘的小路,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只想着早些來到墳前。我們來到了外祖父、外祖母的墳前。爸爸把墳四周的雜草除掉之後,我在上面貼黃紙,插上香,我們又拿出紙錢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此情此景,勾起我一股思念: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頓時淚流滿面。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的杜鵑花。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爲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於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外祖父、外祖母的墳前,希望能帶去我對他們的思念。

清明的徵文 篇20

這是一個勾起傷心往事的節日,是一個緬懷過去的節日,是一個雨水紛擾的節日清明,一切都那麼縹緲,給人一種雲霧般的感覺。也許,在他人眼中,這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日子,是令人惆悵的。但,是否可曾換一個角度。清明節的確是陰雨纏綿的,杜牧就說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對已故親友的祭拜,這一天人們難免有那麼一絲的傷感。可是,偏偏,我卻有不同的一番見解,我認爲它是別有一番風味的。

清明祭祖,上墳、燒紙,寄託哀思,懷念故去的先人,是中國的傳統也是文化。自殷商時代起,崇拜祖先就是重要的宗教信仰,對祖先的崇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認爲祖先可以和天地的主宰者對話,是與人間聯繫的主要媒介,還肩負着保佑子孫後代的重任。除此之外,殷人還認爲人即使身體不存在,靈魂也是存在的這個觀念也一直流傳了下來。

清明懷故人,踏青掃墓的活動涉及到每個家庭,在祭奠祖先的時候,報恩之情也會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護,感激父母的生養之恩,表達個人對親人們的誠敬,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課,使人性深處的道德理性重被喚醒。

這一天,即使遠在海外的遊子,也會遙祝自己的親人們在天堂裏生活得幸福快樂!清明懷故人,踏青掃墓的活動還加強了親友間的聯繫和團結,在共同的先祖和親人墓前,緬懷他們爲家族的繁衍壯大作出的一切,繼而學習他們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加強自身的修養,從而與家人親友一起,繼續發揚家族的傳統美德。

清明也被稱爲清明節,這一天悲傷的成份並不多,相反節日的氣氛倒是比較濃厚,因爲掃墓是與天堂裏的親人的一次聚會,先讓久違的親人們品嚐家鄉的小吃,再乾一杯醇厚的老酒,然後與各路後人相見言歡,互訴衷腸,向他們告知家族的各種悲喜信息,嘮叨嘮叨自己的心思,如此一來,對親人的思念就變得真實了。

現在,清明節已被列入法定節假日,我們都會放假三天。清明節,它不只是一個節日,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的傳統文化怎可拋棄?難道又要將它拱手相讓給其他的國家嗎?因此,我們要沿襲這一習俗,讓它永駐人們心中,讓中華兒女都記住,這是屬於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屬於我們中國人的!

細雨如歌,滋潤春天,風細細,望極春愁。瀟瀟春雨,一番洗大地。清明,這陰雨纏綿的日子,永留心中!

清明的徵文 篇21

又是一年清明時,不知爲什麼今年的清明心中滿滿的都是愧疚。

公公是1986年去世的,那時他正植壯年,卻撒手人寰,拋妻離子,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我們這些年,在離公公安葬地80多公里的城市生活、工作,因爲工作、家庭、孩子都等一個個我自以爲是的原因,很少在清明這天去祭奠老人,去的次數屈指可數,以前,婆婆總說她不信這些,可是隨着婆婆一天天越來越老,她老人家好像越來越看重去祭奠公公,春節前去、清明還去,我想她一定越來越懷念過去那些舊時光,那些裝滿幸福的日子。

春節前,我們一家人去看望、祭奠公公,那一天,剛下過幾天紛紛灑灑的雪,一路上,柏油公路上雖然看不見雪,但到處還結着些薄冰,車子不敢快行,中午時分到來墓地,那是一個很大的墳場,雖說記得公公墓地的大致位置,但是,等車開過去,還是走錯了方向,仔細辨認,才找到地方,那一天異常寒冷,到處被白雪覆蓋着,大伯家的已經來過了,大伯和公公的墓前還殘留着燒紙錢的痕跡,我們又清掃了一下公公墓上的殘雪和雜草,在公公墓前給他老人家說了家裏的一切都好,也說了家裏的一些期盼,那一刻,我們很希望公公地下有知,收到我們燒去的紙錢,和大伯相互照應,不要孤單纔好,同時,也希望公公給我們力量,把想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我們看到公公的墓因爲時日長了,顯得有些舊,墓碑上的碑文也褪去了以往的顏色,於是我們想至少要把碑文重新修正一下。今天,又是清明,我們一個因爲不想停下手中的事情,我也想孩子上補習不能沒人照顧,也就沒跟婆婆和小叔子一家去看望、祭奠公公,可是,心裏卻始終不能釋懷,覺得很愧疚,忍不住要寫點什麼,表達自己的哀思和愧疚之情。

我想,無論我們再忙,無論是爲了生計忙碌,還是爲了孩子操心,都不應該把這當做忽視親情的籍口,話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每個人都無法迴避一天天老去,我們那時是不是也更加希望得到孩子的關注和關愛,我們現在人到中年,很多時候會覺得疲憊、勞累,可是想想有老人在是福氣,我們就應該加倍努力,更多一點關注親情,關心我們的老爸老媽纔對,有空時多陪陪老人,清明時放下手中的事,看看、祭奠一下離去的親人,在那裏,我們看到平時不常聚在一起的長輩、兄弟姐妹和家裏的親戚,覺得親情一下被拉近了,這正是我們平時渴盼又常常被忽略的,也許這也正是清明節更深遠的內涵。

清明節不僅是一個遙寄追思的節日,更是一個對生命探尋的節日。清明時節,萬物更新、春意盎然,千百年來,人們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刻相約出遊,享受春服既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自在。隨着清明的到來,冬天越來越遠,春天越來越近,桃紅柳綠,春暖花香,鳥鳴水清,無處不動人,無處不美麗。

死者長已矣,生者當努力,無論昨天我們遇到什麼挫折、怎樣的磨難……“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在這樣一個穿越漫漫冬季,迎來生命復甦的時節,我們沒有理由不重新放飛希望,開始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