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徵文>

感悟清明節徵文範文

學識都 人氣:5.04K

花木芳香,草長鶯飛,怎奈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處更增添了幾分煙雨迷濛的感覺。下面有本站小編整理的感悟清明節徵文範文,歡迎閱讀!

感悟清明節徵文範文

感悟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清明節早上,我便與爸爸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和冥幣。於是,我們四個人便啓程去北鎮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牀這麼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睏意。奶奶又對我和爸爸講述了已故太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於生於九零後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通過奶奶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裏浮現了許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我暗想,太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那邊還好嗎?

一路上,爸爸將車開得平穩,也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公墓的山腳下的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裏像衛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裏。有些公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着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我們四人找到太爺的公墓,擺好供品,鮮花和香爐。爸爸教我點好三柱香並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着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於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着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燒着的紙錢,同時說:“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他們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這暖和好比是來自太爺的擁抱。我心裏默記着……我學着爸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說上幾句話,但我內心對太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拿着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爺爺、奶奶看着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李家後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說太多的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穫。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爲太爺、太奶掃墓,並對他們說,您們在那邊還好嗎?

感悟清明節

清明越來越近了。穿透歲月的風塵,我似乎看見了那燃燒紙錢的青煙。

小時候,清明一到,爺爺奶奶帶我去祖墳上燒紙錢。後來,爺爺去世了,又過兩年,奶奶也去世了,再後來,父親又去世了。現今,雖然我蝸居於城市,但每年的清明,我總要攜妻帶子回老家去。

老家的母親已是近七十歲。每年我在清明回老家後,母親就像以前的爺爺奶奶一樣,帶我們去上祖墳。母親總愛把孫子孫女全叫上,在焚燒紙錢時,她的那些孫子孫女會說,奶奶,我們多燒點紙錢給親人吧,表達一下我們對他們的想念。每逢這時,母親總是連連允諾,似乎地下的親人真能收到那麼多紙錢,從此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母親在燃燒紙錢時,通常我們會依次跪在親人的墳邊,給他們磕頭。是啊,在他們這一生,吃了多少苦!當我給他們燒紙錢時,我不禁想起了我小時候,奶奶總會用雞蛋換錢給我上學的情景。我不由地呆坐墳邊,無聲地追憶。

清明時節,我更加思念另一個世界的親人。我驟然醒悟:時光飛逝,而和親人相聚的日子,就像飛快奔跑的兔子,在我眼前,我卻無力追趕,把時光拉回。當他們離去時,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沉浸於這種惆悵的無奈中,我知道,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我長大了,成熟了,於是清明在我心中變得越來越重……

真希望親人永在,當我們在享受親人的溫暖時,我們像個幸福的.孩子,無須掩飾自己的內心,可當他們離去時,我們孤苦無助,常常撫今追昔,永難相忘。

歲月也許就是這樣一道牆吧,它總在慢慢向我們延伸,把我們和親人,依次隔斷。想想能和家人守在一起,多好。

去年的清明,我回老家時,路過鄉間的馬路,看到三五羣人,站在那裏選購紙錢。他們也肯定和我一樣,是回老家過清明的吧?想起逝去的親人,他們也一定是充滿了懷念,他們的心情,和我是何等的相像。 清明思親須還鄉,還鄉須斷腸。這清明回鄉的心情,更是如此。老家,那個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最能讓人睹物思人。因爲每逢清明,那個叫老家的地方,映襯着濃郁的親情,這種親情是骨肉相連,血濃於水。

感悟清明節

又是一年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節淚斷魂。

朦朧中又見父母的笑臉,稍縱即逝,轉瞬成空,溫暖依在,幸福長存。

爸爸!媽媽!我和妞妞又到中國祭奠網去看您了,嫋嫋香菸中你們在嫋嫋升騰,烈烈火焰裏你們在深情相望,紅燭搖曳中幻化出你們的笑臉與慈祥,幽冥樂曲裏你們在欣慰地綻放。

爸爸!媽媽!我又來看您了,曾幾何時淡了您的身影,卻添了幾許哀愁。去了幾多笑靨,卻增了無盡相思。我在風中裂化成煙,向您靠近停留。

很想再撫摸下你們的雙手,那裏有歲月的縮影和年輪的辛勞。

很想再擁抱下你們的身軀,那裏有滾燙的愛心和熱烈的溫暖。

很想再傾聽下你們的慈音,餘音繞樑,歷久彌香,諄諄教誨,刻骨銘記。

爸爸!媽媽!我又來看您了,今日該是姊妹們相聚的時刻,唯獨少了我,由於哥哥的不孝,多年來我依然獨自祭奠,自己哀悼。

爸爸!媽媽!你們會怨我嗎?你們希望的姊妹牽手我無法做到,你們希冀的姊妹相睦我難以釋懷,由於你們的相繼離世,更添新恨。我可以承受千般苦萬般難,卻唯獨無法忍受你們的絲毫苦楚,因受你們之恩太深,愛之深,恨之切,痛之烈,傷之徹骨,此恨綿綿無絕期。

爸爸!媽媽!我又來看您了,您在天堂可好,我以爲時光能夠淡化我的記憶,我以爲歲月能夠消磨我的深情,我以爲年輪能夠纂改歷史,我以爲飛逝能夠消弭痕跡,卻依然鶯語聲聲,愛音綿厚,溫語款款,熱浪滔滔。

又是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節痛斷腸。

爸爸!媽媽!我又來看您了,流去的是歲月,不變的是真情,飛逝的是青春,永存的是熱烈。走過歲月,跨過荊棘,我依然英姿勃發,傲首挺立,我依然放歌萬里,氣勢恢宏。爸爸!媽媽!我好想您。

爸爸!媽媽!我又來看您了,感謝您幼年的撫育,青蔥歲月的幫助,患病時的經濟支援,坎坷路上的不斷護佑。逝去了您,這一生不再有快樂,這一世不再有幸福。爸爸!媽媽!我好愛您。

爸爸!媽媽!我又來看您了,沒有您的關心,我依然居無定所。沒有您的指教,我仍然迷茫未知。沒有您的護佑,我依然風中顫抖。沒有您的慈愛,我仍然冽冽哀怨。爸爸!媽媽!我好想您。

爸爸!媽媽!我又來看您了,你們走了,也把我的心帶去,滾滾紅塵因你們而溫暖,因你們而熱烈,因你們而燦爛,因你們而芬芳。爸爸!媽媽!我好愛您。

又是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節淚斷魂。香菸又起,冥音繚繞,感念深深,刻骨銘心。

又是一個清明節,淚眼中翹首孃親,忽然幻化開來,花團錦矗,光芒萬丈,陽光普照,奼紫嫣紅。

又是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淚斷魂。

感悟清明節

猶記得一年前,剛回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大清早接到老媽電話,得知奶奶離世的噩耗,當時震撼以及難以置信的心情,完全懵掉了,總覺得他們是在跟我開玩笑,那不是真的。跟領導請假時還是一副輕描淡寫的表情,因爲到那時我都沒意識到,有一個人我再也見不到的事實,太突然,讓人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踏上了回家的路,才慢慢就接受了這個事實,一路上眼淚肆虐,無法自拔。急急忙忙趕到家,那時家裏已經擠滿趕來弔喪的親人,她靜靜地躺在那裏,我就直直地站在旁邊,看看她,不敢靠近也不願遠離,就只是站在那裏看着默默流淚,那個場景,至今歷歷在目,每每想起就會心痛。一直以爲自己很理性,可真的遇到了,才發現根本控制不了,血濃於水的親情,點點滴滴,往事歷歷在目,音容笑貌猶在耳畔!那個時候,才真正地體會到了心痛的感覺,真真切切的生理上的痛。

對於奶奶,印象中好像是在跟她吵架中長大的,莫名其妙的吵架,因爲早上她叫我們起牀上學叫晚了吵,因爲不願聽從她一些指揮吵,因爲她動了我東西吵,反正就是每天爲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跟她吵,吵着吵着她就吵不動了,我也不忍心跟她吵了。小時候我老是覺得奶奶是個封建迷信專制固執的人,覺得她重男輕女,對弟弟比對我好。記得有一次,我因爲跟她吵架,情急之下就推了她一把,可是沒想到我就那麼輕輕的一推,她就倒下了,差點整個人都掉到門前那條溝裏去了。當時我就懵了,平時一直以爲中氣十足,身體強健的奶奶怎麼這麼不堪一擊啊,我就那麼輕輕地一碰啊。當時我就嚇壞了,事後想想,越想越害怕,萬一當時出了什麼事,我可怎麼跟爸爸媽媽交代啊。那次,媽媽,狠狠地打了我一頓,但我覺得,確實是我不應該,我也嚇壞了。經歷了這麼一次,我雖然還是會跟她吵架,會頂嘴,但卻永遠都是動口不動手了。吵歸吵,但我一直都知道,奶奶是愛我的,就跟我是愛她的一樣,她有點好東西都會留着,要給每個人都嘗一嘗,年紀大了會不認識人,但卻依然會認得我,信任我。親手給她織的圍巾,她跟誰都要去說一下,整個冬天都戴着,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就是帶着我給她織的圍巾。

現在租住的小區樓下住着一位阿婆,每天早晚上下班經過都能看到她佝僂着身軀要麼坐着唸佛,要麼捧着碗吃東西,要麼掃掃地、看看路人……每次看到她總是能輕而易舉的想到我的奶奶,那個我再也見不到的人。轉眼已經一年多了,一年來,總是會夢到奶奶,雖然夢裏她從來沒跟我說過話,雖然每次醒來就記不清具體的夢境,只記得她曾出現在夢裏。可是,我們都知道,那個人再也回不來了。去年的年夜飯,飯桌上少了一個人,頓覺冷清許多,吃完飯也不再收到她給的壓歲錢,家門口也少了那個呆坐着曬太陽的人。有的時候,思緒一上來,就擋不住溼了眼眶。

手機的備忘錄裏,還寫着要給奶奶買件中國紅的唐裝,要拍張全家福!可是,一夜之間,計劃清單上的關於奶奶的所有東西都實現不了了。有些事情,一直以爲離我們很遠,可是卻真真切切地發生了,而我們總是等到失去之後才知道珍惜,才後悔自責當初爲什麼沒那麼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人生最大的無奈吧。龍應臺說:“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清明將至,謹以此文追憶我的奶奶,記憶裏印象最深刻的那個人,願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感悟清明節

清明,一個很傳統的節日,一個歷來受中國人重視的節日,也許是到上海來的這七年以來,沒有過過清明,或者是每次都在清明去烈士碑掃墓,使清明在我的潛意識中失去了本質上的意義。

在清明前幾天聽同學說着要去鄉下掃墓時,我心裏就很難過。一種抑制不住的哀傷在我心頭蔓延。直到早上路過橋邊,看到東邊那塊墓地上,青蔥掩映不住來往的人潮,一些私家車安靜的停在路邊,暗示着他們特地而來。沒有預兆的,那種疼痛蔓到我的指尖,我的淚很衝動地想要滑出眼眶。

不論怎樣,這些人做的事,這些每個人分內的事,我一輩子都不能做。從舉家遷徙後。外婆、小姨,還有祖祖輩輩葬在老家泥土裏的親人,如今,都已被無情的水淹沒,蕩然無存。

我至今無法忘記臨走時的情景,那些跪在墳堆前悲痛的哭聲,多少淚灑在墳前。當我們燒完紙錢,拔完墳堆上的雜草,擦淨碑上的污泥時,多少人倔強的趴在墳前不肯離去。要知道素以土葬的家鄉,屍骨無存,是多大的忌諱。而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又是何等的罪過?一些哭昏的老者,他們的內心是何等的悲悵,他們又會遭到多少良心的譴責?

也許土葬的家鄉風俗就註定了三峽人要歷經許多內心的掙扎。

“每逢清明倍思親”,多少的移民想要祭祀先祖,磕頭燒香,可現在只是奢望。三峽那給多少人帶去福利的水,卻沖垮了那裏人曾今的家園,祖輩的墳塋,更沖垮了多少人那份思鄉的情愫。

多少人渴望回到家鄉,再回到他們的身旁,深切的叫聲已故的親人。

可是我們已經沒有家鄉,那裏沒有了我們的立足之地和棲身之所,更沒有能實現我們掃墓願望的地方。

思念是一種病,潛伏期是你擁有之時,發作期使你失去之日。

清明時節雨紛紛,思鄉之人慾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