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徵文>

“青少兒素養的培育與引導”活動徵文五篇

學識都 人氣:1.06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徵文吧,徵文具有主題鮮明、內容清楚的特點。一篇什麼樣的徵文才能稱之爲優秀徵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青少兒素養的培育與引導”活動徵文五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少兒素養的培育與引導”活動徵文五篇

“青少兒素養的培育與引導”活動徵文五篇1

泱泱華夏五千年,厚重的歷史裏不乏盛極一時的輝煌也不乏風雨飄搖的沒落。在這個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裏,站起來的中國人並沒完全擺脫掉落後的腳步。民族復興之大業末完,對我們普通公民,提高素養就是爲復興大業增磚添瓦。

在那近代黑暗的日子裏,中華錦繡山河在一片紛亂戰火中嗚咽,百姓民不聊生,生靈塗炭,中國人在列強眼中只是低等無能的東亞病夫。跨過當年血風煙雨,如今是世界第二大國屹立於東方,獲得各界欽羨與讚揚。然而公民素養與經濟騰飛並不成正比。中國人在西方的偏見並未消失,那用漢字寫的公告牌,那時時爆出的諷刺言論提醒着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貪小便宜、斤斤計較,不守秩序是當代國人頭上未摘下的偏見帽子。

復興大業不僅是經濟繁榮和政治軍事地位,更包括全體中國人整體素質,文化軟實力。種.種舊時代中積攢的陋習積攢至今,阻礙着社會前進的腳步。送紅包拍馬屁,假公濟私;買東西怕搶不着好的,隨手亂扔穢物,上公交車怕沒座推推搡搡插隊擁擠……一樁樁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加以巨大的人數就形成可怕的社會亂象,破壞了多少和諧的風景和舒適的心情。心理學家武志紅在《巨嬰國》一書中用“巨嬰”來剖析亂象背後的心理,成熟的身體中靈魂還未長大,沒有充盈。這正是我們人人要面對的課題,提高素養,修身養德。

如今的我們,需要回首傳統經典,將溫良恭儉讓時時銘記在心,拒絕庸俗自私和無序,培養獨立、善良、勤奮做事的美德。一人做了,億億人做了,即塑造一個積極溫暖的社會;小德聚大德,小愛聚大愛,人情美德文化力量會成爲社會發展的動力,成爲復興之路上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華夏炎黃子孫們正向着心中的美好家園闊步前行。從“最美司機”到身邊的好人好事都譜寫着溫暖人性的光輝篇章;各行各業,從科學家到小小工人中者不乏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有志匠人,越來越多的人有了良好的教養,規則意識日入人心。

公民素養是國家的標牌是社會進步的.源源動力,是復興大業之基石,更是我們每一個人努力的方向。

“青少兒素養的培育與引導”活動徵文五篇2

修養是個人魅力的基礎,其它一切吸引人的長處均來源於此。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說明良好的個人修養是成就事業的前提。做一個文明的大學生是學校和社會對我們的基本要求。

但是在高度發達的現在社會裏,修養不高的人卻比比皆是。缺乏修養的人還有很多,有些人亂扔垃圾,甚至隨地吐痰。還有些竟然髒話連篇,不注意語言文明。

一個人如果要獲得別人的讚賞、別人的尊重、甚至吸引別人的注意,提高自身的修養是非常重要的。

爲什麼有些人說話、舉手投足、甚至微笑或者問候;更甚至接聽電話都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而有些人則恰恰相反呢?這裏面就是一個人的修養了。有時,優雅和禮貌並不完全是做給別人看的,其實從內心深處,我們每一個人都很欣賞這樣的美。並不一定長得很美、很帥;並不一定擁有一把很好的嗓子、或者一隻名牌的手錶,稍加註意,就可以在普通人中脫穎而出,這就是個人的修養了。俊朗的外表、皎好的面容僅僅是母親給的。但優雅禮貌的行爲則是後天的獲得。許多時候,後天的獲得都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的。

因此,迫切的希望我們在提高經濟水平的過程中能夠提高自己的修養,只有每個人的修養得到了提高,整個社會纔可以算是真正發展起來了。

一個人的修養反應一個人的素質,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培養自己的修養,做一個有修養、有道德的人。

那麼我們該如何使自己成爲一個有修養的人呢?首先我們要認真學習,把握自我。要想提高個人的修養,我們就得用科學文化知識來充實自己,只有掌握了科學文化知識,人們才能明辨是非,分清善惡,懂得美醜,才能把握正確的自我。

第二,我們要做到待人接物和藹可親,其實,禮貌也是提高個人修養道德的重要標誌。要想提高個人的修養,我必須提高自己的素質,在與他人相處中,禮讓在先,相互理解,做事不要斤斤計較。

第三,爲人要誠實守信,做事勤奮節儉,無論是在學習當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心須養成勤奮好學,積極進取,誠實守信,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樣纔會成爲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言行舉止表一如一的人。

第四,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在生活或學習當中,遇到不懂的事情我們不要急躁行事,而是要虛心向人請教,做出了成績我們不要過於驕傲,而是要更謙虛地向別人學習。只有這樣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纔會真正地得到提高和完善。

“青少兒素養的培育與引導”活動徵文五篇3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記者去做一個市場調查,扮作顧客到商場裏挑東西,而且是隻挑不買,目的就是想看看臨走時營業員是否會說“謝謝”之類有禮貌的話。但是,記者去了幾家專賣店居然一個人也沒有說這些,甚至有的人還表現出極度的厭煩和不滿。在記者的提示下,有人會說“下次再來”,但是沒有人說“謝謝”之類的話。記者很失望的走在路邊,忽然聽見有人說“謝謝您了,下次再來”,循聲望去,發現是路邊一個賣報紙的老人。記者驚喜萬分,假裝上前問路和老人攀談,言語間發現老人非常講禮貌,臨別前記者表明身份,並送給了老人奧運吉祥物福娃,並說:“感謝您爲北京城市文明做出的貢獻。”老人有點納悶兒,自己說了幾十年的習慣用語,怎麼突然間還得到了獎勵,這真是個意外收穫。

他並沒有華麗的外表,也沒有很高的學歷,他只是芸芸衆生中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但是他卻能讓和他交流的人感到溫馨,這樣的人我們說就是有素養的人。一個人的素養不一定非要在萬衆矚目的舞臺上來展示,它其實更多的體現在具體行動中,體現在生活和學習的每一個細微之處。

在乘公交車時,面對幼小兒童和年長的老人,當你起身讓座時,全車人就會投來讚許的目光;在看電影時,面對安安靜靜看電影的人們時,你知道去外面接聽電話,那麼其他人也會尊重你;在散步時,面對辛辛苦苦打掃道路衛生的環衛工人,你會把掉落地上的垃圾撿起,環衛工人就會輕鬆許多……

一個人的素養就是這樣體現在生活中的細微之處的,大家想想,你在每件小事上都能做到有素養地對待其他人,那麼他們一定會倍感溫馨,自然也會這樣對待你。更值得肯定的是,給別人帶來愉悅感受的同時,你自己也提高了素養。

爲了整個社會的和諧有序,爲了精神家園的純淨美好,我們都要做一個有素養的人,在每一件小事中把我們守文明懂禮貌的美好形象展示給大家!

“青少兒素養的培育與引導”活動徵文五篇4

翻開厚重的書卷,我彷彿聽到了“秩秩斯干”的清鳴,我看到農人“七月流火”的忙碌,耳畔迴盪着“抑抑威儀”的稱頌,品讀《詩經》,令我欲罷不能。

這些文字就像是來自兩千多年前的箭簇,穿越歷史的長河,令今人領略到古典文字的魅力,這部中國最早的詩集,這部儒家的經典之作,曾一次次地被時代的泥沙淹沒,又一次次地被髮倔,被傳頌,兩千年後的今天,我們仍能捧起《詩經》的書卷,咀嚼那千年前的文字,實屬不易。它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它能穿越歷史的時空和我們的心靈邂逅,猶如時代不息的火種,爲我們點亮智慧的燈。

再一次重返春秋,耳畔有一陣呢喃細語,“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那是思婦的耳語麼,采葛的君子,爲什麼還不回來?又一陣清風,吹來故人的離愁“綠兮衣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憂兮”今日的短松岡,昨日的小軒窗,哪一個不令人愁!一曲悼亡妻之詞,以頗有幾分明月夜,短松岡之悲愴。“維天之命,淤穆不已!”伴隨着神聖的'祭祀開始,人們虔誠的膜拜着無上的王,祈求來年五風十雨。這些簡譜的語言,將內心單純而美好的心情表達的令人不讚一詞,何須長篇累牘的訴說?寥寥幾筆便可流傳千古。從詩經裏,我看到了古人內心的質樸與單純。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有云:“詩者,持也。持人情性。……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一切源於自然,千百年來也是一脈相承。《詩經》反映了那個時代多層的現實生活,身處兩千年後的我們,也能從中領悟許多道理,譬如爲政者要寬以待民,百姓只有勤苦勞作纔能有所收穫;不要背叛自己的戀人等等,在如今的社會仍然適用。

如今的我們,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難免會被外面形形色色的事物所迷惑,以至心智枯寂,迷失自我,倒不如多看看我們流傳了千百年的古典文化,與古代的聖人剪燭共語,訴盡今生不平事,會使自己不被時代左右。民族復興的進一步發展,不僅需要先進的科技支撐,更需要古代文化的經驗來引領。

“青少兒素養的培育與引導”活動徵文五篇5

現在科技與經濟的飛速發展,而我們的素質卻在瘋狂的後退。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早就已經滿足了人們的溫飽問題,世界也算和平,在這個和平又安穩的時代裏,我們的素質爲什麼並沒有跟隨時代的發展提上去呢,人們的思想水平與時代發展的方向成反比。

人們的綜合素養往往會出現偏差,真是因爲這些偏差才導致了這個社會的殘酷,原本無意的事,卻被人扭歪事實的本性,我們是在讚歎這世界的美好還是爲這世上人的素質擔憂。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都透露着個人的素養,我們在無意間的話,都折射出你個人品行與爲人,對待人的方式也會大略不同,有教養的人都會和諧相處,而那些素質差的人處處處心積慮的想壞陰謀。和平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而完成這一主題需要我們提高自身的素養,當今社會沒有素養真不是一個健全的社會,所以提高素養是當今社會的一大問題。

在法律管不到的地方就可以胡作非爲?就沒有約束力?就沒有一點自律性,想讓法律來約束你生活的全部?恐怕那時候這個世界早就一點自由也沒有,想讓我們自覺一點呢,還是法律嚴一點呢,我希望是前者。

讓這世界多一份溫暖,少一份冷漠,多一份熱情,就多一份希望,這纔是當今社會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