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徵文>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徵文(精選6篇)

學識都 人氣:2.49W

災害是人們最大的敵人,比如地震、海嘯、火災等等,發生災害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損失包括人的生命,因此我們要懂得防震減災的知識,下面給大家分享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徵文,歡迎借鑑!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徵文(精選6篇)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徵文1

我們居住的地球,神祕而美麗,深邃的天空,浩瀚的海洋,神奇的陸地……在這充滿昂然生機的自然界,而我們人類,卻對地球產生大規模的傷害。我們的實際生活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安全和美好,存在着種種危機和災難,甚至威脅着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一切皆有可能。

人類對森林濫砍濫伐,過度使用能源,捕殺珍稀動物等,致使地球媽媽現在已傷痕累累。發生了許多災害奪去了人類寶貴的生命,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人禍有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車禍等,自然災害有地震、洪水等。過度使用能源也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生態平衡問題,例如全球暖化,但聰明的人類已經想出許多有效的辦法,創造了許多取之不竭而用之不竭的能源。如太陽能、水能、風能等自然界能源。太陽能光電池能收集光能,並轉化成電能儲存許多光電池,供夜晚和天氣不好時使用。

有些災禍我們是能逃避的,動物們就能提前預知地震。發生在1923年日本東京大地震前夕,人們看到成羣結隊的老鼠從洞穴中竄出,彙集成一隻老鼠大軍。其實除了老鼠,其他許多生活在地面上和地下的動物都具有這種預知地震的超能力。如果你發現你家的牲畜突然脾氣暴躁,就要仔細觀察,確定無疑,然後報告地震局。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後形成的室內三角形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的地點。特別是在樓房中空間較小的廚房、衛生間等處,空間小不易倒塌,牆角或桌子等堅固傢俱形成的三角空間的地方都適合遇難時躲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被褥等軟物保護好頭,千萬不要盲目使用電梯造成意外的傷害。

在目前的地震預報,仍然是個世界性難題的情況,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掌握簡單逃生自救的方法,在遇到地震、火災等災難時都能處變不驚。同時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媽媽,減少這樣的自然災害的發生,讓我們生存的地球媽媽更美!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徵文2

今天我跟着明德小分隊到了個防震減災的訓練基地,雖然從外面看起來只是座普通的房子,但裏面卻有許多的項目。

我們先到第一個展廳,看到這有個有時候古時候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模型)。它是一個大鼎,上面有八條龍,龍嘴裏有顆珠子,面向八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下面對應有八條蟾蜍,哪個方向地震了,相應龍嘴裏的珠子就會掉到對應蟾蜍的嘴裏,這樣就可以判斷哪裏有地震。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給解放軍敬禮的小孩——郎錚。他在地震中受了傷,被解放軍救出,他的左手骨折不能動,但他用虛弱的右手向解放軍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一幕把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動了。在地震時,有個班級正在上課,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多同學都逃了出去;有四名學生沒有逃出去,跑也跑不了,他們就躲在桌子底下,老師就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他們,可是等救援人員趕到,這名老師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這四名學生因爲有老師的保護而倖存了下來,這一幕讓我感動……

講解員還告訴我們,地震時如果在室內應該儘快躲進桌子底下,或用硬物頂在頭頂上後躲在牆角,也就是“三角區”。還讓我們體驗了地震模擬,威力真大!所以逃生方法一定要牢記。

通過這次活動,我從中學習到了怎麼樣在地震中存活,也感受到英雄們無私奉獻、舍已爲人的精神。我想讓更多的人學生在地震中求生,也想要讓人們知道那些英雄的事蹟,向他們致敬!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徵文3

人類在這個世界上已生活了600多萬年。在漫長的六百萬年裏,人類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認知革命使人們走出無知,步入快速發展的文明時代;農業革命使人們擺脫饑荒,開始了自給自足的生活;工業革命則使人們結束了落後的.人力時代,開始了象徵着速度和科技的機械動力時代……在人類的演化過程中,瘟疫、饑荒、戰爭等曾經長時間困擾人類的災難都一一被解決。但有一種自然災害,人類到現在對它也是束手無策。它就是地震。

地震是羣災之首。在國際上,人們把地震分爲里氏1級至里氏10級。里氏5級以上爲破壞性地震。破壞性地震會使一個區域內的建築嚴重受損,並對人民的生命與財產造成極大威脅。雖然現在人們已經具有了地震的初步預測能力,但地下雜音與震源過深等種種原因使人們還不能做出準確預報。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都會有7000人在地震中喪生,平均每次地震造成的直接、間接損失高達60億美元左右。里氏8級以上的地震造成的損失更是高達100億美元左右。面對這麼高的財產損失和危害,我們有沒有辦法將損失最小化呢?答案是肯定的。防震的辦法五花八門。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其中幾條。

一、地震的前兆。在地震前,許多動物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悸動現象。一些家養動物的表現最爲強烈。豬、羊、牛等大型動物會出現亂竄、亂拱、亂叫的情況。並且河流、水井中的水也會出現異常。比如說清濁、味道、水質等發生明顯的改變。同時往往會伴有翻滾、浮油花的現象。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提高警惕,做好防震準備。有條件的話應向相關部門報告。

二、地震時的避難方式。一般地震波抵達地面時,會分爲“橫波”與“縱波”。縱波比橫波先到達地面。縱波來臨時,地面會出現上下輕微顛簸的現象。這是逃離的“黃金時段”。一旦橫波襲來,地面就會左右劇烈搖晃,人會產生眩暈感。從縱波到來至建築倒塌,前後大概有25秒左右。所以除非你有把握能夠迅速撤離,否則就最好不要冒險逃生,而是就近避難。

三、逃生的注意事項。逃生必須選擇在空曠的、遠離建築的地方。所以如果上體育課是突發地震,在操場上避難是最好的選擇。到達安全地點時要蹲下,雙手抱頭,以防石頭、磚塊等從高空墜落,造成生命危險。

四、就近避難的注意事項。我們一般所學的避難知識是躲在桌子下,雙手抓住桌子的腿。但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爲上層的天花板等一旦崩塌,將會把桌子直接壓裂。所以,這一方法的傷亡率高達95%以上!所以,正確的做法是:躲在座椅的旁邊,儘量使身體處於兩個物體的中間。這樣由於物體的阻擋,從上面砸下的物體就很難正好砸中頭部。所以這一方法的傷亡率不到3%。

五、建築的注意。中國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所以樓房的地樁必須十分牢固,起到防止樓房塌陷的作用。另外,核電站等危險的建築一定要遠離地震多發區。比如說2011年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事故,就是因爲福島位於日本沿海,地震、海嘯多發。3月11日,福島周圍海域發生了里氏9。0級地震。強烈的震動導致第一核電站的核反應堆泄露。產生的輻射與放射性氣體擴散到了空氣中,致使幾十萬民衆緊急撤離。到目前爲止,核輻射不僅沒有消散,還分佈到了整個日本!由此可見,在合理的地方建設合適的建築,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關於防震減災的方法還有很多。雖然地震是不可逆的自然災害,但是隻要我們多學習一點防震的知識,多積累一些自救的經驗,這樣纔不會在地震來臨時驚慌失措,纔可以將地震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徵文4

地震災害是世界上造成人們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正確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們要聽地震預告,學會看地震發生前的預兆,比如:動物們的異常驚飛、逃竄、狂叫等,也可以預防災害的發生,以防在先及早報告、撤離。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空間小的地方,還有不易倒塌的空間、牆角。桌子、牀下等堅固傢俱空間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時得用坐墊等保護好頭部,不要盲目跳樓,使用電梯等。我們一定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護好自己和家園,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

今天是學校防震演習的日子,全體師生都參加了。具體的情況老師已經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們每個同學。“地震來了”廣播中傳來老師急促的喊聲。我們迅速將書包頂在頭上“嗖”地往外竄,每個同學都不想落後,發瘋似的往操場上跑去,老師則在一旁有條不紊地維持秩序和疏散學生們。全校師生在規定的時間全部撤離,我們一定要學會自救。

我們還要多看防震減災的書籍。把防震減災的知識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讓這些知識一傳十、十傳百,讓每個人都知道在地震來到時,人人都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減少地震給我們帶來的災害。讓這些知識伴隨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每個人都有防震意識。

我們是祖國的建設者、保衛者,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防震減災,人人有責”讓我們共同祝願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徵文5

防震救災這件事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我們生活中一向重要議程,或許是從08年開始的吧!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特大地震,導致數萬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財產受到極大損失。我們除了震驚之外,更多的是要反省:如果我們人人都會一點防震常識,又怎會面對死亡而束手無策?

避震應該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易於形成三角形空間的地方,空間要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採用的姿勢;伏爾待定,蹲下或坐下,儘量捲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腳等牢固的物體。

需要重點保護的器官是;頭頸、眼睛、口鼻。

如果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家裏,必須馬上鑽到堅硬、並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還有,要貼着堅固的牆壁或在門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後,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築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等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場。在商場發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櫃,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

我們只有記住這些,掌握這些防震救災的知識,在遇到地震時,才能儘可能的把生命保存下來。防震救災,從我做起,在災難面前希望你可以用最冷靜的態度保護自己,救護別人!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徵文6

大自然經常會有一些毀滅性的災難,我們要學會預防災難,減少災難。

災害有許多種:地震、火災、洪水等。據調查,全國有許多地方發生大地震,如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二零零八年汶川大地震等,有數十萬的人死亡和受傷。

其實,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地震發生前,會有一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繮繩,並瘋狂地往外面跑,蜜蜂會驚飛、逃竄。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要發生地震。假如發覺動物有這些反常現象,必須先辨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

火災逃生法:有序撤離。逆風逃生,不能順風逃生,用溼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假如發生草原火災沒有退路時,講周圍草拔掉,防止火繼續往裏燒。

颱風也是災害之一。颱風帶來的是狂風、暴雨、巨浪和潮災,嚴重威脅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我國近海十五個省最高雨量記錄中,百分之八是颱風造成的。

洪澇是國內外關注的大災。洪澇是由縷降暴雨或大於,引起江河決堤、山洪暴發,淹沒田地、毀壞建築、人員傷亡的水災。在我國洪頻發,強度大。長江中下游、黃淮海、江河下游和華南地區尤爲嚴重,每年四到九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時期。1991年夏,江淮地區大面積的洪澇災害,成爲國內外關注的大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億!

我應該做的就是不在沒有大人的陪同下不去深水區玩耍,不玩火不玩電,過馬路要走人行道,要看紅綠燈,以防受傷。

其實災害並不可怕,只要人們加強防範意識,就能減少災害帶來的危害。

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