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同山創業之路

學識都 人氣:2.51W

聖牧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有機乳品製造公司,目前每天可以生產製造出1100多噸有機牛奶。在我們之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有機乳品企業是丹麥的阿納(音)公司,它的產能是一天650噸。前天中央二臺播發了達能公司出資一百億美金,在美國收購了一家有機食品公司的新聞。這是一個很大的收購事件,因此也是一條比較重要的新聞。根據新聞所播報的數字可以看出,這家有機食品公司乳製品的產能基本上僅有聖牧的50%,我們整個的生產能力、市場銷量也相當於這家公司的兩倍。我看到這裡很興奮,按照這個價值來評估聖牧公司的市值,肯定要超過100億美金。這家公司叫做白浪公司,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查一下。

姚同山創業之路

我為什麼離開蒙牛

七年前,我離開蒙牛乳業,自主創業了聖牧有機奶有限公司。為什麼要自主創業?因為當時中國乳業爆發了三聚氫胺醜聞。事件發生後,當時中國最大的乳業公司蒙牛在香港股票的市值大幅跳水,從28港幣直接跌到了6塊以內,縮減了80%。而我作為蒙牛派到香港應對媒體的唯一發言人,在蒙牛公司的媒體見面會上,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戰。媒體的責難自不必提,最令我感到痛心的是,有一家外媒責問到:“你們中國人將來生產的牛奶還能不能喝?”當時我也很尷尬,如何作答?如果用外交辭令,避實就虛地回答,解決不了問題。應該說,在中國最大一家乳品公司在香港的新聞釋出會上,如果不能給投資人和媒體一個像樣的答覆和交待,可能對企業股票的市值以及股民對我們的投資信心會產生非常大的打擊。並且,我還有一定的激情,所以當即回答說:“我們中國人能讓太空梭上天,就肯定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牛奶。”這是逼出來的承諾。同時我也表態說,我們回去要好好打造我們的奶源基地。

現在大家都知道,牛奶的質量取決於奶源的質量。我們過去的生產模式是大的乳品企業從千萬個小型養殖牧場或者是散養牧戶手裡收購牛奶,經過加工和無菌包裝之後發往市場銷售的,沒有標準化、統一的飼養規範,沒有標準化、統一的飼料配方管理以及沒有標準化、統一的安全質量防疫保障,這是問題根源所在。即使我們在收購原料奶的時候有一定的質量要求,但是隻要有一個收購點出現問題,整個行業就要陷入質量危機。那麼在當時,我代表蒙牛承諾,回去要打造符合行業規範的奶源基地,但是大家都知道,承諾的履行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事實上,蒙牛當時也不具備打造奶源基地的條件,更沒有條件生產有機牛奶。

有機牛奶的生產條件與認證標準是很高的,有很多要求。我做出了這個承諾,做不到,怎麼辦?經過了將近一年的思想鬥爭,我決定組織一個團隊,創業去做有機奶。

風險太大,幾千年來沒有人這麼幹

前段時間,在人大農業學院的論壇,大家也討論了有機農業的問題。牛奶作為一種食品,要遵循食品行業的相關準則與質量標準。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國際上就建立起了一套有嚴格規範的有機食品標準體系。為了達到這個國際標準,我們從內蒙西部的巴彥淖爾地區和阿拉善盟的中間地帶找到了一塊沙漠,就是烏蘭布和沙漠。這塊沙漠就是企業家協會史玉柱帶領一些人馬搞治沙的那塊沙漠。我們選擇在那裡創業,建設有機產業基地,造有機牛奶,遇到的挑戰也比較大。

歷史與現實的挑戰

第一,這是一塊幾千年來人跡罕至的沙漠地帶,在任何紀錄裡沒有找到在這裡大規模開展奶牛養殖業的歷史,包括牧草的種植,都是沒有先例的。我52歲出來創業,很多人勸我不要去,認為風險太大;

第二,乳品行業是中國近年來行業競爭最為慘烈的一個行業。聖牧當初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企業,要想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有機牛奶,還要創品牌,要在這個激烈的產業市場上創成績,同樣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在行業競爭的情況下,“小魚”往往會被“大魚”吃掉;

第三,在當時的中國,乳品業問題頻仍,媒體揪住你不放,消費者的信心也降至冰點。直到現在,只要想給孩子買好奶粉的家庭,都會不惜一切代價地從國外採購。中國老百姓對本土乳品的心理障礙、信心障礙至今仍無法消除。

專業人士不相信

在食品行業裡,最高等級的食品就是有機食品,而最好的牛奶就是有機奶。我當時出來準備創業,帶著一幫人要做這個事。有些同行跟我講,在中國現有階段和條件下,中國人不可能生產出有機牛奶。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有機食品,在全世界範圍內,以歐盟的標準為最高標準。在創業之初,我們對標的就是歐盟的標準。那麼首先是要找到一塊地,這塊地需要具備無任何汙染的條件,包括水、空氣、土壤,都不能有汙染,同時要求這塊地周圍的隔離帶至少要達到九公里。這塊地很難找,但是我們最終找到了烏蘭布和沙漠。

那麼,找到了這塊地,要想真正創造“有機”的條件,就要實現牧草不上化肥、不上農藥、沒有轉基因這幾條,當時,大家不相信我們能做到。

除此之外,還要創造舒適的奶牛飼養條件,實現奶牛的生活福利。傳統的奶牛養殖,通常是在條件不堪入目的普通的牛圈裡。但有機奶牛養殖的規範和要求標準都很高,不僅是出於愛護、保護動物的目的,更主要的是奶牛生活條件的提高,是好的牛奶產出的條件之一。到處都是汙染源的環境,勢必會造成牛奶原料的汙染。所以一些專業人士認為,中國沒有生產有機牛奶的條件。

建基礎設施、立歐盟標準

真金白銀的付出

那麼,面對這麼多的挑戰,我們怎麼辦?在短短七年的時間裡,企業是怎麼發展起來,並在五年內就實現了上市的呢?

因為我們找到的基地地處沙漠,除了飼養本身,首先在沙漠中,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第一步就是防沙治沙,種草種樹。我們的基地處於黃河與賀蘭山脈之間,從西部吹過來的風在我們這裡形成了咽喉地帶,我們稱之為沙漠走廊。我們在這個沙漠走廊種植了8000萬棵樹,建立起了防沙林帶。這七年來,聖牧在沙漠中投入的真金白銀,僅從我手裡批出去的資金就超過75億人民幣。這其中,投入於沙漠治理方面的,包括防沙林帶的投入、包括六百平方公里的沙漠草地,還包括近百公里的道路以及道路上的水、電建設等,就超過20億人民幣;另外,我們目前一共有八萬多頭牛,在每一萬畝沙漠土地上配置一個現代化牧場,加上牛舍等配套裝置以及員工生活設施建設的投入,平均到每一頭牛是500元錢,加在一起,累計是40多億;另外我們還建成了現代化的加工生產基地,這一塊的投入也有十多億。其它還有一些流動性的投資,總規模是非常大的。

優質奶源要解決的五大問題

做了這麼大的投資,就可以實現有機奶源的生產了嗎?

首先,我們找到了烏蘭布和沙漠,這塊地符合無汙染的條件。在沙漠裡,陽光照射在細幹沙上,天然的物理環境幾乎是無菌的。奶牛躺臥的沙漠床無菌,它感染乳腺炎的機率就非常小。有一個指標叫體細胞,即奶牛體內的病菌細胞含量。在沒有感染乳腺炎的情況下,體細胞含量非常小,我們的標準是在10000以內,而歐盟的標準是40萬。細菌標準也是一樣的。

第二,我們滿足了50公里隔離帶的要求。從磴口縣出發經川沙公路進入我們的基地,中間有50公里的不毛之地,叫沙漠隔離帶。隔離帶解決了疫情防疫和病蟲害問題,解決了農藥和抗生素的問題。

第三,我們實行了種養結合,種的草直接用於養牛,牛糞直接還田,解決了有機肥的供給問題。

第四,因為這裡緊靠著黃河,也正屬於國家規劃的洩洪區,每年有一億多立方米的水要洩到沙漠裡。我們從洩洪區打了二十多公里的地下管道,把水引到了我們種植和養殖基地,又解決了水的.需求問題。

第五,這些問題解決了,還要有有機飼草料基地,還要保證有機飼草料基地的產量。

國家權威認證機構根據你有機飼草料的產量來確定給你認證多少頭有機奶牛。比如我們有76520頭牛,每頭牛都取得了認證。然後,我們的每一包牛奶都有國家認證認監委員會發出的一個有機碼,你的有機奶的產量與這些有機碼的數量是相對應的。假如企業想多生產一杯有機奶,但是取得不了認證委員會下發的編號,那麼你再以有機奶的名義去賣就是違法的,所以控制得比較嚴格。

那麼我們利用七年多的時間,種了八千多萬棵防沙樹,解決了風沙問題,解決了水源問題,建設了20萬畝綠地,即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飼草種植基地。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認證奶牛的頭數是72000多頭牛,還有四五千頭小牛,還沒有去認證。

防沙治沙,既是基礎,也是結果

我們國家的治沙工作搞了的六十年的時間,沙漠治理沒有得到解決,為什麼我們七年就基本把這一帶的沙漠治理解決了呢?因為為了造牛奶,我們就得追溯到養牛的過程。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們算了一筆帳,如果全國每人一天喝一杯我們的奶,一年360天大概需要消耗的牛奶是70多公斤。為了產出這70公斤有機奶,我們就需要在這裡種六十平方米的綠地,12棵綠樹。公司要發展,產業要發展,就必須要帶動治沙產業的發展。我們的治沙方法與過去傳統治沙方法相比較,效率要提高九到十倍。為什麼這麼高?過去的治沙,就是到了春季,國家動員機關幹部和學生到沙漠裡去種樹,種完之後,大家就打道回府,不再有人管了,所以成活率很低,大概只有8%左右。而我們在種樹之後,還要養牛種草,就要留下一大批人。我們在基地的人手,僅僅是護林種樹的團隊大概就要超過七八百人,保證樹木不能被風沙吹倒了,還要澆水、施肥,因為有專業人員的養護,我們防沙林的成活率大約可達到95%以上,效率是比較高的。

快速發展,規模擴張

綠色與共享

所以,我們的整個產業就是選址—植樹—種草—養牛—最後產出有機牛奶的這麼一個過程。種養結合、生態建設的產業模式比傳統產業模式有了很大提高,發展得也比較快,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有機牛奶的生產基地。我們去年的銷售產值為31億,今年如果可以把產出的有機奶真正生產和加工出來,預計可達到50億的銷售收入。現在,聖牧公司在世界範圍內,是生產有機乳品品相最全的一個企業。雖然兒童奶、酸奶到處都是,但是,有機的兒童奶、有機酸奶別人是沒有的。

有機奶,在國內少,在國外也少。因為我們整個的產業鏈都保證達到歐盟的標準,因此,一些原來去國外採購奶製品的客戶的,現在也改為選擇我們的品牌了。包括很多外國人到我們這裡來考察。我們2014年在香港上市,上市的次日,達能下面的一個投資機構就到我們那裡考察有機牛奶。他走遍了全世界,一共考察了兩年多,針對我們就調研了一年半,最終確認我們的牛奶確實是超過了歐盟標準,決定在我們的生產基地投資兩億美金,建設一個有機兒童乳品的加工基地。現在他們已經投入建設,明年這個時間可以投產,預計的加工生產能力大概達到每天七百噸。

並且在這七年來,我們也快速整合了周邊資源,帶動了近兩萬多戶農民參與到我們的產業鏈之中,實現共同致富。回過頭來看,從我們選擇了這樣一條路是選對了,符合國家提倡的綠色發展、共享發展的理念。

發展三階段

聖牧在發展過程中,先後經過了三個階段,包括資源整合、資本積累和資本擴張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初創時期,我們採取集資的方式,一共集了2.6億人民幣,其中,我本人拿出了1200萬。當時,我們正好抓住了乳業發展的高潮期,在呼和浩特市首先做非有機的奶牛養殖。這是一個掙“快錢”的專案,第一年就掙了近3000萬。同時,銀行又給我們增加了1.5億的信貸,我們自己又做了一次股本融資,從而迅速實現了第一階段的飛躍,做了第一次擴張;

第二階段,我們引進了產業資本,比如蒙牛乳業也給了我們投資。還有一些財務資本,這些資本,從非主流產業掙的錢直接投入到我們的主流產業中去,實現了第二次擴張。這次擴張也讓我們得到了五到六個億的融資;

第三個階段,在聖牧上市前,我們的有機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了,引進了大概有8個多億的風投,銀行貸款也配套了8個多億,實現了發展三級跳。

那麼在聖牧上市以後,我們又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反觀聖牧的發展之路,可以說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如果我們當初的戰略定位和戰略規劃錯了,即便拿到了大筆的融資,最後也會有花盡的一天。同時,如果我們戰略對了,但是我們的融資策略無效,專案也可能半路夭折。因此,總的來說,聖牧的成功,應該得益於我們戰略定位和融資策略的高度契合,得益於我們抓住了機遇,實現了資本發展和資源組合的規模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