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讀後感7篇

學識都 人氣:1.55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老人與海》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老人與海》讀後感7篇

《老人與海》讀後感1

有一本書,它人物不多,篇幅簡短;有一本書,它情節簡單,寓意深遠;有一本書,它語言樸實,引人深思。它,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它,開創了人類出版史上空前的記錄;它,就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

海明威全名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1899年-1961年),他出生於美國芝加哥,是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國“迷失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被譽為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他憑藉《老人與海》榮獲第54屆諾貝爾文學獎,由此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壇的突出地位。《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最滿意的作品之一,這部作品風格明快流暢,筆調瀟灑自然,沒有精雕細琢,也未著意渲染,簡潔質樸中蘊含著人生的哲理,被稱為“是一部異常有力、無比簡潔的作品,具有一種無可抗拒的美。”

《老人與海》是根據真人真事創作而成的,講述的是一位老人捕魚的經歷。老人叫聖地亞哥,是一位古巴漁民,他有一個小徒弟叫馬諾林。老人運氣很差,已經連續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了。但他堅信85天是個好日子,自己一定會釣到魚,於是決定獨自一人到更遠的海域去。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竟然釣上了一條身長18尺、體重1500磅的大馬林魚。孤軍作戰的老人在缺少食物、沒有幫手、渾身受傷的情況下,與大魚苦苦搏鬥了兩天兩夜,終於用魚槍把它刺死並綁在船舷邊。然而,在返航的途中,由於馬林魚身上的血腥味吸引了鯊魚,於是一批批的鯊魚圍攻上來,老人用盡了所有的武器,拼盡全部氣力與它們苦戰,最後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作為武器,而那條碩大無比的馬林魚也已經被鯊魚們吃得只剩下一副魚骨頭。最終,筋疲力盡的老人帶著滿身傷痕回到了港口,拖回的是一個巨大的魚骨架。

這部小說的人物關係和故事情節都非常簡單。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和一個朝氣蓬勃的小孩,一條碩大無比的馬林魚和一群凶猛殘忍的鯊魚。兩個人,兩種魚,如此簡單的故事和人物,卻蘊含了發人深省的道理。海明威曾說過:“我試圖描寫一個真正的老人,一個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條真正的魚和許多真正的鯊魚。然而,如果我能夠寫得足夠逼真的話,他們也能代表許多其他事物。”這部小說之所以被大家如此喜愛,就是因為在作者近乎白描般的敘述中充滿了太多象徵和隱喻,絕境與希望,失敗與勇氣,孤獨與溫情……這一切的一切,將人和自己的關係,人和他人的關係,以及人和大自然的關係都包含進去了,看似簡單直白,其實豐盈無比。

小說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人身上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面對失敗的態度以及與命運抗爭的勇氣。一邊是大馬林魚不肯就範,不斷掙扎著試圖擺脫魚鉤,不停反抗著將老人帶往深海。老人左手抽了筋,還多次撞到船邊並受了傷。為了制服這條大魚,老人吃盡了苦頭,他本可以剪斷魚線放棄這場戰鬥,但倔強的老人不肯服輸,右手使勁拉著釣竿與大馬林魚僵持,抽筋的左手還堅持操控著另一個釣魚竿。在這茫茫大海上,他把馬林魚看成朋友,也看成了高貴的對手;另一邊是老人面對鯊魚的襲擊奮力搏鬥,用盡一切所能想到的手段來進行反擊。魚叉被鯊魚帶走了,就用小刀綁在槳把上亂扎,刀被折斷了就用短棍,短棍丟了,就用舵把來打,直到魚肉全都被鯊魚咬光。這場力量懸殊的戰鬥已經超越了老人的極限,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堅持了下來?老人在大海上講過的一句話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他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這句話不僅點出了《老人與海》的主題,更成為了至理名言。老人就是靠著這種強大的意志,一次又一次挑戰自己的極限,即使失敗,也絕不輕言放棄。從老人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正是這種力量,讓老人忍受著傷痛與孤寂,即使失敗也決不認輸,最終用強大的信念超越了自己。

小男孩馬諾林的善良與等候是這個故事最溫暖的部分。這個角色雖然在小說中著筆甚少,但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個五歲就和老人一起出海捕魚的小男孩,深深愛著聖地亞哥,他照顧他、陪伴他,更崇敬他、佩服他。對聖地亞哥來說,馬諾林就是他心中的牽掛和精神的寄託,從他身上老人彷彿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當老人隻身一人在茫茫大海上捕魚時,他常常思念著男孩。他們之間這種至真至純的美好情感,閃耀著希望與人性的光輝。

《老人與海》是一部寓意深遠的現實主義佳作,更是一曲英雄主義的讚歌。海明威曾這樣評價《老人與海》:“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勝利與否在這部小說裡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拼搏的過程。貝多芬曾經說過:“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聖地亞哥只是一個年邁的老人,可在身處困境時卻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他始終沒有向大海、大馬林魚和鯊魚妥協,也從來不曾放下手中的武器,哪怕最後只帶回來一副魚骨架,卻依然沒有消沉和頹廢。在現實中,他看似失敗了,但在精神上,他卻是真正的勝利者。我佩服老人,佩服他頑強搏擊的精神,佩服他永不言敗的勇氣。他雖然經歷了重重厄運,卻從不怨天尤人。他可以泰然自若地接受失敗,也能夠沉著冷靜地面對死亡。他自信勇敢,堅強樂觀,在種種重壓之下依然保持著堅韌和優雅,這種永不服輸的鬥士精神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為我們生動地詮釋了人性的高貴和生命的尊嚴。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禁不住掩卷沉思,心中感慨良多。這部小說看似講述了一個老人的故事,實則展現了一個複雜的世界。人生就像大海,有時風平浪靜,有時驚濤駭浪,而我們的生活,就如同出海捕魚,總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狀況。為了夢想付出辛勤的努力,最終獲得成功固然可喜,但遇到困難和挫折,堅持勇往直前,把奮鬥當做武器,就算失敗了又有什麼關係。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行動本身。失敗並不可怕,怕的是輕易屈服,怕的是喪失勇氣。正如聖地亞哥所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在未來的日子裡,老人那勇敢頑強、樂觀豁達的精神將繼續激勵著我,鼓舞著我,不管人生路上遇到多少風雨坎坷,無論前行途中碰見多少困難挫折,我都不會退縮。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過,就不會留下遺憾,只要我們拼搏過,就能成為生活的強者。

《老人與海》讀後感2

看完世界名著《老人與海》,得到一點感想和收穫,我覺得在這裡很有必要拿來和大家一同分享,世界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其實裡面的主人公他是一位歷經滄桑經歷了各種磨難而仍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生活在人們都爭議不斷的一個老人。但是正因為如此,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太多的。不可磨滅的優點,真的是值得我們廣大每一位讀者來學習,甚至是膜拜的一個迎難而上的老人。

老人與海,這部小說裡寫的主要人物桑提亞哥老人和配角曼諾林。寫老人前84天在海上抓魚,結果卻一無所獲。這時我想到一句話來形容他,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這句話用在這裡最適合不過了。

第85天,桑提亞哥又像往常一樣天還沒有亮,他就叫醒了小男孩,小男孩請他喝咖啡,老人說這是他今天一整天的食物。由此可見老人其實生活的很不容易。在這裡我可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他的生活,那就是拮据,是的他過著拮据的生活;他甚至連幾美元也拿不出來。吃完早餐,天依然沒有亮,他又搖著他吃飯的工具一條陳舊而又個頭較小的船出海抓魚了。本來小男孩以前是和他一起出海幫忙抓魚的,但是因為老人84天一無所獲,小男孩的家人徹頭徹尾的覺得我們的主角桑提亞哥是個倒黴蛋。所以那個孩子只能和別人在一起。迎著無邊無際的黑夜,老人慢慢的小心翼翼的搖著船槳,船慢慢離岸駛向大海;眼前一片漆黑,老人聽著船槳划水的聲音,聽著海鷗的叫聲。又一次開始走向一個新的,我把它叫做幸福的方向。我覺得即使你生活的在不如意,每一天的到來,它都將燃起你的一個新的希望,新的起點。只要心中有一個強烈的信念,時刻的相信自己,那麼可以完全的說你就是幸福的。每個人都樂觀一點兒,都努力一點兒,我相信我們都會越來越好,呵呵......

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看到前方遙遠的海面上,慢慢升起的太陽。對於他來講,一天的生活早已經開始了。我想看到太陽的那一刻,老人的心裡肯定是充滿陽光的,就像我經常對我的朋友說:你心裡能不能陽光一點兒,生活不容易,但是哪有那麼多的不愉快?

天亮了,一切顯得都一片光明。看著蔚藍的天空萬里無雲和老人身旁的大海真的相輔相成。作者把大海比作成女人;有時候慷慨大方,有時候吝於施捨。這時候老人看到海上嬌小玲瓏的燕鷗,從空中快速的飛向大海覓食的情景。它們是冒著生命危險的卻不知真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一個不小心,它們就變成了老鷹的下酒菜了......

老人一邊釣魚,一邊在船上自言自語的和海水中的魚進行交流,他把飛魚和海豚當作是自己的兄弟。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老人其實是孤獨和寂寞的,但是同時也是幽默風趣的一個人。

第86天,這兩天老人都沒有什麼收穫,只是抓到一些小魚,他用隨身帶來的尖刀把魚開膛破肚,把魚肉給生吃了。小說看到這裡,我不得不佩服作者海鳴威的想象力不是一般的豐富,也許外國人的飲食風格真的和我們中國人有很大的不同;吃生的魚肉,那腥味肯定比吃豬肝腥味更加讓人受不了,老人與海讀後感,世界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不知道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又大概的過了一天,老人的魚鉤被一條大魚給死死的咬住了。好傢伙,呵呵,不得不說老人的機會來了!老人後來發現,和自己魚鉤親密接吻的哪條大魚居然不比自己的小船小,他使勁往上拉那條大魚,結果發現他所做的這些不過都是徒勞的。因為他太大了,不斷沒有把它給拉上來,竟然釣繩還把自己的那雙傷痕累累而又粗糙無比的手給弄傷了。桑提亞哥真是好樣的,唉,傷的起啊......

老人真的是很有耐心,記得以前我在廣東清遠連南釣魚時的情景。我,站在岸邊好久了,結果魚竿動也不動一下,我換了好幾個地方,最後結果是一無所獲,魚餌反而還被吃個精光。有個混球說:釣魚釣的是情調,其他的都不重要。也許站在不同的角度,他說的是對的。記得上國小時,語文書裡學過的一個寓言我要的只是葫蘆,只不過我追求的是結果。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耐心的,3分鐘熱度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只要有求勝心,我什麼事情都可以打敗,老人說。

拉不上來,老人只好讓大魚在水裡跟著船往回家的方向游去。我認為在厲害的人,到了水上都是有點兒不安心的。人,畢竟還是陸地動物,更何況我這個旱鴨子呢?大魚總是不聽話,有好幾次,老人差點被魚拉下去和它做伴兒了!因為魚鉤掛在魚嘴巴的原因,所以它受傷了,而且看來還傷的不輕,因為大魚傷不起。海水中的血腥味引來了一條鯊魚。這時老人桑提亞哥也顧不上自己手上的傷,頑強的拿起他來時帶的魚叉狠狠的往鯊魚眼睛和頭上打去。智商低的鯊魚,因為貪吃結果壯烈犧牲了。後來還是因為那難聞的腥味,接二連三的又來了幾條鯊魚。大魚沒能保的全屍。還害的老人因此丟了魚叉,甚至差點累的丟了自己寶貴的性命。老人安慰自己說: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夠被打敗。很經典的一句話,我很喜歡!其實人和那些飛禽走獸相比,真的顯得好渺小。(老人在海上抓魚的那幾天,因為遊得太遠,好幾天都沒有回來,當地還動用了警察和搜救隊)

老人最後全身上下傷痕累累的,帶著那條大魚的殘骸回到了自己的小木屋。小男孩看到他的那一刻,老人太累睡著了,小男孩曼諾林傷心的一邊哭著一邊走出他的小木屋去給老人買早餐,《老人與海》這本小說因為我手機沒有流量所以只是看到了這裡。

文章裡,老人桑提亞哥給我們的印象一直都是一個硬漢的形象,(他像極了美國好萊塢已經老去的著名影星史泰龍和前加州州長施瓦辛格)並且他不怕苦。不怕累。勤奮。努力上進。自信的一個人。抓魚時甚至也許大概可能會丟掉自己的性命,即使這樣他還是在做好他自己。也許每一個人都有他柔弱的一面。而老人弱的那一面,我想就是不想看到她死去妻子的照片,要不作者海鳴威為什麼寫:他把他妻子的照片放在小木屋的抽屜裡呢?

我想從每一個細節去慢慢的解剖,作者寫這篇小說時的思想。但是我發現我根本就無法做到,因為作者用了他那豐富的感情色彩去誘惑每一個讀者,他把我們都帶入了他的虛擬的誇張的小說中去了。雖然只是看了一半,我想老人最後應該是沒有成功的,想想他的那個環境真的太難了,也許作者強調的不是結果,而最重要的是過程也說不定呢?是的,老人給我們留下來的印象真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這也是我為什麼,連上班都不務正業看這篇小說寫讀後感的原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如果換做是我的話,我要的老人的結局就是:有一天,他成功了,擁有一艘豪華遊輪,恰似早已經沉沒的泰坦尼克號,來周遊世界。

《老人與海》讀後感3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老人與海》是一首田園詩,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倫式的,不是麥爾維爾式的,好比荷馬的手筆:行文又沉著又動人,猶如荷馬的詩。真正的藝術家既不象徵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藝術品都能散發出象徵和寓言的意味,這一部短小但並不渺小的傑作也是如此。”美國藝術史家貝瑞孫是這麼評價《老人與海》的。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漁夫,一次單身出海打魚的故事。小說歌頌了老漁夫不畏艱險努力奮鬥的精神,我們也應該像他那樣,不能滿足於現狀,應該積極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決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和勝利。

海明威為什麼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儘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老漁夫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著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說,鯊魚才是勝利者。可是,在理想主義者眼裡,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每一本書,都有它自己的“靈魂”,當你閱讀一本書時,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覺當中,陷入了《老人與海》中所構想的世界。因為書所有的“靈魂”不同,自然那個所構想的世界也不一樣。而我所指的“靈魂”,就是每本書,其自身要表達的思想,或者願望。

看《老人與海》這本節的時候,我會經常性的感覺到老人彷彿是海中一條久經沙場的大魚,也許這樣的形容不準確,或者說老人就是海,可卻是歷盡滄桑的海。老人的眼睛如文中所提一樣,時間在變老,可那雙眼睛卻像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

老人與小孩都時常用謊言去修飾那窮迫的生活,小孩對老人的尊重甚至充滿了崇拜,他對老人的信心有增無減,並不斷地激勵他、照顧他。我有時在想,老人就像一條大魚,雖然身疲力盡,可是絕不向大海和漁人屈服。老人的身體、力量在逐漸縮小,可老人那長年積累的經驗和技巧促使他存有信心,能捕捉到大魚的信心。

老人始終做著與別人不同的事,他做的是別人敢想而不敢做的事,雖然有許多人不理解他,可他照樣做。老人在海中經歷了太多的事,當他捕到一條大青花魚的時候,也興奮的嚷了起來,經過兩個多月來,他沒有捕到一條魚的事實,他開始自言自語,在海上交談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這彷彿成了所有出海的漁人之間的一種品德,可老人卻由於孤單也許有其他的外在因素,促成老人嚷出了自己心中的話,老人渴望遇見走失的魚群,因為大魚肯定會在其中,老人在八十五天的時候用大青花魚做為誘餌,太陽在他的腦後,海岸遠離了他,在他的視眼裡有的只有一片一望無際的海與那青青的山。

《老人與海》卻是一本能讓人瞭解,什麼才是真正的人生,什麼才是堅強的書,一本實實在在的好書。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不斷地受到挫折、失敗還有許多負面的情緒,許多人因此而消極、失去對生活的熱愛。而《老人與海》卻刻畫出一個與大海搏鬥,在艱難的環境下,奮力生活的老漁夫。大家應該記得,在書中提到過,老人的漁船上那破舊的帆布,就像是一面失敗的旗幟,彷彿在宣告著老人永遠都捕不到魚的倒黴運氣。但是,他沒有放棄,仍然出海捕魚。而在現實中,某些人卻不能堅持,面對挫折就選擇了放棄,選擇了逃避。和那已經生活窘迫的老漁夫相比,那些逃避的人真的是不知道什麼才是挫折。我們可能會因為考試的失利,而對自己失去信心。或者因為別人的批評,而自暴自棄。在那時候,想想這個堅強的老漁夫,他是如何面對生活的。自己的心,自然就會釋然許多。

他的手已經沾滿老繭,面板也已經被刺眼的陽光晒出斑點,那艘破爛的漁船也不能抵禦什麼風暴,自己那破舊的小屋也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的那種。但是,他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他仍然天天早上迎著第一縷陽光出海捕魚。無論有沒有收穫,他都會堅持出海捕魚,這不只是因為他要依靠捕魚謀生,而是捕魚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一種記憶。最後一次捕魚,他抓到了一條大魚,可是,在回港的路上,他碰到了鯊魚攻擊,他毅然拿起魚叉扞衛自己辛苦得來的勞動果實。雖然,最後那條大魚被鯊魚吃光了,只剩下白色的骨架。但是,老漁夫那種不言敗的精神,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他勇敢去付出的那種行為,卻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無論是與書中那個老漁夫相比,還是在現實生活中與那些艱難生活的人相比,我們的生活已經是很好的了,我們更應該熱愛生活,並且學會堅強的面對一切的挫折。我們的路還有很長,在今後我們會遇到比曾經更加多的,更加嚴重的挫折與失敗,但我相信,只要想到那個老漁夫,他的堅強和對生活的熱愛。我們也會學著堅強,自己面對困難!

《老人與海》讀後感4

藍的有些發黑的大海上,已經連續84天沒有捕到魚的老人聖地亞哥,在第85天收到了來自大海的恩惠——一條比小船還長的大馬林魚。卻在歸途中不幸遇到鯊魚群,老人奮力搏鬥,過程驚心動魄,最終大馬林魚只剩了一堆白骨,老人最終又一個人回到了海岸。

這樣的結果不禁讓人扼腕長嘆!老人失敗了嗎?老人在這場搏鬥中,每取得一點勝利,就付出很大的代價,但最終還是失去了辛苦所得。他的失去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失敗,面對命運的捉弄,他沒有臣服,而是奮起反抗,與命運進行了殊死搏鬥。雖然失去了戰利品,但他的精神像一座大山一樣屹立不倒,不曾被打敗過,就像文中說到的“你儘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在這樣的精神面前,勝利也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老人不屈的靈魂,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超越。海明威曾這樣說:”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

今天的讀書讓我想起與這本書相關的兩件事。一件是我高中第一次讀這本書,那時候,高中還沒有圖書館。暑假,語文老師佈置了作業,挑選一個名著讀並寫讀後感,我選的這本,因為這本書最薄。忘記了當時讀後感是這怎樣的,唯一確信的是沒有一點兒震撼,覺得好無聊,一個老頭在海上80多天,然後回來了,就這麼個故事,有啥意思,真不如鴛鴦雙氣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的西遊記。不過,到後來回憶起高中的那段時間,這本書成為我唯一拿得上臺面的一部名著。也成為了我第二件事的主要內容。

第二件事是進了大學,軍訓完,考了英語,重新分班,系裡找了中文系的老師考考我們的文學素養。那個叫王東成的老師面試的我,問我讀過的文學名著有哪些?我編了一些,重點突出了老人與海。看得出,王老師還是有些高興的,要我說出這本書為什麼好,或者著名的話。我愣住了,稻草人終究只是擺設。我憋紅了臉,愣是沒憋出來,王老師告訴我,一個人可以被打敗,卻不能被消滅。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句。這件事也讓我自此覺得,文學素養極差,亟需補充。後來,雖然也看到一些海明威的著作,但都不深刻,去年在書店看到合集,才痛下決心,買了回來,就是現在手裡讀的這本。

有很多他的經典著作,老人與海是第一篇,還有永別了武器,太陽照常升起等等,我把學英語的寶都壓在了這上面,期望不僅文學素養有提升,英語能力也有提升。而在看著的過程中,我才漸漸瞭解了這部作品的有意思的地方,不敢說偉大,偉大這樣的詞從我嘴裡說來出好像總不是味兒,還是有意思合適一點。

書名非常簡單,讓人讀完產生一種詩的美感,一種廣闊的帶著蒼涼的美感。老人與海,讓人想起海子的詩。好的作品都有一個儉樸浪漫的名字,這樣才會吸引人,才會在無論讀不讀的情況下,都能多少有個印象。再比如那個共黨作家寫的百年孤獨,還有別的什麼霍亂時期的愛情,開魯亞克的在路上,還有憤怒的葡萄等等,一聽名字就忘不了。在一個是故事簡單,一個老人打漁的故事,再簡單不過,可是給人一種不能停止的韌勁在裡面。我在讀的時候,想著再也不會有這麼精緻的故事了,如果我寫篇故事,一定得是簡單的,不復雜的,而且一定是像老人與海一樣,寫著寫著會不會讓自己覺得實在做一件非常美妙的事,讓自己覺得就有那麼一個地方,在古巴哈瓦那附近,住著一個漁民,他叫聖地亞哥,還有一個小孩,然後他們一起打漁的故事。生活充滿餓了素材,只是我還沒找出生活中那些屬於藝術的部分。

書讀到最後,突然發現一個問題。聖地亞哥到底死了沒有?

我印象中,這個老頭回來之後,魚沒有了,自己也累死了,躺在沙灘上,留給人們無盡的荒涼的對比感。我是記得這樣的,詢問別人,也是這樣子的,難道是翻譯出現了問題麼?我讀的這本書裡,聖地亞哥沒有死,只是回去睡覺了,然後小孩兒來了,照顧他。我喜歡這樣的結尾,顯得那麼溫情脈脈,顯得沒有那麼都市化的煩惱,睡了醒了,然後一起出去打漁,多好。

在遼闊的天地之間,人類顯得那樣的渺小。一個人,感覺更加的弱小。但就是那不屈的靈魂,造就新的強大。霍金,貝多芬,海倫凱勒,張海迪……這些大家所熟知的名人們,在自己的領域裡都有著不凡的成就。但是同時,他們都曾被命運戲耍過,霍金的病,貝多芬的耳聾,海倫凱勒的失明。他們並未允許命運所開的玩笑將他們打敗。”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他們不屈服於命運,而是懷揣著希望,勇敢地走下去。他們與聖地亞哥老人比起來,結局是比較幸運的。不管幸與不幸,他們都有著戰勝困難的決心,才會不斷朝著那個方向努力,這樣的努力,是最重要的。

人世間,走在前行路上的每一個人,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絆腳石,甚至是一座大山。當你站在逆風的風口上,行於逆流的河道中,身體上的艱辛,精神上的絕望也許都在呼喚:投降吧,孩子,投降到我安逸的懷抱裡來吧。但此時或許正是你越過頂峰最佳的時機,命運想要消滅你,你又如何能讓他如此輕易得逞。生活對你軟磨硬泡想要你軟弱的屈膝,失敗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你自己對生活的屈服,一旦屈服,你將失去實現夢想的機會。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面對困難,我們要向老人對戰鯊魚一樣拿出自己不屈的精神,這樣生活才會臣服於我們的腳下,我們才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麼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麼。“聖地亞哥在面對鯊魚的時候這樣說。面對困境,我們首先要想的是要去怎麼做,而不是想我還需要什麼才可以逃離困境,因為這樣想對你現下的處境並沒有什麼幫助反而徒增煩惱。聖地亞哥老人在面對鯊魚的時候,能夠利用手中現有的刀叉等各種工具設計好對付鯊魚的陷阱,是最明智的決定。如果他在那時還苦惱自己沒有足夠的東西來設計陷阱,那麼最後失去的就不僅僅是大馬林魚了。而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也應當有這樣的態度,學會利用自身所有來度過困難。

《老人與海》讀後感5

《老人與海》中有這樣一段:光景太好了,不可能持久的,他想。但願這是一場夢,我根本沒有釣到這條魚,正獨自躺在床上鋪的舊報紙上。

“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不過,我很痛心。把這條魚給殺了,他想現在倒黴的時候要來了,可我連魚叉也沒有了。這條登多索鯊魚是殘忍、能幹、強壯而聰明的。但我比它更聰明,也許並不,他想,也許僅僅是武器比他強。

“想點兒開心事吧!老傢伙”他說:每過一分鐘,你就離家近一步,丟了四十磅魚肉你航行起來更輕快了。

就這段話讓我回味了很久,一望無際的大海,一葉扁舟,小舟上一個老人──一個硬漢在與現實與命運做著無聲的頑強的激烈的鬥爭,這位老人便是桑提亞哥。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講述了一個極為簡單的故事:一個名叫聖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84天后釣到了一條奇大無比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大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消滅的。你儘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這是我最難忘記的一句話。也許,書中的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最終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帶著魚骨上岸,可是他始終沒有向大海、向大馬林魚、向鯊魚妥協,他其實是一個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

我十分佩服小說中老漁夫的意志,當我讀到“老漁夫想:這裡離海岸實在是太近了,也許在更遠的地方會有更大的魚……”時,我十分佩服這位老漁夫,因為他這時已經打到了一些魚,但他沒有安於現狀,而是向著更大的目標前進。再看看我們,平時遇到一點小困難,我們都叫苦連天。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應該像這位老人一樣胸懷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標。當我讀到“大馬林魚開始快速地圍著小漁船遊動,將纜繩纏繞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舉著鋼叉,在它躍出水面的一瞬間,竭盡全力地向它的心臟擲去,一聲哀鳴結束了大魚的生命,它靜靜地浮在水面上……”時,我的心也像一塊大石頭落了地。我非常欽佩老人那種毫不畏懼、堅持不懈的精神,雖然知道對手實力很強,但他沒有絲毫退縮,而是迎難而上。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老漁夫才獲得了這場生死較量的勝利。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學習老漁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難,才能取得成功。在讀到大魚的血腥味被一群鯊魚嗅到了,爭相游來搶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劍魚的嘴等一切可以用來攻擊的武器自衛,並最終趕走了這群鯊魚。但大魚的肉已經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還風趣地批評自己的左手“該工作的時候卻在休息”的時候,我也被老人樂觀的精神所折服。

小小的漁船中,一個老人精疲力盡、滿身傷痕,卻仍不分晝夜的鬥爭著,他的武器是他的精神,是他的自言自語。老人是強大的,快樂的,大馬林魚變成了朋友,海風變成了送自己回家的幸運風,最重要的是老人的獨特的思想,必勝的信心。

老人身上體現著我們人類不可征服的偉大精神,慷慨悲壯,激情洋溢。記得有人說過,如果藝術失去了激情,失去了悲壯,就失去了尊嚴,失去了壯麗;如果一個民族失去了激情,失去了悲壯,就只有懦弱了,不可能強盛。作者筆下的老人不只是個漁夫,他是成功與失敗,現實與理想的辨證統一,是人生態度與生命意義的重要體現。

無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48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海明威為什麼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 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儘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老漁夫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著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說,鯊魚才是勝利者。可是,在理想主義者眼裡,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 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每一本書,都有它自己的“靈魂”,當你閱讀一本書時,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覺當中,陷入了那個書中所構想的世界。

《老人與海》讀後感6

在海明威《老人與海》的世界裡,我們或許讀到的更多的是生命的韌性,讀到的是一種抗擊命運的人生。如今我在老人的世界裡讀到了人生的選擇,讀到了人生的無奈,在海的世界裡讀到了人性的反思。《老人與海》似乎在訴說著我們講不明的道理,似乎在講述著老人的命運,在訴說著我們人類共同的命運。

人生最大的痛苦到底是什麼呢?

是選擇,還是孤獨?

是失敗,還是毀滅?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擁有自己的答案,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就會覺得選擇是最大的痛苦,在孤獨的時候就會覺得孤獨是最大的痛苦,在失敗的時候就會覺得失敗是最大的痛苦,而到了毀滅時則會覺得自己是那樣的愚蠢。

一、解讀選擇

老人在被迫選擇了那條海豚之後,對它無論使多大勁也無濟於事時,其他的魚鉤又被魚兒咬動的時候。這時他有了第一次選擇,但這樣的選擇或許對於我們來說那根本不屬於選擇,因為我們對於自己付出了許多而還未見失敗的情況下,我們始終是不會放棄。

在這做一個假設,倘若老人放棄了那條海豚,或許他不會在海里待五天,或許不會失敗。因為那或許是一條較適合的魚。或許也會成為第八十五天未捕到魚的命運。老人也曾想過這樣的問題,但老人或許一直持著這樣的信念:“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所以他選擇的是不可以打敗,與海豚共生死。

其實在人生的許多選擇中,我們在得知自己的能力有限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去放棄,放棄並不等於失敗,即便是失敗也沒什麼,至少我們不會被毀滅,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放棄是一種美麗,我們只有放棄了才能去擁有新的屬於自己的東西。

倘若老人選擇了放棄,或許到最後他擁有的並不是只有夢,而是真真實實的生活。所以在人生的選擇中,我們是強者,但並不是戰無不勝的強者,一個強者真正要學會做的是學會去接受失敗,學會去放棄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人生便會多些許快樂。

二、人生無奈

因為人生有許多的選擇,所以無奈。

老人深愛著這一片自己一生出沒的大海的仁慈和美麗,深愛大海的飛魚輕捷和不畏懼黑暗,深愛大海的鳥兒的柔弱和纖巧。甚至他喜歡自己釣起被自己殺死的海豚,但為了生計,他只有這樣,只有去抗擊大海,只有在心裡把飛魚當成朋友,只有去可憐那些纖巧的小燕鷗,只有與海豚成為自己的敵人。

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無奈,但我們都不想去擁有,但倘若我們一味的去逃避無奈的話,我們就會被生活拋棄。生活的真實便是有生活的無奈,我們對生活的無奈我們只有去抗爭,因為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我們不去吃人就會被人吃掉。就象老人捕到的'海豚一樣,在它的一生也不知吃過多少魚兒,但它最後還是被鯨魚吃的一乾二淨。

老人在生活的無奈中總是在證實著自己的人生,那我們生命的價值真的需要去證實嗎?

三、證實生命的哲學

“他已經證實過上千回了,這算不上什麼。眼下他正要再證實一回。每一回都是重新開始,他這樣做的時候,從來不去想過去。”

在老人證實的生命價值的話裡我們看到了我們的生命每一刻都是一個開始,我們應該忘記這個世界有時間的存在,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活著才擁有活著的價值。

其實我們的一生都是在證實自己,我們本不希望向生活或向別人證實什麼,但如果我們沒有去證實我們自己,我們就會被生活所嘲笑,我們承受不了生活的嘲笑,所以我們只有去承受生活的苦難去證實自己每一段路的價值。

在證實生命的價值時,我們需要的是學會去忘卻自己的擁有,我們不需要去用曾經擁有過的東西去安慰自己,我們每一次的抗爭都是一次開始,我們應該記憶傾空才能放下屬於自己新的東西。所以我們要銘記,生命之於我們的每一秒都象是我們從孃胎裡呱呱墜地一樣誕生,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才能去證實我們生活裡每一秒的價值。

四、孤獨的詮釋

孤獨是可怕而又能使人為人的感覺。倘若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沒有孤獨感的話,那就證明我們的心靈已經失去了思想。孤獨是思想的胚兒,只有在孤獨時我們才會去思索人生。

老人在孤獨面對著無邊無際的大海時,思索過鳥兒的人生,思索過大海的面目,思索過人性的本質。

在他的思索裡,他看見了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看見了人與自然有太多的不和諧,看見了人類那永恆的無奈,看見了人類永恆的孤獨和去改變孤獨的信念。

孤獨是固然可怕的東西,它能讓心靈在看那一個心靈時顯現出自己的骯髒。能讓自己的心理產生一種極度的心理不平衡甚至是一種嫉妒。但他能讓你在其中去看清自己,倘若你能耐得住孤獨,你就會在孤獨中找到思索,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讓你懂得、去珍惜你擁有的一切,能讓你在心靈的深處找到一片屬於自己休憩的空間。

我們畏懼孤獨,但我們又不能不去喜歡孤獨,因為它是我們人類永恆的東西,所以應該學會去認識孤獨,只有這樣我們在迷惘中就會在孤獨中去尋找我們人生的座標,才能在孤獨中去尋找一個真實的自我,而不是畏懼、恐怖,人生也少些許庸人自擾的成語出現在我們的身邊。

五、老人的夢是什麼

為什麼老人的夢裡“不再夢見風暴,不再夢見婦女們,不再夢見偉大的事件,不再夢見大魚,不再夢見打架,不再夢見角力,不再夢見他的妻子”而是夢見金色海灘、白色海浪和獅子的戲耍?

我們在老人在出海里時看到的大海,看到的鳥兒,看到的飛魚和自己捕到了海豚裡,或許我們看到的老人並不喜歡去捕殺自然裡的任何東西。他對它們更多是一種憐憫,他想逃避這弱肉強食的社會,他不想再做一個社會的凶手,他為什麼幾次說自己不相信教會,而又三番五次的去頌讀《天主經》和《聖母經》他並不是希望從這得到力量得到憐憫,而是希望自己從此能得到解放。

金色海灘、白色海浪和獅子的戲耍是他在大海中看到的最自然的東西。他希望這一切都能象金色海灘、白色海浪和獅子的戲耍和諧,沒有彼此間的傷害。他的夢裡連最關心他的小男孩都不會出現,因為人終究是人,童年是一個純真,但以後的歲月裡或許就象海上的風暴一樣變幻莫測,而大魚為了生存一樣會去吞食更多的小魚。他的夢已經是最為純潔的夢,他渴望的不再是人類的和平,不再是人類的生存,而是世間萬物的和平與生存。但這終究是一個夢,所以作者只有把他寫進老人的夢裡。

在老人的夢裡,我看到的是海明威的善良和對世界的憐憫,還有他寫到最後的血淚。每一位作家的眼中都含滿了淚水,直到他不能再思想的那一刻。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全人類都成了作家,或許老人的夢就不再是夢。但或許這就是我的夢,因為我想做一個作家,所以我才把這樣的夢強加給全人類。這樣夢就可以實現嗎?

還有太多的思索,思索……

《老人與海》讀後感7

老人與海是世界著名的硬漢作家、美國20世紀上半葉最有才華的“天才小說家”海明威的一部代表力作,其使作者獲一九五三年度普利策獎金,並由於該作品的成就而使海明威榮獲一九五四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老人與海寫了一個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連續84天沒有捕到魚,但每天都滿懷信心,準備充分,終於在第85天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這魚實在是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精疲力盡後,被他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在歸程中一再遇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港時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的簡單故事。

這應該是在寫一部多磨難的人生歷程。人生中不乏有長達“八十四天”的不如意,不得志,但終究會遇到好運的,“會釣到大魚的”,否極泰來嘛!可一旦所謂的幸運到來之後,將會有更多的挑戰或不幸接踵而來。首先是幸運的突如其來,本身就可能預示著某種不祥;其次是眾生的嫉妒和紛爭。

也許有許多人並不希望你成功的,並不希望你“釣到大馬林魚的”,雖然他們自知自己並非能釣到如此大的“魚”,也許只有在被老人征服的大馬林魚面前他們才膽敢肆意妄為。堅強的不服輸的老人當然要與他們鬥爭、拼搏。最終他們得到了他們應得到的,他們也失去了他們所沒有準備失去的。可是老人又得到了什麼呢?是那一副空脊骨嗎?好像不是。但老人也坦然了:畢竟,我是把大馬林魚釣到了,我是把鯊魚們一一趕跑了,我是活著回來了,我想我是勝利的,我也是幸福的,我該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

這又何嘗不是一部事業奮鬥史。你由於有遠大的志向而幾十日、幾十年一晃而過,應當說是什麼也沒有得到。但終有一天,你抓住了你該抓住的那一條生命線——大馬林魚。自此你便為之奮鬥、拼搏——與現實進行抗爭。不論是內心,還是“被釣繩勒出血印的手臂”,都在做出出人意料的抗爭。為了那虛幻渺茫的一切,你寧願被理想所滅。“魚啊,你要害死我啊,我知道你有權這樣做。”可是你又怎麼會放棄你的理想呢?

你怎麼會被“打敗”呢?經過千辛萬苦你終於前進了一步,接近了你的理想王國,接近了你的事業巔峰。可是周圍的人怎麼會容忍你——一個普通的倒黴透頂的“老漁夫”去釣到一條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大馬林魚呢?於是便有了後來的“鯊魚”——為爭名而來,為奪利而來,也只為不服氣而來。你當然要抗爭,爭來你的榮譽,奪回你的尊嚴,可失去的、受到損害的都是你當初賴於生存的魚——它終於一絲不掛的袒露於世間!

這簡直就是一部悽美的愛情悲劇。你總在嚮往一種真愛,那怕一段時間——一段很長的時間絲毫得不到愛,受不到一點寬慰也在所不惜。終於有一天老天有眼,丘位元神箭射中你,也射中了她,你便狂熱的愛上了她,不顧一切的去追逐她。雖然你知道,你本不該愛上她,因為你的船小,因為你是“老人”,因為你將沒有太多的精力去愛她

!可你卻終不認輸,或絕不退縮,你選定的,你終於選定的目標,你便要奮力抗爭,你更知道前途坎坷不平,險境重重,可是這又有什麼呢?因為你是愛她的,你將會為你的愛做出最大的犧牲的,於身、於心、於事業、於家庭。

你會不惜一切,只求能真正的得到她的愛,真正的“殺死她”。“我從沒有見過比你更龐大、更美麗、更沉著和更崇高的東西”,但你卻知道“我必須把它弄死”,你的追求是永不動搖的。在這期間,你和她也許會有諸多爭鬥與衝突,你也許會有一次次的傷痛。可傷痛,傷痛又算得了什麼,傷痛對一條漢子來說,算不了什麼。

能夠遇到傷痛的漢子也許是最幸運的。你一定要得到她,哪怕“手被抽搐”,哪怕“肩被勒壞”,哪怕你“差點就倒下去”,哪怕讓你“念一百遍天主經和一百遍聖母經”。你深深的知道: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經過心理的對抗和體力的折磨你終於如願以償了。但你卻深深的知道,如此幸運的事怎麼會落到你這個“倒黴透頂的老漁夫”頭上呢?

你將要遭受更大的、更多的、更慘忍的報應啊!你知道你已經捨棄了其他的釣索,再失去她,你將一無所有——雖然你早就知道她是終究要被失去的,因為有那鯊魚——那可惡的、可怕的鯊魚,“鯊魚呀,你生就一副好體格能游到跟海里最快的魚一般快,周身的一切都美……”、“你是美麗而崇高的,見什麼都不怕”,可是他怎麼就變成了你的敵人了呢?他怎麼就愛上了你愛的人呢?

或許他並不愛她,只不過是出於不平、嫉妒,而壞人之美?那他就更可惡、更可恨,甚至更可殺了,所以你一定要把他殺掉,誰叫他吃掉你的“魚肉”呢?雖然他吃到了,但他也要為之付出代價的——“你將會死去的”。“我終於知道我不行了”——當你戰勝過許多鯊魚後。

而戰爭似乎並沒有結束,因為你那可愛的大馬林魚對於其它鯊魚來說仍然是美麗的、可親的,仍然是吸引人的——雖然她現在只是有美好的前身和較大的影響力而已。你終於得到了她——一副僅有頭有尾的空脊骨;你也終於失去了她——一個有血有肉的美麗的可愛的大馬林魚。

她讓你經歷那麼多,她也讓你失去那麼多,也許結果真的是次要的,你追求她、保護她,爭奪她的過程才是難忘的,最美的。當然,在這期間,你曾經表現的不夠情意,甚至是不會呵護、關愛自己的至愛,但老天應該知道,你是在用你自己的方式深深地愛著她!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救星也是自己;最大的悲哀是被自己打敗,最大的欣慰是戰勝超越自己。如果一個人能真正認識自己、把握自己,從而挑戰自我、超越自我,那麼對於他來說世上就沒有什麼失敗可言了。人生征途充滿坎坷、充滿挑戰,也充滿希冀,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正視現實、面對現實,從而改變現實。海明威告訴我們:只要去努力、去抗爭、去奮鬥,成功將屬於勇於接受挑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