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室出血術後的護理

學識都 人氣:1.27W

1、資料與方法

腦室出血術後的護理

1.1一般資料 本組選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腦室出血術後腦室留置引流管的患者99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6例,年齡為2O~82歲,平均56.2歲。其中原發性腦室出血患者19例,繼發性腦出血患者80例。

1.2護理方法

1.2.1基礎護理

①嚴格無菌操作。腦室留置引流管極易造成顱內感染,這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失,因此在操作過程中必須嚴格保證是無菌操作,同時,注意應使患者位於隔離病房,以減少感染的機會,患者病房每天都要進行消毒,以杜絕發生感染的可能。但還要注意保持病房內空氣的潔淨清新和流暢。②引流管口位置的護理。引流管口應適當的比腦室平面高出10~15cm。這樣可使引流通暢,有效降低顱內壓。也可防止引流過量,從而防止對患者腦部在造成損失。③引流袋的護理。注意每天都要更換引流袋。引流管與引流袋連結時注意對管口進行消毒處理,連結上後還要用無菌紗布進行包裹,以防感染。更換引流管袋時注意先關閉引流管,在更換引流袋,既可以避免引流物的逆流,也可以避免汙染。④引流管的護理。應保證引流管的完整,絕對不能在上面進行穿刺等操作。以避免引流不暢及汙染等情況的發生。患者頭部的固定。對患者的頭部進行適當的固定,避免患者頭部活動幅度過大,使引流管發生折彎等。固定時注意患者床頭適當抬高一點,利於靜脈血的迴流,有助於降低患者的顱內壓。

1.2.2保持引流管通暢引流管留置期間,要特別的注意引流管是否通暢,切忌引流管出現彎折、扭曲、受壓等狀況,避免引流物不能正常流出,給大腦帶來不必要的損傷。當引流管中無引流物流出時,應及時的查詢原因,並採取相應的對策進行處理。①引流管彎折。可向醫師請求對照CT片,把引流管拉伸,有引流物流出後在重新固定。②顱內壓過低。把引流袋子放在一個較低的位置,如果重新有引流物流出時說明是顱內壓偏低所致,則把引流袋放在原位,可以不做處理。③引流管堵塞。判斷為是引流管堵塞所致時,先進行消毒,然後用無菌注射器對引流管進行抽吸,以吸出裡面的堵塞物質,但切記應避免將液體壓入引流管中,以防堵塞物堵塞腦室,造成醫療事故。④引流管管口吸附在腦室壁上。輕輕旋轉引流管,使其脫離腦室壁即可。

1.2. 3引流速度的控制腦室引流的速度切記不能過快,特別是引流早期,不然會給患者帶來重大的生命危險。例如,對於腦室系統出現腫瘤的患者,當一側腦室的壓力驟然降低時,腫瘤因為受壓不均衡而出現內出血,對於伴有腦積水的患者,顱內壓驟然降低,則會造成腦室塌陷,從而出現一系列負面影響,對患者的身體帶來極其嚴重的損傷。甚至可能使患者因此而喪生;對於顱後窩佔位性病變的患者,顱內壓突然降低時,會迫使小腦中央葉向上疝入小腦幕的裂孔中。無論哪種情況的發生,都會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可磨滅的損傷,甚至患者的生命也會因此而終結。因此,腦室引流的早期應特別注意控制引流速度,每天的引流量視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因為腦室內脈絡叢每天分泌腦脊液的量為四百到五百毫升,因此一般情況下是每天引流量不應當超過500mL。

1.2.4引流物的觀察手術後初期,引流物略微帶有血性, 後顏色慢慢變淺,轉為淡黃色,在轉變為無色、透明的液體。如果引流物中有大量的鮮血,或者是引流物的顏色變得越來越紅,不會變淡,說明患者腦室出現內出血,此時應當立即告知醫師,對患者進行緊急治療。如果引流物中有絮狀物,說明患者顱內可能發生了感染,應當立即對患者的腦脊液進行培養,確定感染型別,然後採用相應的比較敏感的抗生素對患者進行使用,以抑制其感染。

1.2.5引流量的記錄患者腦室引流的量應當進行準確的記錄,每天記錄一次即可,在調節引流速度的時候需要多次記錄。這樣便於醫護人員觀察引流管是否阻塞等,便於對引流速度進行調節,同時在患者需要進行腦室沖洗時,為患者的沖洗速度提供了一個依據。對腦室進行持續性沖洗時,應當保持沖洗速度和引流速度相當,這樣可以避免引起顱內壓過高,腦部負荷增大的狀況的發生。對於間斷性的對腦室沖洗時,引流量更為重要,一段時間內引流量多少,注入的沖洗液的量也為這些,保留1h後,然後繼續引流同樣的數量,如此進行反覆。

1.2.6患者生命體徵的檢測手術後一天內要經常性的對患者的呼吸、意識、瞳孔、血壓、體溫、脈搏等的詳細變化做記錄,使醫師對患者的身體狀況有個基本的瞭解,避免意外情況的發生。同時特別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噁心、嘔吐等顱內壓升高的症狀,如果有,立馬告知醫師進行處理。同時還要對患者體內的水分和無機鹽等進行檢測,必要時對患者體內進行補充,以保證患者體內無機鹽的平衡。

1.2.7拔管時的護理腦室引流的時間不應當過長,一般為手術後3~4d,最長一般不要超過7d,拔管應當及時,以避免在最後階段引起不必要的感染。準備拔管的前一天,就應當先關閉引流管,然後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況,看患者是否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顱內壓升高的現象,如果沒有出現,第2天則可以放心的為患者進行拔管,如果出現這些狀況,應當立即開啟引流管,並告知醫師對該情況進行必要的'處理。拔管後,還要對患者切口處進行觀察一段時間,看看是否有腦脊液滲漏而出,如有出現,同樣需要告知醫師進行相應的處理。如果沒有滲漏,對切口處進行消毒和包紮處理。

2、結果

本組腦內留置引流管的99例患者,經過周密的護理措施,治癒52例,有效4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達97.98%。

3、小結

腦室出血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出血性腦血管類疾病,隨著社會高血壓病的年輕化以及社會老齡化的出現,該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的攀升。

並且該病有較多的併發症,且大腦又是人的神經中樞,因此,該病的致死率和致殘率通常比較高。該病發病比較突然,急診性的腦室外引流術便成為了其主要的治療手段,它可以迅速降低顱內壓,排出顱內積液,並且還可以減少顱內腦脊液的滲漏 。但在腦室內進行引流,便極易造成顱內感染,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一旦發生感染,便極其難以對之進行控制,這便加大了該病的致死率與致殘率。因此對該病的治療中應當強烈保持無菌觀念,嚴格進行無菌操作。

在本組患者中,無顱內感染現象的發生。主要源於引流管內壁光滑且塗有適量的抗生素,減少了感染的概率;醫護人員每天都給引流管的接13處進行消毒,這同樣能減少感染的概率;另外,還源於該組患者腦室引流的時間均不是特別的長,只有兩例在術後第7天才進行拔管,其他的均在3~5d內拔管,引流時間短就大大減少了細菌經引流管對顱內進行逆行感染的可能。

可以說,對引流管的護理措施進行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手術的成敗,關係到該病併發症的多少,也就直接關係到該病的病死率和致殘率。在本組患者的護理中,醫護人員嚴重按照無菌操作,準確記錄了引流物的量,從而非常好的控制了引流速度,並且通過引流物性狀的觀察以及患者生命體徵的檢測,對一些意外的情況也做到了及時的處理,避免了意外的發生,極大的增加的了該病的治癒率,使多數人恢復了身體健康,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