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徵文>

母親節感恩的徵文(通用10篇)

學識都 人氣:1.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徵文的身影吧,徵文一般是某個活動、徵文比賽等需要,作者將稿件遞給徵文活動主辦者後,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參與比賽,但是著作權的一部分也相應給了徵文活動主辦方。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徵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母親節感恩的徵文(通用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母親節感恩的徵文(通用10篇)

母親節感恩的徵文1

風在空中旋轉著,正在譜寫出一首感恩的樂曲;曾記得歐陽菲菲一曲《感恩的心》喚醒昔日叛逆的我,也因此明白了“感恩”一詞的真諦。

——題記

從我“呱呱”墜地以來,父母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勞才養育成今天的我,他們給我的不只是一碗香噴的米飯,一張溫暖的棉被,更是用汗水所凝成的汪洋,在不停地滋潤著我柔嫩的心,讓我看到夜下星辰的美,田中稻穀的香。似乎在成長過程中,冥冥中要明白這道理的:火,著了,它正在驅使著我們,心中那感恩燃燒了,是啊,沉默了長久的火甦醒了,從火焰中又隱隱若若地聽到延續千年的話語:去聆聽他們的心願吧。

“只要你能照顧自己,不用父母操心,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這就是他們的答案?

“不,你們還可以做別的。”答案的否定來源於一本書《我為什麼而活著》,九十多歲的羅素用心靈向後世托出他那坦誠的心,從他那不懈的文字,彷彿見到這慈祥老人睿智的目光,感受到他溫暖的氣息,聽到他那真切的心跳;也許,我們不可能他那樣又聰慧和淵博,畢竟他是一位學者,智者,但是至少也有我們應該做的事,那就是領會他的精神,用熱騰騰的心去追求,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恩……

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個動作,也是感恩的一種表達,不要讓那顆沐浴愛的心麻木了,請懂得把感恩帶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正如風無處不在,用一杯茶去體會父母的愛,濃濃的清香中看到他們欣慰的笑,這正不是自己想得到的嗎?這是一個簡單的舉動,但在他們的眼中就看自己的兒女在不斷成長。我想,這大概也是天下父母的心願吧。

珍,每一個人;惜,每一份情。這,就是我給予“感恩”下的定義。不是麼?一個人忘記父母對他所做過的事,又何以能感恩呢?

還記得嗎?在我們很小的時候,他們用很長很多的時間教我們用勺子,用筷子;教我們穿衣服,綁鞋帶,係扣子,洗臉。在漸漸長大後,也讓我們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而唯一沒教的就是“感恩”二字。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的兒女有長大的時候。

那一天,當父母老時,他們開始忘記係扣子,綁鞋帶,他們吃飯開始弄髒衣,他們的手在漸漸顫抖,請少些怪意,多些關懷,因為曾經的我們也是這樣……

父母的愛如清泉,無時無刻地流入我心中,成了一條長而又彎的小河,岸是他們造的,魚是他們放的,沙是他們灑的……正因為他們的付出,我的人生才更精彩的,如果沒有他們我也只是一個軀殼。是他們,牽著我手,拉著我長大,從長大的每一分每一秒中,都能深深地體會到心中那細細的、幸福的……愛。

只要心在跳,感恩與愛就會在世界不停旋轉。

含感謝之情,珍惜每一分恩惠。

母親節感恩的徵文2

她十六歲被人民公社派出去學習駕駛拖拉機,後來成為一名貨車駕駛員;她有四個妹妹,老二遠嫁,老四已經因心臟病去世,父親也去世近七年;她二十八歲生下男孩,三十歲不到離異,現在有了快兩週歲的孫女。她,就是我母親。

我不知道如何去歸納出我母親的形象,只能列舉出以上一些她人生中重要的經歷。對母親最深遠的印象,就是童年那麼多個半夜,母親搖醒熟睡的我,給我穿衣洗臉,然後開啟院門,在星光下開啟貨車車門,把我放在後排繼續酣睡。等到我徐徐醒來,舉目環顧,是後車窗外朦朧的朝陽和前排戴著白手套握著方向盤的母親。

在我的成長中,母親是一個風風火火的人,開著貨車送貨,載客送人,很少待在家裡。也正因為有她,我至少有一個不至於物質短缺的童年。懵懵懂懂到考上高中離家遠去,母親更是成為了電話那頭熟悉的聲音。轉眼間我大學畢業,經歷了工作戀愛,家人離世,成婚育兒,這時候的母親,也在生活的重負下,顯出了一個女人的老態。

很多時候,她顯得茫然,不知所措,易嘆氣,易流淚,經常會把“怎麼辦啊,怎麼辦啊”掛在嘴邊。我時常想,如若母親有一個正常的家庭,這個年齡段的她,應該已放下了生計的包袱,不再有早出晚歸的忙碌,應該是一位衣著樸素的慈眉善目的奶奶,一位操持家務的婆婆,一個陪伴老母親的女兒,一個姊妹中備受尊敬的大姐。相反,她現在仍然忙裡忙外,缺少一位生命伴侶,缺少兒女長久的陪伴,忙著掙錢,忙著做家務,忙著給兒女減輕負擔。而現在的她,已經不再是我年少記憶裡那個颯爽的乾脆的女司機,而是一個在生活泥沼裡奮力前行的母親。

傳統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對長輩的尊重,也給兩輩人之間的溝通造成了欲說還休的尷尬。雖然自前幾年已注意到母親的老去和難以承受生活重壓的態勢,自己卻從未當面給她以安慰。如今女兒已呀呀學話地對自己說謝謝爸爸,那種滿足感是可以克服任何困苦。母親經歷了這麼多年的辛苦,卻是兒女難以用謝謝來感恩的。與母親最長的一次對話,經歷兩小時有餘,雖然也是通過電話,但卻是二十多年來從未說出口的話語。母親感到欣慰,感覺到自己的苦處並不是一人忍受,兒女也清楚瞭解她的難處。而我自己,更是覺得難以還清這血肉的恩情。話說出了口,並沒有做到讓她安心帶孫女,陪老母親,有一個悠閒的晚年時光。

今年我也已邁入而立之年,生活的壓力讓我更多體會到為人父母的辛苦。在母親三十歲的時候,剛剛經歷了離婚,兒子嗷嗷待哺,從那遙遠的八十年代一路走來。西方的母親節應提醒著世俗的兒女,他們的東方母親是多麼的偉大,以及多麼的無力。我,一定堅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丈夫和父親,還有,做一個及時盡孝的兒子。

母親節感恩的徵文3

“母親節”到了。母親節,是一個感謝母親的日子,我得感謝我的母親;我也是一位母親,我也應該受到我的孩子的謝意,這裡麵包含著多少的傳承、敬重、孝道和美德。平時毛毛糙糙難得反思的我,每到這個時候,也會淺淺地回想一下,我該如何感謝我的母親?我又如何能接受女兒的感謝?

母親帶著我的女兒,到寶雞定居已有22個年頭。長年在施工現場工作的我,沒有多少日子是跟他們祖孫一想度過的。多少個八月十五,我在外省異地,寂靜中仰望月空,心想著母親這時是不是沉浸在中秋裡,女兒手裡有沒有拿著月餅;我不止一次在“五·一”節當天離家出行,去了工地;那年女兒八年級期末要轉學,我從浙江的工地回到寶雞,千里迢迢也只在家裡呆了不到四天;我在家走得最急的,還是那年調轉新工地時路過寶雞,是在大年八年級,一個早得不好意思跟朋友說起的日子裡。

我不是個孝順的女兒。

在很長的一個時期,我是跟母親唱反調的。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所有的人,都在饞母親做的飯,甚至還言情地說是“媽媽的味道”,為什麼母親的話語最體貼、母親的懷抱最溫暖?我沒有這樣的認為。母親做的飯,一年半載吃不到不要緊,炊事班大食堂的飯,一頓不去吃這天就過不去一樣;母親囑咐的話、講的道理,已經重複很多遍,過時很久了還在講,聽著尤如耳旁風。唯獨母親做的鹹菜,什麼蘿蔔茵茵、黃豆渣,還有飽含家鄉味的泡菜,味道還算正宗,湊合能下個飯。

常在外地與家來回奔波,火車往往一坐就是一晝夜。車上的吃食甚至飲水,那味道都與平常有些變化。一次在車上泡方便麵時,買了一小袋榨菜想調和一下面的味道,榨菜倒在碗裡,結果那碗麵被那個榨菜更異樣的味道給攪和掉了。也就在那個肚子餓得呱呱叫的時候,想起媽媽的鹹菜,想起家裡陽臺上、灶臺下,那一罈一罈的醃乾菜、辣椒醬、泡豇豆、臭豆腐……隨便哪個菜,都能讓我把一碗方便麵吃喝個精光。也就是那個時候吧,才又回想起母親曾經的美好,意識到母親漸已逝去了韶華,猛然間有了絲絲感念。

我沒有過多地去照顧母親的情緒,甚至在有了電話、手機通訊裝置後,我每次離家出門到了工地還是不跟她打電話報平安,我堅持地認為,這樣可以鍛鍊她的心理承受力和平常心。比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寶雞好多人都搬出家來住到外面,甚至託關係從外地買回帳篷,我想著母親和孩子要是露宿在外也會有更多的不方便,陷入窘境難以應對,於是就在電話裡安慰母親說:“沉住氣,不要慌,就在家裡住著方便。”我還跟母親說什麼“吉人自有天相”之類的來激勵母親堅守家門。母親也從來沒有對我的行為表示過異議,默默地承受,只是後來在一次她生日時喝了點酒,才藉著酒勁一樣樣地數落出來。現在想來,我這個女兒,當得真是太壞了。

我也不是個好母親。

長年流動在外,粗枝大葉地生活,使我對做個母親、怎樣做個好母親也沒有什麼概念。一次在家裡,大概是上到六年級的女兒拿著書本過來問我數學題,我看了一下,是個有點繞的雞兔同籠問題,我對女兒說:“這個好算啊,你自己多想下嘛。”女兒拿著書,徑直走到另一間臥室,爬在床邊哇哇地哭起來,叫她也不理我了。哭了一會兒止住了,問她咋回事,她說想起來怎麼做了。我不知道我當時這樣處理是對還是錯,只是到現在每當想起這事,心裡都不太是滋味。而這卻是我難得有的女兒求學過程中的點滴經歷,因為能幫扶到她的事件真的是太少太少。

記得大概是女兒上八年級的.時候吧,我一次回家,在桌上看到一個已沒有封皮的作業本,連忙拿起來,筆跡有點生、又有點熟,一筆一畫的基礎上,已有了些許連筆和行書的趨勢,顯然是中學生才有的功力,我連忙問母親這是不是女兒的本子,母親說是的,我如獲珍寶,拿在手裡一個字一個字地品。看著稚嫩的字型,如同看見女兒那乖巧的小孩子模樣。不,女兒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是已會寫連筆字的大姑娘了,我嘴角咧著、笑著。原來,我竟然不認識女兒寫的字,我竟然不知道女兒寫的字是這樣的讓人生憐啊,這幾頁紙,直叫我看得氣血湧動,眼睛也溼潤模糊起來。

這個小本子,我把它裝在了我的行李箱裡,帶到了工地,捎帶了很長的時間。

母親是聰慧的,女兒是可愛的。

我在有了女兒以後,性情才慢慢變得柔和起來,偶有體會到母親待我的心意,也能適時地回饋於母親,時常能回想起母親早年的光華和聰慧。

在我記憶的最深遠處,是母親長長的髮辮,俊俏的身影,年青的面龐。母親早年在家鄉,那也是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美女一枚,就我生長的這些年月裡,能得到些許人的讚美和鼓勵,那不正是因為得到了母親的真傳嗎。母親不會做高階菜,那不是因為早些年在她學藝的時候,沒有什麼可以拿來做的美食原料嗎?而她做得的一手好鹹菜,那才是我們民間文化技藝的偉大傳承啊。所以,母親天資是聰慧的,本性是勤勞的,是應該受到尊重和愛戴的,年老時是該得到呵護的,是不能嫌棄的。

女兒並沒有因為我對她的學業關心得少而疏於學習,反而頗為上進;也沒有因為我對她的生活關心得少而減輕了對我的情意。這使我歉疚的心得到稍許撫慰。

可能更因為母親、女兒和我同為女生,有了更多的默契和相惜,這讓我很幸福、很滿足、很有成就感。母親節到了,我要和母親、女兒抱成一團,相擁緊緊。

母親節感恩的徵文4

第一次跟母親發脾氣,母親眼圈泛紅時,我意識到自己的衝動,歉疚的抽出面巾紙為母親擦拭眼睛的同時忍不住哭了!

事出有因,父親退休後與母親還一直住在白水礦,我的工作單位在罕井,開車過去要半個小時,工作之餘給母親打電話是我多年來不變的習慣。昨天中午撥通家裡的座機,懂事的小侄子接電話吞吞吐吐,說爺爺奶奶有事不在家!問急了才知道父親身體不適,弟弟陪著檢查,早上已經來礦務局醫院,母親怕我著急,再三叮嚀不告訴我。這已經是母親第二次瞞著我跟父親來檢查身體,她是心疼子女怕子女擔心,尤其對我這個女兒更是呵護有加,怕我著急就一再隱瞞,母親卻不知這種愛卻讓我糾結於心,久久不能釋懷!

父母都已過古稀之年,兒女們雖然離得都不是很遠,但是由於工作的原因不能隨時陪老人,而爸媽的善解人意有時令我們做兒女的除了省心之外更多了一份心疼!

無論何時打電話要回家,哪怕是晚上,母親都要用慢火熬一鍋我愛喝的紅豆稀飯等著我!由於父親血壓與血糖高,我會每天打電話向母親詢問父親的身體情況如何,父親及時不舒服她也會抄著濃重的家鄉話說:“恁爸精神著哩,還出去散步了,轉了一大圈。”也許母親感覺自己照顧父親的重任在肩,不停的操勞,忙前忙後,身體卻一直很好。多次勸說她做身體全面檢查都“極其不配合”,而且還“振振有詞”的說:我自己的身體我清楚,你們幾個跟孩子好好的我就沒事兒!這就是我的母親!

古人云: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是啊!父母愛自己的子女,並不是為了子女們的報答!然而,我們這些子女太粗心,太不細緻!我們呱呱墜地到今天成人又有了自己的孩子,是父母涓涓細流般的愛一點一滴的滋潤著我們,伴隨我們成長,又與我們一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一個個難題!

對季羨林曾說過的一句話感觸極深。“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這句話樸實地反映了我們的心聲,它不僅印證了母親的慈愛,同時印證母親對兒女們博大的胸懷!無論兒女走到哪裡,母親的牽掛就在哪裡!兒女走多遠,母親的思念就有多遠!這種牽掛,這種思念,讓我們更加懷念幼時母親百般的呵護與無微不至的關愛,更加回味少年時母親在自己做錯事後的諄諄教導,更加想隨時回到母親那有著巨大包容心的溫暖的懷抱!

母親就是永遠的家,時刻等待兒女的歸來!

母愛綿長,讓我們抽出時間用心去品味這涓涓細流般的愛,用心去感受這人間最無私的情!

母親節感恩的徵文5

小時候,家裡總會有那麼一張嚴肅的面龐,每當你犯了錯、闖了禍的時候她就會讓你感覺整個天空都暗了,然而正當你接受著暴風雨的洗禮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道光亮適時的照射在你身上,幫你驅散掉這些陰霾。沒錯,這就是母親,在我懂事以來就一直以一個“好人”的形象存在著。

可能很多人認為用“偉大”這個詞來形容母親毫不為過,然而我卻認為用“無私”來形容才更加貼切。我的母親很平凡,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湖南“堂客”,平時除了工作就是在家洗衣做飯,偶爾會和朋友打打麻將,就是社會基層中的一位養育者吧。然而,她卻用這20多年的光陰,不辭辛勞的將我養大成人,不求回報,甚至直至目前還在為了我這個兒子的將來做考慮。母親的這一生,也是我的一生,是我從睜開雙眼看見這個世界開始的一生。

以前,母親在我眼裡是一位巨人。從我牙牙學語會喊媽媽到我開始識字上學、開始會和她爭吵,她依然那麼的耐心,和藹。依稀記得小時候,總是牽著我的手帶我玩,後來開始學騎車,第一次摔倒後疼得大哭,也是母親扶起我,輕輕的安慰和鼓勵。再經歷一次次的跌倒和母親一次次的鼓勵之後我最終學會了騎自行車。我想,那時的我一定就覺得母親很厲害了。再到後來,開始上學習字;在家吃飯,學習用筷子;晚上做作業,學習翻字典。那時的母親是略顯嚴厲的,字寫錯了會讓我重寫好幾遍,筷子沒用正確的姿勢拿會被敲手板,作業做錯沒得滿分也會挨板子。然而每當我生病,最焦急的也是她,各種藥劑,直到現在還有印象的就是治療感冒的金桔姜水,喝完滿滿的一大杯後還得立馬捂一頭汗,然後感冒立刻就好了。小時候的記憶總是短暫的,時光不等人,我漸漸長大,上中學、上大學,然後離開了那個溫馨的家。

現在,母親在我眼裡是一位老人。去年她退休了,成為了一名退休職工,除了在家做飯外,和她以前的同事也出去玩了幾趟。然而無論去哪玩,她總是不忘給我打電話。在澳門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她參觀了黃金賭場,在青島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她乘坐了觀光遊輪,在桂林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她走過了西街小巷。無論在哪,心裡總想著我,那麼您知道麼,無論在哪,做兒子的我心裡也都會想著您啊。最近幾年每次回家,最累的都是母親,每晚睡覺前問我想吃些什麼,然後第二天一大早就去買菜;偶爾咳嗽兩聲就噓寒問暖的要我去看病吃藥;怕我累著,在家洗完澡衣服也不讓我洗;擔心我著涼,半夜裡會來我房間幫我把踢掉的被子蓋好。我只想說,有這樣的老媽,還能有什麼樣的怨言和不滿呢?

然而,歲月卻不會將那些美好的年華給保留下來。隨著時間一天天流逝,母親頭上的白髮越來越多,眼角有了魚尾紋,視力也開始下降,身體也大不如前。在某些清幽的夜晚,每當我想起這些,想起母親這些年的付出,我都希望自己是一名擁有操作時間能力的魔法師,那樣便能將那些最美的年華都保留下來。

在網上看過一副漫畫,漫畫內容是一個小孩和一對父母。小時候,父母牽著走,長大後,跟父母並排走,再之後父母老了,牽著父母走。在我的未來,我也想要牽著我母親的雙手,帶著她像小時候她帶著我那樣在城市裡散步,沐浴夕陽的餘暉。

一束沁人的康乃馨,一通無需多久的電話,一場用時不長的視訊,這些都是這個母親節送給她最好的禮物。

不做作,不矯情。感謝母愛,感恩母親。

母親節感恩的徵文6

因為你的愛,我學會了去愛著世間的一草一木一花。——題記

在長長指尖滑過的時間,擁著你的愛我走過了最初的二十四年,你的愛讓我漸漸成長,學會用心去紀念每一個感恩的時刻。

距離隔不住思念,即使沒有盛大的節日,因著一聲想念,千山萬水也要飛回家看看。

回家時母親正在屋裡收拾家務,因著我回去沒有提前告訴她,看到我回來卻是吃了一驚。

“回來了。”

“嗯,回來了。”

母親總是這樣不多言語的,然而所有的疲憊都化在了一個淺淺的笑裡,那曾是兒時最甜美的夢。

記憶中的母親一向是溫柔的。小時候最常作的事就是纏著母親講故事,母親會講很多明清的趣事,江湖上的武俠豪傑、兒女情長,還有飯館裡說書的藝人、怪客,都從母親的口中娓娓流出,母親還會泡茶,更喜歡茉莉花茶,家裡一株茉莉開得正好,剛摘了的花骨朵,經開水緩注細流,芳香四溢,縈繞心頭。母親的手藝很好,烹飪、收拾家務是鄰居間出了名的好手,小時穿的衣服大多也都出自母親的手。然而母親卻從不張揚,每每總是微微一笑,輕輕帶,絕不多言。

母親的愛就像那淡淡的茉莉花香,從不濃郁張揚,卻總在不經意間縈繞心頭。

再回神時母親已經做好了飯,微微的笑看著我,“這麼忙,我又沒什麼事,你總跑來幹什麼。”母親總這樣說,然而我知道她心裡卻是高興的,於是也笑了笑沒有說什麼,鼻子裡卻是一酸,忙又藉故出去理了理情緒。飯後幫母親收拾碗筷,母親只坐在一旁忍不住的笑,“等會去摘幾朵花泡茶,咱家的茉莉花開的挺好的了。”“想喝茶我出去買一些吧。”母親卻是搖了搖頭,依舊看著我笑。

這是我和母親之間最簡單卻最幸福的時刻,沒有壯舉,每每想起卻總在心裡開出最爛漫的花,母親用她無言的愛呵護著我,最為兒女能做的不過是給她最多的陪伴和最貼心的關懷。

彎彎的心河慢慢流,河裡的小魚遊啊遊,草地上飄落的一片潔白的茉莉花,在明媚柔和的日光下,嫵媚地笑了。

今天格外寧靜,連空氣也有種淡淡的香味。

只因,今天是母親節。

母親節感恩的徵文7

在我們家裡,廚房就是我的禁區,我如果要端壺倒水,媽媽就會連忙阻止道:“別動,小心燙。”如果我要拿起刀切菜,媽媽就會驚呼:“天哪!要割破手的!”今天,是母親節,我決定闖入“禁區”,為媽媽露一手。

做頓飯可不是那麼容易,我簡直不知從何下手。只好拿起媽媽的手機尋找菜譜,發現了一道最容易做的冷盤,粉絲拌黃瓜,家裡也有現成的材料.

開始做菜了!我先把粉絲放在了盆裡,倒入熱水泡起來,緊接著我又拿出了兩根黃瓜,先把皮削了洗乾淨。在泡粉絲的時候,我開始切黃瓜了。一開始我想把黃瓜切成片,然後切成絲,可是隻切了一會兒我的手腕就酸了,再看我刀下的黃瓜片也越來越厚了。唉!切黃瓜絲太累了,還是切黃瓜丁吧!

好不容易切完了,我甩甩痠痛的手臂,心裡想:我只切一點黃瓜就覺得累得不行了,媽媽做那麼多家務活,豈不是更累了?再低頭看看我的傑作還真夠逗人樂的,有絲,塊,丁,片啥都有,簡直形態各異呀!

好戲還在後頭呢!粉絲也泡的太軟了,黏糊糊的.看菜譜說要放油,醋少許,以及鹽,糖適量.可是少許和適量又是多少呢?我嚐了一回又一回,才覺得味道差不多了,也快嘗飽了.

吃飯時媽媽很高興,連連誇讚我做的粉絲拌黃瓜味道好,我自己也覺得很香,因為媽媽高興了,而且也說明,只要動手學著做,我也是能夠把家務做好的.

我暗暗的想:以後的每天我都要把它當做是母親節,替媽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母親節感恩的徵文8

媽媽呀,我拿什麼來報答你?母親節詩歌詩詞讚美母親母親節詩歌詩詞讚美母親母親節詩歌詩詞讚美母親母親節詩歌詩詞讚美母親母親節詩歌詩詞讚美母親母親節詩歌詩詞讚美母親母親節詩歌詩詞讚美母親母親節詩歌詩詞讚美母親母親節詩歌

夜,寂寂。疲勞了一天的我,靜靜的躺在床上,卻怎麼也睡不著。冥冥之中有一種莫名的力量在牽引著我的神經。燃起燈,隨手扯過一本雜誌,漫無目的的翻動。“母親的心”,我不禁心中一顫,細細讀去,一則故事便躍然眼前了。

故事是這樣說的,一個年紀幼小的孩子,不幸的得了一種奇怪的病,求了無數次的醫,卻始終沒有治好。一天,孩子在山中的一個木屋裡,遇到了一個巫醫,巫醫說:“我能治好你的病,但是治這病必需有一味藥做引子。”“太好了!”孩子高興的問:“您要用什麼做藥引呢?”“這種病很難治,必須要用你母親的心做藥引才行。”孩子聽到後,便急匆匆的向家跑去。天黑時,孩子到了家中,“媽媽!我的病能治了!”“是嗎?太好了!”“但是,巫師說必須要用母親的心做藥引。”母親聽了後楞了一下,親親了孩子的額頭,轉身走進了屋子。片刻,孩子聽到了母親微弱的聲音,“孩子,進來吧!”孩子走進房間。“拿好,這是媽媽的心,你拿去治病吧。”孩子雙手捧過那顆鮮紅的心,轉身向巫師處跑去。但,夜太黑了,孩子在山林裡轉呀、轉呀,卻怎麼也找不到巫師的住處。一著急,孩子便被一根樹枝絆倒了,孩子嚶嚶的哭了起來。這時,母親的心說話了:“孩子,你摔疼了嗎?”……

讀著讀著,我的淚便潸然而下了,我被一種巨大的母愛力量包圍著,不能自已。恍惚中,我想起了母親,在我蹣跚走步時關愛的眼神;想起了在每一個上學、放學時母親風雨中的身影;想起了我每一次生病時,病床旁那憔悴面容母親;想起在每一次挫折後,母親那關愛的話語;想起了每一次遠行歸來時,母親那欣悅的笑容與鬢邊的平添的白髮。當我一天天長大,步入工作崗位,而母親的心卻始終伴隨著我,在生活中每一次跌倒時,好像都能聽到母親的聲音:“孩子,摔痛了嗎?”。

今天當我的事業逐步發展、生活日見穩定,並開始有了自己的家庭。然而,每次回家母親的皺紋卻都在增長,面對日益蒼老的母親我除了偶爾回家看看她,陪她聊聊天,給她一些生活費外,我又做過些什麼呢?母親的記憶慢慢衰退了,身體越來越差,每當換季時疾病總是在侵襲著她。然而面對這一切,我是否也會像愛護自己的身體一樣愛護過她呢?

是呀!我驀然一驚,今年春節沒回家,母親身體還好嗎?我匆匆抓起電話,夜更深了,但電話只響了兩聲,話筒中便傳來母親那蒼老而親切的聲音,心情激盪,話梗在了嗓中,這時話筒那邊傳來母親柔柔的帶著愛意的聲音“孩子,是你嗎?”。

喜悅與淚水同時在我臉上漾開……

媽媽呀,我拿什麼來報答你?

母親節感恩的徵文9

上世紀70、80年代,很多年輕母親宅在家裡的一件事就是“踩”縫紉機,為一家老小做衣服。我的媽媽也是這樣一位傳統的居家女性。

在城鎮光學單位擔任技術員的媽媽,她做縫紉這件事,可以說是副業,“業精於勤荒於嬉”,全憑她利用下班時間,自學成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何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從外婆口中得知,媽媽尚待字閨中之時,常和上海的姐妹們來往交好,當年她也是“潮人”一族。終於有一天,她攢夠了工資,買回了心儀已久的國貨經典——上海蝴蝶牌腳踏縫紉機。

媽媽曾是省鎮中的高材生,在縫紉上也展現出了她的“釘子精神”。從不吃零食亂花錢的她,總是毫不吝嗇地從賢橋新華書店買回一本本厚厚的時裝設計書,悉心鑽研,進行DIY。夜深人靜之時,“嗒嗒嗒”,媽媽一腳踩下去,只見輪盤飛轉,針走直線,一張一弛的節奏感令她的整個身體微微顫動,她已全身投入,樂此不疲。

再來看屋子裡擺放著的、和縫紉機“並駕齊驅”的那臺拷邊機。拷邊又叫鎖邊,做衣服時,在邊縫處用拷邊機拷上一圈邊,可以防止布料裡的絲線散開來。原先,媽媽要把半成品衣物送到專門拷邊的裁縫那裡去拷邊,後來她進行生產再投資,乾脆買了一臺拷邊機,放在縫紉機一旁,儼然組成一個微型的家庭手工作坊了。

這一用就是一輩子。

母親節感恩的徵文10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以前聽這首歌,覺得這首歌特別的幼稚。可經歷過一些事後,才知道,世上真的只有媽媽好。有一段時間,我的學習狀態不是很好,比較心浮氣躁,一個小小的事情,就可以及其心裡一陣水花,久久才能平靜。因此,許多時間,我的心思都不在學習上。有一次,我在家做週末作業,看著擺在眼前的一張張試卷,我的心頓時感到厭煩。於是,我放下手中的筆,用手撐著腦袋,開始胡思亂想。這時,房門被打開了,一陣腳步聲朝著房內的書房走來,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了回來,趕忙拿起筆,假裝在寫作業。等書房門被開啟,才知道原來是母親來了。她走了進來,先問了一下我和妹妹的作業情況,在和我們聊上一兩句。在她準備要走時,她在我的桌前停住了腳步,溫柔的對我說:“女兒,最近你的心開始不靜了,媽媽雖然不知道你最近的成績如何,但媽媽能從你寫作業的態度中得知你的學習態度。現在你是國中生了,對學習要開始感到緊張了,對自己要負責。

雖然成績不能名列前茅,但只要每次考試有進步就很好了……”聽著母親的這些話,我的心裡開始有一個聲音來反駁她,可母親的一句話是心理的聲音停止了反駁。 “媽媽說這些都是為了你好。”是啊,母親說的這些都是為了我好。她發現了我的缺點,為了我更有進步,她提醒了我,她不管這的提醒是否會引起我心裡的反感和厭惡,她只知道,提醒多了就會引起女兒的注意,女兒就會自覺改正了。這就是母親啊!生活中,我老喜歡和同學呆在一起,有時候放學了,我和同學在前面走著邊說邊笑,而母親卻默默的跟在後頭。後來,我漸漸的發現,我的有一些同學,在我犯了錯,也不會提醒我,有時甚至會欺騙我。每當我為同學之間的事而傷心時,常常會想到母親,想到她貼心的提醒。那時,我才體會到,就算全世界都會欺騙你,只有母親她不會。世上只有媽媽好,請讓我們用心去珍惜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