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錦集7篇

學識都 人氣:2.22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錦集7篇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1

經過暑假這次學校來組織的培訓,對於接下來的自己班主任工作,我也是會更加有信心來做好帶好班級了,作為一名剛任班主任的新人來說,其實此次的一個培訓對於我來說也是格外的重要,我也是會去珍惜好,去做好的,而此次的培訓也是收穫很多,讓我對於班主任的工作也是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觸。

培訓裡我也是認真的做好筆記,和同行們交流,去溝通,有些老師是做過班主任的,也是把一些經驗和我們交流,讓我更懂得做班主任是怎麼一回事,又是該做什麼樣的工作,有哪些方面需要去注意的,而培訓的老師也是把自己幾十年來的班主任一些工作經驗和一些方法來傳授,也是讓我感觸挺深,的確班主任的工作不是那麼的好做,要去管理好班級,去了解學生熟悉他們的學習,生活各種情況,不像任課老師,只要管理好自己的教學,做好就夠了,但是班主任不但要關心學習,同時對於學生一個習慣的養成,素質的培養都是會格外的重要,生活裡也是有很多的方面要去關心學生,對於他們的瞭解要更多的,這些也是工作量很多,但是也是格外的鍛鍊我們老師的能力。

老師也是講了很多關於我們自身的成長和學習方面,作為班主任責任更重了,同時自身的要求也是要去提高,以身作則,才能更好的去把學生們帶好的。此次的培訓是一次學習我們收穫了,同時在今後的班主任工作裡頭也是要做到每天去做計劃,去有反思,去回顧總結經驗,不斷的找到自身的缺點去改進,而對於優勢的方面也是要積極的用好,這樣日積月累下來,自己的經驗也是會更加的豐富,同時也是能把班主任的工作做得更為優秀的,下班之後也是要抽一些時間去學習,多和其他的老師交流,大家的教學班級不同,而且面對的問題也是會有一些不同,彼此參考,建議,也是能讓自己有更多的收穫。

通過培訓,對於往後的工作,自己也是更有自信了,雖然是第一次做班主任的工作,但是之前也是自己對於這個班級的學生有所瞭解,之前是任課的老師,也是有一些熟悉感,同時培訓裡所收穫的一些方法以及老師所教的經驗也是讓我明白要在實際的工作裡頭去運用好,同時不斷的改進優化,成為自己的方法,我也是相信自己能去做好。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2

班主任是一個需要付出更多愛心的角色,班主任是一個承擔著學生、家長更多希望的角色。善良的班主任,總讓學生心裡充滿溫暖;善解人意的班主任,讓學生感到安全;有激情的班主任,讓學生體會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班主任對於一個人的學生時代甚至是一個人的一生真是太重要太重要了。

到李老師班級去聽課,抬頭便看到“做人為先,德才併兼”八個大字。確實李老師就是正直高尚,勤勞善良,為人師表,真誠對待學生的人。教師是21世紀高素質人才的塑造者,“為師先做人,育人先正己。”每一位班主任首先要就有較高的精神境界,為人正直,品行高尚,要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要有“甘為人梯,樂為人梯,善為人梯”之精神。“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班主任應作為學生的一面鏡子,一個榜樣。教育要有激情,要有全身心地投入與無私的奉獻,否則,要想做好班主任,那無異於天方夜譚,只會被動地接收工作,成為工作的奴隸。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3

在學校的領導下,這次暑期政治期間我學習了一系列的與教育教學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檔案,如:《關於進一步加強對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等違規行為治理工作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管理的意見》、等等12個檔案,通過學習,進一步增強了我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用教師職業道德準則來規範教書育人活動,做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為人師表的教師。

對照教師法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結合自己教育生涯,作如下分析:

一、熱愛教師的職業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

對教師的職業要熱愛,忠於教育事業,愛崗敬業,通過長期教育工作,逐步地對教育工作產生了感情,通過自己的勞動使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學生有了較多的知識,看著自己勞動產生了巨大的價值,內心也是非常的愉快,感到工作是很有意義的。天天與青少年接觸我深深地感到同學們的純真,即使是最頑皮的學生,他們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關心,從愛護他們的角度去教育他們,他們都會變成很有出息的人材。問題是我們作為教師對他們關心幫助太少了。高素質的教師還不是很多。中國需要一大批高素質的教師來承擔我國的教育事業,所以人們說教師的職業是陽光下最偉大的事業是十分有道理的。有人說如果有來生我再選擇教師的職業,以表示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但人並沒有來生,所以我不想作假設,我只想說從事了這麼多年的教育工作,我覺得沒有虛度此生。

二、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堅持正確的方向。

在教學過程中,我比較注意培養同學們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宣傳知識來源於實踐的觀點。告訴同學們,任何知識、公式、定律都是人類總結生產鬥爭的實踐而得到的真理,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到許多學生認為知識枯燥無味,不願學習。我堅持用知識就是生產力的觀點給同學正確的引導。告訴學生只有學好知識才能提高全民的素質,才能提升國力,個人才能有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在現代知識迅速擴張的時候,只有掌握足夠的知識,才不被時代淘汰。

三、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新社會教育與舊社會教育的重要區別。

解放前學生不聽話,可以訓斥、可以打板子,現在不行了。教育工作者與學生是平等的,這一點大家都認同。但不打板子與熱愛學生仍是不同的,倘若只是不打學生對學生漠不關心,仍是一個不合格的教師。所以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才會關心學生,瞭解學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只有自己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發揚奉獻精神,“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相信教育的明天會更好!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4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這個碩果累累的日子裡,我們四間房鄉一群尺碼相同的教育人在趙主任的帶領下,凌晨5點冒著綿綿秋雨奔赴新鄉,去聆聽教育專家李鎮西、肖盛懷等人的班主任講座。

上午九點,全國知名班主任、教育專家李鎮西先生準時開講,李老師所作的報告為幸福比優秀更重要,他從教師職業認同講起,把近幾十年發生在他身邊的故事與我們娓娓道來,他的這兩句話給我留下了特殊印象:"問題是教育的常態,每個突發事件都是一個契機".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尤其班主任每天與孩子們打交道,在打交道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在所難免,但我們不能因問題而退縮,而是應該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成長自己。也只有把問題學生教好才是一名好老師。 李鎮西老師是我最崇拜的教育專家,我最欣賞、最認同他的教育理念是:優秀與否是別人的評價,幸福與否是自己的感受,幸福比優秀更重要。教育不是辦政府滿意的教育,而是辦孩子們滿意的教育。我今後也一定會朝著做"真教育"的方向努力,幸福至上,享受童心當好老師。

下午的講座是一位湖北省優秀農村教師肖盛懷,他的講座離我們更近,也更適合我們班級管理,他從班級管理的前提、原則、實踐、實質幾個方面手把手教我們如何做班主任,從他的講座中我領悟到以下幾點:

一、構建班級文化引領孩子成長,接手一個班級的班主任,應瞭解學生確定培養目標,與學生協商最終確定班級終極願景,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文化內涵,讓孩子自然的接受文化薰陶,讓每位孩子感受成功,快樂成長。

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促學生成長,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是看到學生打架、罵人、頂撞老師等違紀行為,這時我們就苦口婆心進行說教,但問題是你說的他聽到了嗎?有的可能是表面馴服,心裡有氣,或許死豬不怕開水燙,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我們不妨反思一下:我們就不能分析一下出現這些違紀的原因,找出問題根源想法解決這些問題促進學生成長。

三、常規管理的實質,是尋找一種能夠替代責罰的有效辦法。孩子錯了責罰也是正常的,但對於多次犯錯的學生我們還能一味的責罰嗎?肖老師說:懲罰往往招致憎恨和報復。對孩子實施體罰的老師只不過教會了他們什麼是暴力。滋生仇恨的孩子將來極有可能發展成為施行暴力的罪犯。因此尋找一種能夠替代責罰的有效辦法是做班級管理的實質,肖老師給我們推薦"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教學生自主自立,學會生活"這一理念值得我們研究。

第二天上午是全國知名班主任王懷玉老師給我們的報告,王老師的"小組自我管理"對我影響至深,本學期我剛到六完小,六完小從一個教學點發展到一個完全國小實屬不易,成績也一直在全鄉末尾,我到校給全校老師開的第一個會就是《利用小組合作,打造高效課堂》的一個培訓會,王老師的這次報告正好與我的思路不謀而合,並且還提供了不少案例,使得小組管理在操作層面有了模板。她以中途接班,改造"成型優秀班"為例講述小組建設。

首先主題定位:彼此欣賞,相互接納,然後改變管理模式——"小組捆綁"管理。王老師連續三週用序列行主題班會與微班會相結合改造這個所謂的"優秀班",她用"換位思考、我為同桌找優點等"改變了原來學生的孤芳自賞,心高氣傲的不正確心理,是他們班級充滿了寬容、友情。

王老師的班幹部任用新模式也使得我豁然開朗,特別是雙向選擇、自由組合小組給了我莫大啟示,原來為了合理分小組班主任傷透了腦筋,王老師提前制定分組標準、自由雙向選擇為班主任解決了這一難題。同時也考驗了同學們的智慧,有些小組為了獲得優秀小組主動選擇了成績差的潛能生,使每一位學生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宿。總之王老師的講座使我對"利用小組管理,打造高效課堂"有了更清醒的認識,也更堅定了我推動小組管理的信心。

最後一位是全國知名班主任左軍娥老師,左老師在培養班幹部方面"廣開言路、發展優勢",低年級帶著走,中年級扶著走,高年級放手走,這樣既鍛鍊了學生又減輕了班主任負擔。

兩天的時間一晃而過,四位專家的報告卻一直在我耳畔縈繞,有選擇的吸收消化,將他們的優秀經驗融入我今後的工作,使得我們學校今後的發展少走彎路。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5

假期到來,但是我卻並沒有完全的空閒下來。趁著這次的空隙,我報名了xxx培訓計劃,並通過這次的培訓來強化自己的教學能力。

作為一名幼兒園的班主任老師,在工作中我需要考慮的事情越來越多,這使得我也感覺到自己的工作開始有些力不從心。為了能更好的擴充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來到這次的培訓活動,並在骨幹教師們的指點下,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並吸收經驗彌補了自己。以下是我參與培訓的心得體會:

一、培訓的體會

在這次的培訓中,給我們帶來教導的是xxx師範學院的老師xx,以及xxx教師,在她們的講解下,我從一開始的帶著興趣隨便聽聽,漸漸進入了認真仔細的.態度。我很慶幸自己當天還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能順利的通過筆記等方式將老師的講解記錄下來。

聽著老師們一次次的講解一些常見案例,我越發的感到與自己情況的相似,她們的每一個知識點的教導都能讓我感到茅塞頓開,尤其是對於中班學生的管理上,這真是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正好迷茫的地方。老師們給出的意見讓我不禁現在就想去實踐。

通過這次的培訓課程,我收穫了太多的經驗和知識,這不僅解決了我現有的問題,還為我補充了很多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這次的收穫,實在是意想不到的豐盛。

二、對自我的體會

通過這次的教學,我也能更清楚的看待自己。通過對比自己的情況,我充分的認識到了自己現有的不足和問題,尤其是在經驗的累積上。過去我總是習慣按照一套習慣的方式去管理,去教育,但是卻缺少了教學的張力,缺乏應變性。面對學生的變化,讓我感到迷茫。但是此次,我從培訓中認識到了這些問題,並且衝老師們的教導中找到了不少的解決方法。但是,正是因為有了這份認識,我才明白,自己必須更加深入的去了解我的班級,這樣才能根據班級去尋找最為適合的教學方式!

三、未來的想法

在感受到自己這次的變化後,我決定在今後也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能僅僅是通過培訓來疏通累積的問題,更是要通過不斷的更新來做好自己的工作。為此,我會在今後好好的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多與其他的老師互相交流,期待在未來能有一個更好的自己!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6

漫步在華農的林蔭道上,我思緒萬千。看見那些有說有笑,青春活潑的大學生們,我彷彿又回到了大學生活。然而,驀然回首,我已離開大學校園,走向三尺講臺已經三年了。雖然三年來我都是在農村學校度過的,但我很快樂,這快樂是學生帶給我的。我熱愛他們、感謝他們,是他們的快樂和真摯、天真與好奇、成長與進步,讓我體驗了教師這個職業的魅力與快樂。茫茫宇宙,滄海一粟,彈指一揮,慨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若總有笑顏與快樂相伴,便能從容與陽光同行。

開啟珍藏的記憶,這裡有我和孩子們共同的故事,每個故事都真實地記錄著我與孩子們的酸甜苦辣和點點滴滴。

記得我帶過這樣一個小姑娘,她性格堅強卻又內向。年幼的她,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常年和奶奶住在一起。一次中午放學後,同學們都陸陸續續的都去吃午飯了,無意中我發現她一個人仍坐在座位上,沒有去吃飯。她是走讀生,但家離學校還有幾裡地,平常每天中午都是帶飯到學校來吃的。於是我就上前去問她:“你怎麼了?吃飯了嗎?”她支支吾吾地說:“吃……吃了。”“老師,她沒吃飯。”旁邊一個學生大聲地說。於是,我把她叫到門外,問她是怎麼回事。她支支吾吾地告訴我,奶奶生病住院了,家裡沒有人做飯,她只能餓著肚子。我趕緊掏了五元錢,讓她去買點東西吃。晚上班訓的時候,我把她的情況在班上作了介紹,並號召同學們要相互幫助,同學們都紛紛熱情地邀請她到家裡吃飯。我又問“同學們,她奶奶怎麼辦呢?”孩子們又都紛紛主動請求換著給她奶奶送飯。幾天後,她還給了我五元錢,並感激地對我說:“我爸爸回來了,他很感謝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還教我學會了做飯呢!”教師節那天,學生們都送了賀卡給我,看著那一張張卡片,我心中充滿了快樂。作為一名教師,我只是多付出了一點點耐心與愛心,做了我份內的事。

雄鷹在風雨中練就堅強,梅花在寒風中綻放芳香。也許我不能讓我的學生都上大學,但我會努力讓每一個孩子學會做人,做一名合格的公民。汶川地震發生時,災區的景象觸動了孩子們的心。他們關注著,牽掛著,祈禱著……把自己平時積攢的零花錢全部捐給了災區,也把自己的愛心和祝福送給了災區人民。看到這些可愛的學生,怎能不使我感到欣慰呢?我可以自豪地說:“我的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為棟樑之材。”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三年來,我學會了在工作中快樂,在快樂中工作。這種快樂不在於物質的回報,而在於桃李滿天下所帶來的成就感與幸福感。

果實的事業是豐碩的,花兒的事業是美麗的,但是讓我做綠葉的事業吧!她總是默默地為我們帶來綠蔭。讓我一路傾聽花開的聲音,真情地凝聚著芳香的足跡,縱然歲月消逝了我的青春,我依然無悔。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7

每一位班主任的學生觀體現在班主任的每一項工作中,它左右著班主任對待學生的態度、思考問題的角度和對教育方法的選擇。可以說,班主任有什麼樣的學生觀,就會有什麼樣的教育。因此,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師必須首先解決的觀念問題。現代教育要求班主任應有如下學生觀:第一,學生是有尊嚴的人。學生儘管在思想覺悟、道德水平、知識基礎、思維方式等各個方面與老師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們在人格上和老師是平等的,我們不能因為是老師,就可以在人格方面凌駕於學生之上。當前,教育中的“以人為本”,關鍵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分析和研究那些優秀班主任的教育思想,我們總是感到,他們都有著強烈的“學生尊嚴”意識,他們在思考教育問題、探尋教育學生方法的時候,總是首先用“是否傷害學生的人格尊嚴”這把尺子進行考量。正是在這樣觀念之下,教育的民主才在他們那裡真正落到了實處,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才在他們那裡紮下了根,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才在他們那裡成了順理成章的事兒。第二,建立學生個個都是“才”的學生觀,就要求我們面向全體學生,挖掘他們的潛能。為他們各個方面的提高和發展創造機會。公平地對待所有的學生,找到潛藏在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為每一個孩子展示自我創造機會、搭建舞臺;引導每一位學生在班級裡找到自己的角色,讓每一個孩子在體驗被關注、被重視的過程中,獲得十足的自信,建立起強烈的班級主人翁意識。第三,學生都是會犯錯誤的。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是非常正常的。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學生犯錯誤而把他們的手腳“捆綁”起來,這也不讓動,那也不讓做,而是給他們創造一切機會,放手讓也他們探索和嘗試,使他們在不斷的錯誤和失敗中接受教訓,自我成長起來。第四,學生總是發展變化的。處於成長中的學生,他們的發展變化顯得格外活躍。因此,作為班主任,一定要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學生,在動態中把握學生。

有了這樣觀念的班主任,他既不會因為某位學生目前表現欠佳而輕易放棄他,也不會因為某位學生目前表現優秀而忽視他存在的缺點。轉化學生的過程中,面對學生出現的反覆,他不會失去信心;批評學生時,他不會翻學生舊賬,更不會說出“朽木不可雕””不可救藥””屢教不改”的話語。他總是對學生充滿期待和希望,寬容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