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考試要注意的六個細節

學識都 人氣:3.16W

許多學生都在努力的準備藝考的相關問題事情,下面小白你就和大家說一下關於藝考中聲樂考試要注意的六個細節,希望下面的這些問題都會幫助你。

聲樂考試要注意的六個細節

一、發聲訓練

歌唱時所發出的聲音與我們日常說話的聲音是不同的。它除了自身所具備的聲音條件以外,還需要長期正確的聲音訓練而產生具有彈性的、有光澤的美妙聲音。通過發聲來訓練聲音與氣息的搭配,調整身體各部位在歌唱時的平衡是聲樂學習最基礎的訓練。發聲訓練應本著從簡單到複雜、從平穩到多變的訓練原則。在發聲練習過程中,體會開啟喉嚨、放下氣息、運用身體的共鳴以最少的氣息來達到最好的聲音效果。應以中聲區作為基礎,向上向下擴充套件音域。

二、歌唱姿態的培養

歌唱時為了使聲音通暢、呼吸均勻、身體有支點,保持一個良好的歌唱姿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站立的姿勢應與平常的站姿有所區別。要自然舒展,兩腳稍稍分開,感覺人很挺拔。身體各部位既不能緊張又要積極;既要放鬆又不能鬆垮。學習聲樂樂器就是自己的身體,要想使這個樂器發出悅耳的聲音,就要把呼吸、肌肉、聲帶、歌唱機能等調節到最佳狀態。而這些都必須在具備良好的歌唱姿態的前提下來完成。

三、歌唱呼吸的調整

呼吸較之美妙的嗓音更重要。“要有完美的歌唱,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對於學習聲樂的人,可以說已經成功了90%”。這是女高音歌唱家梅爾芭說過的。由於歌唱的呼吸需要隱藏在身體內部的橫膈膜來運動,在初學階段是一個很難用語言來形象描述的問題。歌唱呼吸通常採用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更多地是採用胸腹式結合的呼吸方法。歌唱的呼吸與歌唱的姿態有著密切的關係。只有在良好的站立姿態基礎上,身體各部位舒展放鬆,將氣息緩緩吸到肺的底部,兩肋擴張給肺部提供足夠的空間迫使橫膈膜下降。氣息吸進之後要學會保持。胸肺腹部要儘可能保持吸氣時的擴張狀態,不能一張嘴把氣全部撥出去。要根據歌曲音樂的需要有節制地控制氣息的撥出量。無論是呼還是吸,應該是在舒服、自然、輕鬆愉快的情形中進行。比如小孩子在睡覺時,腹部是一漲一縮的,背部也是有起伏的。這正是歌唱需要追求的呼吸方法。

四、選擇好的指導老師

聲音就如同一塊寶石,無論它品質如何優秀,在沒有經過研磨之前,是不會閃射出耀眼的光芒。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一塊品質優秀的寶石,研磨的方法不得當,就很可能毀了這塊寶石。因此,對於初學聲樂的學生來說,選擇一位適合自己的、經驗豐富的聲樂指導老師至關重要。聲樂指導老師要能夠把握學生聲音的個性,要有靈敏的聽辨力和靈活的方法。就好比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廚師,憑著自己的直覺就能把各種材料的美味佳餚烹飪出來。作為聲樂指導教師對學生不論是發聲、咬字、吐字或體會詞意曲情,把握樂曲結構,進行感情著色,甚至對學生的生活、愛好、思想都應該能提出合理的和有見地的意見來。要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所有的學生都用同一種方法去訓練。好的聲樂指導老師並不一定要具有優秀歌唱家的實力或是有名望的聲樂教育家。他應當具備最大限度地培養和發掘學生潛質和才能的能力。在人格、素質、技能等諸多方面培養和影響學生,為學生設計打造美好的未來。

五、歌唱訓練

由於發聲練習的旋律較平穩,起伏不大,多按照音階、音程等較規律地進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歌唱發聲器官和肌肉會逐漸適應發聲要求。有不少學生在發聲練習時聲音和氣息能按要求做的很好,可是一旦唱歌聲音就找不到感覺了。這說明歌唱的發聲技巧還不能夠運用自如,歌唱中的母音連線還不能建立在相對統一的空間狀態上,樂句的長短不一和強弱對比所造成的氣息支援上的不斷變化。要想把歌唱得優美動聽,真正做到字正腔圓,聲情並茂,就必須在歌唱訓練過程中全面地培養自己的音準、節奏、旋律的流動性、樂句的線條、語氣的分寸感等,在聲樂作品中完善聲音技巧和音樂修養。

六、舞臺表演

舞臺表演舞臺上的一招一式是和生活中真實感情的體驗和積累分不開的。它是生活體驗之後經過藝術加工、創作的感情再現。在舞臺上演唱時,即不能一動不動地唱,也不能毫無目的地胡亂表現。要做到“神形兼備”,通過恰到好處的表演來使歌聲和形象完美地結合,營造出歌曲表現應有的氛圍。要有良好的颱風,從一走上舞臺就要溶入到音樂裡,落落大方、舉止得體,在有修養的藝術均衡中去表現音樂,注意在平時訓練的一點一滴中培養演唱的表演能力。

拓展內容

聲樂入門知識

一、學聲樂的條件

要學聲樂,就必須要具備以下三方面條件:

1. 良好的音樂素質

學聲樂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有良好的音樂素質。音樂素質指的就是在音準、節奏、樂感方面有敏銳的感覺能力。

2. 基本的音樂知識和技能

學聲樂的重要條件是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和技能。音樂基本技能包括:視唱練耳、樂理知識、鍵盤樂器基礎。

3. 良好的嗓音條件

一般人認為,學聲樂就必須要具備天然的好嗓子,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當然天然動聽的嗓音是學聲樂的有利條件,但有好嗓子不一定就能學聲樂。

二、如何學聲樂

學聲樂包括兩個方面的學習:

1. 歌唱技巧

歌唱技巧的學習可以通過自學或者跟著老師學習兩種方式。自學聲樂可以購買一些聲樂書籍或者下載一些自學聲樂教程來觀看。這種學聲樂的方法,長時間會導致發音錯誤無法改正。建議可以報一些聲樂學習班,讓專業的老師教你係統的學聲樂知識。

2. 聲樂理論知識

要想更好的`學聲樂,在學聲樂的過程中,必須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學聲樂理論的基礎,可多看看聲樂的視訊,對學聲樂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三、聲樂訓練

學聲樂要有一套完整的聲樂訓練體系。聲樂的訓練方法如下:

1. 呼吸訓練

唱歌呼吸是發聲的動力,是學聲樂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呼吸方法來控制,也就無法更好的學聲樂。

2. 發聲練習

發聲練習是學聲樂步驟中最基本的練習。實際上是把歌曲最基本的樂句提出來,在合適的音域內作半音上行或下行移動的練唱。

3. 歌唱語言

歌唱語言是學聲樂中的重要部分。歌唱,就是將音樂化的人聲與語言相結合,表達情意的音樂表現。

聲樂的基本練習

[練習一] 仰臥吸氣、呼氣

仰臥,像要睡覺那樣,全身放鬆,吸氣,這時,氣就能吸到腰的周圍(可以用手摸摸自己的腰和腹部),停片刻,然後呼氣,呼氣時,用舌尖小聲的說“絲”,或“無“,每次練習都要用表檢查一下一口氣呼盡,需要多少時間。開始練習,一般只能達到20秒左右,以後可以達到40秒以上。

這個練習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什麼叫“把氣吸到腰的周圍”。當學生體會到了以後,可以改為坐著的姿勢,以後要用站著的姿勢來練。

這個練習,每天做數次,每天練習的時間不得少於五分鐘。

[練習二] 哈腰吸氣、呼氣

如果採用站立的姿勢練習氣息,不能把氣,吸到腰的周圍,應該先做這個練習。方法是:先挺胸收腹站好,然後上身前傾,如鞠躬狀,(手自由下垂或向前伸,扶著桌子或什麼東西)吸氣,後腰膨脹,稍停片刻,呼氣,嘴裡說“絲”或“無“。氣呼盡,再吸氣,再呼。連續做數次,要把注意力放在後腰的膨脹上。用鼻子吸氣,也可以用嘴和鼻子同時吸氣。這是“慢吸慢呼”的練習。

會做之後,改做“快吸快呼“的練習。方法是: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吸氣時鼻翼內收,吸出響聲來,吸氣是主動的,呼氣不要主動,這個練習要連續做快吸快呼30——50次以上。以後逐漸增加次數。每天的練習時間不得少於五分鐘。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確實體會到“把氣吸到腰的周圍”了,再練習時,就可以把鞠躬的角度改的小些,逐漸改到用站立的姿勢進行練習。如果用站立的姿勢,也能做到把氣吸到腰的周圍了,以後就用站立的姿勢進行練習。

這個練習的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把氣吸到腰的周圍”的感覺。重點是讓學生體會後腰在呼氣時要保持吸氣的狀態。大家知道,唱歌是要使勁的,哪裡使勁?有的老師說:“唱歌要使腰勁”。可見腰沒勁是唱不好歌的。平時人們說的某某人唱歌“底氣足”,恐怕就是因為他的腰有勁的緣故吧。

上述的兩個練習,在呼氣時,也可以唱一個字,比如“烏”或“啊”、“厄”等;也可以連續的說“1、2、3、4、5、6、7、8、9、10,1、2、3、4、5、6、7、8、9、10。”

反覆說。

[練習三] “氣泵”

掌握了“練習一”和“練習二”之後,就可以做這個練習了。這是前蘇聯莫斯科蘇維埃劇院斯特列尼科娃創編的“呼吸操”中的一節。

練習的方法是:上身前傾如鞠躬狀,在前傾的過程中急吸氣,讓後腰膨脹,在恢復直立姿勢的過程中呼氣。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吸氣時,鼻翼內收,吸出響聲。反覆這個吸和呼的動作。累了,休息一下再繼續練。

熟練之後,上身前傾半程時吸一次氣,讓後腰膨脹,然後馬上放鬆把氣撥出,恢復到直立時再吸一次氣,然後馬上撥出。就像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時發出的聲響。每次連續做一分鐘,每天練習的時間不得少於五分鐘。

這個練習是最有效的練習方法之一。練習時要注意:為吸進多一些的氣而拉長吸氣的時間是錯誤的。應該在短時間之內吸進更多的氣才對。

[練習四] 急吸急呼的另一種練習方法:“吸紙條”

手持一窄紙條,放在一鼻孔前,用鼻子急吸氣,紙條被吸向鼻孔,把鼻孔蓋住,同時發出一個“嗒”聲,然後,用嘴呼氣。如此反覆。氣吸的勁越大,“嗒”聲越大。練習時,思想上要只注意吸氣,只注意腰的膨脹。呼氣,不是主動的,吸氣後,只要將膨脹後的腰放鬆,就可以把氣撥出了。這個練習的要求是:每30秒吸80-90次。每練一次必須堅持30秒。稍停片刻再練。每次不得少於五分鐘。以後,把時間增加到40秒、50秒、60秒、直至3分鐘,或更多。其次數,以每秒2-3次為準。也就是說,一分鐘要吸120--180次。當然,這個練習是很累的。你能堅持練嗎?

在聲樂學習中還有所謂“狗喘氣” 或“蛤蟆氣”的練習。就是學狗張嘴呼吸的練習,就是“急吸急呼”的練習。這是以前很流行的練習方法。這個練習方法,練的時候張嘴吐舌,練一會嘴就發乾,所以許多人不願意練。如果你也不願意練,就建議你用這個“吸紙條”的方法來練。其作用是一樣的。

[練習五] 仰臥吸氣、舉腿呼氣

仰臥,吸氣,呼氣的同時舉腿。(腿離開地面即可,不要舉的很高)呼氣時,嘴裡說“絲”或唱一個音。可以是短音,也可以是較長的音。這個練習,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呼氣時腰、胃部、和小腹等部位的感覺,——肚臍以上的部位往外凸,腰部膨脹,小腹隨著呼氣而向裡收。即前邊說的:‘先凸胃、再收腹”。

這個練習主要是鍛鍊和歌唱呼吸有關的肌肉,使之靈活、有力。所以,學習聲樂的人都要注意鍛鍊身體。在做這個練習的同時,最好也練練“仰臥起坐”。當然,選做其他有助於增強腰腹肌的運動也都可以。

[練習六] 吐脣哼鳴

嘴脣稍前凸、放鬆,呼氣時讓嘴脣顫抖,發出似“嘟”或“噗”的聲音。先練發短音,而後再練髮長音。熟練之後,可以用這個“嘟嘟”聲哼發自下向上而後再向下的滑音。 也可以哼唱歌曲的旋律。如果開始練習時,發不出“嘟嘟”的哼鳴音,也不要著急,那就先讓嘴脣顫抖發出“噗噗”的聲音也行,此時要把注意力放在感受呼氣時腰部和腹部的動作上。有的人嘴脣所以不顫抖,是因為嘴脣不放鬆,要知道,嘴脣的顫抖,是氣息通過嘴脣縫隙時,由於壓強的改變而造成的,不是嘴脣用力的結果。

氣息的練習還有很多,比如:用“聞花”、“聞味”的動作,練“慢吸”和“急吸”;用“吹灰塵”、“吹滅火苗”的動作來練“快呼”;用“吹火焰”使之晃動而不吹滅它來練“慢呼”;用“憋氣”的辦法體會腰的膨脹感;用笑的練習(哈哈大笑、嘿嘿的笑、嘻嘻的笑、哼哼的冷笑)來增強呼吸的功能。平時走路或坐著學習,也要注意呼吸的方式,如果能按聲樂學習時的要求來吸氣和呼氣。那這就等於全天都在練習呼吸。

老師上課時,是結合發聲曲來練呼吸。學生課外練習時,如果有條件也可以用發聲練習曲練。如果沒有條件,就用我上邊介紹的方法練。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最後,我要強調的是:呼吸的練習要貫徹到整個聲樂的學習過程中。即使畢業了,不再上聲樂課了,也要繼續堅持練。否則,呼吸功能減退了,唱起歌來就會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