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說課稿國中彙編3篇

學識都 人氣:1.15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國中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說課稿國中彙編3篇

說課稿國中 篇1

一、說教材

《認識三角形》是蘇教版四年級下冊上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角,初步認識了三角形,但對三角形的三邊關係未曾探索,本課將引導學生探究三角形的三邊關係,理解任意二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教材給我們提供2個例子,例題1提供場景圖讓學生觀察,並找出其中的三角形;再聯絡日常生活說說還在哪裡看到三角形。通過找和說喚起學生對三角形初步認識的回憶,從整體上初步感知三角形。例題2讓學生任意選三根小棒圍一個三角形,在此活動基礎上我增加了讓學生找出第三邊的長度範圍,這樣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第三邊的長度是有一定範圍的,更容易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最後教材還安排"想想做做",讓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所以學好這部分內容,不僅可以從形的方面加深對周圍事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可以在動手操作、探索規律等方面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學習其他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積累知識經驗。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這一教學內容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與作用,以及新課標的要求"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結合教材,根據學生的知識現狀和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知道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能判斷三條線段的長度能否組成三角形。

過程與方法:1.在學生探索三角形三邊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

2.在學生探索發現規律後,培養學生自主總結得出結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鼓勵學生探索發現,培養學生小問題大鑽研的精神。

2、在數學中很注重結論的嚴謹性,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三、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難點:使學生理解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四、 說教法學法

在教法上採用實驗法、以及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形式,並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讓學生動手操作,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分組討論、合作學習,老師恰當點撥,適時引導,多媒體課件及時驗證結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髮展為本,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在學法指導上,我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激發他們主動探索。借鑑杜威"做中學"的思想,將學生分成5人學習小組,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在猜想、質疑、驗證、探究、測量、實踐操作、問題解決等過程中,經歷想一想,猜一猜,畫一畫,比一比等活動,努力營造協作互動、自主探究的課堂教學氛圍,將課堂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得以發展。

五、說教學過程

1、聯絡生活,提出問題:出示情景圖,找出圖中的三角形。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讓數學生活化。學生聯絡生活說說見到過的三角形,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絡,生活數學化。從整體上初步感知三角形,再抽象出圖形讓學生認識,教師並介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幫助學生形成三角形的概念。讓學生思考:三角形是由三條邊組成的,那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搭成三角形呢?

2、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國小生好奇、好動,根據國小生的心理特徵,教師要千方百計為學生提供操作的機會,手腦並用,化抽象為具體,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在動手操作中激發出創新的潛能,體驗到發現的樂趣、成功的愉悅。

第一層次是動手操作,發現問題;為每組同學準備好的4根小棒(10釐米、8釐米、5釐米、2釐米),任選其中的3根圍一圍。並設計"從中你有什麼發現?"為學生自主學習搭建一個平臺,讓學生在更自由、更廣闊的空間中去合作、探索和發現。學生在小組的合作與探究中發現不是任何三根棒都能搭出三角形的。事實推翻了學生頭腦中以前的錯誤認知,激起了思維的矛盾,使學生不得不重新認識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係。這種重新認識是學生對三角形三邊關係認識上的第一層次。

第二層次是小組合作,探究規律;我抓住契機巧妙設疑:任意選擇三根小棒,為什麼有的能圍成一個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行呢?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祕密?提出活動二的要求:給你兩根小棒,一根10釐米,一根8釐米,你還能配多長的小棒和它們組成三角形?兩人合作把小棒的長度量出來,比一比誰配的小棒最短?誰配的小棒最長?課堂上,學生小組的合作交流、形成頭腦風暴,我有充分的時間去關注學生的動態生成,多方面的深入瞭解學生的情況,及時點撥。接著組織學生交流,交流時適時運用幾何畫板演示驗證。從而使學生知道第三條邊的長度是有一定範圍的,這種初步認識是學生對三角形三邊關係認識上的第二層次,也是學生思維發展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

第三層次是推廣驗證,得出結論。第一步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長度,用語言敘述三角形的三邊關係;第二步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把結論寫規範。重點幫助學生理解"任意"兩字,我這樣引導學生思考:剛才活動一中10釐米、8釐米、2釐米不能圍成三角形,那10釐米和8釐米的和也大於2釐米的,為什麼不能圍成三角形?你認為對於三角形三邊關係,怎樣表達更嚴密?最後學生終於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對"任意"二字的理解,使學生對三角形三邊之間關係的認識得到了深化。這種深化的認識和理解是學生對三角形三邊關係認識上的第三層次。

3 深化認知,拓展應用。

基礎練習 線上測試,接著實時反饋測試情況。這部分的練習鞏固了基本的知識點,強化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對組成三角形的規律的認識,掌握更好的判斷方法——較短兩條線段之和大於第三條線段,便可構成三角形。

說課稿國中 篇2

一、說教材

1.課時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質數和合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約數和倍數的意義,瞭解了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徵之後學習的又一重要內容,它是學生學習分解質因數,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基礎,在本章教學內容中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①掌握質數和合數的概念,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②知道自然數還可以分成質數、合數與1三類。

(2)過程和方法:通過100以內的質數表的製作,使學生學會合理選取學習材料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說學情

《數的整除》這一單元,概念多,理解難,易混淆。學生通過對約數和倍數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數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約數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三、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轉變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根據本節知識特點和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遵照課標精神,我採取了動手操作,引導探索,發現規律,培養分類歸納的數學意識和品質的教學方法。

四、說學法

教師的任務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會學。因此,我在設計這個教學內容時分了這樣幾個層次。

第一層次:

首先讓學生從1到20中隨意挑選5個數寫出這5個數的約數,然後通過彙總整理歸納,使學生髮現自然數還可以按約數的個數分成質數、合數與1。

第二層次:

接著通過判斷一些數是質數還是合數,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質數與合數的概念以及掌握質數與合數的判斷方法。

第三層次:

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來製作一張質數表。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就設計了4張數表,讓學生通過對數表的選擇,來感悟學習材料的選擇對方法的應用是有影響的。從而使學生領悟到今後在研究問題時,要注意選擇最方便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找2到50中的質數這一環節,我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組內互相交換意見,這樣學習方式就變得多樣化了,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從而自發地掌握了學習方法。整個過程,從思維的形式上說,是有聯絡的,有序的,處於“做數學”的水平。促使學生學習和反思“動腦”的方法,真正學會學習。

第四層次:

在製作完質數表後,我安排學生用質數表來判斷質數和合數,使學生體會到質數表的優越性。

第五層次:

最後安排了一個小遊戲,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和以前學到的知識來介紹自己的學號。遊戲練習、符合國小生的興趣,學生都樂於積極參與,在收到鞏固的最佳效果的同時,又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說課稿國中 篇3

第一板塊:說教材

《古代詩歌五首》是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具有長於吟誦、激發想像、娛悅性情的特點。這五首古代詩歌,集美景、美情、美言於一體,都是寫景抒情的佳作。詩人們登山望海,駕舟揚帆,賞花觀鳥,詠春悲秋,用凝練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幅圖景。本課的教學重點,一是感受作者的審美情感,神遊優美深遠的詩化意境,激發審美想像、培養審美意識。二是析美情、賞美景、聚美言。品味課文精彩生動的優美語言,吟誦涵泳,薰陶感染,積累詩文語句、積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識,積貯豐富的閱讀體驗,積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積聚優雅的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課前自學是學生個性化的個人學習階段,必須保證充分的準備、思考時間,為課堂上建構新知作好材料、背景、經驗方面的鋪墊。

1、鋪墊認知的臺階――疏通文意。上網或查書檢索五首詩歌的含義,瞭解作者的身世、詩歌創作的背景,解決不認識的字詞。

2、激發探究的慾望――標出每首詩歌每行的最後一個字的拼音,探究樂府詩、律詩、詞、曲在表現形式上的規律。

3、關注以往的經驗――回憶、檢索自己以前曾經讀過的有關鄉愁、初春、夏夜的古今詩文,想想是否與本課有什麼聯絡。

4、形成初步的語感――大聲朗讀詩歌,感覺一下重音和節奏怎樣處理更有表現力,作出標記。

第二板塊:說教法

(一)說教法

1、方法導學,授人一漁。對五首古詩採用分著教,合著比。通過學習本課的五首詩歌,學會賞析品評古代詩歌的方法。

2、貼近文字,以讀貫串。誦讀是對課文語言以及課文內容的直接、真切的感知,是進入課文情境、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條最有效的途徑。在本課要教會學生帶著美好的情懷、美好的想像,用優美的聲調,抑揚頓挫地“美讀”課文:吟讀,讀出韻味;譯讀,讀出意境;背讀,積累語句;品讀,品評意趣;說讀,拓展詩意。

(1)體會詩情――吟讀《觀滄海》,體會詩人豪放的情懷,品味詩情美。

[4]

(2)想像畫面――譯讀《次北固山下》,對重點語句展開畫面想像,想像畫面美。

(3)穿插聯想――說讀《錢塘湖春行》,插頁聯絡有關描寫春天的古今詩文進行比較,賞析詩意美。

(4)品味意趣――評讀《西江月》,評說詞中物象的意趣之美。

(5)析詞補白――品讀《天淨沙·秋思》,探究小令中修飾詞的作用,補白想像空間,體會作者煉詞美、語言美。

(6)積累美句――採用不同形式的朗讀、背誦,啟用學生多維的思維空間,快速背誦古詩、感悟古代詩歌的音樂美。

(二)學習形式:在充分的語文活動中,讓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展示個性,體驗、感悟、參與、創造。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三板塊: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授樂府詩《觀滄海》和律詩《次北固山下》

一、品味詩情美――吟讀《觀滄海》,體會作者豪情。劉勰說:“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一入課即緊緊抓住作者情感的抒發點上去感悟、把握每首詩歌的基調,為深入理解詩歌內容作好鋪墊。

設定小組學習活動:五首詩分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從哪些詩句中看出?劃出關鍵句。

《觀滄海》--“日月之行”至“若出其裡”,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巨集偉抱負。

《次北固山下》――“歸雁洛陽邊”,思鄉。

《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抒發了詩人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的喜悅之情。

《西江月》――“稻花香裡說豐年”,秋天豐收的喜悅。

《天淨沙·秋思》――“斷腸人在天涯”,枯、老、昏等修飾詞,表現了蕭條寂寞悲涼的情緒。

重點以《觀滄海》為例進行示例分析:

1、插頁――補充背景。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也是我國第一首完整的寫景詩篇,是作者於建安12年北征烏桓,凱旋歸來時所作。當時他經過擒呂布、降張繡,在官渡打敗了主要對手袁紹,接著又誅袁譚,平高幹,北征烏桓一舉獲勝,統一了北國,正可以南征孫劉,實現統一,完成巨集業。眼下鎧甲未卸,征塵未洗,佇立峰頂,面對大海,浮想聯翩,寫下這篇樂府詩。

2、問題切入:全篇以“觀”字統領,說一說作者觀到的海是怎樣的?滄海的寓意是什麼?表現了作者什麼感情?--引導仔細觀察、閱讀文字,自主學習。

3、背讀――強調積累,快速記憶。分兩步:

(1)合作探究:題目為觀滄海,全詩以“觀”字統領全篇,作者觀到的景象有哪些?

滄海-水-山島-樹木-百草-秋風-洪波-日月-星漢

(2)抓住關鍵詞,突出重音,進行快速背誦。

3、譯讀――整體感知,疏通文意

結合背景譯一譯,並進行畫面想像:作者在吟詠這首詩時的情景和情緒。

4、說讀――說一說作者筆下的海是怎樣的?滄海的寓意是什麼?表現了作者什麼感情?

作者以海自比,志在容納。這首詩看似寫景,實則述志。其中的日月之行四句,構思獨具匠心,把大海塑造成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巨集偉的藝術形象。表現了詩人的寬廣胸懷和豐富的想像力,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巨集偉抱負。

學生體會:一切景語皆情語,狀物是為了言志。

5、吟讀――體會感情,培養語感

在理解的基礎上吟讀,體會詩情和語氣節奏,讀出氣勢與豪情。

二、想像畫面美――重點對《次北固山下》的畫面進行想像,兼顧聯想其他幾首詩歌。

1、說讀――拓展詩意,讀出畫面

小組合作理解詩意,可以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析。

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激發想像,學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

討論明確:春潮湧漲,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的人視野也因之開闊。此句寫得恢弘闊大;“風正一帆懸”愈見精彩。“懸”是端端直直高掛著的樣子。

2、譯讀――想像意境,譯出韻味

方法引導,鋪設臺階,學生讀詩,老師翻譯首聯和頷聯,提醒注意押“an”韻,學生試著翻譯。寫在詞語積累本上,頸聯和尾聯由學生自己試著翻譯。

師譯:

客居他鄉的遊子要行的路正從青青北固山向遠方伸展。江上碧波盪漾,我正乘船向前。

潮水上漲與岸齊平,江面變得開闊無邊。和風吹拂,一葉白帆好像懸掛在高遠江天。

(頸聯和尾聯的翻譯指導:紅日從東海誕生了,衝破殘夜,驅盡大地的黑暗。大江瀰漫著溫煦的氣息,春天提早進入舊年。我多麼思念親愛的故鄉呀,書信早已寫好,如何寄回家園。掠過晴空的北歸鴻雁啊,拜託你們把信捎到洛陽那邊。不求答案的統一,只要譯出意境並且有一定的韻味即可。)

品評佳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品味“生”和“入”字的煉字藝術,聯絡生活實際,說說該句表現的哲理。

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還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這一句已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情呢?兩句煉字也極見功夫。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和“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徵,提到主語的位置強調,並且用“生”和“入”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情感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走黑暗,江春入了舊年將趕走嚴冬,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此句被稱為千古名句。

第二課時:教授《錢塘湖春行》、《西江月》和《天淨沙·秋思》

三、體會詩意美――聯讀比較賞析《錢塘湖春行》的詩歌內容。

1、調動積累:運用聯想將原來學過的詩文來為該詩作註腳,用散文去詮釋詩句。本單元中,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草圖”、“春花圖”跟《錢塘湖春行》中“幾處早鶯爭暖樹,幾家新燕著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有異曲同工之妙。啟發學生回憶背誦,比較兩種表現方式的異同,解讀、理解律詩的特點,欣賞律詩的聲律和聲韻之美,積累詩句。朗讀品味對偶句,讀出韻味。

2、插頁補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池塘生春草,園柳變禽鳴”(謝靈運的《登池上樓》);“昨夜一霎雨,天意蘇群物。何物最先知?虛庭草爭出。”(孟郊的《春雨後》);“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少須顏色好,多漫枝條剩。”(杜甫《麗春》);“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白樸的《天淨沙·春》)以上幾首詩中,哪些地方與《錢塘湖春行》有相似意境,進行比較閱讀?

3、研讀與賞析:“幾處”為什麼不是“處處”,“誰家”為什麼不是“家家”?

討論明確:詩人對周圍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鶯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處處,不是家家。從這鶯和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甦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出來,使人可以想像出,過不多久,奼紫嫣紅開遍,草長鶯飛的景色就會到來。

四、品味意趣――重點欣賞辛棄疾的《西江月》的意境美。

插頁題解:“西江月”是詞牌名,詞是一種和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也稱“詩餘”、“長短句”等。這首詞有個題目“夜行黃沙道中”,黃沙,即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縣西,辛棄疾退隱上饒帶湖期間,經常行經風景優美的黃沙道中。明月、清風、驚鵲、鳴蟬、稻香、蛙聲,詞人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觸覺到的,都是如此令人心曠神怡。物象豐富、意趣盎然。這首詞構畫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一片詩情畫意,優美動人。夜色那麼清幽,氣氛那麼恬靜,充滿了鄉土氣息,抒發了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

[4]

1、評讀,品評意趣。尋找詞中有哪些地方表現出了詩的意趣?探究後明確:

(1)夜行山中忽逢陣雨,恰好“忽見”住過的茅店,想什麼就有什麼,作者真是喜出望外!

(2)賞明月、拂清風、看驚鵲、聞稻香、聽蛙聲與蟬鳴,感覺閒適與喜悅。

(3)上片寫景色其實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詞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詞的意趣所在。

2、吟讀,讀出詞的韻味,劃分節奏。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五、析詞補白――重點欣賞《天淨沙·秋思》中煉字美。

1、探究想像:作者一字一景,惜墨如金,曲中出現的景有哪些?給讀者的感覺是怎樣的?為什麼?

討論明確:小令的前三句,18個字,共寫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事物,九種事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使各個事物頓生色彩,都帶上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全篇純用白描勾勒出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出天涯淪落人的愁苦之情。

2、閱讀比較:元代詞曲作家白樸的兩首《天淨沙》小令: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天淨沙·秋》)“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天淨沙·春》)在情緒上與《天淨沙·秋思》有何異同?

3、改寫:如果把修飾語和中心詞略加改動,讓詩的情緒變得清新、喜悅,如何改?

4、析詞補白:詩句的簡潔,為讀者創設了豐富的想像空間,正像繪畫和書法中的“飛白”,讓人產生無窮的聯想。請學生想像語詞之間的關係,為這首小令補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小令體現的意境表達出來。可以畫、可以講故事、可以配樂朗誦、可以翻寫新詩或者散文。

六、讓學生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

七、作業:

1、背誦並默寫五首詩

2、課外查詢資料,將下列詩詞補充完整,說說詩詞中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的什麼景物,並背誦下來。

(1)風吹柳花滿店香(李白)

(2)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李煜)

(3)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