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說課稿《釣魚的啟示》

學識都 人氣:1.74W

一、說教材

國小語文說課稿《釣魚的啟示》

是人教版第九冊第四單元的《釣魚的啟示》,它講述了作者30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親一起去釣魚,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鱸魚,此時離鱸魚捕撈開放時間僅差兩個小時,父親竟讓“我”把鱸魚放回了湖裡。這件事情讓我受益終身。它是一篇適合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好教材。

 二、說學情

國小五年級學生已經具有獨立識字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一些學習方法,初步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釣魚的啟示》這節課情節性強,語言質樸,含義深刻,學生愛讀,但不一定讀得懂。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憑藉關鍵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然後再帶領學生走出課本去聯絡生活實際,談談怎樣處理利益與道德之間的關係。

 三、說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把握和學情的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標示出發,制定了以下午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學習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瞭解課文內容。

2、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並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過程。

3、理解父親沒有商量的餘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裡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受到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自覺抵制各種“魚”誘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心理變化。感悟文章中做人的深刻的道理

教學難點:精讀重點語句和段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五、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採用以下的教法:

1、情景教學法:教師通過匯入並恰當的運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很快入境動情。

2、朗讀感悟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

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情感。教師運用語言渲染,引導想象,鼓勵學生多讀多想,讀思結合,以此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的重點語句及其段落。

 六、說學法

在學法上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自悟,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以此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的發展。

 七、說教學過程

《釣魚的啟示》一課,應以培養學生髮現美為主,以學生髮展為本,活用教材,突破教材。通過課件的適當穿插,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主動。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一談我的教學設想:

(一)、情景匯入發現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這樣的匯入:幻燈片播放月夜圖,伴著優美的樂曲,學生欣賞皎潔、清柔似水的月夜圖畫。讓畫面定格在一幅和課文內容吻合的幻燈片上。“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中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你能找出課文中描寫這種情景的句子嗎?這麼美的月色,誰能將這種美妙讀出來?”學生迅速找出了文中描寫月夜的句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起來。給學生個性化朗讀創設了一個展示平臺。同樣一個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朗讀起來也就不一樣。學生把意境美和文字美,通過自己的感情朗讀充分展示出來了。同時也把學生帶入月夜的故事裡去了

(二)以讀為本感受美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在這樣美好的夜晚,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呢?讓學生初讀感知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對故事有了初步的理解。

2、品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幻燈片出示閱讀提示:

(1)默讀課文1—3自然段(釣魚部分),邊讀邊想:“我”釣到大鱸魚的時候,“我”和“父親”是什麼樣的心情?

(2)、自由朗讀課文4——9自然段(放魚部分),“我”釣到一條大鱸魚時,父親和“我”都很得意,而面對到手的這條大鱸魚,我們面臨著一個什麼難題?面對這個難題,我和父親的態度分別是怎樣的?找出相關的語句,同桌交流。

(3)、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人物不同的心理和態度。(教師也扮演角色參與其中。)

爸爸:“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裡去。”(語氣堅決肯定)

孩子:“爸爸!為什麼?”(急切)

爸爸:“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平靜)

孩子:“可是不會釣到這麼大的魚了。”(大聲爭辯委屈)

通過以上朗讀,從“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裡去”中的“得”字感受父親態度的堅決,從父親的一聲“孩子”去感受父親對“我”的溫柔和深情,體會其矛盾的心理和實踐道德的決心。)

3、瀏覽課文第3——9自然段,小組討論,歸納出“釣魚—放魚”時“我”的心裡變化過程:驚喜——驚訝——委屈——無可奈何

(得意)(急切)(難受)(依依不捨)

(設計意圖:把讀書的時間交給學生,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合作探究的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4、品析重點句(10——11自然段啟示部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裡的“魚”是指什麼?作者最後對父親的行為會懷著怎樣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