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的名人故事

學識都 人氣:2.41W

蒲松齡的名人故事1

蒲松齡的名人故事

蒲松齡落第不落志

蒲松齡是清代的文學家,他自幼聰明好學,但長大後屢次應試皆落第.蒲松齡並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繼續追求成功。他曾含羞自薦,給當時德高望重的大宗師黃昆圃寫信,希望能得到幫助,然終沒能如願。

從此,他不得不在鄉間一邊教書,一邊繼續準備應試。

正在這時,他的愛妻陳淑卿離開了人世,這使他悲慟欲絕,生活更加清苦。但生活的艱辛與愛妻的去世並沒有動搖他追求成功意志。他化悲痛為力量,自作了一副對聯來激勵自己,上聯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下聯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為了實現自己的夙願,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讀書中去,向時間索取知識和財富。他說:"耗精神與號呼,擲光陰與醉夢,殊可惜也!"

他還堅持不懈地從群眾中獲取知識;他在家鄉靠近大路旁的一棵大樹下面,鋪一張蘆蓆,設茶備煙,凡是路過此地的人,他都免費供茶供煙,請他們講一兩個民間故事。就這樣,年夏一年,日復一日,他廣泛蒐集素材,勤奮寫作。

歷經20年,他終於寫了聞名中外的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這部著作通過說狐談鬼的表現方式,對社會的黑暗面進行批判,並"寓賞罰於嬉笑",具有百誦不厭的藝術魅力。同時,他還完成了《聊齋文集》四卷、《聊齋詩集》六卷、《聊齋俚曲》十四種及其他雜著。

小蒲松齡巧對對氣石鄉紳

蒲松齡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他的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蒲松齡早年就有文名,為村裡人所稱讚。當地一個姓石的鄉紳十分嫉妒,一心想找個機會顯露一下自己的"才學"。

這天,他找到正在和小夥伴們玩耍的蒲松齡,指著不遠處被塌落的磚牆砸死的一隻小雞,信口謅道:"細羽家禽磚後死。"念罷,他又得意洋洋地要蒲松齡來對。

聰明的蒲松齡早知石鄉紳的為人,就心生一計,假裝為難地說:"我哪能對得上先生出的妙句。既然先生非要我學著對不可。我就一個字一個字地試著對對吧!"

石鄉紳信以為真,便點頭同意了。

蒲松齡又說:"不過,還得請先生幫我記記,要不然,對完後面的,前面的也就忘了。"

石鄉紳更得意了,心想,這一回準能看上這個小傢伙的笑話了。於是,毫不猶豫地回答說:"好,好,你說我記!"

蒲松齡扳著指頭,一字一字地對開了:"粗可對細,毛能對羽,有家必有野,有禽還有獸,石同磚成對,先與後可聯,生死相對,自不必說。總算都湊上了,請先生連起來看看怎麼樣?"

石鄉紳照蒲松齡對的字一念,臉色"刷"地變得豬血般紫紅。原來這七個字連起來是:"粗毛野獸石先生"。

蒲松齡和小夥伴們齊聲喊著這個對句,連蹦帶跳地跑了。這個撈了一頂"粗毛野獸"桂冠的石鄉紳,只好自認晦氣。

蒲松齡迴應宰相的"請吃半魯":

蒲松齡屢考不中,回至家鄉蒲家莊除了教書之外,便是將滿腔的憂憤都傾注在《聊齋志異》上,從不與官場來往。

一日,忽然接到宰相一份請帖,上面寫著"請吃半魯"。蒲松齡對此類請帖,深惡痛絕,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當官的還只顧吃喝玩樂。於是,對送請帖的來者說:"我身體不佳,不能前往,請回復宰相諒解。"其妻在一旁聽到丈夫不去赴宴,認為不妥,對蒲松齡說:"這樣做不好,人家一是宰相,當了官沒忘舊友;二是您和宰相曾經同窗共讀,不管從哪方面說,都應該去。"蒲松齡沉思良久,最後還是決定赴宴。

來到宰相家裡,席宴開始,只見兩位使女抬著一盆魚湯送上桌來。宰相說:"請包涵,小弟入官以來,一直默守清廉,不涉煙塵,此非是席宴,不過想請尊兄嘗試一下怎麼混水摸魚而已,只有悟此奧妙,才可步入塵世。"蒲松齡聞此,很是不悅,認為人生就該著汙泥而不染。於是想了個法子,來日回敬宰相。

事隔數日,果然,蒲松齡採用同樣的方式,宴請宰相。宰相接到"請吃半魯"的請柬之後,欣然前往。看到茅房破屋,心裡不由產生一種憐憫感。想當年,同窗共讀,老兄的學識遠遠超過我幾倍,只因性情剛直,對世態炎涼懷有不滿,加之無錢打點各級考官,竟落到如此地步。欲取銀兩救助,蒲松齡堅決不收。只和宰相敘舊,卻不提赴宴一事。

宰相感覺腹中飢餓,不時地到屋外張望太陽,但直到太陽偏西,仍沒有入席的動靜。宰相餓得實在憋不住了,問蒲松齡:"尊兄何時置宴"蒲松齡隨口答曰:"一日三餐已畢,您又吃足半魯,為何還要設宴"宰相恍然大悟,魯的下面,明明是個"日"字,我叫他吃了上頭,他卻叫我吃下頭,這個含義可不一樣呀,這個下頭吃進去,不是滿肚裡的太陽嗎?這不是明明勸我當個懷抱太陽的明官嗎?宰相雖捱了一天的餓,但領悟了做官的道理。

蒲松齡的名人故事2

在我國古代短篇小說集中,成就最高的莫過於《聊齋志異》了,因此,它的作者蒲松齡,自然就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流作家。

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號柳泉居士。出生於公元1640年,山東淄川(今淄博)人。

蒲松齡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祖上雖然沒有顯赫的人物,卻是都通經書,有些學問;特別是他的父親蒲架,更是精通儒家學說,也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學者。從這個意義上說,他的家庭,倒是稱得上世代書香。

蒲松齡生來聰慧穎敏,勤奮好學,又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有著良好的學習環境,所以在他去私塾讀書前,就已經在父親的指導下,讀完了《詩經》、《論語》和《孝經》。在學校讀書時,由於他對有些經書已經讀過,而且理解深透,有獨到見解,不久,便成了私塾老師的得意門生。私塾老師見他精力充沛,才華橫溢,沒有要求他重新再讀已經讀過的書,而是根據他自己的願望,讓他多讀史書和詩文。在八股文盛行的年代,一個私塾老師能做到這一點,也的確是難能可貴的了。

蒲松齡能在自己喜歡的知識領域中讀自己愛讀的書,其學習熱情也越發高漲,經常是夜以繼日,通宵達旦,計日程功,從不空費一日。後來,他曾在《醒軒日課序》中回憶這個時期的學習情況時說:“庶使一日無功,則愧,則警,則汗涔涔下也。”其意思是說,那時讀書如果一日沒有收穫,就感到慚愧,感到不安,冷汗淋漓了。

正是由於蒲松齡讀書如此刻苦用功,所以,到他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已經熟知經書,能詩善文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蒲松齡的家中日益貧困,父親蒲架只好放棄學問,改為經商;蒲松齡也只好輟學,跟著父親走南闖北。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蒲松齡仍沒有忘記讀書。每到一地居住下來後,父親外出做生意,他便在住地讀書。

有一天,蒲松齡身邊帶的書讀完了,便去集市的書攤上買書。途中,他看到一個說書老人正在為一群孩子講故事,他便湊上去聽。這時,老人講的是一個“捉蟋蟀”的`故事。

說是從前有一個皇帝,愛鬥蟋蟀,便下令各地百姓捉蟋蟀進貢。當時,有個叫成名的農民,運氣不好,很長時間也捉不到一隻,常常因此遭到官府毒打。成名被打得疼痛難忍,就去求巫婆為他想辦法。他按著巫婆的辦法去做,果然得到了一隻上等蟋蟀。成名如獲珍寶,準備第二天進貢給皇帝;可是,他九歲的兒子好奇,趁父親一眼沒看到,拿出來鬥,結果跑來一隻大公雞,一口給吃掉了。這孩子很害怕,感到無法向父母交待,竟自己跳了井,等父母發現救出後,孩子已經斷了氣。

那說書的剛講到此處,見有幾個公差走來,他擔心犯影射皇帝罪,趕緊收攤溜走了。蒲松齡掛心那一家人後來怎麼樣了,便追上說書人,請他繼續講下去,並拿出自己買書的錢,送給那老人。老人把他拉到一個僻靜處,悄悄地對他說:“那家人自兒子死後,剩下夫妻二人,又無法交貢,心灰意冷,也想自殺。然而,就在此時,他們的兒子卻變成了一個大蟋蟀,跳到父親身上,讓父親把它去獻給皇帝。於是成名含著眼淚把它交給了當地知縣,知縣又把它獻給了皇帝。皇帝見這蟋蟀不僅個大,而且鬥起來十分凶猛,宮中所有蟋蟀沒有能鬥過它的,十分高興,便將那位知縣提升做了大官。”

蒲松齡聽完這個故事,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憤恨地對那位說書老人道:“那知縣竟以一個孩子的性命,當了他升官發財的墊腳石,這縣官真是可惡。”

從此,蒲松齡不僅憎恨那些壞汙吏,也喜歡上了聽故事。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在隨父親走南闖北的經商過程中,一有空閒,便去聽說書人講故事;並且每聽完一個故事,回去就把它整理記載下來。到他十六七歲的時候,已經積累了上百個故事,為他後來創作《聊齋志異》奠定了基礎。正如後來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所說的,在他四十歲之前,鉅著《聊齋志異》就已經初具規模了,書中故事,是“集腋為裘”式地創作出來的,而其中的名篇《促織》,就是他把在十二三歲時聽來的那個“鬥蟋蟀”的故事改寫而成的。

蒲松齡十九歲那年,回到家鄉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個第一名中了秀才,一時文名頗高。可是,在他二十歲後,幾次進京應試,都未得中。最後一次考舉人時,他雖然成績優異,一舉得中,但到吏部時,竟被以“相貌醜陋,不堪為官”的理由,將他轟了出來。

當蒲松齡極為憤慨地走出吏部的時候,忽然遇到一位白髮老人,把他拉到僻靜之處說:“小夥子,現在做官,光有文才,沒有錢財,是做不上官的,你又何必為此生氣呢?我早就知道你為人正直,很有學問,還聽說你已經積累了不少故事;如果你能像明朝吳承恩那樣,廣泛蒐集民間故事,再把今天的事編成故事,去寫成一部故事書,不也是一大樂事嗎?”

蒲松齡聽後,猛然一驚,再仔細一看那位老人,正是當年那位說書老人,不由得激動萬分地說:“原來是您老人家!幸虧您提醒了我,否則會誤大事的。從今天起,您就繼續給我講故事吧,把您所知道的故事全部講給我聽,我一定要寫成這部書。”

老人高興地答應了。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說,他的《聊齋志異》是一部“孤憤之作”,就是指的這段經歷。

蒲松齡自從認識到“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輸璧,不能自達於聖明”之後,便回到家鄉,開始了創作《聊齋志異》的準備工作。為了蒐集到更多的故事,他一邊在淄川附近村內做私塾先生,一邊帶著茶水在村口路旁坐下來,招待過往行人,分文不收,只是請他們把平時看到或聽到的故事講給他聽。他一邊聽,一邊記錄。就是用這種方法,經過十多年的時間,到近四十歲時,蒲松齡已經蒐集到近五百個故事。

蒲松齡在四十歲以後,才開始一邊蒐集,一邊創作,終於在他接近暮年的時候,寫完了《聊齋志異》這部歷史文學鉅著。

公元1715年,蒲松齡去世,享年七十六歲。除《聊齋志異》外,他還寫有一千多首詩、一百多首詞、四百篇散文,以及雜文五種、戲劇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