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範文

學識都 人氣:2.04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範文

國小《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範文1

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為了營造強烈的文化氛圍,追求震撼人心的效果,我始終堅持從三個角度去把握教材,設計和實施教學。在上課之前,我對教材進行了深入和獨到的解讀。以“悼念”這條明線貫穿全課,輔以“關愛”這條暗線統領全文,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體會魯迅先生那中博大的胸懷。綜觀整堂課,具體體現在,用“悼念”把文字內和文字外的內容聯絡起來,把文字和擴充套件內容結合起來。用這樣的設計,把文字的主旨提升到魯迅的博大上來。相互照應,讓課更顯精緻。在課堂占課的過程中,對課堂節奏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救助農夫”這一個小故事濃墨重彩,從魯迅的那幾個動作入手,通過對“半跪”的分析,讓學生說出了哪個動作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中。然後再讓同學們想象,通過想象讓畫面動起來。最後讓學生們去找魯迅跪了多長時間,通過3個角度去找理由,讓學生有了一種震撼。最後問學生,這一跪,跪出了什麼?學生自然能說出很多。再說女傭,這樣的一張一弛,舒展自如。

當然,我覺得要上好這一課,還需要較多的引入課外的教學資源,比如說其他一些名人對魯迅的評價,加深學生對魯迅先生的`認識。但是教學時間有限,引入的材料多了,會影響到閱讀課文的效果。怎麼樣處理充分感悟文字和引進課外資源的關係,這還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國小《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範文2

本單元學習,第一課主要學"寫法",第二課主要學"讀法",最大的收穫莫過於帶著學生自主閱讀,自由彙報及提煉概括理解文字的過程了。課文雖然比較長,但導學的問題卻很簡單,一是作者回憶了伯父魯迅先生哪幾件事?從中你體會到魯迅是個怎樣的人?自主閱讀就此展開。

幾件事?從擬寫小標題開始,學生預習後,普遍提煉四個字標題,我們再壓縮,再思考,再歸整,四個小標題很快出來,學生上臺板書,不亦樂乎!

怎樣的人?從彙報讀書體會說起,聚焦段落,找到重點詞句,學生還是能說出個一二三,最有意思的就是標題後對應人物品質的提煉了,共同努力下,還是讓學生板書,並從中發現祕密,談水滸一一語重心長育後人;說碰壁一一借題笑罵世道昏;救車伕一一多少愛心多少恨;勸女傭一一關心別人忘自身。對齊,押韻,並能從中再提煉"愛憎分明",有思考的過程,更有收穫的快樂!樂在讀中!

重點的句?借彙報時機強調,如"還是我的記性好""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又如"清晰而嚴肅,嘆氣的表情",說一說,讀一讀,瞭解"話外音",初步感受魯迅以筆為武器,如何寫出文字的力量,如此可見一斑,學生能瞭解一些,但很深體會並沒有。

拓展的資料?借板書的梳理,我為學生深情朗讀,全班專注而投入地傾聽,蕭紅,巴金的文章與"我"的懷念,構成一個整體,魯迅先生深受人們的愛戴,因而那麼多人懷念他,追悼他!學文至此,感動之情引發共鳴!

遺憾亦有!話說文章學得流暢,我本交排順著讀法走出來,為自己前一天的作文中選擇的事例,擬寫出小標題,檢測讀與寫的效果!無奈時間有限,思考的貫穿課內外連結讀與寫的環節未能實現!

國小《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反思範文3

執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時,我遇到了以下問題:

1.教學應當是“預設與生成相益得彰”的:

但在教學中,我只顧著講教學設計步步為營地進行實施,對教學現場學生提出的一些疑問,以及產生的認識和感悟,沒有做到及時捕捉,只是輕描淡寫、蜻蜓點水地點到,甚至忽略不計,沒有使之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更沒有被用作新的生成資源。

2.“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由於學生基礎的差異,知識水平和思考角度不同,對於這個問題的感悟也就處在不同的層次上,但是,我拘泥於尋求惟一的答案——魯迅先生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缺乏敏銳的洞察和不失時機地充分利用,沒有真正把“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落實到教學行動中去。

因為上述原因,本課的教學顯得教條而不靈動。

其實,課堂上即時呈現的動態生成資源是格外可貴的,因為它反映了學生學習的需要。在以上的生成資源面前,倘若能及時調整教學預設,根據學生的不同感悟,組織教學,學生不才能不但讀懂、悟透,而且更有興趣,課堂也會更有活力,更具生命氣息。

教學是一門藝術,它永遠需要教師不斷提高應變能力,鍛鍊教學智慧,增強教學技藝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