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精選8篇)

學識都 人氣:1.96W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精選8篇),歡迎大家分享。

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精選8篇)

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1

全面小康,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一個不能掉隊。繼江西井岡山市、河南蘭考縣率先脫貧摘帽後,近期全國9個省區市的26個貧困縣通過專項評估檢查,由省級政府正式批准退出。這是自1986年國家設定貧困縣以來,首次實現貧困縣數量的淨減少,既為今後幾年貧困縣有序規範退出樹立標杆、作出示範,也為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大信心。

把好貧困退出關,是確保脫貧成效沒有“水分”的關鍵一步。對此,中央明確要求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此次“摘帽”的26個貧困縣,由7家第三方評估機構負責評估檢查,始終堅持公正獨立的第三方立場,嚴格把好工作程式規範關、入戶調查質量關、問題戶稽核判定關、資料質量關,客觀呈現脫貧成效。評估過程有這樣一個細節:某貧困戶的房屋認定比較模糊,評估組通過實地勘察,綜合該戶家庭情況和住房安全問題,最終判定該戶為漏評戶。這種客觀、公正、較真的工作態度,確保了脫貧攻堅考核評估的公信力,說明貧困縣退出不是自說自話、閉門造車,而是擠幹水分、防止虛報,有著實打實的脫貧成效作為支撐。

有制度設計的硬槓槓,有各個環節的嚴把關,才能換來脫貧成效的實打實。黨的十八大以來,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在開發中國家中貢獻了份額的減貧人口。能取得這樣的“巨大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源於資金調配、貧困識別、產業發展、幹部動員等一系列堪稱“精準”的政策舉措,體現著深刻的治理藝術。正如一位聯合國官員的觀察,“中國精準扶貧的理論和實踐表明,通過良好的政治願景、科學的扶貧戰略、適宜的政策措施,實現整體脫貧是完全可能的”。

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貧困縣摘了窮帽,只是脫貧攻堅征程上的階段性勝利,接下來還需要鞏固脫貧成果、增強造血能力,防止返貧。主管部門提出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目的就是建立脫貧攻堅長效機制,為廣大群眾建立穩定的心理預期。既無需擔心扶貧幹部會迅速撤離崗位,同時也要依靠自身努力盡快走上脫貧之路,在內外兩股動力的助推下,脫貧成果將不僅得到人民的認可,更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國貧困人口數佔總人口的比例降到10%以下時,減貧就進入“最艱難階段”。從現在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大約3年時間,脫貧攻堅進入後半程;面對深度貧困地區,現在到了攻克最後貧困堡壘的關鍵時期。越是面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越是不能有歇歇腳、喘口氣的思想,越是要採取超常措施加以扶持。這就需要拿出堅持到底的勁頭,下一番“繡花”功夫,以釘釘子精神馳而不息推進脫貧攻堅,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

一位參與脫貧評估的專家,調研了39個行政村,發放了1000多份調查問卷,最後寫下了8000多字的筆記,目的就是要保證訪談場景可還原、發現問題可追溯。事實上,這樣一種認真的精神,可以說是整個脫貧攻堅的生動寫照。將這樣的狀態保持下去,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擺脫貧困的大決戰,書寫人類反貧困的新奇蹟。

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2

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擺脫貧困,這是革命老區貧困群眾的夙願,也讓國家領導人時刻牽掛。我們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讓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

精準扶貧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目泅貧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而對扶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根本方法和指導方針,對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新時期的扶貧攻堅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精準扶貧是實現脫貧致富的“助推器”,是實現全面小康的“著力點”。

精準扶貧、全力攻堅,精準識別是前提。準確識別,建檔立卡,是實現精準扶貧的前提。要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精準識別貧困村、貧困戶,並對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準確掌握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實行動態管理,實現政策、資金、專案對貧困村、貧困戶的“三瞄準”。

精準扶貧、全力攻堅,精準幫扶是根本。在精準識別扶貧物件的前提下,要真正走進農戶家中,進一步瞭解貧困農戶致貧的原因。要堅持因戶施策、綜合施策、組合幫扶,通過產業扶貧、搬遷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保障扶貧、礎設施扶貧、金融扶貧等。

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3

“扶貧開發推進到今日這麼的程度,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勝敗之舉在於精準”;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害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系統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這為脫貧攻堅清晰了方向、提出了請求。

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悉數建成小康社會要害在脫貧攻堅,脫貧攻堅的未來在於精準施策。要以立異、和諧、綠色、敞開、同享五大開展理念為輔導,編制好“十三五”脫貧攻堅方案,著力完善綜合性扶貧方針辦法和健全脫貧攻堅確保系統的方案,確保精準施策、實招更實。一是建造國家扶貧開發大資料途徑,在精準辨認上摸實情,真正處理好“扶持誰”的疑問,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好根底。精準辨認既要表現靜態的精準,把如今的赤貧人員找出來;又要表現動態的精準,把脫貧的人員退出去,把返貧的人員歸入幫扶方針。

二是建造省級扶貧開發投融資途徑和縣級扶貧開發資金專案聯絡辦理途徑,拓寬扶貧投入途徑,實在新增扶貧投入。在縣一級,把專項扶貧資金、有關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綁縛會集運用,加強資金監管,實在進步資金運用作用。推進扶貧開發專案與職業嚴峻專案、嚴峻工程、嚴峻方針試點組織相聯接,扶貧開發方案與赤貧區域根底設施建造、新式城鎮化、特色工業開展、新村莊建造等方案相交融,把革新老區、民族區域、邊疆區域、會集連片赤貧區域作為脫貧攻堅要點。

三是建造村莊扶貧脫貧執行作業途徑。在赤貧鄉樹立扶貧作業站,在赤貧村遴派好第一書記、建造好駐村作業隊,協作村兩委執行幫扶辦法和幫扶職責,確保赤貧戶有人幫、有人扶。進一步完善中心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執行的作業機制。強化脫貧作業職責查核,對赤貧縣要點查核脫貧成效。四是建造社會扶貧對接途徑,以社會扶貧網為載體,完結赤貧村赤貧戶幫扶需求和社會扶貧資本有用對接。

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4

“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對群眾的親疏遠近,是檢驗黨員幹部是否踐行宗旨最好的“試金石”。愚公移山,為的是出入順暢,是眾人所盼。作為一名農家子弟,李保國始終把黨和人民的需要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用生命與行動,回答了“我見不得老百姓窮”的誓言命題。學習李保國,就要學他對群眾的親勁,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上,常問群眾冷暖悲歡,常聽百姓嘮叨抱怨,肩挑為民之責,揹負民生之任,在行動中實現價值、創造業績。

“立志不堅,終不濟事”,愚公之“愚”,就在於那份即便風燭殘年也要剷除大山的韌勁。李保國同樣具有求生存、謀發展的“愚勁”。他30餘年紮根太行,只為讓荒崗野嶺變成“太行山上最綠的地方”;他長年累月奔忙第一線,把學術做到田間地頭,只為讓群眾成為“技術把式”。正是憑藉李保國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如今昔日荒崗已披綠,禿嶺也“生金”。作為黨員幹部,抓工作就得有這麼一股“愚勁”。看準了的事情,任爾東西南北風,都要百折不撓、一往無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確定下的目標,就要一環緊著一環擰,一錘接著一錘敲,善作善成、有始有終。

“天下之事,行之貴力”。力從何來?力來自於拼,力落腳於幹。愚公移山的成功祕訣,在於一個“幹”字,不怕困難地幹、率先垂範地幹、持之以恆地幹。李保國有一個“李瘋子”的綽號,只因他“山當餐桌地當炕,躺在地上啃乾糧”,甘願放棄優越的工作環境,紮根農村當“教授”、做“財神”;只因他羊腸險徑上勇探索、亂石荒坡旁有擔當、整地爆破中敢挺身。幹事創業就得有李保國的“瘋勁”,面對艱苦環境,要沉心靜氣、甘於奉獻;面對改革困局,要敢闖敢冒、敢拼敢贏;面對責任使命,要敢於擔當、勇於擔責。

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5

我們作為祖國的接班人,在學習之餘,我們也要小手拉大手,脫貧快步走。

今年,“精準扶貧”也成為了人們常提的網路流行語,回到山村裡,牆壁上都是“扶貧開發,利國利民”“消除貧困,同步小康”等標語,字都用紅字漆出來,顯得格外明顯。

雖說“精準脫貧,不落一人”,但還是有些人因政府發了補助資金,就享清福,養老了。就比如我們村的趙大爺,他們家因看病欠了別人錢,一向過著多窮的生活,欠下的債已經拖了五六年了,成為了精準扶貧戶,用政府的補助資金還了債,卻又揭不開鍋了,只得等再發補助金了。去年過年時,幹部送去扶貧物資,但他們一家還是吃了,用了個精光,幹部幾次相勸,他也不聽,最後因舊病復發,逝世了。

在脫貧過程中“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不錯的,只有鄉民配合,脫貧就一定成功。李哥哥他們家收到了幹部的補助,高興極了,為家中買了些物資後,就都拿去給李哥哥上學用。李哥哥也發奮圖強,終於不辜負家人的期望考上了大學,現在李哥哥在城市裡開了一家公司,生意很火,他們一家非常感謝“精準扶貧”政策幫助他們走進了小康生活。

現在,許多農村人都因精準扶貧戶,村子拆遷分到了一套樓房和一些錢,讓他們有舒適的環鏡和生活,接下來的生活也要靠他們自己努力。

許多人都過上了好生活,他們都特別感謝政府,感謝精準扶貧政策,在村子裡,脫了貧的人,就幫助那些貧困戶。不由得說,“精準扶貧”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幫助。

讓我們手拉著手,共同脫貧,共同進步,一起進入小康生活。讓我們爭當二十一世紀的時代鋒,加油!

初秋的九月,已有了陣陣涼意,但在四家子村卻處處都有村民忙碌收穫的身影。今天趕在假前去愛心超市為貧困戶兌換了一些生活物品送過去,讓貧困戶能舒心的過十一,真真切切感受到扶貧政策帶來的溫暖和通過勞動收穫的幸福。

一晃到四家子村三個多月了,開車去村上的路上,看著車後座滿滿的米麵糧油,心裡開心又踏實,看到了貧困戶的生活在一點點的變好,這都是他們自己通過努力得到的。

到了貧困戶付向彬家中,他剛從山上幹活回家,看到我們送來的生活物品,兩位老人非常高興,主動和我們說起了最近的生活生產情況,仔細和老人講解了愛心超市兌換物品的規則,鼓勵他們堅持搞好家庭衛生,好好養殖毛驢,增加家庭收入,早日實現脫貧。

在貧困戶耿久靈家中,我們重點了解了耿久靈家危房改造的進度,耿久靈患有腦血栓,治療後留下了後遺症,行動不便,但他卻不等不靠,總是盡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經住建局鑑定了他家的房子是危房後,我們積極落實了危房改造的相關政策,入冬,他們老兩口就應該能住進溫暖安全的新房子裡了。

因病致貧是四家子村貧困戶的主要致貧原因,所以來四家子村的這幾個月時間,已經習慣了無論去哪家入戶都要仔細問問貧困戶身體狀況,每次都要把健康扶貧政策嘮叨一遍;還要去牲口棚看看最近的牲畜養殖情況,再叮囑一遍,產業扶貧的牲畜,一定要好好養殖,不能私自變賣等等···看似一點一滴的小事,卻和貧困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一上午時間我們入了7戶貧困戶,在送去愛心超市兌換物品的同時也再次宣傳了扶貧的各項政策,話家常的同時又瞭解了各家各戶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新的問題,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結合自身實際實現脫貧。

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6

在縣委,縣政府組織的金寨縣脫貧攻堅鄉(鎮)村幹部華西培訓班到華西村參觀學習,通過聽報告和實地參觀及影像觀看等活動,特別是新書記吳協恩的報告。介紹華西村的發展歷程,和總結老書記吳仁寶的思想。老書記是一個堅定理想信念的人,是一個能出思想的`人,是一個無私奉獻的人。讓我們精神為之振奮,為之震撼。同時也讓我的思想得到解放和洗禮。

這次學習得到的感受:一是學習老書記吳仁寶的偉大。他是一個理想堅定的人,是一個能夠留下思想的人,是一個把幸福留給別人的人。華西村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發展歷程,他們的“艱苦奮鬥”,他們的“與時俱進”,以及他們的奉獻精神,學習精神,創新精神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在今後的工作中,將鞭策我們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多和群眾談心,交流,溝通。多聽群眾的心聲,和他們真正打成一片。才能體會老書記的告誡名言“有福民先享,有難官先當”。

二是學習新書記吳協恩創新管理理念。他們帶頭講團結,講為民,講正氣。平時工作多一點平和溝通,少一點激化的情緒,多一點善意的理解,少一點片面的誤解。多一點有用的辦法,少一點無謂的抱怨。如何建設一個好的基層黨組織,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改變村民思想,提高村民素質,可持續發展的集體產業,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針對我們貧困村而言,必須要有一個團結有凝聚力的班子,才能維護一方穩定,帶領貧困戶脫貧。

三是看到的感受:步行看到修剪平平坦坦的草地,一棟棟歐式小洋房,鄉村別墅,萬人宴中心廣場,萬米走廊,五人偉像,世界第一大鐘,特別是一幅高懸的標語“一個共產黨員,為民利益的一面旗幟”。讓黨員幹部時刻記住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參觀了二十四孝陵,民族宮,農業觀光園。登上百米金塔,華西村的壯觀盡收眼底,將啟迪我強化使命意識,責任意識,發展意識。在今後的工作中,結合我村實際,找一條符合我村發展的路子,為我村貧困戶早日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

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7

疫情暴發以來,黨和國家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擔當,在全國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隨著疫情逐步受到控制,一手抗疫情,一手抓生產,打贏脫貧攻堅戰,追趕疫情損失的時間,需要廣大黨員幹部擺脫鬆口氣、歇歇腳的觀念,咬咬牙、較較勁,拿出面對疫情的緊迫感,保持抗擊疫情的精氣神。

急中求效,落筆復工復產後半篇文章。伴隨疫情好轉,各地落實分割槽分級精準復工復產,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各類企業的審批。但一紙復工通知書不是履職盡責的嘉獎令,復工企業還面臨諸多“卡脖子”的“痛點”“堵點”“盲點”,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等不得、慢不得。各地黨委政府要爭分奪秒主動作為,疏通產業鏈,打通運輸線,穩定資金鍊,保障就業面,促進消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不見面審批”優勢,完善“一門一網”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確保企業真開工、真生產,釋放發展潛力和巨大動能。

急中謀質,發力脫貧攻堅後半程衝刺。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離奪取脫貧攻堅最後勝利還剩不到十個月的時間,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受到疫情影響,外出務工受阻,扶貧產品滯銷,扶貧產業停滯,扶貧專案停工,扶貧工作暫緩,返貧風險加大,脫貧任務更加艱鉅。這都要求黨員幹部緊繃精神之弦,拉滿實幹之弓,克服疲勞綜合徵,持續強化攻堅力度,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最後衝刺時刻,更要嚴格防範數字脫貧、虛假脫貧和“一發了之”“一分了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確保脫貧“不摻水分”。

急中圖穩,決勝疫情防控後半段戰場。隨著疫情形勢逐步向好,戰“疫”到達關鍵時刻。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要保持頭腦清醒,越是要慎終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國內人員流動聚集、國外疫情嚴峻形勢都帶來新的挑戰。內防擴散、外防輸入,需要各地黨委政府增強責任感,杜絕僥倖心,統籌落實各項工作,穩重求進、穩中求速。這也要求黨員幹部要堅定必勝信念,咬緊牙關,也要力戒放鬆懈怠,如履薄冰,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8

提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精準扶貧”成為各界熱議的關鍵詞。精準扶貧是指標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式對扶貧物件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誰貧困就扶持誰,理應是精準扶貧的精髓所在。

精準扶貧就是要解決錢和政策用在誰身上、怎麼用、用得怎麼樣等問題,要做的是雪中送炭的事,要做到“對症下藥,藥到病除”。近年終,百度輸入“貧困村”,現滿是貧困村“減貧摘帽”、“變了樣子”、“撐開了起飛的翅膀”的資訊,貧困村脫貧致富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在形勢有優的情況下也不能忘了“憂”。

長期以來,扶貧亂象時有發生,扶貧物件常由基層幹部“推估”、扶貧資金“天女散花”、貧困縣捨不得“脫貧摘帽”、人情扶貧、關係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現象的存在嚴重導致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這不僅反映的是幹部的群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更是扶貧工作沒有走心的惡果,不可小覷。

精準扶貧要用真心從實抓。以調研走訪的實際資料定位哪兒最貧困,為什麼貧困;實打實的派駐工作組,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專案等發展當地經濟;上級部門也應撥付資金、實行一幫一的政策,點對點扶貧幫困。

精準扶貧要清心從嚴管。扶貧資金和專案要從嚴管,防止進入小腰包,要實實在在的用在基礎設施修建或貧困老百姓身上;資料整理和彙報要從嚴核,防止為了驗收檢查而作假,杜絕“書面彙報漂亮、群眾口碑差”的以彙報奪政績觀;定貧脫貧要從嚴審,嚴厲打擊為了扶貧資金而定貧困村、為了脫帽而做形象工程的現象。

心繫於民,冷暖在心是動力。扶貧幹部應深入貧困,體會疾苦,讓心得以洗禮,發自內心的來打好打贏這場扶貧脫貧攻堅戰,要有一種歷史使命感、責任感、光榮感,更要有同情和心疼貧困戶的愛心,把群眾的貧困當成自己的事,把冷暖常放心上,了實情、聽民聲、知民憂、解民難,讓被幫扶的群眾都能夠“笑”起來。

扶貧不走心,難免白費勁,以民為本,要走心,精準扶貧應該成為地方政府以及領導的心中大事。若是把精準扶貧這項工作當成政治任務,就可能出現懶散地盲目跟隨和數字工程。如果把扶貧當成一項有意義的公益事業,從思想上認識到扶貧的意義,重新審視自己,審視自己身上的責任,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做到精確識別、到村到戶、因戶施策、嚴格管理、用心幫扶才能打好扶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