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之煩惱》讀書筆記

學識都 人氣:1.11W

作者歌德深受盧梭“歸返自然”思想的影響,而維特本身有歌德的影子,二者頗具相似性,思想上亦然。與以往對農村赤貧、犯罪、愚昧、落後的描寫相反,歌德亦熱情的筆調對自然進行深深地讚美與謳歌,表現出對大自然和農村清新恬靜的深深的喜愛之情。在維特眼裡“市鎮本身令人生厭,與此相反,這裡(農村)的美卻難以形容。”他把這裡當成樂園,不僅優美的自然風光陶冶人的性情,給人以美好的享受,而且這裡的人們純樸善良,維特於他們談笑風生,開誠佈公,互不猜疑,甚至一起去參加舞會等。而維特追求的正是在幽靜的地方建一個小屋住下來,一切從簡。就像中國的陶淵明,遠離世俗,南山種豆,東籬採菊,悠然自樂。維特在食用自己種的蔬果時,心中亦是充滿了濃濃愜意與幸福之感。維特幻想的亦是擺脫喧囂混亂的環境,在鄉間田野幻想純潔的幸福。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書筆記

在藝術方面,維特追求的亦是清新自然,所謂清新自然,及時如實記錄所見所感,而不是對其進行精雕細刻。藝術創作要以自然為本,把領略到的東西,如實地付諸於筆下,這邊會是一幅成功的令人滿意的作品。而所謂的規則,只不過破壞了對自然的真實感受和真實表現。。在規則指導下創作出的作品亦必是呆板、無生氣,千篇一律的死的作品。不僅繪畫如此,詩歌藝術亦是如此,以自然為本,而不該用規則加以束縛和侷限,才能創作出優秀有靈氣的作品。

在人性方面,維特亦崇尚清新自然。“時間只有孩子離我的心最近”,維特把他們當作天地間的尤物,欣賞孩子們的天真坦率,他認為天真質樸的孩子們應該是我們的楷模和榜樣,使我們應該尊敬的老師。換言之,我們缺少的正是孩子們的純樸天性。孩子們(菩提樹下的男孩,夏綠蒂的弟妹們)的天真坦率和調皮可愛使維特感受到的正是一種對生命本真的歸返,他認為最幸福的是可以像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生活的人。維特會與孩子們盡情地玩耍嬉鬧,而且不束縛他們的天性,任由他們對事情大發議論。而這些事,在醫生看來是有失“聰明人”的尊嚴的,而維特厭惡的甚至鄙視的正是這些自以為是的“聰明人”和他們所謂的尊嚴,一副對孩子們的天性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而對孩子們的“管教”,其實,恰恰是對孩子本真、坦率,毫不做作天性的扼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高傲、虛有其表、精神空虛、無聊透頂、自以為與貧苦百姓接觸就會有失身份的自以為是的貴族們。他們矯揉造作,一副趾高氣昂、盛氣凌人、目空一切的樣子。讓維特厭惡又鄙視,甚至憐憫他們,為他們感到悲哀。

愛情方面,維特對夏綠蒂的愛情或許正與維特對自然的熱愛有關吧。換言之,深深打動維特的',應該正是夏綠蒂的清新自然不造作的天性。夏綠蒂以樸素白裙,淺色蝴蝶結的清新形象出場。而且夏綠蒂極有人格魅力,善良、喜愛自然、天性嫻靜、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天真可愛又不失母性光輝,而且與維特心靈相通,維特陷入對其的愛情難以自拔。夏綠蒂認為阿爾貝特是她可以將自己幸福交付的人,然而,她又與維特心靈相通,她明白“失去維特,將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兩情相悅(她為維特彈奏的曲子,曲曲有情。想把維特託付給自己的友人,卻發現,把維特留給自己才是自己內心深處最隱祕卻又最真實的想法),卻難以廝守。維特亦為此感到深深悲哀。認為夏綠蒂嫁給自己會比嫁給阿爾貝特更幸福。阿爾貝特不能滿足她的全部願望,他缺乏情感、冷漠,講述夏綠蒂父親手下文書因戀愛夏綠蒂而發瘋竟然無動於衷,夏綠蒂與維特心聲共鳴是他卻木然而無同感。他冷漠,任何無聊的公務都比他的妻子珍貴,他不懂得珍惜他的妻子和幸福。然而,事實是夏綠蒂是阿爾貝特的妻子,無法改變。維特為此深深苦惱。

其實維特一直清楚,這場愛情註定沒有結局。“這場不幸除了墳墓,我看不到任何結局”,就像磁石山的故事,靠近,只能是船毀人亡的滅頂之災。明知夏綠蒂的愛是一杯將會毀滅自己和夏綠蒂的毒酒,卻仍以享受的心情一飲而盡。

維特痛苦又絕望,他承受不了如此的折磨,所以中止旅途,回到天父的懷抱尋找溫暖。離開人世在他心中佔據越來越多的分量,他已下定決心,不可更改。所以,他懷著安定的決心,信念走這一步,擺脫塵世縛束,回到天父的懷抱尋找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