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內外高職會計專業課程設定及教學內容比較的教育理論論文

學識都 人氣:2.34W

論文關鍵詞:高職會計教育課程設定教學內容

淺談國內外高職會計專業課程設定及教學內容比較的教育理論論文

 論文摘要:筆者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為例,對它們的高職會計專業教育進行了分析,詳細研究了這些國家會計專業的課程設定及教學內容,並與我國高職會計專業的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作了一些比較。

教育部提出要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但目前高職研究並沒有為高職的快速發展作好準備,高等會計專業教育課程和教學內容的研究尤其如此。本文就旨在比較研究國內外的會計專業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為我國高職會計教育添磚加瓦。

1國外高職教育會計專業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分析

1.1澳大利亞會計教育

澳大利亞的會計教育與職業資格考試相接軌,將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考試相掛鉤,有很多課程得到了澳大利亞會計職業組織甚至是英國會計職業組織的認可。這樣,學生可以學到最有用的知識,並節省考取相關職業資格的時間。

會計教學方法主要包括“研討式教學”、“面授+輔導式教學”。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多地在於學校教學計劃中留給他們的各種練習、案例分析、課堂發言以及老師對他們的輔導。

1.2德國“雙元制”課程模式

德國職業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校企合作的雙元制職業教育。“雙元”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1)職業技能培訓和專業理論知識教學兩類教學內容;(2)實訓教材(企業)和理論教材(學校)兩種教材;(3)技能考試和資格考試兩類考試。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第一年以理論教育為主,第二年、第三年以企業培訓為主。理論教學強調實用性,重點向學生傳授技藝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識。在雙元制課程模式下,學生結束教育後可以立即投入生產,無需再經過一定時間的適應,大大提高了就業率。同時,這種課程模式解決了職業教育所面臨的資金、師資、裝置和場地等一系列問題。

教學時推崇一種培養學生自立學習的引導探究教學法,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不過由於這種教育模式注重企業和職業學校之間的緊密配合,而且會計專業涉及一定的商業祕密,所以“雙元制”課程教育模式在我國高職會計專業教育中順利實施有相當大的難度。

1.3加拿大會計教育

加拿大職業教育的一大特點是它與繼續教育相結合成為終身教育一部分。加拿大職業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宗旨,在課程設定上採用能力本位課程模式。強調以培養職業技能作為教學的基礎來設計課程,整個課程體系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例約為1∶1。教學大多采用學生自我學習和評估教學等教學方法。

隨著人們對課程模式研究的深入,發現能力本位課程模式也有其不足之處。首先,這種課程模式是把職業能力分解為一些細小的任務,對於一些非技能型的能力,如職業道德、處理應急事務的能力是無法進行精確分析的。其次,能力本位課程模式打破了學科體系,對於培養學生從事某一崗位的工作能力是有效的,但另一方面,學生掌握的知識體系是零碎的,不利於學生畢業後的繼續學習,這與目前強調終身學習是不相容的。因此,要將能力本位課程模式應用到正規的職業教育中,還必須對其做進一步的改進。

2國內高職教育會計專業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分析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會計課程一般分成普通文化課、專業課、實踐課三大塊,沿襲“三段式”的學科式課程模式。這種課程體系和佈局本質上還是屬於學科導向的“知識本位”模式。

從課程結構看,以理論課程學習為起點,而不是以實踐需要為核心。從課程內容和組織模式看,“三段式”課程都是有獨立、完整的知識體系的,並沒有按照技能實踐和職業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課程內容與職業需要相脫節。從課程實施看,“三段式”課程還是以課堂學習為主要形式的,而實踐過程作為一種學習形式,只是依附於理論學習,而且即便如此也沒得到足夠的重視。從課程評價看,“三段式”課程還是以書面評價學生學習結果的,並未採用學生製作的樣本來評價。因而“三段式”課程模式雖有理論課、實踐課之名,但只是機械拼合,並未進行科學整合。

具體的課程設定中也有一些問題,專業課課程設定主要集中在會計業務處理方面,對於相關行業課程安排較少,導致學生專業知識面窄,學生應用能力差。比如針對目前進出口業務的增加,新舊會計準則交替,對於外貿會計和新舊準則比較等課程都應該是會計專業可以設定的選修課程,可學校現有課程設定中沒有這樣的課程。

在教材選用方面,有一部分教材選用本科院校通用教材,有一部分是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但教學案例基本上來源於書本,也比較陳舊。任課教師沒有到企業掛職鍛鍊的機會,不具備從不斷變化的現實會計實務中及時挑選案例的能力。

在課程體系中,主要偏重知識傳授性課程,忽略有利於培養學生實務操作能力以及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課程。如寫作、學年論文、案例分析、模擬實驗等。

在實踐性課程設定上,學校教學時間裡的技能實訓課與以往相比有了一些提高,但總的來說還是太少,最後一學年的“畢業實習”,本來是應該通過生產實習來完成教學要求。但實際是打工、找工作。

教學實施過程中,像案例教學、小組討論、課堂辯論、課內實驗、課題調研等教學方式,在我國一般性院校中採用較少,學生的教學參與程度不高。在實踐教學方面,實驗軟體不能及時升級,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效果;校外實踐由於實習企業的條件限制,很少能做到依次輪崗實習。在教學管理方面,規章制度很多,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教學質量。但在改善實驗條件、保證實習經費、確保教學首要地位等方面,規章制度難以發揮作用。依照規章制度進行管理,許多方面是流於形式,並不能真正提高人才的教學質量,而只能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

與我國相比,國外高職教育發展較早,雖然具體的會計教育模式不同,但其圍繞就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而興起和發展有著共同的特點,專業課程設定比較科學、教學內容以實用技術和技能為主,不強調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學科性和整體性,理論教學以為實踐教學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為度。通過各類教學活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協同工作能力”、“創新能力。有很多還得到會計職業組織的認可。這些經驗對於優化我國高職會計專業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是切忌照搬,以免水土不服。

參考文獻:

[1]延霞.“訂單式”人才培養實踐中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職業教育研究,2008(6).

[2]莊嚴,莊勇.論高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08(2).

[3]杜學森.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運作方式[j].職業與教育,2007(8).

[4]盧寧,陳雪梅,丁小明.普通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高教論壇,2007,2(1).

[5]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