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課程理念下化學探究學習中直覺思維的培養論文

學識都 人氣:3.25W

論文關鍵詞:探究學習;直覺思維;培養策略

淺析新課程理念下化學探究學習中直覺思維的培養論文

論文摘要:學生的探究學習實際上是一個典型化、簡約化的模仿科學家的發現過程,直覺思維在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在探究教學中通過實施創設民主寬鬆的氛圍、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等教學策略促使學生邏輯思維和直覺思維的有機結合,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條件,提供學生運用和發展直覺思維的意境和機會。

教育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此,新課程倡導新的學習方式——探究學習。所謂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社會現實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創設一種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情境,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蒐集等處理資訊、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由此可見,探究學習實際上是一個模仿科學家的典型化、簡約化的發現過程。追溯科學史例,我們可以發現很多科學家都依靠直覺思維取得了偉大成就,比如凱庫勒由夢的啟示悟出苯分子的環形結構、阿基米德在浴室裡找到了辨別王冠真假的方法等等。可見,直覺思維在發現探究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科學巨匠愛因斯坦也曾極力推崇直覺思維,他關於科學發明原理的思想可以而簡單地歸納為下列根式:經驗—直覺—概念或假設—邏輯推理—理論。按照他的思想,創造發明關鍵在於直覺。但大多數人對直覺思維不甚瞭解,覺得很神祕,或認為是一種偶然。實際上,直覺思維作為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並不神祕,更非偶然,其中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在教學中,只要我們有意識地加以引導,那麼直覺思維還是可以培養和提高的。

所謂直覺思維是指對一個問題未經逐步分析,僅依據內因的感知迅速地對問題答案作出判斷、猜想、假設或者在對疑難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對問題有“靈感”和“頓悟”,甚至對未來事物的結果有“預感”、“預言”。在探究學習中,學生的思維活動較在一般學習活動中表現得更為活躍,思維主體的直覺思維處於一種自發和萌芽狀態,在探究過程中時有發生,比如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或一些大膽的猜想與假設。但有一些教師過於強調邏輯分析能力,對學生的直覺思維缺乏敏感和培養的意識,以至於對學生的“奇思妙想”不屑一顧、不置可否,有時甚至因學生講不出道理而責怪他們是“瞎猜”。長此以往,嚴重挫傷了學生直覺思維的積極性並扼殺了他們的直覺悟性,進而極大地影響了他們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探究過程中不能只注重邏輯思維而忽視學生直覺思維的培養,應該促使學生邏輯思維和直覺思維的有機結合,並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條件,創設學生運用和發展直覺思維的機會和情境。通過多年實施探究教學的實踐和研究,筆者認為化學教師在探究教學中實施以下策略將有效促使學生在發現過程中直覺思維的運用和發展。

一、在探究教學中創設民主寬鬆的氛圍,啟用學生的直覺思維

民主、寬鬆的學習氛圍是形成直覺思維的前提,因為只有在平等、融洽的氣氛中,學生的思維才會有更廣闊的活動空間,才會表現得更為活躍,也才會有更多施展直覺思維的機會。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與他們建立起平等的民主教育交往關係,尤其要尊重學生的直覺思維結果。因為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不同,它並沒有依據嚴密的邏輯推理和論證就快速地得出了思維結果,儘管時間很快但思維主體在潛意識中仍然主觀上認定了其思維結果的正確性(無論實際上是否正確),其中起支撐作用的就是他們對自身思維能力強大的信心,凡是意志不堅定、缺乏自信的人是不願意冒直覺的風險的,而是老老實實地“格式化”思維。因此,在探究教學中教師應藉助於發展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來培養有效的直覺思維,敏銳捕捉學生的靈感和思維火花,並給予積極的評價和鼓勵,啟用學生運用直覺的興趣和勇氣。

二、在探究教學中引進化學史例,促使學生重視直覺思維

教師在探究過程中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介紹化學史上相關的重大或有趣史例,例如前面提到的凱庫勒由夢的啟示悟出苯分子的環形結構,還有荷蘭化學家範霍夫發現物質產生旋光異構的原理等,通過生動有趣的化學史實讓學生明白直覺思維在科學發現的過程中有其一席之地,併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在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中,初步讓學生從內心認識到直覺思維也是科學家的必備能力之一,更要讓學生明白直覺思維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樣,是可以通過老師的引導和自身的練習得到提高的。

三、在探究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啟迪並強化學生的直覺思維

布魯納認為直覺思維的本質其實是映像和影象的。為此,化學教師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可以儘量採取多媒體這一新型教育技術,引入圖片、影視素材等多媒體元素來進行生動的情境創設,諸如化靜為動、化小為大、化抽象為形象、化微觀為巨集觀等,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想象,可以啟迪和強化他們的直覺思維。另外,通過多媒體技術運用還可以使學生視聽同步、手腦並用,大大加快他們的思維程序,增大學生運用直覺思維的機會,比如教師在探究過程中可以在課堂上演示某些分子的微觀結構、某些化學反應的反應歷程等。

四、在探究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創設學生直覺思維的時空

一些教師在探究學習中似乎過於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擔心學生思維出現偏差,浪費時間,因而不斷地給予學生提示,帶領學生按照其預設的思維軌跡前進,最後幾乎所有的學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表面上看,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在思維、在猜測、在論證,但實際上學生完全是被教師牽著鼻子走,他們的直覺思維根本沒有施展的機會。事實上,直覺思維的形成過程並不是靠言語資訊,尤其不靠教師指示性的語言文字,其智力操作是內隱的、無意識的.,通常以頓悟的形式表現出對問題的把握。因此,在探究學習中教師應真正把每個學生看成是獨立開放的、不斷建構自身的個體,要尊重他們的學習主體性,在探究過程中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時空,不要急於給學生語言化的提示,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去想,儘可能多地創造學生施展直覺思維的機會,使學生在頓悟中解決問題。

五、在探究教學中教師積極示範引導,養成學生直覺思維的習慣

布魯納認為學生的直覺裡包含著簡單的模仿或許多更為複雜的過程。因此,經常在學生面前運用直覺思維的教師將易於養成學生直覺思維的習慣。在實施探究教學的初始階段,很多學生不善於甚至不敢提出問題,也不善於甚至不敢作出猜想與假設,這時,教師就應以身作則,在學生面前做好敢用、善用直覺思維的楷模,經常對某些問題作出自己大膽的猜測與假設,而後再對自己的猜測與假設進行嚴密的分析。這樣學生才會在潛移默化中模仿教師的思維方式,養成自身的直覺思維習慣。正如布魯納所說的:“凡是樂意猜測班上提出的問題的各種答案的那種教師,恐怕比預先給全班分析一切的教師,更易於養成學生這種思維習慣。”

參考文獻:

[1]鍾啟泉,崔允郭,張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2]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殿森.布魯納的直覺思維論及其教學意義[J].外國教育研究,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