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儒家誠信思想向市場信用文化的轉型

學識都 人氣:2.02W

[論文關鍵詞]誠信  信用  轉型

論儒家誠信思想向市場信用文化的轉型

[論文摘要]信用文化是市場良序執行的文化基礎,在儒家誠信思想向現代市場信用文化轉型的過程中,應進一步擴大其性內涵,在對其中的道德誠信和認同信任的合理因素加以保護的同時應借鑑西方的規則誠信,在淡化其重誠輕信色彩的同時予以價值的提升與引導。

一、在合理取捨中擴大誠信的社會性內涵

誠信作為儒家思想的道德規範之一.必然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為基礎.服從服務於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制度從而在經濟社會轉型的今天就存在許多不合時宣的性缺陷,其詬病需要在構建現代信用文化的過程中予以剔除或加以改造。如就”誠”而言.在中庸》中對誠”的作用做了”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與天地參矣”、可以知前”的誇大.這些都使”誠”遠離了其在道德範疇內的本身涵義.使人對誠”望而生畏。就信”而言.論語》中言:主忠信.徙義.崇德也”信近於義信可復也”,都在強調信對義的符合,顯然使信有服從忠孝仁義的道義色彩,有礙於信任的普遍拓展。就儒家誠信整體而言,其內涵和發生作用的範圍是相對狹窄的,因為基於自然經濟為主的經濟基礎.受制於生活範圍和關係領域的狹窄.受制於血親人緣的自然脈絡,傳統道德體系是以孝悌為核心的家庭為重點的,那麼包括誠信在內的其他人世道德都只是這種基於自然、人倫關係的家庭道德的複製和延伸,其作用範圍主要也在加強心性修養.完善個性人格、和睦家族親鄰的。凡此種種都已不再能適應當前誠信現代化轉型趨勢的要求。

但儒家之誠信已具有真實無妄、真心實意、守信的基本內涵.並把它作為立身做人、與人交往、和諧人際關係與維護社會秩序的準則.又不失為現代信用文化建設的可取之處加以承繼。如《大學》中將”誠意”列於”致知”之後.意即在有了是非善惡之知.就應真心實意的誠其意.毋自欺,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做到”慎其獨”,即誠心不二.且反對”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的偽善行為。關於信”在《論語》中多次被提及。”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皆把信作為立身做人.與人交往的準則.又言”信則人任也、“信以成之“,把”信”看作是事業成功的保證,同時也強調言行的一致,即”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而且在主張德治主義和重視道德教化,以及持聖人史觀的儒家那裡,將信看作是執政者,統治者應有的修養,甚至將信視為維護統治,治理國家的重要方面。論語》中就講,道幹乘之國.敬事而信、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由此可見.儒家誠信觀把誠信作為交往的基本道德規範.對真實無妄、真心實意、誠實守信內涵的強調就在今天也具有積極意義,只是應將其內涵進一步社會化。因為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和經濟的全球化.促使商品交換的社會化.進而引起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發展。現代社會的流動性、變化性打破了地緣、血緣的樊籬,人們從事更為複雜的和豐富的交往活動,已使與之適應的社會倫理規範具有了社會化“特質,整個道德結構已從私德為主導向著公德的方向轉變。因此一方面.就整個道德體系的組成結構講.誠信已比原來居於核心位置的孝悌,有了更多更重要的實際用場:再者就誠信本身來說,也已不僅指朋友有信”、”兄弟有恭、而更多的要講、公眾信譽,所以傳統的誠信有待於走出“崇德”、”悅親”的狹窄範圍,使內涵進一步社會化。

二、在有所借鑑有所保護中推進誠信的制度構建

儒家誠信觀發端於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封建宗法社會,一開始便帶有濃厚的親情、地緣色彩,致使儒家之信任側重於情感人際層面,其利弊應一分為二來看。首先,儒家信任向普遍信任、認知信任、制度信任的現代化轉向是必要的。韋伯認為中國人的信任是建立在關係或親戚式的純粹關係上的,是一種憑藉血緣共同體的家庭優勢和宗族紐帶得以形成和維護的特殊的信任。”不可否認這固然有增強信任感、親和力的好處,然而也限制了業務的開拓和事業的發展,從長遠上影響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且這種熟人社會”的慣性還容易自覺不自覺的形成建立現代誠信體制的諸多障礙。誠信之本意是即真且實.不可隨意變動,但礙於情面、親情有時便可改之棄之。雖再三強調”信”.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然他又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這種道德理念的雙重性.有悖於現代誠信的原則.至今造成許多社會消極面,所以在當前的誠信建設中有必要把傳統信任引向規則信任.使信任更多的訴諸於認知理性和制度。所以.偏重情感、關係的傳統儒家信任向理性認知和制度信任的轉型是更適合於現代社會的,它可以消解傳統信用機制的弊端和消極面,使我國的信用文化建設有了有效的制度和機制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