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高中物理教學影象法論文

學識都 人氣:4.46K

隨著教改的深化,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教材都相對降低了要求,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仍舊存在一個問題----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銜接。學生普遍反應,在國中學習物理只需花很少的時間,上課聽講、課後完成作業,知識基本上就掌握了。而高中物理所用的時間多,上課聽講、認真的看書,課後還是不會做作業。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國中物理知識簡單,直觀形象,都來源於生活。

探討高中物理教學影象法論文

高中物理知識性強,有些規律要通過學生自己理解、總結,有些規律與生活中的現象相悖,著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二是學生的年齡特徵決定的,國中學生主要是培養形象思維,而高中學生必須由形象思維上升到抽象思維,提高思維深度。從教材看來,思維形式的提高也很明顯。國中教材從具體的事物、具體的自然現象中總結規律;高中教材將具體的實物抽象為理想的模型,比如質點、點電荷。通過研究這些理想模型的運動來總結規律。為了學生能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在高中教材裡仍然附了很多實物和影象。

因此我認為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多的採用影象法。高中教材裡所附的這些實物和影象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略,它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些影象有:力學中,力的圖示、質點、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影象,速度影象、振動影象、波形圖;熱學中,等容影象、等溫影象;電學中,點電荷、電場線、磁場線、交變電流的影象;光學中的光路圖等等。這些影象是通過應用物理的方法從實物、從實驗中抽象出來的或是應用數學手段總結出來的。它能夠形象的反映物理規律,表達物理知識。比枯燥的文字、公式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講授電場時,通過實驗演示,很多同學都相信互不接觸的電荷間具有力的作用。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因此電荷之間應該存在一種物質,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物質是什麼呢?從而引入了"電場"。有的同學還不理解,進而人為的引用一種客觀上不存在的線來描述電場,即電場線。將無形的物質用有形的東西來表示,大部分同學明白了。可以看出在教學中採用影象法具有形象直觀、易掌握等優點。當然有時也會遇到一些麻煩。

在講授勻速運動的時間位移影象時,有些學生由於沒有很好的'掌握位移的概念,又不結合實際分析,輕易地把該影象理解為物體的運動軌跡。也有少數學生讀不懂這類影象,在數學中這是很簡單的直角座標和正比例函式關係,在此有必要對比著講解。又如講振動影象時,也有學生把影象與振子的軌跡混淆,將振子的振動過程分析不清。學習了波形圖後,教師在講清講細的同時,如果學生自己不理解兩類影象的含義,要分清楚振動影象和波形圖又是一難點。這些細節之處看起來不重要,然而這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應用數學手段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提高思維能力的最佳例子。實際上解決物理問題關鍵在於構建物理模型,將實物和文字表述用理想模型和影象表示出來。學生要做到這點,要靠平時多看、多練。這一步不能突破,那麼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效率就不高。同時也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多示範。

影象法適用於整個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不僅在講授物理知識時應用,在習題課中應用得更為普遍且更重要。比如:甲乙兩輛車相距100m,同時沿同一方向出發,甲車初速度為20m/s、以加速度為2m/s2做勻減速度直線運動。乙車初速度為零,為加速度為6m/s2做勻加速度直線運動。問兩車能否相遇,相遇前的最大距離是多少?解決這類追及問題我們只有兩個可用條件:速度相等,位移相等。怎樣運用這兩個條件呢?首先分析題意,分析題意的過程就是作出兩車運動的過程的影象,如果將上圖作出來了,清晰的看出甲車做勻減速運動乙車做勻加速運動,甲乙兩車一定相遇,相遇前速度相等時,之間的距離最大。因此作圖是解題的關鍵,作圖的過程就是分析、理解題意的過程。在習題課中就該強化訓練,務必讓學生掌握作圖的方法,能靈活的運用。

總之,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每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特點,各有其適用條件和適用範圍。應該正確的認識各種教學方法的功能和效果,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我提倡多采用影象法,希望同行實踐並提出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