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構“雙主式”數學課堂

學識都 人氣:1.56W

內容提要:儘管“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理念已提出多時,但現今的中學課堂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仍處在“以練求實”的指揮棒下。本文旨在聯絡教學實踐和授課反思,對營構“雙主式”教學模式作一些探索。

營構“雙主式”數學課堂

關鍵詞:主體   主導   數學課堂

 主體論認為:“教師只有在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才能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使課堂處於高效有序中。”無數次的成功與失敗讓筆者深刻地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得充分與否直接關係到課堂效率、學生學習的持久興趣與學業成績等諸多方面。課改在我區實施的三年中,筆者有幸參與其中,有過一些失敗的教訓,也有一些成功的經驗。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力下,筆者認為營構和推行“雙主式”課堂勢在必行。
學生自主  課堂的靈魂

一、 鼓勵學生展現才華,培養自主意識

2000多年前《學記》中指出:“今之教者,申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案,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夫然,故陰其學而疾其師。”意即教師只知照本宣科,不考慮學生是否鞏固;也不考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厭學現象普遍。其實,上述種種在現今的中學課堂中並不鮮見。課堂上,隨著教師的指揮棒揮動,學生的回答整齊劃一;作業中,約定俗成的解題步驟工工整整;前,一套套練習卷機械重複。教育的主體在模式化的教學機制下了無生機,壓抑了個性。
新課程改革呼喚主體意識的迴歸,筆者認為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首當其衝。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的現象,課堂上多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看法,寬容學生的誤見,保護他們的創造性。可先請基礎較好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授課環節中,讓他們更多地走上講臺做一回小老師,請他們用不同的方法演示同一題目,久而久之,全體學生的內在競爭潛能必將被激發,形成“春色滿園”的景象。
二、 創設學生表現的機會,提供自主空間
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學生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我們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探尋數學王國的祕密。筆者任教的兩個班級在一個學年的啟發薰陶下,學生已形成自主探究的合力,於是,筆者儘可能多地提供讓他們發揮自主意識和能力的空間。一節立體幾何課上,筆者給出了下面的題目,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其實是一次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嘗試。
例題:在正方形所在平面內有一點P,使△PAB,△PBC,△PCD,△PDA都是等腰三角形,請找出具有這樣性質的P點。
後來的事實證明,學生在外部環境的刺激下,激發了強大的內驅力,得出了多達9種的答案,連平時很少發言的同學也興奮地走上講臺,向大家展示她的發現,她贏得全班同學的掌聲。(解答例圖如下)
   A               B           A                  B

  P                                            P
C               D           C                  D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和教育的和技巧就在於發揮每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腦力勞動中取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全體學生創造機會,用激勵性的語言給學生以鼓勵和讚賞,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愉悅;學生一旦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很自然地會產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慾望,誘發更為主動地參與、更為積極地思維,從而使學生的參與意識成為一種持久的強烈的意識,最終形成自我學習的內在機制。
三、訓練學生良好的習慣,形成自主能力
在系統的授課過程中,筆者發現只是少數的優秀學生唱獨角戲,或偶爾教師的靈光一現並不能改變課堂喪失主體意識的實質,訓練學生良好的習慣,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營構“雙主式”課堂的必由之路。學生的學習習慣大致有三類情況:一類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習慣,只滿足於聽懂、會做、考得出;一類學生自主學習習慣不良,不善於思考,作業拖拉,甚至抄襲;再一類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獨立思考、探究體驗、合作交流。他們的學習水平由於習慣的不同,產生了較大的差異。經過思考和長時間的大膽嘗試,對於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一)利用教材的精彩章節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自行探索、自主學習。如:每一小節後的“想一想”、“議一議”、“試一試”。學生從中得到樂趣的同時,自主能力也得到培養。
(二)從嚴抓起,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的習慣。”這是新課標的基本要求。在平常教學過程中應“逼迫”學生勤思多問,這有利於提高他們專注獨立的能力。
(三)以激勵為手段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長期以來,教育界達成這樣一個共識:表揚的功效遠大於批評。激勵與表揚可增強學生的自信,提升他們的求知慾,;但有時適當的批評也很有必要,可鞭策他們認識不足,更好的進步。
教師主導  課堂的方向
一、 主導地位的認識與確立
如果把授課集體比作一艘船,學生是帆,教師則是舵。營構“雙主式”數學課堂,學生是交流的主體,接受的主體,教師則是課堂的主導。儘管時下流行的“雙主體”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筆者還是認為面對國中生這一特定年齡的群體,認知能力尚有不足,亟需引導,教師的主導地位不容置疑。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導教學方向,調控教學的深廣度
教師、學生、文字構成了互動的“三元模式”。雖然,學生可以通過預習、聽講、作業、複習四大環節接觸文字,但他們的現實水平和互動能力畢竟有限,不可能很順暢地讀通文字的各個細節。他們也無法知道授課的深廣度的合理範圍。正是由於上述問題的存在,教師作為“課堂主導”這一角色才名正言順,教師在解讀文字,理順教學環節、提煉重點、突破難點方面更有維度,可以適時調節課堂教學的深廣度,讓教學秩序在合理高效的範疇內正常執行,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能力。
(二)引導學生鞏固的同時培養質疑精神
質疑是創新的開始,一個好的問題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教師要有意識的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並通過點撥、啟發、引導,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讓他們自主發現並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筆者有一個習慣,在每一章節的複習課上,總是會由學生歸納,相互之間進行糾錯補充,教師最後進行總結。這一環節完成以後,筆者與學生群體會進行雙向質疑交流,每每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如:在複習勾股定理結束後,筆者在黑板上寫出:
32 +42=52           52 +122=132              72 +242=252               92 +402=412
要求學生記住這幾個比較特殊有用的式子。筆者話音剛落,就有同學指出“等式的三個加數中,第三個加數的底數都比第二個加數的底數多1”。筆者肯定了這位同學的發現,並鼓勵學生繼續觀察還有什麼。學生又發現第一列加數的底數是從3開始的連續奇數。接著,全班同學在不斷的探索中得出:除1外,任何一個奇數的平方都能等於兩個連續自然數的平方差。
學生的點滴發現,教師都應予以肯定並鼓勵他們繼續探究,培養質疑精神和自主意識。不經意的一句否定或冷漠的呵斥,可能會給學生的探究能動性毀滅性的打擊,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就成了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