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安娜·卡列尼娜》的愛情悲劇

學識都 人氣:2.8W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偉大現實主義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偉大著作,也是其代表作品。那麼下面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來淺談《安娜·卡列尼娜》這部愛情悲劇吧,僅供參考,希望喜歡。

淺談《安娜·卡列尼娜》的愛情悲劇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偉大現實主義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偉大著作,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安娜是19世紀70年代俄國貴族婦女的典型代表。 也是托爾斯泰筆下的一個不朽的人物形象,她追求自由,渴望愛情,為爭取真正純潔的愛情毅然走上反叛之路。然其大膽之舉違背了上流社會的社會準則,所以對其進行嚴厲打擊。但追求愛情並沒有讓安娜獲得真正的幸福,她最終走向了毀滅的悲劇道路。安娜愛情悲劇的發生,首先和她生活在一個不能容忍愛的上流社會的時代以及沒有愛情的婚姻有關,其次,和她把愛情等同於生活的愛情有關,最後和她思想深處的矛盾衝突有關。通過分析造成安娜愛情悲劇的原因,來進一步地瞭解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俄國社會現實,並對安娜的愛情悲劇做出嘗試性的探討。

關鍵詞:安娜 ;社會 ;婚姻 ;愛情悲劇

一《安娜卡列尼娜》的創作背景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偉大現實主義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著名的小說。列夫托爾斯泰於1828年俄歷8月28日生於離圖拉城不遠的貴族莊園亞斯納雅波里亞納。托爾斯泰的母親通曉四種外語,重視孩子們的文化學習,努力培養他們優良的品性。後由姑母照顧,她性格溫柔,心腸極好,對孩子們的成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844年,托爾斯泰進入了喀山大學。在此期間,他讀了盧梭的很多著作,深受盧梭思想的影響。後又從軍,一邊戰鬥一邊讀大量的書,並從事寫作。從這時起,他開始了文學創作生涯。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托爾斯泰忙於進行農業改革,創作上的成就不多。60年代和70年代,是托爾斯泰創作的鼎盛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創作了兩部偉大的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創作於十九世紀七十年代(1873—1877),當時俄國正處於歷史變動時期,古老的俄國受到西歐資本主義浪潮的猛烈衝擊。“一切都顛倒了過來,一切都剛剛開始建立。”指的就是封建貴族的舊秩序被顛倒了過來,資本主義制度剛剛開始建立。在這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最吸引托爾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變化和婦女的命運。家庭悲劇層出不窮,一幕幕展現在他的眼前,而一個婦女因愛情問題而臥軌自殺的訊息,特別使他感到震驚和難過。作者在最初構思時,它的主題侷限於道德範圍,意在譴責女主人公違反道德準則。但是生活啟示了托爾斯泰,使他對現實生活進行了深刻思索,提出女主人公愛情悲劇的原因,把小說的批判矛頭指向了罪惡的社會。

二 安娜悲劇分析

第一,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動盪的社會和宗教及倫理道德摧毀了安娜的愛情,迫使她走上了毀滅之路。

安娜是十九世紀在傳統思想影響下的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女性代表。七十年代末,沙皇統治的俄國社會局勢動盪內憂外患,封建主義家庭關係的瀕臨瓦解,上層社會道德的淪喪,女主人公安娜是彼得堡皇室的後裔,她心地善良、純潔而美麗。在那個新舊交替的歷史時代,沙皇貴族社會思想、文化和道德生活糜爛不堪,加上外來的資本主義衝擊著傳統的封建地主經濟,使得沙皇的統治更為艱難,人民生活混亂不堪。卡列寧作為上層社會權勢的代表,對安娜早已垂涎三尺,不折手段威逼利誘其姑媽,讓安娜嫁給了他。可以想象在當時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倫理的影響下,女性的權利地位是虛無的,即使是像安娜卡列尼娜這樣的貴族,對自己的命運也不能說不,上層社會的奢靡生活是卡列寧所追求嚮往的,卡列寧從小就是孤兒,可以想象在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俄羅斯上流社會的他受盡了怎樣的白眼和鄙視,從小就缺失親情的他養成了孤僻固執的性格。以至於除了投機鑽營而對安娜不屑一顧,更使得安娜結婚十餘年來從未感受過愛情的滋味。安娜出身貴族,從小就圍繞在花團錦簇之中,錦衣玉食中長大的她活潑開朗,優雅迷人,而貴族小姐的出身又鑄造了她浪漫的氣質,內心裡有一個感情豐富的超凡脫俗的世界,這種出身、生活際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處體制僵化、勾心鬥角的官場的丈夫。而被官場的應付扼殺了,而卡列寧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樣經常搞愛情的小把戲,由於二人性格的不同,就註定了他們對愛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這些也是他們婚姻不幸的根源。安娜作為十九世紀想掙脫傳統感情觀束縛的貴婦人,勇敢的向上流社會提出挑戰,她受夠了沒有愛情滋潤的婚姻,她叛逆的性格使她不安於接受安逸但又空洞的生活,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純潔而善良的安娜雖然極力的追求情感自由和個性解放,但是傳統觀念仍在束縛她的思想。安娜的內心深處存在著激烈的爭取個人幸福和遵守貴族道德準則之間的突出矛盾。她試圖掙脫封建婚姻的鐐銬,盡情的享受生活、享受愛情的權利。因此,安娜一方面需要愛情,大膽地追求愛情,這造成了安娜大膽的反抗行為,另一方面她又信奉貴族社會的道德準則,這不僅得不到社會的認可,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認可,在她的靈魂深處這兩方面的內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著她。安娜生活在虛偽的貴族社會裡,極力的想擺脫束縛,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婦女不是被玩弄的物件,不是男性生活的點綴品,她們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和有尊嚴的獨立個體。

第二、安娜的丈夫卡列寧利用婚姻和兒子束縛著安娜的感情,使她身心倍受折磨。

自從在一次旅行中安娜與英俊青年渥倫斯基邂逅後,渥倫斯基一見傾心狂熱的愛上了安娜,雙雙墮入情網。但安娜的背叛終逃不過丈夫卡列寧的眼睛,安娜決定離開卡列寧去尋求屬於自己的愛情。然而現實與理想往往相差太多,當然不會那麼順利的得到想要的結果,然而毫無感情的卡列寧根本不會答應安娜提出的離婚要求,他不能接受一個女人對他赤裸裸的背叛,更不能接受擁有如此崇高社會地位的他被其他男人搶奪妻子之痛,因為社會輿論讓他無法平息心中的怒火,他要懲罰她,讓她一輩子都活在他的影子裡。

其實,安娜與卡列寧十年的婚姻生活中,由於自身追求的生活不同,早已出現了情感裂痕,只是開始沒有後來那麼明顯,撕裂得那麼痛徹心扉。卡列寧只是一架官僚機器,是屬於彼得堡殘酷無情官僚集團的制度的化生,在生活中欲求的只有權力和地位。在他看來,他之所以需要一個家庭,並非出於愛情的需要,而是因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這樣一個點綴品,他每天都在自己從小嚮往的勾心鬥角的官場裡“快樂地”生活著,安娜說:“他樂於游泳在虛偽裡,正像魚在水裡游泳一樣”。他每天應付官場上爾虞我詐的官場伎倆,的確他對工作是熱心的、積極的,用今天的話來說他就是一個工作狂,這使得他在婚後對安娜無暇顧及,感情變得越來越淡,對於安娜卡列尼娜來說,卡列寧的感情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激不起半點漣漪。婚後的八年裡,安娜把所有的情感傾注在兒子身上,與兒子相依為命,兒子曾經是她生活的全部,她全身心都愛著兒子,甚至連離開他一刻都不行。對於安娜來說,自己已經是當時其他婦人少女夢寐以求的高官的闊太,同時也接受了命運對她和卡列寧相差二十多歲的婚姻安排,但她是一個天性浪漫,擁有詩人般氣質的、誠實、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嚴的女性,她無法容忍自己原來的“虛偽與欺騙”的生活境地了,與渥倫斯基的邂逅讓她決心向丈夫跟舊生活決裂。她說:“我知道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愛情,我要生活。”卡列寧並不關心這些,甚至知道自己妻子出軌的事情後表現的很淡然,因為封建禮教,因為自身的社會地位,他不想因為自己家裡的醜事干預到自己的仕途,索性讓出軌後的安娜保持低調,只要不在自己的莊園裡接待渥倫斯基。卡列寧一直覺得用保持婚姻來耗著安娜是最解恨的`辦法,同時也能保持名譽和體面。可實際上,他根本不能無視安娜與渥倫斯基頻頻約會,根本擺脫不了羞辱、憤怒和痛苦。安娜被渥倫斯基的熱烈追求包裹著,不由自主毫無抵抗的做了他感情的俘虜。她的本性和她的教養使得她在第一時間就陷入了錯綜複雜的矛盾之中。她不敢去想將來該怎麼辦,今後要怎麼辦,以後會怎麼樣。其實,她也別無選擇,她的命運全部都掌握在丈夫和情人這兩個人的手中。無奈與憤怒之下的卡列寧最後還是向婚姻妥協了,但他手中卻握著折磨安娜的另一張王牌——兒子謝遼沙。卡列寧的冷酷無情讓安娜處於兩難的境地,一面是兒子謝遼沙,一面是情人渥倫斯基,母愛和愛情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一生中最珍貴的生活權力,卡列寧把安娜的親情和愛情分開對立起來,作為危險安娜的工具,讓她嚐盡無盡的痛苦。

第三,安娜的情人渥倫斯基不能脫離所生活的環境和社會,對安娜感情淡化,萬般無助的安娜最終走上了死亡之路。

渥倫斯基是俄國上流社會中一個標準的公子哥,在遇到吉提和安娜之前,他曾和多個女子產生過感情。渥倫斯基從來沒有過真正的家庭生活。他自己是在貴族軍官學校教育成長的。畢業的時候,他是個風頭十足的青年軍官,很快就加入了彼得堡富有軍官的圈子。他雖然有時也涉足彼得堡的社交界,但他的風流韻事卻都發生在社交界之外。而對愛情有著強烈渴望的安娜在車站遇到“彼得堡上流社會花花公子渥倫斯基”後,愛情之火終於爆發了,面對傳統腐朽不堪的上層社會輿論的壓力,安娜歷經艱難的思想鬥爭、衝破了重重阻礙勇敢地投入渥倫斯基的懷抱。這是安娜勇敢、對舊社會反抗的表現,她對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虛偽、可恥,卡列寧摧殘了活在她“體內的一切的東西”。安娜說:“他甚至一次也沒有想過我是一個需要愛情的活的女人。”,所以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對自由愛情與獨立的要求,繼而投奔了她的情人渥倫斯基,雙雙墮入愛河。 但浪漫的富於幻想的氣質決定了他們的愛不可能持續太久。尤其是渥倫斯基激情過後,得到的不是愛情而是空虛,“雖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傾倒,卻使他感到不愉快。” 渥倫斯基追求已婚婦女在當時非但不會受到譴責,而且還是上流社會認可的時尚行為。相反,安娜就沒有這樣幸運,她揹著“”的罵名被上流社會拒之門外。他母親一開始是非常讚賞渥倫斯基與安娜的私情的。因為這種風流韻事能為她的兒子增色,能提高她兒子在上流社會的地位。可她萬萬沒想到兒子對此當了真,而這會斷送他的大好前程。她真正讚賞的實在是逢場作戲而已。她的這種觀念,其實是上流社會普遍的價值觀。所以,渥倫斯基與安娜,實際上是陷入了與整個上流社會相對抗的境地。但激情過後的渥倫斯基在母親和哥哥的干涉下認識到愛情並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天性浪漫惟愛情至上的愛娜卻不能自拔。渥倫斯基逐漸對安娜冷落失去以往的激情,因為他看不到未來,這使他對安娜的愛成了無源之水,歡娛得以滿足,激情也隨之消退。於是渥倫斯基決定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安娜生活中的唯一依靠也隨之化為了泡影。為了愛情,安娜幾乎犧牲了一切,換來的結局卻是失望與憎恨。安娜企圖通過愛情擺脫“虛偽與欺騙”的上流社會,渥倫斯基卻使她陷入了另一個新的更虛偽更欺騙的處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顯露了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自私與冷酷無情,這個罪惡的社會就是通過他展現得淋漓盡致,最後把安娜逼上了死亡的絕境。

三 結論

總之,社會、卡列寧和伏倫斯基是造成安娜愛情悲劇的三個主要原因。安娜的悲劇源於對真摯愛情的追求,而這卻與上流社會虛偽腐朽的道德觀念相違背:女人只是男人生活中的點綴品,她們只是男人消遣時的玩物。男人可以追求女人來提高身價和威望,而女性卻被看成“”,被上流社會所不恥。這是虛偽、道德淪落的封建禮教,而卡列寧卻恰是身居要職的封建禮教的代表,他冷漠虛偽的性格與安娜格格不入,這就註定了他們的婚姻是一個悲劇。然而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安娜違反社會倫理道德,追求愛情自由的性格卻成為了另類,這就讓出生於貴族的安娜形象徹底毀滅了,取而代之的是無限的社會壓力,但堅強的她挺住了,忘記一切的傷痛,痛舍自己的兒子投向了渥倫斯基的懷抱。可渥倫斯基只是新興資本主義思想的代表者之一,他新鮮的思潮也正式安娜狂熱迷戀的,所以他們的愛情註定不會長久,渥倫斯基追求的是一時的浪漫和激情,但激情過後的他下意識到這是沒有結果的愛情,在他現在的生活中他看不到未來,看到不前途。所以安娜又一次被拋棄了。

如果說安娜從前在跟卡列寧的關係上犯了一個可怕的錯誤,那麼現在,她在與渥倫斯基的關係上卻犯了一個更大的錯誤。她對渥倫斯基估計過高,期望過大。她以為他能帶她逃離“虛偽與欺騙”的社會,可是她錯了,他帶給她的是永無止境的痛苦、矛盾與恐懼,遠遠超過他帶給她的生之慾望與歡樂。他的愛情消失後,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劇的絕境,她控訴這一切:“全是虛偽,全是謊話,全是欺騙,全是罪惡!” 她的死,更是對黑暗社會的一個反抗,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對真摯誠懇的嚮往,對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在今天追求個性解放的時代,這種悲劇給我們的啟示,更是深遠而恆久的。

作者介紹: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托爾斯泰出生於貴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學,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 1873年~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鉅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鉅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採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後》(1903),特別是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

創作特點

托爾斯泰在小說中對人性進行了大量的思考,從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爾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實的一面,托爾斯泰對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羅斯當時的歷史和現實激發的:一方面,傳統的俄羅斯是宗法社會,東正教決定了人們思想感情的方式,托爾斯泰也深受東正教的影響,不管他的態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歐洲的啟蒙精神亦深深影響著俄羅斯,這很大程度上動搖了俄羅斯傳統信仰的根基,啟蒙精神對托爾斯泰的影響亦是顯著的,這使得托爾斯泰對東正教基本的教義體系產生懷疑,他不會像一般教徒一樣思考信仰問題。但是,托爾斯泰也並沒有完全走向歐洲的個人主義的啟蒙立場,所以,他對人性的思考常常遊離於二者之間,有時像一個教徒,有時像一個人本主義者。

托爾斯泰的作品中有著烏托邦思想,主要表現為反抗暴力與奴役,反對土地私有制度,反對崇尚資本主義物質文明和“進化論”,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義務和合理的生命法則,回返健康的農耕生活,通過人人的勞動和道德實踐建立起充滿兄弟情誼,平等、和諧、友愛的屬於全人類的人間“天國”。

參考文獻

[1]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高惠群,石國生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版

[2]智量譯列夫·托爾斯泰著 《安娜·卡列尼娜》[M]。 南京:譯林出版社,1996版

[3]郭和英 《女性意識的覺醒與反思———透析安娜悲劇及對現代女性啟示》

[4]列夫·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M]。楊楠。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5]《安娜·卡列尼娜悲劇的原因》,載《外國文學史研究》2000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