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下獨立審計的發展探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2.5W

近些年來,隨著雲端計算、物聯網和移動網際網路的不斷演進和發展,各國相繼提出了適應自身發展的戰略方針,大資料時代呼之欲出。辯證的看待工業4.0時代對獨立審計行業的影響和帶來的安全隱患,並就審計如何應對工業4.0提出——獨立審計行業應全面適應審計巨集觀環境並充分重視審計安全隱患。工業4.0的背景下,註冊會計師在面臨新的審計風險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到人工智慧和網路化的工作環境帶來的便捷,對此,獨立審計行業應與時俱進謀發展。

工業4.0下獨立審計的發展探究論文

一、引言

近些年來,隨著雲端計算、物聯網和移動網際網路的不斷演進和發展,各國相繼提出了適應自身發展的戰略方針,大資料時代呼之欲出。在此背景下,獨立審計行業雖不能與製造業智慧化的飛速發展相提並論,但審計職業必須與社會發展共同成長,不斷創新與發展,滿足行業與客戶的需求。“工業4.0”的核心是“智慧+網路化”,即通過虛擬-實體系統,構建智慧工廠,實現智慧製造的目的。1對此目的,其戰略也提出了相應的舉措,我們將其整合可以歸結如下,其一是出於聯網和整合的需要,實現技術標準化和開放標準的參考體系;其二還提及建立安全保障機制與健全規章制度;其三是創新工作的組織和設計方式,提升資源效率;其四是注重培訓和持續的職業發展。

眾所周知,工業4.0是針對製造業提出的戰略指導,然而我們審計行業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斷進步,也可以從中借鑑發展模式。這樣,在未來的審計業務中,我們不僅可以應對客戶的審計環境的飛速變化,也可以從中學習來改善審計的工作過程。

二、工業4.0對獨立審計的影響

(一)工業4.0對審計巨集觀環境的影響

首先,工業4.0背景下,審計證據的型別、範圍和數量將產生巨大影響。傳統模式下,註冊會計師多是通過函證、詢問、分析程式等審計程式來對被審計單位獲取審計證據,所獲取的審計證據一般包括紙質的回函,電子媒介的賬簿資訊或者詢問等獲得的輔助證據等。而在工業4.0背景下,審計證據不再同傳統的審計證據一樣,審計證據的範圍和數量將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其能需要藉助大資料資訊庫和雲平臺進行傳遞;註冊會計師也可以實現跨地區、多部門的實時作業,充分整合會計師事務所的資源,實現多個部門對多個客戶同時進行深度審計。

其次,工業4.0時代會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流程以及內部控制產生重大影響。製造業在加快改革程序的同時,各個行業都會大力加快行業整形的程序,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流程也會隨著社會進步發生轉變,逐漸趨向於智慧化和大資料聯網的模式。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系統將會由傳統經營流程中的單一版塊轉向與企業研發與戰略、產銷供應鏈、人力資源等版塊聯合,實行綜合作業,內部控制也由內部管理控制和內部財務控制分離轉向二者相互結合,使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形成一個綜合的、全方位的、多元化的體系。

(二)工業4.0下獨立審計的安全隱患

首先,隨著工業4.0的全面推進,資料的集合程度和人員及部門的工作關係將達到空前密集和複雜的狀態,這對註冊會計師的工作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隱患。註冊會計師不得不考慮在大資料的資訊時代資訊科技環境的規模和複雜度,這對於沒有足夠的資訊科技的註冊會計師是有一定難度的。工業4.0的背景下,人與人的溝通、資訊之間的傳遞和業務的交接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和物聯網實現異地的對接,然而在這種對接的過程中,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大量交易資料,以至於使用者無法識別並更正資料處理錯誤等因素都需要充分考慮。對於自行研發的系統,註冊會計師還需要評價系統的複雜程度、系統上一次發生框架重大變更的時間、系統變更對財務資訊的影響結果,以及系統變更後的系統執行情況及執行期間。

其次,在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審計人員執行整個審計流程已形成了規範的體系,其中就包括測試平均並充分利用其內部控制制度的結果,而工業4.0的核心概念——人工智慧,會為內部控制帶來特別的風險。內部控制的設定對於註冊會計師而言有利於提高會計資訊的可靠性,而人工智慧在為被審計單位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我們還應充分考慮到人工智慧或相關的資訊系統程式可能會對資料進行錯誤處理,也可能會去處理那些本身就錯誤的資料;如果大資料資訊系統的安全控制不能保證它的有效性,其雲端資料的真實、可靠也就無法獲得足夠的保障。

三、獨立審計行業如何應對工業4.0

以智慧和網路化支撐的工業4.0時代是未來獨立審計行業必須面臨的巨集觀經濟環境,在此背景下,註冊會計師所面臨的審計風險會發生變化,審計技術和方法也會發生巨大變革,辯證的.看待工業4.0時代對獨立審計行業的影響和帶來的安全隱患,是每位註冊會計師的基本要求。工業4.0的背景下,註冊會計師在面臨新的審計風險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到人工智慧和網路化的工作環境帶來的便捷,對此,獨立審計行業應與時俱進謀發展。

(一)獨立審計行業應全面適應審計巨集觀環境

工業4.0背景下,註冊會計師應全面適應智慧化的工作方法和大體量的資料模式,並將二者有機結合,找尋適合自身高效的工作模式。在審計準備階段,註冊會計師可以實時異地的與前任註冊會計師進行聯網溝通,並且可以藉助智慧化程式對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資料進行適當的分析,以判斷承接業務的風險;或者可以通過先進的大資料分析,從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資料裡提取出有用的資訊,來保證初步審計業務的順利進行。在審計實施階段,註冊會計師應結合工業4.0的發展方向,重新劃定審計範圍或制定審計程式,擴充套件需要審計證據的來源渠道;運用先進的演算法對資料庫的財務資訊進行整體分析,並依據系統劃定的重要性水平進行人工調高或調低,以確定審計方向。

(二)獨立審計行業應充分重視審計安全隱患

工業4.0時代是智慧化時代也是大資料時代,這是技術的發展,是人類的進步,卻同時存在安全隱患。審計證據來源的多元化和數量的大幅增長並不能保證資料的安全與可靠,註冊會計師應強化自身甄別資訊的能力,並對被審計單位的資訊保安控制格外予以重視;也可藉助外部資訊科技方面的專家,對需要採用的資訊進行專門的鑑定;並在此基礎上剔除或修正錯誤或可能產生誤導的資訊。此外,在整個過程中,註冊會計師應確保資料在利用雲傳輸的過程中,不會因為註冊會計師的資訊科技不過關而導致輕易被篡改和洩露;保證資訊和資料在格式上的精確,從而達到資訊和資料的可靠性以及可理解性;注重資訊和資料獲取的時效性,最終達到確保審計任務順利完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