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的職場道理

學識都 人氣:3.19W

這些年就業季,最令招聘人員頭疼的問題是什麼?不是海量簡歷,不是不知所云的自我介紹,而是那些被電腦軟件過度修飾的報名照!

以貌取人的職場道理

有人感歎,求職者的簡歷上已再難看到“原生態”的照片。其中,有求職者的虛榮心作祟,但更大程度是被社會文化所累,招聘方也難辭其咎。

一個有趣的問題隨之而來:到底從何時起,人們傾向於從外表來判斷他人的能力,甚至智力?這與此前流傳於中外的民諺,諸如“上帝對人是公平的,他多給你一分美貌,就會少給你一分智慧”正好相悖。

實際上,外表與智力間的關係,多年前就引起了科學界的興趣。這個謎語有兩層關係待解:其一,外表與智力間的關係是什麼?其二,普羅大眾是如何看待這對關係的?

誰説聰明人通常很醜?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進化心理學家禪洲金澤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漂亮孩子的智商要比同齡孩子的智商平均高出12.4.有一種聲音在學界越來越響:“聰明人通常很醜”的説法過時了。

過去近100年,關於美貌與智慧的`問題,讓許多科研工作者趨之若鶩。起初,科學家試圖探究,是否真的可能通過一個人的相貌來判斷他人的智商?

1918年,美國俄亥俄州的一位科研人員做了一項實驗,將十多張穿着同樣考究的小孩的肖像照展示給一個由醫生和教師所組成的評判小組,小組成員需根據肖像照對孩子們的聰明程度做判斷與排序——從最聰慧到最愚笨。這種主觀判斷的結果將與客觀智力測驗的結果相比對。幾年後,一位德國匹茲堡的心理學家做了類似的實驗,採用百貨公司69名僱員的肖像照。此後,許多科學家做了與上述實驗相近的研究。

他們的結論幾乎一致:人們多少是可以依據相貌醜俊來判斷個體的智商高低的。但,科學家始終無法搞清,到底那些照片上載達了什麼信息?

俄亥俄州的那名科研人員説,他的一些研究對象“被賞心悦目的外表或笑容深深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中的一些人認為笑容表示智慧,而另一些人則認為,笑容表示低能或有智力缺陷(換言之,每個人對笑容的理解可能截然不同)。”而匹茲堡的研究者認為,或許智慧之謎並不隱藏在“雙眸的光澤中”。

當科研人員對此問題疑惑不解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有了另一項相關發現。1920年,桑代克提出“暈輪效應”理論。該理論認為:當我們被要求去描述他人的多樣品質時,傾向於“將描述對象的某種特質不斷放大並影響到我們對整個人的看法”。隨後的研究證明,暈輪效應可以源自一張照片:如果一個人相貌英俊,我們很可能會推論他同時也更聰慧、更擅交際、更明白事故、通情達理。

如此一來,就有了三條相關的結論。首先,確實存在這種現象,人們會通過一個人的長相來判斷他人的智力;其次,我們在“以貌取人”時,往往認為長相的醜俊與智力的低高成正相關,換言之,總認為有才有貌,無才無貌;最後,人們的這種傾向還有點道理。

那麼,真的是美智為伴、醜愚為伍?

最新的一個研究成果來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進化心理學家禪洲金澤。他的研究數據取自英國全國兒童發展研究(包括生於1958年的1.7萬人)和美國的國家青少年健康縱向研究(包括生於1980年前後的2.1萬人),兩者都記錄在檔人員的長相和智力測驗分數。金澤發現,漂亮孩子的智商要比同齡孩子的智商平均高出12.4.當他控制了家庭背景、民族、身高體型等因素後,這個關係依然成立。

金澤由此認為,暈輪效應並非如許多學院派推定的“認知錯覺”,更像是一種對世界的準確解讀。“靚麗的人會讓人覺得更聰明,是因為他們確實如此。”

並非所有的研究都得出與金澤相同的答案。新近的一項以1957年美國威斯康星州某高中的年鑑相冊為對象的研究發現,對男孩來説,相貌和智力毫無關聯;但對女孩來講,長相與智商確存在正相關性。美國布蘭迪斯大學的研究則注意到,所謂的正相關結論似乎只適用於相貌欠佳的人羣,換言之,擁有靚麗外表的人可能十分蠢笨,但長相醜陋的人卻不太可能有多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