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最少的精力管理時間

學識都 人氣:1.91W

對於管理時間,你是怎麼進行的呢?管理時間的過程中你又會消耗多少精力呢?其實我們應該怎樣用最少的精力去管理時間呢?

怎樣用最少的精力管理時間

  

清楚自己的價值排序,是時間管理的起點

我第一次遇到事業和家庭平衡的話題是在2007年,當時是我事業的第一次小高峯。從加入公司後我用了近四年的多的時間完成了從助理顧問-項目經理-產品經理-股東-合夥人的轉變。為此,我需要一年出差300天左右,而且經常會出現連續1-2個月每天熬夜到凌晨1-2點的情況,但我很享受工作帶來的價值感。直到有一天,先生忽然認真的跟我討論我們的生活現狀和生活質量,我們用了很理性的方式列出了一張監視表。

這六個模塊是我們認為對我們的生命很重要的六個模塊。

在每個模塊下的左邊格子裏填寫的是我們認為它的重要程度,右邊寫的是我們現在花了多少時間在這個上面。寫完後,兩個數字的差異給我們很大的衝擊和自省。我們都認為家庭重要,但2006年一整年,我和先生只見面了11天(包括過年時間),花在彼此身上的時間不足5%。

我們也認為健康是排在很重要的位置,但其實我幾乎沒有任何的運動和投資健康的行為。

看一件事情是否重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看你是否真的願意花費時間在它身上。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們意識到,所謂的時間管理,不過是價值管理的外在表現。只有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才能做出正確的平衡和時間管理。

現在我們還是用這張簡單明瞭的檢視表。定期看看,我們是不是真的花了足夠的時間在它身上。當然,大家可以看到,工作這個模塊已經變成了經濟自由。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關於平衡的第二個話題。

從傳統職業到SLASH,從工作到經濟自由,保持隨時啟動的工作能力。

這一生我們花在工作上的時間超過30年。花了大量的時間,但很多時候工作卻帶給我們很大的困惑。職場媽媽希望能夠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長,或困擾於工作的不開心不自由;全職媽媽因為沒有進入職場而焦慮。

但其實工作其實只是謀生的方法。而經濟自由才是大部分象我們這樣普通人所希望達到的目標,那麼經濟自由就只能困於一份自己不喜歡或不自由的工作嗎?

昨天我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北師大心理學碩士畢業,在學校當老師。她告訴我她從學校辭職了,她很開心放鬆的描述這個辭職的過程:“終於從體制出來了,我可以做翻譯,同時可以做結合心靈和身體的瑜伽導師。" 正如她一樣,我周圍的朋友越來越多的人從體制內走出來,將興趣愛好發展成個人職業,同時又可以利用之前工作和經歷所積累的人脈,資源來實現穩固的收入。這樣的工作選擇,我們成為SLASH(斜杆) 這個概念出自200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寫的一本書《One Person / multiple careers》:

她在書中提到説,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這種無聊的生活方式,而是開始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不同職業,例如,萊尼普拉特(Lenny Platt),律師/演員/製片人,於是,“斜杆(Slash)”便成為了他們的代名詞。他們當中,有的是完全完全的自由職業者,依靠不同的技能來獲得收入。

一位前同事原來是講師,在生完寶寶後就選擇了自由職業,每個月大概上四天的課程,就可以獲得原來的月收入,剩下的時間她就做烘培。有的則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在工作之餘利用才藝優勢做一些喜歡的事情,來獲得額外收入。

所以,如果你有紮實的知識功底、才華或者技能,就可以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成為Slash中的一員,過上一種更接近人類原本生活狀態的,自主的,更多元化和有趣的,同時又能經濟獨立的生活。那麼更可支配的時間,更自由的工作方式必然讓你多一份平衡的助力。

管理石頭而非管理沙子

時間是一條長河,沖走所有的沙子,只留下石頭。在每一個整年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但最終記憶下來的只有有限的幾個。所以,夢想清單還是要有的。

每年的夢想清單就是幫助自己找到並更好的管理好石頭——也就是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事情。我和先生每年元旦都會到咖啡館,列出今年的`關鍵詞和夢想清單。記得2011年第一次列夢想清單:學英語、學攝影、畫一本小書,環球旅遊,工作中的目標、理財學習實踐、EMBA畢業、人力資源一級考試等10幾個內容。但最終完成的只有6件。

太多選擇等於沒有選擇,太多目標等於沒有目標。

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一定要要懂得取捨。

而每一次取捨,都是價值排序的重新審視。大到做前台繼續出差還是在後台做運營,是做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小到是陪客户吃飯還是回家陪孩子。每一次選擇都能幫助我們重複強化價值排序。Less is more。2016年我的夢想清單隻有三件事:創業、麥牙的畢業旅行、房子裝修。

學會取捨和拒絕,找到石頭,更能保持自己的節奏。

剩下的沙子該怎麼管理呢。我用的方法是微循環。

就是一些看起來小的行動,如果能夠持續專注堅持,就能夠產生重大、持久的改善。

每年一個夢想清單

每月一個讀書計劃:今年是台灣道禾書院創始人曾國俊先生組織的廈門讀書會,每個月一期。

每週一運動,一聚會:因為平時下班回家比較遲,還要帶孩子,很難做到每天都有運動。我就每週安排1次運動時間,一次和朋友的聚會。

每天早上一杯酵素水,晚間1分鐘臉部按摩,睡前5分鐘冥想

這樣的微循環不僅僅用在自己身上。也用在孩子身上,這個是我家寶寶幼兒園中班的培養習慣的微循環。當時麥牙做事比較拖沓。每天早晚都需要花很多時間督促她完成這些事情。我就和她一起做了這樣一張表。內容是我們商量的,文字我寫,圈中的畫是麥牙畫的。貼在她的衣櫃旁邊。1個多月之後,雖然啟動還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基本就不需要花時間督促她完成這些步驟了。

找到槓桿解,才能找到省力解

今年有件重要的事情是裝修。裝修據説需要跟70幾位商家打交道。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有的人請假裝修,有的人請父母來裝修,有的人甚至辭職來裝修。如果要抓重點。裝修重要的是哪個步驟呢?

和很多人不一樣,我選擇的是每週1篇裝修日記。而且每篇爭取寫頭條,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有10幾篇文章在小魚網的頭條了。帖子也有近7萬的瀏覽量。因為這篇日記,我的裝修公司派出了最好的師傅,並希望把我家的房子打造成樣本房。如果又不滿意的地方,上午提出改進建議,下午裝修公司就整改。

設計師也認真踩點配合。因為有日記,所以認識了很多同在裝修的朋友,組成了一個團購羣。也因為有日記,在跟商家做團購和談判的時候,商家總是會給我們更多的優惠或更好的服務。所以我並沒有天天去工地。但目前對房子的裝修進展仍然滿意。而這裏提到的日記,就是裝修這件事情的槓桿解。

“槓桿解”是國際管理大師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一書中所提到的一個概念,它指的是:在實際工作系統中,如果能找到一種能四兩撥千斤的解決方法,或者是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只用關鍵的一招,就可以解決了該問題。所以槓桿解也稱為最省力的解。

而表面解是耗費了很多時間,但是不能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在時間管理中,如果要想提高達成目標的速度和效果,千萬不要只圍繞表面解,要學會找到槓桿解。

管理資源而非管理能力

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要指望一個人完成所有的事情。找到對應的資源,能夠減少時間和工作量,提高效果。 在企業管理中,最大的資源是人力資源。

家庭和事業一樣,最大的資源也是人力資源。其中最重要的資源是先生。

創業媽媽是一定會花比較多時間在工作中,這就一定要獲得先生對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孩子三歲後,一定要讓先生多陪陪孩子,讓孩子獲得面對世界的能量。在家庭關係中,夫妻一定是比親子更重要的關係,切莫把所有的時間花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先生。

此外,父母是最好的人力資源。我經常回家比較晚,有的時候週末要出差或加班,都是靠公婆幫忙。無論是父母幫忙還是公婆幫忙都需要重視和老人的關係。嘴甜多鼓勵讚美,讓他們有成就感,適當的時候要讓他們有獨處的時間。每週要給假期,條件允許的時候送他們去旅遊都是很好的方法。

説到底平衡,不是個人的平衡,而是家庭的平衡。讓家庭中的成員成為你的資源。

利用好工具資源

常用工具要標配:用標配的工具可以減少適應新工具的時間成本。

其實我這14年用了6枱筆記本,無論是一開始的IBM還是後來聯想,我一直沒有換過其他的電腦。除了系統沒有轉換成本外。這個小紅點是我的最愛,有這個小紅點,就可以不用鼠標了。此外,我們家還有好幾個常用包。麥牙上學有一個包,學舞蹈有個專用包。小寶麥子也有一個專用包,裏面塞滿了各種必備用品。一旦有用掉的立馬補上。出門的時候只需要根據行程目的帶上包就可以。也避免了收拾整理的時間。

提醒APP要安裝:有不少生活工作的APP都可以起到提醒作用,避免遺忘也避免花費記憶時間。比如這幾個APP:

生日管家,能夠記住每個朋友的生日,在他/她的重要時間,送上一份祝福

高效TODO,最好的是他按照時間管理四原則把日常事情進行了分類和提醒,電腦和手機的聯動讓信息傳遞更便捷

記賬本,隨時隨地記錄花費,自帶的分析功能幫助實現日常花銷管理

小米運動,利用小米手環進行電話提醒,定時鬧鐘提醒,是時間管理的好工具

小米智慧生活,遠程開啟家用插座,如果是下班前開啟電飯鍋,到家可以吃到米飯。

利用便捷省力的家用工具:如果確實沒有人帶,也不太喜歡請鐘點工或保姆分擔工作的,可以配上洗衣機,乾衣機,洗碗機,垃圾處理器,掃地機器人等工具

利用好盈餘時間

盈餘時間是空閒的時間。有效利用空閒的時間可以實現一個時間多件事情。

比如:

我的每週運動計劃就是在麥牙畫畫的旁邊。9:00把麥牙送去畫畫後,去健身館運動1個小時,正好可以出來接麥牙。

利用出差的機會去旅遊:我原來經常出差,去西藏去過8次,去新疆去過4次,在工作之餘都會安排一些旅遊計劃。

再比如在新加坡讀書期間,我會提前一天去看FI,會在西班牙旅遊的時候去看歐冠的足球比賽。

還有,在學習的時候選擇精神層面的學習課程,讓自己有機會利用整天時間停下來思考,找尋初心。也會利用旅遊計劃去安排孩子的成長計劃。

管理能量,而非管理時間

麥牙2歲的時候,我晚上還要起來提醒她上廁所,或者拿水給她喝。一度很鬱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睡個整覺。試圖通過各種方式去增長睡眠時間。後來發現睡眠質量比睡眠時間重要。同樣,時間是不能延長的,只有24小時,但是狀態不同,做事的效率完全不同。所以,管理能量而非管理時間。情緒、身體、精神都和能量有關係。

除了早睡早起保持好的體力外。以下四種情緒和精神能力也很重要。

善良:善於把自己調整到良好狀態的能力。

信任:相信孩子無論經歷怎麼樣的環境都是有益,都能夠幫助他/她成長。

接納:接納自己的不夠完美,允許自己有情緒,有失敗,有抱怨,有錯誤。減少內疚,保持夢想,保持快樂。

當下:尊重每個時刻,全身心的參與到當下的事情。提高和孩子相處的質量。避免陪孩子的時候想哪些工作沒有做,也避免工作的時候愧疚沒有陪孩子。

平衡很難,但是我們必須經過的一個功課。這就是生活的起源,穿越她,自然會慢慢變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