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新聞史課程改革研究

學識都 人氣:2.07W

 [摘要]地方高校課程改革以應用為導向成為發展趨勢;對於新聞專業,新聞史課程改革尚未被給予足夠重視,也缺少改革的路徑,對此,教師應轉變教學理論、大膽創新,以“實踐”、“參與”、“情懷”作為課改的原則,開展“專題式”和研究性教學,注重課程整合,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調查實踐,切實培養學生貼近新聞行業需求的應用能力。

地方高校新聞史課程改革研究

[關鍵詞]新聞史 地方高校 教學改革

當前許多地方高校致力於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培養目標定位於“應用技能型人才”,服務於地方經濟的發展。然而,對於新聞專業而言,傳統的教學方式與行業需求有着明顯的差距,2014年教育部公佈全國就業率較低的15個本科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赫然在列,而在各地相繼公佈的難就業本科專業名單中不乏新聞學。這表明,地方高校新聞學專業課程的改革迫在眉睫。

新聞專業課程大體可分為新聞史、理論、實務三大領域。新聞專業課程的改革大多以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評論等實務課程為切入點,許多教師對於新聞史(包括中國新聞史和世界新聞史,不同高校課程名或有不同)仍然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對新聞史課程也未給予足夠重視,認為今後如果進入媒體工作,新聞史知識是可有可無的。筆者對此持不同觀點,“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新聞史課程絕大部分的知識點正是以“史”或“人”作為脈絡,其與新聞實踐應用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而這些聯繫正是新聞史課程改革着力挖掘的資源。

一、當前新聞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重“史”輕“新聞”

在傳統的新聞史課程教學中,教師以時間為脈絡進行知識的講述,這種線性的教學方式優點是能夠讓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缺點則是在課時有限的前提下,大多數知識點只能蜻蜓點水,教學內容停留在教科書。許多教師將新聞史的重點放在“史”,而沒有放在“新聞”,只告訴學生歷史上發生了什麼事,出現了哪些人物,但對這些事物為當前新聞業提供的借鑑缺少思考,缺少與行業實際、新聞業務的聯繫,學生沒有得到思考和實踐的體驗,而這恰恰與當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格格不入。

(二)忽略新聞情懷的培養

當前很多新聞學子認為“新聞無學”,本專業從事媒體行業不具備優勢,或是嫌棄新聞行業累、苦、收入低,不願意入行,即使有些學生原來滿懷熱忱,歷經四年枯燥的新聞專業知識磨礪和專業實習,熱情也消磨殆盡。如果不開專門的課程(如中外名記者研究),或教師只注重照本宣科而不重視引入實例,學生就只能從新聞史等少數課程中體驗新聞人物的經歷,而這些經歷在教師的講授中往往都是淺層次的,這顯然不利於學生新聞情懷的培養。如果學生沒有投入新聞實踐的熱情,其應用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會艱難許多。

(三)缺少實踐環節

在傳統的新聞史教學中,教師偏向知識的傳授,基本上全部課時都是“一言堂”,即使有專門的討論課,也非常有限,教師佈置的作業也缺少靈活性,學生往往在課本上就能找到答案,不必去主動查找課本之外的信息。部分教師對“實踐”的理解也較為狹隘,認為到課堂外的訓練才是實踐,新聞史的教學沒有辦法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整合。這最終導致學生對新聞史課程應付了事,靠死記硬背獲取學分,思維能力和新聞技能均得不到提升。

二、新聞史課改應遵循的原則

基於應用的地方高校新聞史課程改革必須致力於解決以上列舉存在的問題,應以“實踐”、“參與”、“情懷”作為課改遵循的總原則,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等均以此作為導向。“實踐”即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裏指代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囊括了操作能力、思維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職業素養等;“參與”即學生融入教與學的過程,而不是課堂的旁聽者,以團隊合作、發表見解、評價他人等方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情懷”即教學內容和教師的講述要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其體會到名留史冊的新聞人具有的新聞情懷,培養職業理想。其實,新聞史作為與歷史學有交叉的課程,可供拓展的內容非常寬廣,在課改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創新和刻苦鑽研的精神,多涉獵、研究新聞人物、新聞事件、媒體的發展史等,多關注學術成果,多觀察、思考新聞現象,將其與新聞史建立聯繫,這樣講起新聞史來才會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豐富知識涵養和個人魅力,在教學中游刃有餘。

三、教學方式的創新

(一)“專題式”教學

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教師要做到重點突出,切忌平均用力,要大膽摒棄非重要的知識點,如古代報紙的產生和發展、近代諸多“第一份”報紙等學生容易產生名詞混亂的內容,將其規定為學生自學。打破傳統“線性”的教學方式,將新聞史教材的內容進行重新整合,以新聞人、媒體、新聞現象作為主題進行專題式的講述,一個專題安排1~2個課時。如梁啟超的新聞活動跨了數個章節,傳統教法中按教材內容線性地講述,學生接收到的知識是碎片化的,思路不清,如果以“梁啟超的新聞思想”為主題,整合數個章節的內容,其中重點講述《時務報》和《新民叢報》的歷史背景,從中管窺其新聞思想和概覽其辦報生涯軌跡,顯然這更易於學生學習。類似的專題如“《京報》的前世今生”,重點講述邵飄萍,並介紹當前《新京報》的發展;“百年‘大公’”專題,重點講述“四不”方針和張季鸞,介紹當前《大公報》的發展;“我國的新聞改革”專題,講述以1942年《解放日報》與1956年《人民日報》為代表的新聞改革,並重點當前我國新聞戰線持續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等等。

(二)參與式的研究性教學

研究性教學要求教師以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和創新能力為目標,創設有利於學生開展研究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分運用已有的知識創造新的成果,產生新的觀點,從而建構和完善個人的認知框架體系。在“專題式”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組,教師提前佈置研究的項目,學生領到任務好有2~3周的時間進行信息的檢索和整理,在課堂上以小組代表發言的形式彙報研究成果,作為對某個專題講述的補充,教師和學生共同構建一個完整的專題教學。如針對“《申報》和史量才”專題,教師僅對申報的大致發展歷程和歷史背景作簡要介紹,其他信息,如史量才的經營理念、其報業托拉斯差點得以實現的原因、史量才的故事及其思想轉變等,則由學生在課堂上補充介紹;如“百年‘大公’”專題,則由學生補充《大公報》在建國後的發展和現狀。學生在此過程中重在提高文獻的檢索能力和信息歸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