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徵文>

家鄉新變化徵文

學識都 人氣:6.2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徵文吧,藉助徵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徵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新變化徵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新變化徵文

家鄉新變化徵文1

改革意味着飛躍,開放預示着富強,沐浴着改革的春風,只不過短短的幾年時光,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的家鄉也奇蹟般地改變着。

先從路説起吧:三十年前,媽媽才六歲據媽媽所説:三十年前的路都是泥巴,坑坑窪窪。晴天時就很難走,一到雨天那就別提了,一下完雨你想出去,穿着鞋。趕你回來時。你的鞋就得再買一雙了,上面滿是泥,真要命。可是現在,我們富了,把家鄉那些鄉間土路,全部鋪平,打上了水泥路,各家各户的台也打上了,現在下雨可不愁了,一下雨,水就從道上流走了。再也不會滿腳是泥了。

再説説健身吧,三十年前大家誰知到保養,連什麼是保養就不知道更別説保養自己了。現在大家都會保養自己了,20xx年在修完路後,又修了這個健身場。在裏面有些老人總是説,老人説:“改革開放使人們的生活變的越來越好了。”村長也激動的説:“是呀!我們的祖國也越來越富強了。我們生活在這一時代,感到非常的幸福!”“是啊,我們是應該感到幸福。為我的家鄉感到自豪,為我的做過感到自豪。”並不是鍵上健身場就能沒病,沒病那是不可能的。就圖一個樂字嗎!晚上,村裏的婦女沒事了,出來扭扭秧歌,快快樂樂的。多美好的一家人啊!

三十年前,那穿的是啥,破破爛爛,帶補着布的是最普通的。媽媽説:過年時給一個小襖就很知足了,這是一年中唯一的一件新衣服。現在呢?穿的那是名牌,什麼奈克、特步等等全是名牌。確實嗎,現在都富了。

人們常説民以食為天,那就再説説吃的吧,三十年前,條件好的每天吃窩窩頭,玉米餅。炒菜時,油少得可憐,吃上去的感覺除了鹹還是鹹,吃肉那就跟別説了,一年也許吃一次,那還是條件好的。現在不用説一年,一天一次都行,現在吃的是面,不再吃玉米餅了,生活條件也好了。

人們的居住條件也有了明顯改善。媽媽上小學時,在簡陋的磚瓦房裏上課。夏天很熱,也沒有風扇。冬天,學生們都盼望着快點下課,在牆邊來回擁擠以便取暖。現在,我們是在環境優美的教學樓裏上課,教室寬敞明亮。不用擔心夏天和冬天的來臨,每個班級都裝有暖氣,春暖夏涼,使我們能舒舒服服地上課。

30年的變化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家鄉新變化徵文2

十年前的柳州市,我們還真不知道是什麼樣兒!因為我們今年才十一歲。帶着疑問我們便向老人們去討教。

聽説,十年前的柳州市道路狹窄,街道兩邊的房屋破舊。人們大都安步當車,路上的摩托車大都是公安局辦案用的,小汽車更少見。街上商店稀少,商品匱乏,人們採購物品需要排隊,按計劃供應,買米麪要糧票,買布要布票,買肉要肉票……,那個年代即使過年想買一件新衣服也不容易。每當夜幕降臨,街道很是寂靜,人們都早早地上牀休息,街上漆黑漆黑的,更談不上什麼夜生活了。

十年後的今天,柳州市煥然一新,變化真是很大。聽我來給您説説吧。

柳州市的變化首先要數馬路的變化:昔日一下雨,好幾天水位都無法下降的街道,如今被改造成了路旁風景怡人、排水設施齊全的柏油大馬路,更是雄偉氣派,為老百姓的出行帶來了方便。外地遊客一下車,便感到像到了一個大城市一樣,令人刮目相看。當然,變化最大的要數城南廣場一帶。夜幕下的步行街,四處燈光閃閃,有寬敞的街道,漂亮的建築,五顏六色的花草,還有新鮮的空氣。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三個一羣、五個一夥,都喜歡來這裏,有説有笑,開心地散步,縱情地唱山歌,盡情地玩耍。老爺爺、老奶奶們都喜歡在老年活動中心裏唱歌、表演……,自娛自樂,還吸引了許多遊玩的人觀看呢。每天清晨,城南廣場又是居民們鍛鍊身體的好場所,他們有的打拳、有的踢腿、有的跑步……。通過晨練,人們相互熟悉了,甚至交上了好朋友,真是其樂融融。

城北還有音樂噴泉。夜晚,那裏燈火通明,華燈齊放,高達30米的噴泉水柱更是顯眼,人們都喜歡圍在噴泉周圍欣賞水柱多彩多樣的變化,噴泉的南面還有用石頭雕刻的壁畫,壁畫都記載着劉三姐的故鄉――柳州市的一段歷史。每逢節假日,音樂噴泉更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無數盆鮮花組成一個個大花壇,把音樂噴泉裝點得猶如五彩繽紛的大花園。音樂噴泉真是秀美典雅的景觀區啊!

柳州市的變化還有很多,比如:工業、農業、教育等等方面,真是數不勝枚舉。我們相信再過十年,柳州市一定像一顆美麗燦爛的明珠,鑲嵌在我國西南邊的土地上。

家鄉新變化徵文3

科技在不斷地提高,黨的政策也在不斷地惠民,我們的家鄉也不斷地繁榮富強。如今,那一個個矮小的茅草屋也沒有了,家家户户住起了瓦房、樓房。

現在再仔細看看我們的家鄉,再想想以前,真是有着天壤之別啊!我們的家鄉變化了許多。如:馬路變了;生活變了;房子變了;生活環境變了。從以上這簡單的幾點看來,如今,我的家鄉越來越富裕。

以前,沒有馬路,只是一條條泥路,聽爺爺、奶奶們説:“以前,他們上學的時候,走的都是一條條爛泥路,非常滑。如果,一不小心摔下來的話,就會弄得滿身是呢。”如今,一條條寬闊的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象一條巨龍蜿蜒起伏。一盞盞玉蘭球型組合燈,將馬路面照得水霧濛濛,水淋淋的馬路在燈光的照射下,象一條閃閃發光的綵帶。街道兩旁,柳樹枝繁葉茂,彷彿撐開了一把把綠色的大傘,搭成了一個連綿不斷地遮陽棚,使行人走在林陰道上,舒適涼爽。

以前,人們總是住着茅草屋,冬天住在裏面,寒風從縫裏鑽進來,讓人感到寒氣逼人。

如今,我們已經住上了四面不透風的樓房,再也不會覺得冷。城上人,有的還甚至住上了別墅,享受着清靜的日子。家家幾乎都有保姆,什麼事都不用自己做,真是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啊!在我爺爺那時候,哪敢談享受二字,每天都是靠着“苦”字過來的。過去,家家户户都靠自己的勞動來換取生活費。做了一天的工才能掙幾分錢。連買一塊糖也不捨得,十分節儉。唉,我們現在過得舒舒服服的,真是人間天堂啊!我們應該珍惜現在,創造未來。

我衷心祝願:我們的家鄉會更加美好,祖國更加富強。

家鄉新變化徵文4

我的家鄉在江蘇鹽城,又稱“瓢城”,她可是有着名副其實的“鹽城”稱號,這20年來可有着千萬種變化 。怎麼?你不相信吧!那就讓我慢慢的給大家講一講吧。

聽爸爸媽媽説,以前他們小時候,家鄉的路可以算是“羊腸地小路”了,人們必須要小心翼翼地通過小路,生怕踩着路邊的莊稼。下個雨,根本就沒法出門,小路上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水塘,出門極其不方便。而現在呢,那些小路早就變成了寬闊的大馬路,家家户户出門都有了自家的小汽車,而大街上也是車水馬龍,一輛輛汽車來來往往,匆匆忙忙,再也沒有一到下雨天出門就是泥巴腳,車輪子陷在那裏半天沒法動的尷尬事了。

20年前,家鄉沒有高樓,也沒有別墅。人們都是住在一些破舊的小平房,而且一到下雨天,也經常是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還有人家還是一大家子擠在一張牀上。可現在不一樣了,人們都住上了寬敞、舒適的樓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空間。爺爺奶奶們都在社區裏跳舞、打牌、下棋,還有很多的健身器材給他們鍛鍊。家家都有了電視、電腦,生活不再枯燥無味。一家家超市使他們的生活更加方便。以前爸爸媽媽們上學時,都要到合併的村子裏上學,路途比較遠,而現在每個小區附近都有幼兒園和學校了,方便了小朋友們讀書的問題。

家鄉在不斷的變化,這都是長輩們辛勤勞作而建成的,我們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需努力學習,為了建設我們的家鄉更上一層樓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家鄉新變化徵文5

改革開放30年,我們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我的家鄉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現在讓我就為大家介紹介紹吧!

隨着時代的發展,衣服也慢慢地發生了變化,不再是以前色彩單一、土頭土臉的`灰布長衫,也不再是打滿補丁的衣服,取而代之的是一件件光鮮亮麗的服裝,大街上品牌服裝應有盡有,春夏秋冬,服飾讓人眼花瞭亂。不管是小巧精緻的韓裝,還是寬大舒適的運動裝,都是人們最愛的選擇。

注重外表的同時,人們也不忘可好好慰勞自己的肚子。記得媽媽説自己小時候能吃上一頓肉就是過節,而現在菜市場裏的雞鴨鵝已並不稀奇,大街上幾層的超市越來越多,飯店、餐館、風味小吃讓人目不暇接,而平常的小商店更是不計其數。現在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快餐也充實了我們的生活,許多人都愛在這些快餐店裏一飽口福。正是這些美味的食品才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

經過吃的享受以後,住的享受也不能少,一座座低矮的小平房變成了高樓大廈,小別墅鱗次櫛比,許多的人都從小平房搬到了環境優美的小區,裏面還提供了許多休閒的設施,閒暇時,人們就會在這裏散步、鍛鍊、遊玩,現代人的生活真是越來越舒適。

還記的小時候,爸爸總是騎着一輛舊自行車送我上學,而現在爸爸總是騎着一輛嶄新的電動車送我,而以前坑坑窪窪、泥濘不堪的小路也已經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坐在車後,奔馳在平坦馬路上,所有的煩惱都拋在腦後,馬路上的摩托車、電動車、公交車,匯成了一首動人的交響曲。

從步行到漂亮的小轎車,從平房到高樓,從一個小小的縣城到一個現代化的城市……故鄉的變化日新月異,讓我感歎不已。我想,隨着時代的變化,隨着科技的發達,我的故鄉一定會日益騰飛,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家鄉新變化徵文6

暑假裏爸爸媽媽讓我到老家去玩幾天,我是一百個不情願,想想那泥濘的道路,髒兮兮的廁所,還有那沒有電視和電腦的日子,心裏就很不痛快。但是,當我踏上老家的土地時,我卻發現,一年未見,家鄉的變化可真大。

下了公交車,一踏上通往老家的那條小路,我就感到眼前一亮。以前通往老家的路是坑坑窪窪的泥土路,走上去總感覺很恪腳,半截路走下來,就感覺腳底痠痛。要是遇到下雨天,那泥濘的道路又爛又滑,大大小小的坑裏積滿了泥漿,一路走下來,鞋子上,褲子上全是斑斑點點,那可真是毀了容。瞧現在老家的路,平了、寬了、也直了,那髒兮兮的土路變成了乾淨的水泥路,走起來又快又穩,現在就算是快步跑,我也不在話下了。

爸爸告訴我,除了道路變了,老家人的生活也變了。

以前在老家做飯都是靠柴火生火的大鍋。每到做飯的時候,家家户户的煙囱上都會冒出縷縷炊煙,不僅浪費資源,還污染了環境。現在的老家有了電飯鍋、煤氣、微波爐等廚房用具,做起飯來,又快又幹淨。家用電器已經普及到大部分人的家裏。電風扇、電視機、dvd等家用電器也進入了越來越多的人家,現在老家人的生活變得方便多了,充實多了。

“快看,前邊一排排低矮的磚房是誰家的,怎麼這麼多?”走近了,還能聞到一股股臭味呢,我捂着鼻子,望着爸爸。爸爸笑着説:“別看房子不高大,臭味一陣陣,這可是老家人賺錢多多的養雞場呀!”真的嗎?以前老家的人天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每到閒時就有許多叔叔伯伯吆喝打麻將的。真想不到,現在老家的人變得知道賺錢了。這一路上,我發現許多户人家在房前屋後辦起了養雞場,還有的爺爺奶奶還放起了羊。

老家的變化真大!我相信,再經過幾年的發展,老家一定會變得更富裕,人們的生活一定會更美好!以後我一定常回老家去度假。

家鄉新變化徵文7

“漢源新區在九襄,心花怒放譜華章。花海九襄翻波浪,賦詩作畫心舒暢……”這是漢源縣九襄鎮李樹全編寫的一首順口溜。由於他編的順口溜詼諧有趣,朗朗上口,因而深受説唱表演者的歡迎,有老鄉戲稱他是當地的順口溜大王。李樹全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他編順口溜上癮了,一天不編心裏就空落落的。

“我這個人對其他事都不感興趣,唯獨愛寫順口溜,而且每天都寫,這是我生活的最大樂趣。”談起順口溜,李樹全的話匣子就打開了。

51歲的李樹全,堅持寫順口溜已經30年了,寫了多少首順口溜,連他都説不清。在勞動之餘,李樹全學習一些編順口溜的基礎知識,他把每天的所見所聞,用順口溜的形式寫下來,創作了一大批生活氣息濃厚的順口溜。

當家鄉災後重建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時,他編出了順口溜《建好城區更陽光》誇家鄉,“迎春的腰鼓咚咚響,打起竹板頌家鄉。梨花大道在延伸,新區建成有希望。梨花竟放彩蝶忙,花舞人間人也香……”

當發現身邊有孝順老人的好媳婦時,李樹全又編出順口溜進行表揚:“心中記住公婆暖,待人接物有板眼。家庭和睦貴謙讓,妻賢夫孝禮不偏……”

家鄉新變化徵文8

喜看家鄉新變化學校組織同們看家鄉的新面貌,同學們自然是興奮的像只小鳥。下了車,自然是比較冷的,寒風一吹,再加上這裏是錢塘江畔,同學們的手便不由自主地插入了口袋裏。但這股寒冷,很快又被喜看家鄉新變化的熱情給沖淡了。既然不冷了,我們也就一心一意將思緒投入看家鄉的新面貌。

錢塘江對岸的建築物鱗次櫛比,各有各的建築風格,如果説香港超市的賣品讓人眼花繚亂的話,我可以充滿自信的説:“這些一幢幢高樓大廈就是香港貨架上的賣品。”同樣,我不得不佩服設計師!回想往日,爸爸的年代,我得知了那時的家鄉:馬路不整齊,勉強算是馬路吧;錢塘江畔哪有什麼高層建築,就算有,也不會高於現在的小區樓屋;矮小的房屋極多……

看到後來,我的心中起了五彩的浪花。我的家鄉,馬路從過去的髒亂,到如今的平坦、順暢;我的家鄉,樓房,從以往的狹小,到今日的闊大;我的家鄉,建築風格,從昔日“千篇一律”的低層建築至現在的多種多樣,我的家鄉……家鄉在我心中,已經和“繁華”畫上了等號,想着她多年前的農村化,到如今的繁華似錦,我小小的心中裝滿了激動和歡喜,還有一種不可言喻的情感……江上的幾葉小舟,承載了一個夢。

家鄉新變化徵文9

南木,一座美麗的朔方小鎮,它不如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邊城,卻也簡樸純真,就像是一個孩子,在大山腳下的人們感激着大山的恩惠,迅速發展着,也為大山帶來了生機。

一個孩子成長起來,需要動力,更需要的是呵護,好讓他的心靈漸漸成熟起來。“十個全覆蓋”,這項利民政策實施了。這一陣春風,吹熟了整個南木小鎮。

南木這個小鎮成長起來了,原來泥濘的舊街巷,在下雨天一踩就會下去的路不見了蹤影;小區裏面有了產品琳琅滿目的便民超市;一羣正處在夕陽年紀的爺爺奶奶有了活動廣場,每天傍晚音樂一響起,老人們聚集在一起跳着歡快的廣場舞,享受晚年的幸福。這些老人在“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中,早已享受了養老保險,各個都沒有了後顧之憂,自然精神飽滿,幸福快樂。

一棟棟高樓也拔地而起,這是棚户區的改建工程,國家給予了一定的補助款,使人們搬進的新居。現代化的裝修設施,“四通”在這裏全部覆蓋了。

南木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啊!這真是令人興奮不已,南木成熟了,他脱去了小巧的衣裳,換上了寬大的襯衫。南木還沒有完全的長大,他還需要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不能停留在原地。作為南木的子孫,我們也要承擔起一份責任,那就是——讓南木成為人間仙境,世間的佳語。

那麼,就需要全體南木人民在黨的惠民政策的感召下,在“十個全覆蓋”工程的春風吹拂下,攜起手來共建南木和諧幸福的家園。

家鄉新變化徵文10

為宣傳助力全市推進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基層黨組織建設等重點工作,市委宣傳部組織全市新聞戰線開展“走千村萬户講精彩故事”助力“十個全覆蓋”媒體記者基層行活動。本報從今日起推出《“走千村萬户講精彩故事”助力“十個全覆蓋”媒體記者基層行》專欄,通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出一系列生動感人、思想內涵豐富、形式新穎的新聞作品,講述通遼市農牧業更強、農村牧區更美。

為全面推進“十個全覆蓋”工程,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選派100餘名機關幹部下基層,組成43個工作隊,包聯推進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和產業發展等工作。侯澤瓊就是這時被派駐到遼河鎮平安堡村,成為包村幹部隊伍中的一員。作為一名駐村幹部,駐村3個多月來,她沒有正常的作息時間,沒有節假日,與基層羣眾打成一片,走地頭、查民情,聽民意、解難題,切實將惠民好事辦好,讓羣眾滿意,拉近與百姓間的距離。

如今,小侯説起平安堡村的情況如數家珍,全村300户、1200人,周邊有哪些企業,哪家在哪條街,哪條街有哪些情況,她都非常清楚。

最近,開發區調整駐村方案,小侯又接到通知,她將要她去別的村駐村,張偉亮知道後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説:“那不行!我得找李書記給你要回來!”村民也説“侯大磨嘰一走沒意思了”。小侯其實也捨不得離開這個村子,記者跟她一起走在村裏時,67歲的五保户張昭文看到小侯,一定要小侯去家裏坐一會喝杯水,超市的老闆娘徐國華看到小侯就熱情地對記者説:“我們嘮到一起了,沒事的時候嘮嘮工程進展,嘮嘮村裏的事。來我這喝杯水,每天看她挺忙乎……”

小侯説,駐村的工作很鍛鍊人,跟着村民一起在施工現場吃着白菜燉豆腐,幫着工人搬磚,看着工人砌牆、拉線……學會了很多,從一開始剛到村裏不知道怎麼工作,到現在的一切轉變,侯澤瓊説收穫太多了。在村民家的灶堂邊、板凳上的家常話、貼心話讓侯澤瓊難忘,為村民排難解憂的一幕幕讓侯澤瓊難忘,村民對她濃濃的熱情讓她難忘……

家鄉新變化徵文11

我的家鄉變化我的家鄉變化“噢,好一處美麗的景觀!這是改革開放的春風!”我望着市府路,情不自禁的讚歎道。可這原是一片片凹凸不平的山地,荒蕪人煙;那裏原先只有一條髒兮兮的馬路,飄過的人都難以下腳……人們從未想過,也從未敢想,家鄉錦州會換了一個模樣。然而這天,由於人們心中燃燒着進取創新的熱情,展此刻我眼前的又是另一幅美麗的畫卷;一條條寬闊平坦的馬路,一座座高聳的樓房,坐在車上的人無不笑逐言開,一條幹淨的馬路,行人車輛來來往往,絡繹不絕。更好的是道路兩旁還安裝了路燈,到了晚上燈火通明,人們再也不用愁天黑看不清路了,在路燈的上方還安裝了彩燈,五顏六色,美麗極了!最值得一提的是東湖森林公園即將全面開放,是我們小朋友最愛去遊玩一處場所。啊錦州,我可愛的家鄉!如今,你已變得那樣完美,那樣富饒。似祖國一顆璀燦的明珠,像祖國一條正在騰飛的龍!真是“改革開放除舊貌,勤勞致富換新顏。”

家鄉新變化徵文12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原本落後的中國慢慢地走向了繁華。而我的家鄉也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的家鄉,雖不比桂林山水奇麗壯觀,也不比錢塘江澎湃洶湧,但是,家鄉的美,是一種樸素的美。

小時候,爸爸媽媽經常用自己的童年來哄我玩,而我卻把他們的童年給忘了,但是,有件事還是讓我記憶猶新。

爸爸媽媽小時候經常到原本那條黑不溜秋,滿是水草的大運河裏去摸螃蟹,因為那時候螃蟹很多,所以每次去摸,都會滿載而歸。我很羨慕他們那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童年;但又厭倦那種骯髒的生活環境。如今的大運河跟以前的大運河是個鮮明的對比:如今的大運河,清澈明亮,河堤也不殘留污漬,站在思古橋上往下望,是一道奇特的風景!

站在高處往下看,一間間矮小的房屋沒有了,變成了一幢幢高高的別墅;一條條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泥濘小路沒有了,變成了一條四通八達的柏油馬路。馬路兩旁各種着一排樹木。

轎車,貨車,越野車,卡車;奔馳,寶馬,奧迪;紅的,黃的,黑的,灰的,藍的……各式各樣的都有,陸陸續續在馬路上開過,一刻都沒段過。看完了汽車,我又遠遠地望去,看那一幢幢的樓房,都還像是剛造好一樣的,在陽光的襯托下,閃閃發光。遠處,一個人好像正在拿着手機打電話,我不禁想起電話機和手機。因為有了這倆樣東西,我們才可以方便的溝通,不再像以前一樣還要郵差送信。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我堅信,在中國人民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三十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TAGS:徵文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