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優秀教案設計

學識都 人氣:2.52W

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研究教學過程中相互聯繫的各部分的問題和需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白楊》優秀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白楊》優秀教案設計

【1】《白楊》優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晰、傘、撫、紹、疆、陷”這六個生字,理解並正確讀寫“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撫摸、介紹、沉思”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3、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意義深刻的句子,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品質,學會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並感受爸爸像白楊一樣紮根邊疆的志向及希望兒女能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願。

教學重點:瞭解白楊樹的特點,體會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及爸爸希望孩子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願。

教學難點:感受爸爸希望孩子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大戈壁和白楊樹的圖片

2、談話導入:同學們聽説過大戈壁嗎?在大戈壁上,許多東西都長不出來,但圖中的白楊樹卻能在大戈壁這沒有人煙的地方生長起來,你想知道白楊樹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樹嗎?今天我們就隨作者一起去大戈壁看看。(板書:《白楊》)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全班默讀課文,用鉛筆畫出生字詞。

2、出示課件,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1)生字:晰(xī) 傘(sǎn) 撫(fǔ) 紹(shào) 疆(jiāng) 陷(xiàn)

(2)詞義

戈壁:蒙古人稱沙漠地區為戈壁,這種地區盡是沙子石塊,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清晰:清楚

渾黃一體:指天和地都是黃色,分不出界限。這裏講風沙大,天地間分是黃色。

高大挺秀:(樹木、身材)等挺拔而秀麗。

撫摸:用手輕輕地按着來回移動。

介紹:使雙方相識或,引進,帶入(新的人或事物)

沉思:深入地思考。

3、快速閲讀一遍課文,四人一組進行討論,説説《白楊》講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並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課文講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帶着自己年幼的兒女前往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楊引起了討論的事。

三、 老師示範讀課文

四、 細讀課文,分清結構:

學生給文章分段,並説明分段的理由。

第一段:(1-3自然段)寫大戈壁的鐵路線上長着高大挺秀的白楊樹。

第二段:(4-13自然段)寫“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並以此表達自己的心願。

第三段:(14-15自然段)寫“孩子們”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們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楊樹。

第四段:(最後一個自然段)寫他們看到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邊,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有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

五、 朗讀課文,找出描寫白楊樹特點的話,並概括白楊樹的特點。

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説明了白楊樹具有“挺直”的特點,“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説明白楊具有“適應性強”的特點,“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説明白楊具有“頑強的品格”。

六、 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板書:

白楊樹的`特點:挺直、適應性強、具有頑強的品格。

第二課時

一、 複習

同學們,我們昨天已經初步學習了《白楊》這節課,我們一起説説白楊具有哪些特點,好嗎?你們還想進一步瞭解白楊嗎?我們這一節課繼續學習《白楊》吧。

二、 朗讀課文,講解課文:

1、四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的四大段

2、全班齊讀第一大段

(1)説説大戈壁是怎樣的?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

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煙,渾黃一體;這樣寫是為了寫戈壁環境惡劣,從而塑造了白楊樹的高大形象。

(2)長在戈壁上的白楊樹是怎樣的呢?

高大挺秀

3、分“爸爸”、“哥哥”、“妹妹”三個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大段。

(1) 説説“一位旅客正望着這些戈壁灘上的衞士出神”中的“衞士”指的是什麼?(白楊樹)

(2) 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願。爸爸的心願是什麼呢?

(爸爸的心願是像白楊樹一樣紮根邊疆,默默地為邊疆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並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像自己一樣。)

(3)“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這個句子用了什麼關聯詞?請畫出來並用它造一個句子。

(4)讀“爸爸的微笑消失了……也不動搖”這一段,瞭解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

4、齊讀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1) 在“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中,“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指誰?“幾棵小樹”指誰?

(“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指“爸爸”自己,“幾棵小樹”指“爸爸”的兒女。

(2)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為什麼呢?

(因為“爸爸”為建設邊疆後繼有人而感到欣慰。)

5、概括本課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描寫一位父親在前往邊疆的途中向兒女介紹白楊的事來表達自己對邊疆建設者紮根邊疆、無私奉獻的讚美,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志向。

三、 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本文描寫了白楊樹挺直、適應性強和具有頑強性的特點,但全文又不僅僅是描寫白楊,文章還借白楊來比喻那些紮根邊疆、默默地為邊疆建設貢獻力量的人,同時也表達了自己要為邊疆建設而奉獻的志向。

四、 分小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 作業:

根據原文內容填空:

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 ),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 ),不管( ),它總是( ),那麼( ),不軟弱,也不( )。 突然,他的嘴角又( ),那是因為他( )的右面,在一棵( )身邊,( )正迎着風沙( )。

【2】《白楊》優秀教案設計

【教學要求】

1.瞭解白楊的特點:

品性直、高大。

生長範圍廣、適應性強。

能抗拒惡劣的氣候和自然災害。

2.體會爸爸的心願:服從祖國的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以及他對下一代的希望。

3.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

通過介紹、讚美白楊樹,來讚美邊疆建設者們不怕艱苦,毅然紮根邊疆,為邊疆建設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4.初步感悟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

5.通過抓住爸爸的語言、神態和做法來體會人物的思想品質。

6.能夠運用聯繫上下文和抓重點詞句的方法來讀書。

【教學重點】

1.通過抓住爸爸的語言、神態和做法來體會人物的思想品質。

2.能夠運用聯繫上下文和抓重點詞句的方法來讀書。

【教學難點】

體會爸爸的心願:

服從祖國的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以及他對下一代的希望。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學生聽寫生詞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知道文中的白楊生長在什麼地方?

1.快速讀第一自然段,戈壁灘是什麼樣的,課件欣賞戈壁灘。多麼荒涼的大戈壁啊。白楊樹卻長的怎麼樣呢?

二、面對這戈壁灘上的白楊哥哥和妹妹發生了爭論。分角色讀課文的4--12段。畫出爸爸的話,批註你的體會。(課件出示爸爸的話)

1.請你認真地默讀這一段話,想一想:

白楊樹有什麼特點?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用“ ”標出重點詞語,並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注在空白處。

2.交流估計:

你都讀出來了什麼?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

直。──讀出你的理解。

深入品讀“從來”一詞,老師啟發學生:你從中讀出了白楊的什麼特點?

句子對比

教師激情小結:

白楊樹的枝幹一律向上,而且僅僅靠攏,筆直的枝、筆直的幹,總給人一種力爭上游的精神。讓我們再來讀這句話。

“哪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很快”──長得很快──讀出你的感受。

“哪……哪……”哪裏需要,就在哪裏生長,説明它的適應性非常強。

板書:適應性強 把你理解得讀出來。

結合生活想想哪些地方需要白楊樹,填空:

課件出示:( )需要它,它就在那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小結:的確,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不管是山坡還是戈壁,哪需要白楊,白楊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遭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堅強,不軟弱,不動搖-堅強-讀出它的堅強。

“不管……不管……總是……”

不怕困難──讀出它──不怕困難(師引讀)。

小結:“風沙、雨雪、乾旱、洪水”,這些都是嚴重的自然災害,説明白楊很堅強。

師引讀:遇到( )的風沙,白楊樹是……

遇到( )的雨雪,它是……

遇到( )的乾旱,它仍然是……

遇到( )的洪水,它依然是……

無論面對怎樣的自然災害,白楊樹永遠……,所以課文中用了“總是”一詞。

多麼堅強不屈的白楊樹啊!讓我們再來讀這句話。

爸爸介紹白楊樹這段話,你瞭解到爸爸眼中的白楊樹什麼樣?

(5)此時你心中對白楊有了一種什麼樣的情感?讓我們帶着敬佩來朗讀爸爸介紹白楊的話,體會白楊的內在品質。練讀--配樂讀整段。

(6)練習背誦。課件出示背誦提示。

3過渡:爸爸説這些話的時候很嚴肅,其實他所説的不僅僅是他眼中的白楊,也是他心中的白楊。

(1)品讀“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修辭手法:設問句。

爸爸到底在表白自己的什麼心願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14自然段,並聯系課文的12自然段,自己先思考,再和同桌交流一下。爸爸僅僅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三、突出重點,理解爸爸的心

1.引讀討論14小節:

(1)師讀:“他們只知道……”生接讀“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

師問“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到新疆工作”

(2)師讀:“他們只知道……”生接:“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

師問:“他們卻不知道爸爸為什麼把他們接到新疆去?”

(3)師讀:“他們只知道…”生接讀:“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師問:“他們卻不知道新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

(4)新疆這個地方什麼樣呢?通過上節課的介紹,我們瞭解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新疆,可以説經濟非常貧窮落後,那裏的地型和氣候都不適宜莊稼生長,所以那裏的農業水平十分低下。主要以“揚手一把種,收成靠天公”的原始農作方式,那裏幾乎就沒有工業,更沒有工廠,連一根釘,一斤鐵都生產不出來,交通又很困難,所以,當時的新疆真是物資奇缺,百業凋零,一副蕭條景象。想不想走進那個時代,去感受一下爸爸媽媽的工作場景。

(5)出示投影。

爸爸媽媽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都灑在了這片熱土上。他們為什麼還要接孩子去那唸書呢?

現在我們知道,填空:“爸爸不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更是在表白自己一顆( )的心!”

教師小結:

不僅自己到祖國最需要最貧苦的地方去建設,還希望子女紮根邊疆,建設邊疆,這就是爸爸的心願啊。

過渡:

通過爸爸的介紹,孩子們多了一點什麼知識呢?

(6)指名讀15自然段。

(7)爸爸介紹的這些知識就像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顆種,那顆種子能不能生根、發芽、成長呢?

(8)請同學們自由讀16自然段,想一想:

爸爸為什麼又陷入了沉思?為什麼又突然微笑了呢?

交流:

出示“……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

A 體會這句話:“高大的白楊樹”指的是爸爸,像爸爸一樣紮根邊疆的建設者;

“幾棵小樹”指的是我們,在爸爸的影響下,立下紮根邊疆、建設邊疆志願的我們,也就是邊疆建設者的後代。

沉思──爸爸在擔憂孩子們能不能像他所希望的那樣。

微笑──看到了大白楊身邊的幾棵小白楊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他彷彿看到了什麼?──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了希望與信任。

齊讀16自然段

四、積累提高 拓展延伸

1.課題是《白楊》,全文是不是僅僅寫白楊?讚揚了爸爸什麼精神?

2.讚揚爸爸實際上就是讚美什麼人?

3.揭示表達上的特點:“借物喻人”

3.總結啟發想象:是呀,其實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許許多多的邊疆建設者們,他們離開了繁華的城市,告別了朝夕相處的親人,毅然來到祖國最需要最艱苦的地方,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生命,奉獻自己的子孫後代,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祖國邊疆建設事業,有的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經過了幾代人的奉獻與建設,新疆現在什麼樣了呢

4.出示投影:

新疆現在的圖片。

5.看了這組照片,我想你一定有許多話想對邊疆建設者説。僅僅邊疆建設者們是白楊嗎?不是的,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像白楊一樣的人們,他們甘於貧窮,不怕困難,默默地奉獻在需要自己的崗位上。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像白楊一樣的建設者,他們是誰呢?

指名交流

五、進行練筆,情感昇華

師:此時此刻,你想對白楊樹以及像白楊樹一樣的祖國建設者説些什麼?把心中的所思所想寫下來吧。可以用上出示:“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等詞寫一段話。

(學生自由寫話,教書巡視。)

師:已經有同學自告奮勇,要。

(投影展示學生的句子)

六、總結:

同學們,今天的學習,我陶醉在你們充滿智慧的話語裏,不管是把筆觸指向“援助藏的老師”還是指向“鐵路工人”,不管是寫“在守衞邊疆的戰士”還是寫“默默無聞的護士”,都會正確流利地寫出很有思想的句子。真讓人佩服。如果同學們有興趣的話,去讀一讀老師向大家推薦的“借物喻人”的文章,那裏會有一番新天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七、作業佈置:

推薦閲讀艾青的詩歌《帳篷》,以及茅盾的《白楊禮讚》,楊朔的《荔枝蜜》,陶鑄的《松樹的風格》等文章,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課下閲讀時,能進一步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