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科學的角度拯救“王寶強”?

學識都 人氣:3.22W

昨夜王寶強一紙“現代版休妻書”激起了社交網絡的又一次集體高潮,心疼昨晚熬夜奮戰的小編們。無奈我不愛八卦,又不喜歡在不知道事情原委的時候就貿然發聲,所以拖到這會兒,都算是按我個人節奏在追熱點了。

如何從科學的角度拯救“王寶強”?

但是,看着那些指責小三劈腿,指責小宋忘恩負義,指責王寶強強扭別人的瓜還不顧及下一代的言論,其實我是拒絕的。因為我敢説那些寫文章的沒有一個人能知曉事情原委,都屬於“只憑猜測就做的價值審判”。

所以,作為一個追求理性愛講方法論的文字工作者,我還是分享一下抵禦“隔壁小宋”的科學觀念吧。

1 、小宋不推沒縫的門,那門縫從何而來?

我們常常説一個巴掌拍不響,那麼第三者插足的時候,另一隻手為何會抬起迎合呢?

要討論這個問題,其實我們應該看看原配為什麼會在一起。

很多擇偶標註的調查中,除了一些明知是“隨口一説”的標準(比如,人好)外,最常被提到的應該就是要有上進心,有上進心的男人會被認為是值得託付的。當然我知道你們都不好意思説高富帥、白富美這種標準。

但是,説的人多,卻從來沒有人講過怎麼樣才能算有上進心。不然,王寶強婚後努力工作、事業不斷上升,按理説應該是奮發圖強的典型,怎麼也不會被帶綠帽子。

類似的例子其實身邊也不少:不斷在學術上追求進步的人,可能被“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發好人卡;獨當一面的女強人,可能被“我覺得跟你在一起壓力太大”這種噁心的理由拋棄,可見我們通常用到的上進心的含義,並不適合擇偶標準裏的上進心。

那兔説:人生最大的悲劇

我知道你明明很努力,結果卻是然並卵。

2、努力的人生不會有錯,為什麼感情卻出了問題?

因為,擇偶標準實際是一個動態過程,企圖固有行為模式帶來情感收益,是一個艱辛的過程。

理性派的預警:

這個動態擇偶標準涉及了邊際效益理論和社會交換理論,在這裏簡單科普一下:

(1)邊際效應

相同的商品帶來的心理滿足感是遞減的

為了達到對應的滿足感成本上是遞增的

(2)社會交換

行為和行為帶來的心理效果,都是可交換的社會商品。

我做了,就會希望得到

我得到了,就願意繼續做

3、當初相愛的'兩個人,感情為何越來越淡?

感情好必不可少的一點,就是兩個人自身的付出,都得到了自己所期望的回報。

當你提供的交換物越符合對方的胃口,越讓對方心生愛慕,你對戀人的價值就越高,戀人也就越願意給予你積極的情感反饋。

我認為,所謂匹配度高的愛情,就是你提供“商品”的成本足夠低,但卻給戀人帶來了足夠高的心理收益。

但是,同質商品帶來的心理效應遞減是不可避免。

例如,第一次燭光晚餐,效果上天,日久天長,就沒了新意;開始伊人一笑,愛人就敢赴刀山火海,時候久了,三笑都未必再打動他;物質的遞減更明顯,紙醉金迷久了,吃啥山珍海味都不如當初的那晚肉絲麪。

那兔説:你們都説馬蓉嫁給寶寶是為了……

看開點

不管為了啥,

他們剛結婚時它的單位價值都要比現在大

總之,沒有任何一種行為給對方帶來的心理收益是恆定的,可怕的是,對方心理收益下降,反饋就不足,導致你的行為動機下降,還造成了你行為成本的上升,結果,你的心理成本越來越高,戀人的心理收益卻越來越低。

如上圖所示,愛情中的幸福感大概就來自於你的成本和對方收益之差——一種收穫遠大於付出的感覺。初始階段的差值,也就決定了兩人會不會開始一段愛情,差值越大匹配度就越高:

①最初階段,你的“交換”愛情付出的成本低、收益高,戀愛的幸福時時都洋溢心頭

②維持階段:等收益開始下降,就要付出更多“交換物”,愛情就進入了維持階段。

③冷淡期—臨界點:如果這個過程進一步惡化,最終突破收益高於支出的臨界點,你就會對感情產生懷疑,因為曾經很幸福現在好辛苦。

我個人認為,這種過程很常見,甚至部分解釋了為何會有“戀愛三年之癢”、“婚姻七年之癢”的説法。因此,説擇偶標準是一個動態過程,含義就是説:過去這是你的優點,現在這個優點很有可能已經不重要了!

4、現在小宋來推門了!

有一個合理假定,就是小宋提供的“交換物”是與你不同的,要嘛種類不同,要嘛提供同類交換物的能力不如你。比如,王寶強那時候名氣在外,但宋喆標準的校草外形啊,我們暫且不提馬蓉是不是真的吃着碗裏瞧着鍋裏,單從選擇愛情交換物的角度來説,我覺得那時她“愛上”王寶強也無可厚非。

所以,一開始宋喆其實就是被王寶強打敗了,因為他創造的“幸福感”不如寶寶。

但如果是作為“後來者”呢?那他的情況就只需要比寶寶目前已經惡化的“收支環境”好就可以了,時間進一步推移,寶寶很快就會落下風。

邏輯好的讀者可能會追問,宋喆不是一直就跟馬蓉在一起嗎?我推測,大概是王寶強提供的交換物貶值太快了,比如,真的就是錢,那馬蓉榮華富貴上幾年,很快就又迷戀美好的外表了。

那兔説:

請不要一味指責女性,

這種事其實不分男女的。

金融穩拿的女朋友也有剁手剁到空虛的時候,來一個貼心的正好彌補空虛;

沉魚落雁之容也有看習慣的時候,

來一個涉世未深的正好重新燃起激情……

退一萬步講,寶寶已經是人生贏家了,尚能與身邊的小宋正面槓上7年,而一般人,估計被小宋推門時,牽着的手大概已經行將無力維繫了。

咳咳,不過,只分析現象不講解決方案的文字工作者不是好的方法論者,下面我就講講如何科學防小宋吧。

5、如何科學防“小宋”:保持戀愛中的上進心

聰明的人看了上面的分析,應該就已經想到答案了——不斷改進自己的戀愛商品模式,避免成本不斷上升收益不斷下降才是最佳解決方案。

所以,對一般人來説——不要會照顧人就一直温柔體貼下去,不要有錢就一直揮霍下去,不要貌美就一直打扮下去,不要浪漫就一直調情下去。

戀愛中的上進心,就是要不斷學習使用創造新價值的戀愛商品,會賺錢的學學體貼,會打扮的學學持家。並且,我不是説偶爾給對方一個驚喜,而是你能利用新的行為穩定的給對方帶來心理上的收益。

所以,正享受戀愛的人,千萬不要抱有“被偏愛就有恃無恐”的心態,這時才是你學習新行為創造新“商品”的最佳時刻。如果我的分析沒錯,新的行為雖然有學習成本,但是隻要給對方帶來高收益,你就能得到足夠的正反饋來維持動機,這才是你願意付出的根本原因。

同時,也只有在這時候,戀人與你心靈相通,是你最能發現Ta需求痛點的階段。你不用心發現,到被別人撞對需求痛點的時候就只能追悔莫及了。

這時,如果形成新行為的過程一切順利,你就會擁有下面這種戀愛曲線:

6、愛情原則只有一個:不斷地悦人、悦己

於馬蓉,這件事的警示大概在於——一定要考慮不同“愛情交換物”的生命週期是不一樣的:財富和地位帶來的愉悦,也許一時蓋過了對美好肉體和靈魂交融的渴望,但物質的邊際效應很強,總有一天,自己的內心會赤裸裸的面對本能。

於王寶強,這件事的教訓大概在於——持續增加自己在某一項優勢(很可能是最初他摘得美人歸的原因)上的投入,雖然可能給他自身帶來巨大的價值,但這項優勢給馬蓉帶來收益會遞減,所以他的最佳策略也許不是事業和顧家,而是提高自身品位和氣質,畢竟美好的外形是天生的……

可見,愛情,很怕一條路跑到黑。經常有分手的人傷感到:“當初你就是愛上我這一點,現在為什麼變心了?”很多人都以為被對方“雙重標準”了,甚至有人感覺再也不會相信愛情了。

其實愛情從來沒有什麼雙重標準,原則只有一個:不斷地悦人、悦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