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潛伏心理學

學識都 人氣:3.22W

職場潛伏心理學1

魯迅先生曾於1927 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説,這屋子太暗,説在這裏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着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拆屋效應”。

職場潛伏心理學

這一現象與“登門檻效應”似乎有點異曲同工,這一效應在現實生活中也很常見。就有這樣的例子:學校的一名學生犯了錯誤後離家出走,把班主任急壞了,沒過了幾天學生安全地回來後,班主任反倒不再過多地去追究這名學生之前所犯的錯誤了。實際上在這裏,離家出走就相當於“拆屋”,是班主任沒辦法接受,也是不希望再發生的一種結果,學生之前犯的錯誤就相當於“開天窗”,雖然原來難以接受,但相對於離家出走就顯得可以接受,實際上這就是拆屋效應,只不過好像學生用得比老師要好。

補充知識:心理學家認為,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接受較高較難的要求,因為它費時費力又難以成功,相反,人們卻樂於接受較小的、較容易完成的要求,在實現了較小的要求後,人們才慢慢幾首較大的要求,這就是登門檻效應對人的影響。

職場潛伏心理學2

為什麼脾氣越來越焦躁,有時候無故發火;

為什麼對自己愛的人反覆無常,常常覺得自己內心壓抑;

為什麼時常不明所以地口舌生瘡,深夜不眠。

很多人出現這樣的反應都是勞心勞力的職場在生活中的投影。

看到這個説法,一定會有人反駁説,我的職場生活沒有什麼問題,我沒有讓職業影響自己的心理和心情,説這類話的人,職場心理一定是不成熟的。

人們常常不知道,自己的很多心理問題,不是來源於心靈本身,也不是來源於家庭、愛人,或者是朋友,一個人可以沒有戀愛,可以沒有夢想,他卻不能沒有工作,而且,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説,一天24小時,除去睡覺8小時,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着工作和一些和工作有關的事情。

朱德庸先生有這樣的一句話,讓人忍俊不禁,又深刻的反映了當代人生活——你可以不上學,你可以不上網,你可以不上當,你就是不能不上班!

是的,辦公室是現代人的重要場所,人們在這裏賺錢養家,上班這件事變成人們生活的主題。當然,人們的慾望既然已經高起來了,壓抑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應該正面職場生活,從這件事裏尋求自己的定位,自己的價值,還有,別人的肯定……用自己的智慧和對別人的瞭解,實現對個人職場的品質管理。

如果佔生活大部分的工作時間處在不開心的狀態,搞不定在工作中的人與人的關係,就會工作狀況不好,收入低。當一個朝九晚五,兢兢業業的人面對自己薄薄的工資袋和巨大的生活壓力的時候,他不出現上述的情況,才怪!

如此説來,工作出了問題才是心理問題的根源!所有工作問題的出現都和心理有關,無論是個體的心理,還是和別人交際的心理,事實上,職場是人的江湖,瞭解人的心理就是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倚天劍。

有多少精明能幹的高手沒有輸在刺刀見紅的沙場,而是輸在了暗流洶湧的微妙關係上,可見,每個人都需要懂得心理學規律,更深層次地吃透別人的心理和認識自己的心理。有時候,個人的壞情緒的,如同感冒,雖然眼前看來只是小小的麻煩,但如果你的防禦能力過於微弱,併發症就會接連不斷,讓職業生涯頓時險象環生。

所以説,不但要懂得怎麼與別人相處,更要懂得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本文就選用世界上最權威的心理學定律,來為你揭開人的心靈之謎,而且,可貴的是本書從職場生涯的第一步面試開始,陪着你一路行走,對職場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都做了深入淺出的分析。

職場的人際關係更為重要,人際關係好,一個人的世界就會打開很多扇窗,如果不善交往,就會造成人與外界的隔閡,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同事之間的靜默,而這種靜默就如同水滴石穿風吹雲就動般的可怕,時間長了,人與人之間似乎也就跨越了一條鴻溝,再也無法拼合,再也無法填充。

要想“如魚得水”,也不能盲目交流。人心的深不可測,相信每個在職場中摸爬滾打的人都對此深有感觸。很多職業規劃專家也認為,10%的成績,30%的自我定位以及60%的關係網絡才是成就理想的標準因素。要處理好人際關係,就必須懂得複雜而微妙的心理,稍有不慎,就會使自己陷身於被動。如今,職場人最大的挑戰並非如何把工作和事務做好,而是如何將職場人際關係搞好。

拋開“心靈雞湯”式的安撫,直接告訴你真實的職場,不再成為你受傷後的創可貼,直接給你抵擋風刀霜劍的金鐘罩。告訴你公司不能告訴你的祕密,和領導,同事相處的祕訣。你將發現,原來很多現象,所看到和所理解的都只是表層,只有真相的十分之一,還有十分之九的內心活動,才是左右一切的源頭。

職場上六種心態不可取!有些人容易產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辦事無膽量,畏首畏尾,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這種心理如不克服,會磨損人的獨特個性。

1、怯懦心理

主要見於涉世不深、閲歷較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人,由於怯懦,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認為正確的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卻不敢表達出來。這種心理別人也能觀察出來,結果對自己產生看法,不願成為好朋友。

2、猜疑心理

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託朋友辦事,往往愛用不信任的目光審視對方,無端猜疑,捕風捉影,説三道四,如有些人託朋友辦事,卻又向其他人打聽朋友辦事時説了些什麼,結果影響了朋友之間的關係。

3、逆反心理

有些人總愛與別人抬槓,以説明自己標新立異,對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説好,我就認為壞;你説對,我就説它錯,使別人對自己產生反感。

4、作戲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當作逢場作戲,朝秦暮楚,見異思遷,處處應付,愛吹牛,愛説漂亮話,與某人見過一面,就會説與某人交往有多深。這種人與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沒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5、貪財心理

有的人認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為了“互相利用”,見到對自己有用、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過河拆橋”。這種貪圖財利,沾別人光的不良心理,會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損害。

6、冷漠心理

有些人對各種事情只要與己無關,就冷漠看待,不聞不問,或者錯誤地認為言語尖刻、態度孤傲,就是“人格”,致使別人不敢接近自己,從而失去一些朋友。

職場潛伏心理學3

一、和領導搞關係——就是要抱老闆的大腿

自己人效應——面試與反面試的祕密

海格力斯效應——怨恨你的領導,會把自己逼入死角

毛毛蟲效應——領導期待你説“NO”

瀑布心理效應——在嘴上安個哨兵

貝勃規律——小心!不知不覺中,已經OUT……

布里丹毛驢效應——“庸人”成為領導的內幕

刺蝟法則——永遠不要和領導稱兄道弟

從眾效應——讓公司不安的“小團體”

拆屋效應——不要拒絕,你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鳥籠效應——加班就是那隻引人聯想的“鳥籠”

巴納姆效應——你在以領導的理想為理想嗎

手錶定律——好幾個領導,聽誰的?

紫格尼克效應——比比誰能沉住氣

老鷹效應——發光要趁早,至少要讓別人以為你行!

地位效應——有了職位,再提建議

踢貓效應——挨批了,再不要賠了情緒成本

反饋效應——你的沉默,會讓老闆很不安

視網膜效應——想升職,用腦子去觀察你的領導

坐向效應——開會的時候,你會坐在哪裏?

約翰遜效應——關鍵時刻,真正的高手會忘了自己

螃蟹效應——領導會留心的“利爪”

同態心理效應——看不透的另一面

二、搞好同事關係——從獨立到相互依賴

阿倫森效應——別讓別人以為你在“裝”

霍桑效應——抱怨之前,先幹出成績

比馬龍效應——入職,就要學會表演

暈輪效應——不怕詆譭,因為我有個人品牌

泡菜效應——和比你強的同事一起吃午飯

鮎魚效應——小心背後的那隻眼睛

圓桌效應——最和諧的會議室

安泰效應——不説我是第一,只説我們是第一

巴納姆效應——輕信,被算計的開始

半途效應——他離職了,他升職了

彼得原理——別搶不屬於你的骨頭

成敗效應——成就感,無法從“獨角戲”中支取

韋奇定律——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凹地效應——幹掉一切對手,給同事最犀利的一刀

鏈狀效應——潛伏辦公室,想歎氣的時候就微

笑金魚缸法則 ——只要你在公司,你就是透明的

懶螞蟻效應——一定不要得罪“最懶”的同事

流言的心理效應——辦公室戀情,不病而死

異性效應——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青蛙效應——看不到危險的時候,危險降臨

空白效應——沒説完的話更有意味

投射效應——不當炮灰,也不過度防衞

三、搞好業務關係——有手腕才有影響力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沒有第二次機會

超限效應——你是“辦公室唐僧”嗎?

刻板效應——從小細節看透別人的真實性格

黑暗效應——下班時談上班的事兒

墨菲定律——怎樣處理工作中的失誤

鄰里效應——求人辦事前,先成為他的“熟人”

蹺蹺板效應——合夥人,利益均衡是王道

定勢效應——越老練,越危險

馬太效應——積極形象,把好遠吸到自己身邊

共生效應——學會“偷”別人的大腦

名片效應——遞出一張“心理名片”

華盛頓合作規律——想得到利益,先交出你的真誠

魯尼恩定律——笑到最後,遠離職場“近視眼”

冷熱水效應——做“功夫熊貓”,製造驚喜

社會背景效應——要學會利用你的“背景”

羅米歐與朱麗葉效應——給自己一道警戒線

配套效應——讓你的職場“裝備”亮起來

肥皂水效應——三明治的美味溝通,“贏”的藝術

瓦倫達效應——蛋糕做大了,再考慮怎麼分

歸因偏差——妒忌,讓人看不到真相

三分之一效應——衝出“完美”的圍城

塞裏格曼效應——努力到絕望,永遠不會有絕望!

四、和自己相處——把最好的一面帶出來

自我選擇效應——第一份工作,就要為未來十年做準備

安慰劑效應——心理斷乳,你必須自己去解決!

不值得定律——天底下沒有圓滿的工作

杜根定律——職場的一張王牌

情緒效應——請注意清洗“情緒污染”

摩西奶奶效應 ——帶薪學習,別説自己學不會

權威效應——做好自己,輕鬆管理別人

蘑菇效應——想哭,成功了再哭

蝴蝶效應——繞過家庭被“職業了”的怪圈

緘默效應——犯了錯,沉默就是錯上加錯

醖釀效應——把“放下”放入你的經驗口袋

淬火效應——當你遺忘,別人也會遺忘

破窗效應——失誤可以被原諒,更會被人記在心裏

責任分散效應——用責任感,成就自己的不可替代

過度理由效應——漲工資了,別人

關係場效應——集體決策PK個人決策

酸葡萄效應——職場阿Q,走不了太遠的路

甜檸檬效應——擇業,不能一條路走到黑

轟動效應——不要讓公司的人記不住你的名字

替換定律——別讓習慣,弄丟了飯票兒

沸騰效應——用冷靜,燃燒你的第100℃

萊斯托夫效應——個性,讓成功來的更猛烈些

職場潛伏心理學4

1、猜疑心理

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託朋友辦事,往往愛用不信任的目光審視對方,無端猜疑,捕風捉影,説三道四,如有些人託朋友辦事,卻又向其他人打聽朋友辦事時説了些什麼,結果影響了朋友之間的關係。

2、逆反心理

有些人總愛與別人抬槓,以説明自己標新立異,對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説好,我就認為壞;你説對,我就説它錯,使別人對自己產生反感。

3、怯懦心理

主要見於涉世不深、閲歷較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人,由於怯懦,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認為正確的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卻不敢表達出來。這種心理別人也能觀察出來,結果對自己產生看法,不願成為好朋友。

4、貪財心理

有的人認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為了“互相利用”,見到對自己有用、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過河拆橋”。這種貪圖財利,沾別人光的不良心理,會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損害。

5、冷漠心理

有些人對各種事情只要與己無關,就冷漠看待,不聞不問,或者錯誤地認為言語尖刻、態度孤傲,就是“人格”,致使別人不敢接近自己,從而失去一些朋友。

6、作戲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當作逢場作戲,朝秦暮楚,見異思遷,處處應付,愛吹牛,愛説漂亮話,與某人見過一面,就會説與某人交往有多深。這種人與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沒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改變心態

把你所有的不幸總結成一句話,然後問問自己:“3年後, 這對你還重要嗎?”

喜歡一個人是種感覺,不喜歡一個人卻是事實。事實容易解釋,感覺卻難以言喻。

照鏡子時間長了,會發現鏡子裏的自己很陌生……

關係越好的,往往是最愛損你的

和她們説話時,你總是能自動屏蔽那些不愛聽的。你的毛病她們永遠比你更清楚。碰到你以前喜歡過的人,她們總是特別激動地喊你快看快看。有了小祕密,總是第一個想跟她們分享。其實最關心你的,永遠是那個最愛打擊你的。

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發生

口袋裝着剛買的手機,在公車上生怕被盜,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查看手機是否還在。這一舉動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終手機被偷走。就因為害怕發生,所以會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理。

炫耀源於內心的不自信

心理學上認為,“愛向別人炫”是一種內心需要被關注被肯定的表現,很可能是因為某種東西自己不常有,一旦擁有,希望藉以外界的羨慕來建立自信。不向別人曬自己的幸福會憋死你麼?如果會,好問問為什麼。記住:生活不是演戲,自己精彩就好!

心理學研究顯示:男人一天平均説20xx個詞(遠古時男人狩獵養成的習慣),女人一天要説7000個詞(遠古時女人採摘蔬果養成的習慣)。工作一天回家,老公的那20xx個詞在公司就用完了,回到家就想着休息休息;而老婆還有5000個詞沒説呢,回到家總要把一天的詞説完才能睡吧!然後很多杯具就這樣產生了!

據説,當你失眠的時候,你將會在別人的夢裏出現。

回覆短信的速度

一個人喜歡你的程度和他回你短信消息的速度一般成正比。如果你的另一半回你消息越來越慢,恭喜你你基本已經被取代了!準確率超高!

悲傷時的眼淚含有害物質,強忍等同自殺

心理專家研究發現,人悲傷時掉出眼淚中,蛋白質含量很高。這種蛋白質是由於精神壓抑而產生的有害物質,壓抑物質積聚於體內,對健康不利。美國聖保羅—雷姆塞醫學中心精神病實驗室專家研究發現,眼淚可以緩解人的壓抑。哭吧哭吧,不是罪!

修煉四招職場心理學 讓你充滿職場正能量

“人在職場,身不由己”, 職場負能量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想要讓工作變得順利有發展,還是得靠正能量來打雞血。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難免會灰心喪氣,往往有很多負能量侵蝕人心,久而久之就會消極怠懈不思進取。如何才能讓職場中充滿正能量,教你修煉四種心態就能突破瓶頸:

第一:建立信心

在職場上負面經驗往往會讓一個人陷入恐慌和掙扎,積極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簡單的説,為自己建立一定的信心很有必要。只有用最積極的心態才能突破恐懼,才能勇往直前。

第二:善用時間

時間管理是職場上很重要的一個細節,制定出合理的計劃和方針,以30分鐘為單位去執行。每天制定幾個小的任務,不要求多,務必在完成任務的前提再去增加工作量。也可以預留少許時間,給自己去思考和檢查自己的工作。

第三:正面抗壓

職場上壓力是難免的,但要學會如何去面對壓力。有些人會躲避,有些人會彷徨,但你要堅信,正面的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無論你面臨多達的壓力,一定要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去攻破問題所在,當然不要過度自信引發失敗。失敗沒關係,重要的是你獲得的經驗。

第四:換角度思考

在工作中切勿以同一種思維方式和邏輯去面對所有的任務,多變和求新是幫助你突破自我的一個方式,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得完美。多聽聽大家的意見,根部不同人的不同角度,去看看問題所在。

三國職場心理學:看諸葛亮給職場人的啟示

諸葛亮是中國士大夫們的超級偶像。他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潔於一身,輔佐劉備借荊州、佔益州,入巴蜀,聯東吳,可謂朝中之事,無分鉅細,事必躬親。然而,恰恰是這份鞠躬盡瘁,導致了蜀漢軍政管理上的諸多失誤。而這一切,都源自於諸葛亮的完美主義人格。

什麼是完美主義人格

心理學中,完美主義是一種人格特質和思維方式,它對做任何事情都達到盡善盡美的地步,缺乏彈性和靈活性。台灣心理學家張春興指出,完美主義是指“在工作表現上對己或對人所要求的一種態度。持完美主義的人,對任何事都要求達到毫無缺點的地步,難免只按理想的`工作標準苛求,而不按現實情境考慮應否留有彈性或餘地。完美主義人格的突出特點表現為:(1)、辛苦工作,注意細節,做事務求盡善盡美;(2)、認為自己在智力上和道德上高於別人;(3)、要求規矩、缺乏彈性,容易陷入定勢思維;(4)、行事謹慎,力圖成功,不能寬容自己與他人的失誤;(5)、非常在意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評價和期待。

諸葛亮完美主義人格的表現

史書記載,諸葛亮自蜀漢確立以來,長期身兼中央、地方兩職,大到方針決策,小到政令下達,都是由諸葛亮一個人來擔綱,實在是積重難返,勞累不堪。概括地講:諸葛亮的完美主義人格主要表現為:(1)、對自身期許過高,對於屬下要求嚴苛,不容犯錯;(2)、不肯放權屬下,認為只有自己方能勝任興漢大業;(3)、不顧當年“隆中對”中的軍政方略,連年興兵,屢敗屢戰。而永安劉備託孤之後,為了不負先帝厚望,諸葛亮更是夙興夜寐,日理萬機,憂歎不止,可以説諸葛亮罹患嚴重的身心疾病。

例如,蜀漢朝中的人事考察和任免都由諸葛亮親自安排。他親自安排了從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將軍向寵,到尚書、長史、參軍等一般官員來管理政務。此外,諸葛亮還對每個官階的人選都親自考察任用,並作最後定奪。據史書記載,甚至連後主劉禪的納妃,諸葛亮也曾以“甚賢”為由,力薦張飛之女入主後宮。還如,諸葛亮主持蜀漢朝政的11年間,對曹魏的大戰就多達七次,此中更是六年五伐,可謂窮兵黷武。而他每次出兵中原,都面臨三大困境:山高路遠、兵源不足、糧草不濟。雖經過審慎的考慮和周密的部署,仍難免敗多勝少。而單從兵力對比上看,蜀國處在明顯劣勢。當時曹魏有九州領地,人口約為433萬;孫權有三州領地,人口約230萬;而蜀漢只有益州一地,人口約94萬。所以,諸葛亮北伐時的兵力只有5萬上下,而魏國單在長安就有駐軍20萬,此外曹真、郭淮的20萬部隊還可以迅速增援。由此,依筆者之見,就是馬謖未失街亭,蜀國的勝率也不大。此外,諸葛亮每次兵出祁山,在交通上、兵源、糧草上均不佔優勢。其實,在蜀魏國力懸殊至此的情況下,即便劉備在世,也未必會為了復興漢室而如此窮兵黷武。諸葛亮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一次次的舉全國之力北伐曹魏,這明顯具有偏執性行為的特點。

諸葛亮完美的以死效忠情結

諸葛亮受劉備託孤之重,視克復中原為已之大任,經年用兵不斷,雖皆無功而退,卻仍矢志不渝。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諸葛亮有一個“以死效忠情結”,它也是諸葛亮完美主義人格的突出表現。

心理學將情結定義為:由一些被意識壓抑的意念(即無意識的思想、感情、知覺、記憶等)所組成的具有類似核心作用的複雜的心理現象。情結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個人的思維和情感方式,使人形成特殊的偏見或偏好。情結也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難加以理性控制。

劉備曾對諸葛亮的忠心輔佐給予極高的評價,這令諸葛亮逐漸將知遇之恩與完美道德的追求結合起來,形成了其對忠君報國這一完美形象的絕對信仰。其後劉備永安託孤的詞懇意切,不僅將小兒託付諸葛亮,更是提出“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超越君臣常綱的驚世駭語,給了諸葛亮以無限的信任和尊重,更強化了諸葛亮對這種效忠的偏執追求。

由此,諸葛亮凡事必言不負先帝之託,不辱先帝之望,其夙興夜寐,日現萬機,意尤嫌不足。而對於蜀國的軍務政務中出現任何的紕漏,諸葛亮都會歸咎於己,為的是能夠“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來報效對先帝的一片忠心。由此,諸葛亮之死在五丈原,絕非偶然。他要以自己的死來感召後人來實現他的遺願,其用心良苦,令人泣下。

諸葛亮完美主義人格的後果

諸葛亮的完美主義人格給蜀漢的朝政留下了諸多問題和後患。首先,他將克復中原的重任全部擔在自己身上,經年在外作戰,不能督教後主劉禪,使他變成一個胸無大志的昏主。劉禪本是一個平庸之輩,極缺乏行政管理的才能,而諸葛亮又是一個曠古絕倫的通世奇才,劉禪正好順水推舟,將一切軍政要務推給諸葛亮,以在宮中溺於酒色,嬉樂享福。而諸葛亮則是義不容辭,責無旁貸,這一推一受,不僅使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歿五丈原,也使劉禪變成一個依賴性很強的人。

其次,對待屬下的過錯,諸葛亮的處置也經常過於嚴苛。如劉備入荊州時曾收義子劉封,後來 “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劉備為此“為之流涕”,但迫於諸葛亮的苦諫,不得已賜劉封自裁。除劉封外,在蜀漢地位崇高而被諸葛亮貶黜的重臣還包括彭羕、李嚴、廖立、魏延等人。這都嚴重打擊了這些臣子的積極性。

再次,馬謖在諸葛亮心目中遠非剛猛而難以制御之人,對諸葛亮一向敬重有加。但是當馬謖失街亭後,大多數將領都認為馬謖固然失誤重大,但罪不至誅,且在隨諸葛亮南征時屢進言獻計,頗有建樹。但諸葛亮還是決意斬首了馬謖。這在蜀中人才匱乏的情況下是極為不明智的舉措。而如果馬謖是司馬懿的部將,他絕對不會因此而力斬馬謖的。

最後,魏延一向是蜀漢的功臣和老臣,但諸葛亮為了能讓姜維順利接管蜀漢的軍權,而不惜在臨死之前將軍權託付給魏延的死對頭楊儀魏延,致使兩人火併,最終導致魏延一家被滿門抄斬。

諸葛亮的人格悲劇在於過分追求完美,一方面讓他自己承擔了過多的責任和壓力,導致他夙夜憂歎、身心疲憊,過早退出了歷史舞台;另一方面也讓蜀國後期缺明主、乏能將、國力衰微,真是可悲可歎。

職場小貼士:

據相關調查發現,當今的白領階層飽受職場完美主義之累。為了塑造一個更成功的自我,許多人過分看重細節,有着強烈的成功慾念,把日程排得滿滿的,結果忙得團團轉。這樣下去必定會陷入“諸葛亮困局”——對工作錙銖必較,對別人過分苛責。那麼,如何可以克服職場的完美主義情結呢?下面是幾點建議:

1)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合理定位自己的位置。肯定自己的優點,承認自己的缺點,擺正心態,以不自傲,不自卑。

2)坦然面對自己的成敗,堅定自我的信念。失敗不可怕,怕的是沒有經受住失敗的考驗而放棄對成功的追求。

3)制定合乎情理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不眼高手低,腳踏實地工作,這樣不僅能提升自信,更能緩解緊張的情緒。

4)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平衡生活與工作的關係,使緊張的心情得到放鬆,提高自己的創造力和效率。

5) 培養積極的同事關係和團隊精神,分攤壓力,相信同事,做到該放手時就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