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説課稿模板合集七篇

學識都 人氣:1.86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説課稿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小學説課稿模板合集七篇

小學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龜兔外傳》是遼海版《品德與生活》第四冊第四單元《生活中的我》的第1課《多彩的我》的一個主題活動內容。

第四單元《生活中的我》事本冊教材課程內容的最後一個單元,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梳理兩年來課學習中自己成長、發展變化的活動指引。

生活中的我應該事豐富多彩的,多方面都應得到發展的,本單元的三個主題活動從三個維度反映了學生在生活中要成長髮展的方向。其中主題活動一,《多彩的我》是引導學生多方面發展自己,應涉及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做人方面,要初步形成有主見、不盲從地品質,做一個有獨立個性的人。

二、説教學目標

1、初步做到有主見、不盲從

2、知道在生活中多方面發展自己

3、願意為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發展特長

三、説教法

兒童是課程的主體,他們是真實的,有思想的、有感情,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我在本課教學中採用講故事、討論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注重以豐富的情感、語言激發學生,調動他們的心理活動、思想活動,引起他們情感的共鳴,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教學準備

1、烏龜和兔子的圖片及頭飾

2、悄悄話信箱

説教學流程

在本課中,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1、情趣導入:

今天老師請到了兩個神祕嘉賓,掌聲有請,(出示烏龜和兔子的圖片)

你們認出了他們了麼?知道他們的故事麼?(生很容易就能説出來)

師小結:是呀,《龜兔賽跑》的故事可以説是家喻户曉了,那你想不想知道烏龜和兔子之間還有什麼有趣、離奇的故事呀?好,我們今天啊就來了解一下他們之間的另一個故事——《龜兔外傳》

師板書課題

(生動、新奇的語言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一種興奮而又好奇的心理狀態下走進了教學活動中。)

2、講演聽看故事,悟道理

先請同學勇敢地到前面對照圖片,將《龜兔外傳》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請同學評價

然後提出如果能活靈活現地演出來就更好了,你們説呢?那我們小組合作組織排練怎麼樣?學生按組排練,教師指導並參與角色。

選取兩組學生進行彙報,並簡單地對同學們的表演質量做出評價。

(通過故事、表演使學生對故事內容有了清楚的認識,從而更加了解了故事意圖,盲目地效仿別人而忽視自身特點是沒有主見的表現。更重要的是通過生生之間的互評、互助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參與意識。)

教師緊接這讓學生説説自己從故事中知道了什麼,受到了什麼啟示?(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最後教師小結:是啊,《龜兔外傳》就是告訴我們: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分清是非,不能盲目地判斷和輕信。(教師板書:做事要有主見,不盲從。)

3、出注意,想辦法

在同學們的生活中,一定有過類似 小烏龜的經歷,,那就把它寫在你們手中的“心事卡”上,然後頭到“悄悄話信箱”中,不用簽名,同學們可以毫無保留地寫出來,看看大家能不能幫你解決。學生填寫“心事卡”。

老師當着全班同學從“悄悄話信箱”中抽取出幾張心事卡,大家一起來看看。你有過這樣的經歷麼?你願意幫助她解決問題麼?

學生分組討論,然後彙報,師生進行評價。

(用故事中的道理聯繫生活中的實際,體現了《品德與生活》課程貼近學生生活的特徵。結合生活中學生遇到的問題,運用感悟出的道理去解決,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同時,“悄悄話信箱”也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

4、再創作

好多年前,《龜兔賽跑》的故事就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今天《龜兔外傳》又讓我們懂得了怎樣做事有主見不盲從的道理,那我們能不能再為龜兔創作一個新的寓言故事?讓可憐的小烏龜建立自信並快樂起來,讓驕傲的小白兔改正缺點、踏踏實實做事。總之,展開你豐富的想象,進行創作。

學生自願組合,共同研究制定新的寓言故事內容,並分工合作,並聯系表演,向全班彙報,師生評價。

(這一設計,創造性地開發了教材內容,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思維,這是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的具體體現。)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本課。

小學説課稿 篇2

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複習三。

我根據新課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努力創設一種輕鬆愉悦、民主和諧、師生交往互動的教學關係。以動畫形式創設情境,以區分形近韻母、朗讀兒歌、動手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對枯燥的拼音複習感興趣,樂於學習,主動學習,達到鞏固拼音,培養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具體地説,就是以幫助藍精靈為主導線,帶領學生去大森林。讓學生帶着愛心複習拼音字母、韻母及音節。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快樂地學習,達到“學與玩的結合”。同時注重“實效性”,努力實現學得“輕鬆”。

一、教材分析

本次複習包括兩項內容。一是比較形近韻母。二是拼讀音節,並恰當地和圖連起來。第一課時,比較形近韻母和拼讀音節,並恰當地和圖連起來。第二課時,認讀詞語和讀兒歌並動手拼一拼。

學習目標:

1.比較形近韻母.熟練拼讀音節。

2.正確、熟練地認讀詞語,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訓練。

3.正確朗讀兒歌,動手拼各種圖案,培養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區分形近的韻母;認讀詞語,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訓練;利用兒歌拼圖形。

這節課我講授第一課時。

二、教法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主要以,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為了達到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分三個環節教學。

(一)幫助藍精靈,比較形近韻母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漢語拼音儘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所以一上課就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入動畫片《藍精靈》中去,讓學生幫幫被咯咯巫為難的藍精靈,咯咯巫先讓藍精靈認 單韻母和r,見難不倒藍精靈又把單韻母和r變成複韻母和er來為難他們,從而激發學生對拼音複習的興趣。

(二)在愉快的旅行中複習音節

精靈們在大森林裏看到那麼多動物,水果,蔬菜,我讓他們先認一認再讀一讀。這一環節鞏固了上一環節ie ei ui iu er 的拼讀。

(三)培養學生的愛心記住音節

精靈們為了感謝大家帶大家到大森林逛逛,來到森林深處,我們看到了可愛的動物和美麗的景物(出示圖畫),迷了路讓學生説出動物的名稱和有哪些景物,出示音節,指導連線。我又用第一人稱的口吻説我要和你們交朋友,你們願意嗎?那就把我的名字寫在本上,無形中就佈置了作業。

以上是我《複習三》的説課設計,希望各位領導給與指導。

小學説課稿 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以個人或集體的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評述和欣賞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和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説教材

1、教材的意義與地位

《顏色變變變》是二年級 教學內容,是一個顏色變化的探究活動。藍天、白雲、紅花、綠葉,學生們生活在一個多彩的世界裏,多彩的顏色是怎麼變出來的?二年級教學活動《顏色變變變》為學生解開了這個疑惑,幫助學生了解了紅、黃、藍三原色其中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變出另一種顏色的神奇,感受顏色變化的奇妙,激發學生探索、發現顏色變化的慾望,豐富有關顏色變化的經驗,體驗變化的樂趣。

2、教學目標

本次活動遵循《新課改》的精神,體現學校教育活動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原則,符合學生愛動手、愛擺弄的年齡特點。本人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創設環節,引導學生相互協商、自主分配角色,互相合作,共同探討、互相交流在探究中的發現,從中滲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因此,本人預設了以下三個活動目標:1、讓學生主動參與變色的操作活動,感受三原色的變化;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對科學活動的興趣;3、樂意與同伴分享自己對顏色變化的發現。

3、教學重難點:

探索發現是學生的本能衝動,好奇、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在此次活動中,為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發展學生實際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本人把“學生主動參與變色的操作活動、探索顏色的變化”定位於本次活動的重點。考慮到這是學生第一次自主探索顏色的變化,在操作中會異常興奮和忙亂,為了有序地完成操作、發現、記錄這一探究過程,本人把學生自主分配角色,互相合作調配顏色定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4、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的目標服務的,同時學生是通過材料的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我給每組學生準備了一個調色盤,顏料等。準備的每一種材料都是要讓學生通過動手使其發生變化,從而獲得啟發,得到發展。

三、説教法

1、演示法:

第一環節觀摩小魔術表演,讓孩子觀察顏色由無到有的變化過程。第二次的演示法是運用在,實物圖畫的講解上,通過直觀的圖畫,更好的為孩子做示範。同時,演示調顏色和做實物塗色的時候,本人示範調配了一種顏色,其他的留給孩子們足夠的想象、探究空間,避免孩子清一色模仿的結果。

2、談話法:

主要體現於調色實物塗色小結評價。學生在配合調色和做記錄的時候有的有交流、有的因角色分配發生衝突、有的調色時意見不統一需要商量等等,談話法促進了孩子與孩子之間、孩子和老師之間的交流,從中也圍繞目標滲透了孩子合作意識的培養。

3、觀察法

在活動第三環節,學生動手操作調色,探索顏色的變化時,本人通過觀察,學生調色之前的協商分工情況,觀察學生的調色和記錄過程,以便及時有效地進行指導和評價。

四、説學法

1、觀察法

美術與科學結合活動中的觀察法是非常重要的,在開頭引題激趣環節,學生觀看小魔術演示,觀察了顏色從無到有的變化過程,從而產生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繼而又觀察了教師示範調色和實物塗色的方法,為下一環節的操作及記錄提供了有效的指導依據。

2、實物操作法:

在活動第三環節,學生充分利用教師提供的顏料、調色盤、棉籤、紙片等進行調色操作,在調色中感知、探究顏色的變化過程,從中獲得有關顏色變化的知識經驗,在活動延伸部分,學生又利用自己所調出的顏色和實物操作中充分體驗操作的樂趣。

3、討論法

科學教育內容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

等方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本次活動,討論法主要運用於兩個環節,一是學生調色及實物操作之前的角色分工問題,以及完成調色、記錄一系列探究過程的交流、探討;另一處是運用於操作結束後討論、交流操作結果。

五、説教學過程

1、觀摩小魔術表演

我設計的小魔術表演目的在於讓學生通過觀看錶演、觀察其變化過程從而產生好奇心,激發求知慾。魔術演示特意請個別學生嘗試,有的學生能變出顏色,有的學生卻變不出顏色,什麼原因呢?顏色是怎麼變出來的呢?把疑問留學生,讓他帶着疑問進入下一個環節。

2、學生親手操作

通過觀看老師小魔術表演,學生已經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想動手操作,這時,老師通過直觀的演示法,把操作步驟教給學生,讓學生在觀察中得到啟發,同時,老師又沒有面面俱到的把所有問題都幫學生解決,而是留有一定餘地的讓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問題,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老師只示範調配了一種顏色,其他的讓學生自己調配。因為,如果老師把所有的顏色都調配出來呈現給學生,等學生們自己變顏色的時候,可能新鮮感就沒有那麼強烈了。

3、談話小結

小結環節是增進學生們的交流,激發他們表達的慾望,從中滲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創設濃烈的師幼互動氛圍。

4、活動延伸:《我的陀螺轉起來》

學生們利用剛才變出來的顏色給陀螺上色,這個環節,很多學生會有意識去尋找漂亮、鮮豔的顏色,有的把三種顏色混在一起的小朋友找不到漂亮的顏色了,他們開始尋求幫助,向別人借自己想要的顏色,所以合作交流再一次體現。而且,通過這一次,他們一定懂得,下次應該怎樣操作才能調出漂亮的顏色。最後在愉快的音樂中結束這堂課,讓學生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六、目標預計

本堂課以小組形式做實驗,分為六組,預計達到效果是60%,但實際操作中學生實驗效果達到了85%,實際比預計效果高出25%。

小學説課稿 篇4

一、教學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在教與學的關係上,既強調教師"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學生"學"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模式上,本課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實際,自己選擇練習的手段、難度、夥伴,依據教師設計的評價標準,由學生對自己進行評價,並及時調整練習手段、難度和評價標準。從而激發不同層次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為終身體育打下紮實的身心基礎。

在教學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突出個性發展的思想,力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不同的提高。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八年級的兩班男生。該兩班男生特別喜歡體育活動,班級紀律好,集體榮譽感強,農村孩子身體素質普遍較好,大部分學生已經很好的掌握了"前滾翻"等基本技術動作,這為本課次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魚躍前滾翻的動作技術結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魚躍前滾翻的動作要領,懂得身體躍起騰空是區別於前滾翻的關鍵。

2、技能目標:大部分男生能獨立完成魚躍前滾翻動作,20%完成動作圓滑優美,具有明顯的騰空過程。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接受美的教育,初步具有開拓創新、勇敢果斷、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四、教材處理

魚躍前滾翻是在學習前滾翻和遠撐前滾翻的基礎上學習的,同時為以後技巧聯合動作教學服務。"魚躍前滾翻"的蹬、躍、撐、滾等各技術環節,同其他滾翻類動作技術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學好本課對以後的滾翻類教材的學習有着重要的輔助作用。

重點:躍起遠撐;

難點:屈臂團身的時機。

五、教學程序

1、課堂常規(1’)整隊、宣佈本課內容

目的:加強組織紀律,明確教學任務。

2、熱身部分(6’)

在結合技巧特點,做徒手操。六節,4×8拍。接着做誘導練習,團身滾動4次。半蹲後襬開始做兔跳練習5次。

設計意圖:為培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興奮性,同時為學習技巧做好身心準備。

3、學習與體會部分(18’)

(1)教師示範魚躍前滾翻完整動作,並結合圖解,歸納、誘導、講解魚躍前滾翻動作要領,及保護幫助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魚躍前滾翻完整動作,教師優美示範動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分解學習

①前滾翻"②遠撐前滾翻"③保護幫助下做魚躍"④躍過一定障礙物做魚躍前滾翻"⑤獨立完成動作。

設計意圖:這樣分層遞進、步步深入、循序漸進的教學,再加上語言的激勵,使學生增強自信,提高學習興趣。從舊知到新知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分散了各個難點,保護幫助下做魚躍、躍過一定障礙物做魚躍前滾翻,兩個練習內容的設計主要是為完成本課教學重點,躍過同伴平舉的手(或者越過橡皮筋),都是為了突出教學重點蹬、躍、撐、滾,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本課教學目標。

4、鞏固練習部分(10’)

學生掌握技術動作後,根據自己練習情況結合動作標準,組內討論進行自我評價,通過練習反饋,進行自我調整。練習難度分三組,基本完成組、達標組、提高組。在整個練習過程中,教師應巡迴指導,分組後對基本完成組同學要進行重點輔導。

最後請2--3名不同類型的同學示範。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並能分析動作,然後師生客觀評價。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力,自由組合充分的展示自己。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體育運動樂趣。培養學生觀察動作的能力,自我評價的能力,審美能力。

5、結束部分(5’)

教師領做放鬆操 (手臂、身體波浪) ,學生模仿練習。在音樂伴奏下,師生同做,放鬆身心。最後教師總結講評,歸還器械,師生道別。

設計意圖:有組織的結束教學活動,逐漸恢復學生機體功能,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培養學生創造美,表現美的能力,最後結束本課教學活動。

六、教學方法

1、教學理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挖掘能引起興趣的因素,激發學習的熱情,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

2、教法:講解示範法 、分層遞進法 、語言激勵法

這節課我主要採用了分層遞進教學法,因為在教學中"魚躍前滾翻"的騰空高度和手撐的遠度,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定。同時再加上課初的示範、課中的語言激勵使學習重點分散,學生易於接受新知,從而突破本課難點。

3、學法:觀察法、模仿練習法 、討論練習法

在課初讓學生觀察完整動作,建立整體概念;在學習與體會階段主要是模仿練習新知,同時聯繫舊知逐步內化為自己的技能;在練習階段主要討論練習法,根據學生的實際,自己選擇練習的手段、練習的難度、練習夥伴,學生自主的練習,依據設計的評價標準,由學生對自己的技術水平、運動能力、學習效果進行討論評價,通過評價反饋及時調整練習手段、練習難度和評價標準。從而激發學生自主性學習、創造性學習,為終身體育學習打好基礎。這樣的教學方法在本次課的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蘇教版的拼音教材每課都配有精美而傳神的情境圖。在漢語拼音的編寫上,強調拼音的實用價值,強調貼近學生的生活,確立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本課共有四個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情境圖,用以引出g k h,幫助學生讀準它們的發音。圖下是g k h 3個聲母筆順圖示及它們在四線格中的書寫規則,用以幫助學生掌握3個聲母的筆順。第二部分是g k h及其表音表形圖。第三部分是g k h在漢語拼音四線格中的書寫,用以指導正確描紅。第四部分是g k h與e u組成的音節,其中包括帶調音節及相關的圖。

二、説學生

一年級的小學生天真活潑,直觀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容易被新穎的事物所吸引,但注意力保持時間有限。對於拼音教學來説,就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和認知規律進行設計,變枯燥的拼音符號學習為愉快的學習體驗之旅,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並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説話和聽講習慣。在教學中,老師將會在教學中給出相應的對策來幫助學生進行矯正。

三、教學目標制定

根據新課程對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的要求,教材特點及單元訓練要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 知識目標:學會g、k、h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

2. 技能目標:能夠正確書寫g、k、h,讀準g、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3. 情感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收穫到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重點:g、k、h的發音、書寫和與單韻母的拼讀。

難點:g、k、h與單韻母拼讀的四聲讀法,本節課是為第二課時做準備。

四、教學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實施建議”中指出:“漢語拼音教學儘可能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劉老師主要採取以下策略:

(1)創設趣味情境策略;

(2)先扶後放策略;

(3)教學生活化策略。由這三個策略來實現教學“授之予漁”的目的。

五、教學流程

圍繞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的學情,劉老師從以下四個方面設計本課的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複習導入。用“老朋友見面”的形式複習學過的六個單韻母和聲母b、p、m、f、d、t、n、l以及與這些聲母相關的帶調音節。

2.藉助“情境圖”引出字母。

3.通過教師示範、學生模仿的形式認讀字母。

4.利用標音標形圖利於記憶的特點,識記字母。

5.利用“順口溜”鞏固字母的`認讀。

6.通過書寫練習,幫助學生學會書寫g、k、h。

7.遊戲激趣,鞏固拼讀。

六、説板書

本節課板書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直觀地理清了學生認知、書寫的思路。

小學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説勤奮》是一篇説明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本文選擇的兩個事例非常典型,一個是古代的,一個是現代的,一個是天資聰穎的人靠勤奮成材的,一個是基礎較差的人靠勤奮成材的,這樣才能把道理説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二、説教法學法:

1、自主討論法:這篇文章對於四年級孩子來説,理解不存在什麼問題,內容深入淺出,沒有什麼孩子理解的難點。有的學生甚至不太感興趣,所以應該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

2、採用變序法課文圍繞“勤奮”,開頭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中間典型事例加以證明,最後總結全文。但如果按層次學習,學生積極性不夠,易產生疲勞感,隨意我打亂順序。從司馬光和童第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作為教學的契入點。

3、中心突破法:圍繞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樑這一中心展開教學,所謂“提領一頓,百毛皆順。”

4、我根據《課標》對中年級閲讀教學要求:“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的意義。這雖然是種要求,但我認為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因此,我把“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抓住關鍵詞體會含義,有感情的朗讀”做為本節課的學習方法。

三、説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樑,從小養成勤奮的習慣,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四、説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司馬光""童第周"之所以取得輝煌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刻苦,勤奮。

難點: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

五、説教學準備:

1、收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

2、多媒體課件。(名人名言)等

六、説教學過程:

(一)、直奔中心,知勤奮。

1、通讀課文,找出中心句,圍繞這句話,作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長的故事?

(精練導入,明確中心。)

(二)、合作探究,解勤奮。

1、認真讀一讀第2、3小節。

2、比較司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找找他們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用筆在旁邊圈圈畫畫。)

3、合作完成表格:

司馬光童第周

相同點成功了很勤奮

不同點天資聰明,古代的基礎差,起步晚

4、研讀關鍵詞句,體會勤奮是通向成功的橋樑。

(1)小時侯,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為止。

(2)為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通過對關鍵詞語“一遍又一遍”、“滾瓜爛熟”等的理解,體會司馬光的惜時、讀書次數多,然後感情朗讀,通過讀好關鍵詞句來體會司馬光的勤奮。)

(3)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裏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

(4)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抓住“毫不氣餒”、“奮起直追”等詞語,體會童第周的勤奮。)

(三)、迴歸勤奮,課後拓展。

出示名人名言: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小學説課稿 篇7

教材分析:

《天天都是助殘日》是未來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獻出我們的愛心》主題之一。這一活動主題分為“認識殘疾人”、“走近殘疾人”、“我們來體驗”和“我們應該怎樣做”這幾個部分。教材意在讓學生理解殘疾人生活的難處和他們為克服困難所付出的努力,懂得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學習他們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情況優越,所以,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的思想狀態;況且,在生活中對殘疾人接觸較少,缺乏關心愛護弱勢羣體的意識,甚至還有歧視殘疾人的現象存在。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體驗殘疾人課堂活動使學生獲得殘疾的親身體驗,從而增進對殘疾人的關愛之情。能夠理解和尊重殘疾人,並對他們在困難面前自強不息的精神持有敬佩之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殘疾人,培養學生體察他人,觀察社會事物和獲取社會信息的能力。

(2)通過小組間的討論、體驗,使他們獲得一種親身的體驗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殘疾人在實際生活中的困難,以及他們為克服困難所付出的努力。

3.知識與技能目標:

知道殘疾人生活中的不方便,初步瞭解我國殘疾人保護方面的有關政策和措施。

教學重點:

通過讓學生學習、體驗、感悟殘疾人的社會生活,讓學生獲得親身體驗,從而尊重殘疾人,培養學生關愛殘疾人的情感、關注殘疾人生活的意識。

教學難點:

感受殘疾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把對殘疾人的理解、尊重、關心落實到實踐中去。

教法:講解教學法 討論式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

學法:合作學習、 實際體驗

教學用具:

1.課前佈置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殘疾人。

2.課件:視頻、殘奧會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視頻舞蹈《千手觀音》

師:大家覺得這段舞蹈精彩嗎(學生回答)

師:然而,表演這支舞蹈的卻都是聾啞人,大家都知道聾啞就意味着他們聽不到任何聲音,但他們卻將《千手觀音》演繹的如此精妙絕倫。我建議大家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

[設計意圖:親切自然地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激起孩子的探究熱情,為順利的創設情境做好鋪墊。]

現在同學們把書翻到56頁,今天我們來學習《天天都是助殘日》

二、講授新課

1、走近殘疾人

師:其實在我們的周圍,有着各種各樣的殘疾人。他們在學習、生活中有很多不方便,他們需要人們的理解、關懷和幫助。那麼,你認為什麼樣的人被稱為殘疾人呢你周圍有沒有這樣的人呢

生:(聾啞人、盲人、智障、肢殘等)

師:你還知道那些關於殘疾人的資料

生:回答並齊讀課本56頁小資料。

學習課本57頁兩個故事,談談感受。

(學生交流 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給學生了解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通過對殘疾人的認識和了解建立起為什麼幫助殘疾人的意識。]

播放幻燈片配樂(隱形的翅膀):

教師獨白:在我國,目前有6000多萬殘疾人,他們有的看不見蔚藍的天空,有的聽不到親人的呼喚,有的必須藉助機械的力量才可以行動,可是他們卻是那麼勇敢、頑強,忍着傷痛,含着眼淚,微笑着,努力着追求着,並且最終取得了成功。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走近殘疾人、認識殘疾人、體驗殘疾人的生活。

2、體驗殘疾人生活

⑴ 師:是呀!他們用自己的堅強、勇敢贏得別人對他們的理解和尊重,在生活中看似簡單的事情,他們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甚至幾百倍的努力和艱辛。下面我們就一起走近殘疾人的世界,體驗殘疾人的生活。

活動一:盲人找座位

活動二:單手系紅領巾

(2)體驗活動結束後,請同學們談談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親身的體驗,使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到殘疾人的不便和痛苦,從而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使學生對殘疾人的幫助意識逐步加深]

三、關心殘疾人,關愛殘疾人

師:是啊,幾個小小的體驗,已經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聾啞人、盲人,以及許許多多的殘疾人在生活中與他人交往的種種困難,為了使殘疾人生活有保障,減少他們生活中的困難和不便,國家和社會紛紛向殘疾人伸出了關愛的手。國家在公共設施和政策方面為殘疾人的發展提供方便。你都知道哪些

(學生回答:盲道、紙幣上的盲點、殘疾人通道、殘疾人福利廠等)

教師補充並進行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讓學生知道關愛、關心殘疾人是政府的行為、更是社會的行為]

四、我們應該怎樣做

師:國家和社會通過各種途徑倡導民眾去關心、愛護、理解、尊重殘疾人。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又是怎樣去做的呢

視頻:助殘特輯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

3、如果你的身邊有殘疾人,你怎麼做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

投影:平等、關心、理解、尊重、心靈上的呵護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視頻給學生一個更為廣闊的體驗舞台使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助殘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是每天都要進行的事]

那麼,我們國家6000多萬殘疾人,他們只在這兩天需要關愛嗎引導學生回答:讓我們伸出温暖的手,獻出我們的愛心,把我們最最真摯的情、最温暖的愛送給每一位殘疾人,讓每一天都變成助殘日。

板書課題:天天都是助殘日

七、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在汶川地震中,許許多多的人因為地震的傷害,在一瞬間由一個健全人變成一個殘疾人,在世界助殘日即將來臨的日子裏,讓我們用親手製作的愛心卡,為災區人們送上祝福。

學生製作愛心卡,背景音樂響起。

八、作業

1、向身邊的殘疾人送上節日的祝福。

2、給災區人民寄去愛心卡。

板書設計:

天天都是助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