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上私鎖作文

學識都 人氣:3.28W

共享單車依託於人與人之間的信用,針對部分人對這種關係的破壞,我們不應退縮於一塊稱為“國民素質不高,我們玩不起”的龜殼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共享單車上私鎖作文

共享單車上私鎖作文(一)

最近這段時間,我們身邊出現了許多共享單車,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在地鐵站出口,公交站旁邊,條條街巷,都可以看到共享單車的身影。人們只要拿出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馬上騎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騎共享單車,既方便又環保,還可以鍛鍊身體,真是一舉多得啊!

我發現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還有人把它藏起來,甚至故意去破壞它們,這些不良的行為給需要使用共享單車的人帶來了不便。

今天我就對“私藏共享單車”的現象來説説我的看法吧!我在小區地下車庫的角落裏發現了一輛共享單車,當時便想,如果每個人都將它藏起來佔為己有,那麼共享單車完全失去了“共享”的意義。

上週日,我和爸爸到小區的自動買菜機取菜的時候,我無意中發現有一輛小鳴單車被一件破衣裳和一條舊毛巾給蓋住了。我想:把車子放在這個角落裏,不容易被發現,還用東西把它蓋住,更加被容易被發現,這藏車的`人真是太沒道德了!我對爸爸大聲喊道:“爸爸!爸爸!快來看啊,這裏有輛小鳴單車!”

“停這輛車的人難道不知道共享單車中的'共享'是給大家共同分享的嗎?”爸爸氣憤地説道。

這時我看到有一位老爺爺坐在那兒,便問老爺爺:“老爺爺,你知道這是誰放的嗎?”

老爺爺小聲説道:“是一位小夥子把車藏在這裏的,已經好久了!”

我和爸爸聽了後,説了聲謝謝,然後把車挪到了公共區域。在挪車的時候,我不禁想:有什麼好辦法讓人不再藏共享單車呢?人們把車藏起來,無非是希望需要騎車的時候,隨時可以有車騎。所以我建議:第一是增加單車的數量;第二是指定停放的區域,如果不停放在指定區域,車子會報警並無法上鎖,無法完成付款交易。

共享單車,更應共享文明。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一起文明使用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上私鎖作文(二)

2016年末,在這座城市裏,如雨後春筍般多了許多五彩繽紛、造型獨特的共享單車。

一開始,這兒的共享單車並不多,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共享單車的品種多了,也勾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於是,我拿起爸爸媽媽的手機,試騎這些單車,我覺得這樣子的車又方便,又快捷,適合趕時間的人。

這些共享單車真的太多了,平均每走200米就會有一輛共享單車,平時上班離家剛好不近不遠,坐公交太浪費,走過去有太累了,這時候只要一掃,一輛單車就騎走了,又不浪費,還不累,正好能運動。年輕人也很愛這個騎車出行方式,共享單車真是人見人愛啊!

但是,共享單車也有弊端,上一次,我騎小黃車去上課,2小時後,我上完課了,一出來,車沒了,好尷尬啊!共享單車也很佔位置,一個地鐵口就有大幾十輛車,甚至有一兩百輛!有的人為了自己方便,就把車停在隱蔽的地方,或者上鎖,讓別人騎不了。

共享單車深受人們喜愛,但車是大家的,不是自己的,所以不能把這種公共的東西佔為己有。

 

共享單車上私鎖作文(三)

共享單車火了。不到半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橙、黃等各色共享單車。與公交車、地鐵站等交通樞紐接駁,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無論是緩解交通擁堵,還是保護環境,共享單車都很有用。然而,在單車數量飆升的同時,停車問題也日益突出。

在北京一些地鐵站周圍,共享單車“任性”停放現象明顯:有的橫亙在人行道上,妨礙行人走路;有的無序擺放,讓本來就狹窄的非機動車停車區域更顯緊張;有的直接停在出入口台階下,擋住進站通道;有人甚至將車塞進綠化帶裏、鎖在欄杆上、靠在大樹邊。在南京,共享單車進駐才半個月,僅是鬧市區新街口一處就有近600輛單車因違章亂放被管理部門拖走。在成都等地,共享單車也因“佔道”等問題屢被城管部門扣押。

共享單車為什麼停不好?這與租車者素質參差不齊有關係,一些租車者只顧騎、不顧停,不願意花時間認真擺放單車;這也與單車公司跑馬圈地、過量投放、管理粗放有關。有的街頭地方狹窄,一下子容不下那麼多單車,一些故障車長期擺放在街頭,而單車公司又顧不上管理,加劇了停車亂象。

除此之外,也要看到,共享單車停車亂,與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的不合理很有關係——拋開老城區不講,很多城市的新城區在最初交通規劃時,壓根兒就沒給自行車、步行等慢行交通系統預留足夠的通行與停放空間。前期規劃缺位,後期管理失位,讓停車問題“雪上加霜”:君不見,多少自行車停車棚被摩托車、燃油助力車佔據,多少城市主幹道兩側的人行道與自行車道停滿了小汽車,城管、物業、保安等各種管理主體,對這些問題已經“習以為常”了。

打造優質城市慢行交通系統,共享單車是一個創新。想要共享單車用得好,前提是“停”得好。政府完善配套服務是治本之策。當好“服務員”,政府大有文章可做。

停好車的前提是有地方停,這就要做好加減法。機動車佔道,要做“減法”:交通、城管等工作人員加強巡邏頻次,加大處罰力度,定時定點“清障”;自行車停放區不夠的問題,要做“加法”:規劃、城建、交通等部門,做好頂層設計,編制車道規劃,完善停放導則,從總量上增加非機動車道、自行車停放區的供給數量。

共享單車流行,主要得益於無樁,隨借隨還。但自由氾濫成亂停亂放,原先引以為傲的方便,反而成為新的出行梗阻。不妨退回一步,借鑑傳統公共自行車“空間劃定性”的特點,在一些有條件的樞紐和地鐵站周邊,政企聯手,共建一些自行車推薦停放區。依託運營企業的大數據,推動各物業按需求設置非機動車停放區域。

想要停得好,還要管得好。維護好共享單車的停車秩序,離不開有效的管理。對行業內惡性競爭、暴力破壞行為,對某些人公共意識缺乏、任意折騰單車的行為,有關部門要做好“善後”服務,追究相關肇事者的法律責任;推動徵信機構和單車運營商合力共建租車人信用管理系統,獎罰分明。鼓勵用户對違規停車者拍照舉報,核實後獎勵信用積分;對惡意亂停、濫用、損毀、盜竊單車等行為,將租車人納入失信黑名單。

共享單車是新事物,政府部門應該以服務思維引領,多呵護,多扶持。配套服務好了,單車停放有序了,人們愉悦、方便出行的生活小目標才能更好地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