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絲綢之路》

學識都 人氣:1.31W

語文課本的《絲綢之路》主要講了絲綢之路的哪些事情呢?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絲綢之路》,歡迎大家閲讀與學習!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課本

歷史上曾經記載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古羅馬的愷撒大帝去劇場看戲。他身上那件絢麗奪目的長袍使所有的觀眾目瞪口呆。大家目不轉睛地盯着皇帝的新裝讚不絕口,連看戲都沒有心思了。一打聽,才知道那件漂亮的長袍是用中國絲綢製作的。

從那以後,華麗的中國絲綢在歐洲各國出了名;用中國絲綢製作的衣服,成了最時髦、最講究的服裝;華麗的絲綢被譽為最珍貴的衣料,甚至和黃金等價。人們把中國叫做“賽里斯”,就是“絲綢之國”的意思。

那時候,交通不便,沒有公路,沒有鐵路,沒有汽車和飛機。羅馬位於中國西邊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間隔着茫無邊際的沙漠、冰雪覆蓋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沿途還有強盜和野獸的襲擊。那麼,中國絲綢究竟是怎麼運到歐洲去的呢?

原來,有一條橫貫亞洲、以絲綢貿易為主的古代商路。這條道路以我國當時的首都長安為起點,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東海岸,輾轉到達羅馬各地。歷史學家稱之為“絲綢之路”。為了開闢這條道路,漢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張騫獻出了畢生的精力。

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把玉門關和陽關以西的地方籠統地稱為“西域”。公元前139年,張騫奉漢武帝的命令使西域,想聯合西域的國家共同抗擊匈奴。他帶着一百多人出發,渡過黃河,進入浩瀚的沙漠。他們依靠太陽和星星辨別方向,日夜兼程,想躲開剽悍的匈奴騎兵。但還是不幸被匈奴騎兵發現了。戰鬥中,張騫一行人寡不敵眾,死的死,傷的傷,活下來的都當了俘虜。

張騫被軟禁在草原上放牧牛羊,一舉一動都受人暗中監視。牧草由綠變黃,又由黃變綠;雁陣向南飛去,又從南方飛回,一轉眼,就是十一年過去了。張騫學會了匈奴話,和匈奴牧人融洽相處;同時默記地形、道路、牧場、沙漠、泉水、水井的分佈情況。他耐心地、不露聲色地等待着,準備着。終於等到了一個機會,他們在一個黑夜裏逃走了。張騫等人馬不停蹄,專揀人跡罕至的荒原前進。他們忍受着炎熱和乾渴的煎熬,穿過沙漠戈壁,翻過帕米爾高原白雪皚皚的山嶺,終於到過了富饒的西域各國。

公元前126年,歷盡千難萬險,出使西域十三年的張騫回到了長安。當初出發時的隨從只剩下了一個人。張騫向漢武帝介紹了西哉各國的方位、人口、兵力、風俗、物產、相互關係以及對漢朝的態度等情況。聽了他的陳述,人們才知道,西域並不是王母娘娘和眾神居住的瓊瑤仙境,也不是傳聞中的流沙千里、草木不生的恐怖世界,那裏有許多希望和漢朝友好通商的國家。於是漢武帝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聯合烏孫等國共同抗擊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後來,漢朝政府在張騫走過的路上設置了四個郡,這條以長安為起點、經過河西四郡,一直通向印度、西亞乃至歐洲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主暢通無阻了。中國的絲綢、鐵器以及灌溉技術、鍊鋼技術和四大發明開始陸續西傳。西域的胡蘿蔔、葡萄、汗血馬以及樂器、佛教、繪畫藝術也傳到了中國。“絲綢之路”成為促進亞歐交流和人類文明發展的紐帶

《絲綢之路》課堂教學實錄:

1.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絲綢之路的來歷以及開闢的意義。體會張騫開闢絲綢之路的艱辛,感受他的堅韌、勇敢、智慧、執著和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

3.瞭解課文寫作方法及表達形式。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並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句子,體會張騫開闢絲綢之路的艱辛歷程,瞭解絲綢之路的價值和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與絲路有關的資料及樂曲、圖片。

教學紀實:

一、詩意導入,激情引趣

(課前配樂誦讀唐詩《涼州詞》《送元二使安西》《從軍行》。)

師:伴隨着這悠揚的樂曲,誦着這壯麗的詩篇,我們彷彿又回到了那令人魂牽夢縈的崢嶸歲月。這堂課,就讓我們翻開歷史的捲簾,拂落歲月的風塵,隨漢朝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張騫一起,重走絲綢之路。

(生齊讀課題。)

評析:此處精彩,由詩入手,富有文化氣息,使人心生對絲綢之路嚮往追思之意。教師於課堂之上的激情誦讀也點燃了學生閲讀的積極心態。

二、細讀感知,整體把握

師:讓我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課文向我們介紹了這是一條怎樣的路?

師:同學們讀書很認真,我來檢查一下能否把這些詞語讀準確。

(生開火車讀。)

師:你們不但讀準了生字詞,還讀準了多音字和生活中易錯的字。這到底是一條怎樣的路呢?

生:我從第4自然段感受到這是一條商路。課本中寫到“原來,有一條橫貫亞洲、以絲綢貿易為主的商路”。

師:讀書很認真,是呀,這裏曾經商賈雲集,貿易往來不斷。

生:這是一條長路。課文中寫到羅馬位於中國西邊7 000多公里的地方,我去過北京,北京距離哈爾濱約1 300公里。

師:怎麼去的?

生:乘飛機,用了一個多小時,那就算乘飛機也得需要6個多小時,這是一條長路啊!

師:能夠聯繫生活實際談體會。(課件出示漢朝地圖。)你們看,這是一幅漢朝的地圖,從都城長安出發,過敦煌,出玉門關,經樓蘭,躍葱嶺,到大月氏、大夏,到達地中海沿岸,幾經輾轉,到達安息、古羅馬,這就是最早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到達安息、古羅馬這漫長的路途,就是課文中談到的“橫貫”。看到這兒,你又有怎樣的感受了?

評析:地圖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它直觀地將此路的“長”展現在孩子們眼前,也使孩子們很容易地總結出這是一條“長路”。

生:我感受到這條路的艱辛與漫長。

生:這還是一條險路。那時候,交通不便,沒有公路,沒有鐵路,沒有汽車和飛機。羅馬位於中國西邊7 000多公里的地方,中間隔着茫無邊際的沙漠、冰雪覆蓋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沿途還有強盜和野獸的襲擊。“茫無邊際”“冰雪覆蓋”“偏僻”這幾個詞體會到了這條路的艱險無比,險象環生。

師:你很善於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文章。這就是課文所説的“惡劣”。再來看投影——

(課件播放路線圖,漫漫長路之上有戈壁、有沙漠、有荒野、有高山……)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部分,注意重讀這些形容詞,進一步體會那分艱險。

(生有感情齊讀。)

三、談人議路,以點帶面

師:同學們分別從長度、地理位置、作用來談了這條路,課文中還有幾個自然段和絲綢之路又有怎樣的聯繫呢?

生:課文的5、6、7三個自然段寫的是漢朝著名的探險家、外交家張騫歷經千難萬險開闢絲綢之路的壯舉。

師:是啊,這也是開路人張騫開闢的一條生命之路。路險正是為突出人的開路之勇;路長也是突出人的開路之不易;路之意義更顯人的開路之居功至偉。默讀課文5、6、7自然段,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張騫?可以在書上做標記,也可以和周圍同學交流。

評析:教師緊緊抓住“這是一條怎樣的路?”和“張騫是一個怎樣的人?”來進行教學。切入點找得很準。

生:我讀出這是“堅韌的張騫”。因為他冒死接受任務出使西域。

師:好一個堅韌不拔的張騫。

生:我讀出一個“勇敢的張騫”,因為他在匈奴一待就是11年,整個出使任務歷時13年,這漫長的13年一定困難重重,他一定是勇敢地去面對。

師:好一個勇往直前的張騫。

生:我也體會到了他的勇敢。“張騫等人馬不停蹄,專揀人跡罕至的荒原前進。他們忍受着炎熱和乾渴的煎熬,穿過沙漠戈壁,翻過帕米爾高原白雪皚皚的山嶺,終於到達了富饒的西域各國”。勝利和成功總是屬於那些勇敢的人,張騫就是這樣的人。

師:僅僅體會到勇敢了嗎?

生:有探險精神,這是個不辱使命的張騫。

師:能把你的體會送到文章中,通過朗讀這段話表現出來嗎?

(指名朗讀。)

生:我讀出一個“機智的張騫”,因為課文中寫到了“他耐心地,不露聲色地等待着,準備着”。

師:有多耐心呢?

生:“牧草由綠變黃,又由黃變綠;雁陣向南方飛去,又從南方飛回,一轉眼,就是一年過去了。”

師:11年的光陰,青春不在,年華已逝。作者為什麼不直接寫時間長,而要寫牧草和雁陣呢?你能不能也像文章中這樣試着説一句話?

生:小燕子向南方飛去,又從南方飛回來,一轉眼,就是一年過去了。

生:桃花開放又凋謝,凋謝又開放,一轉眼,就是一年過去了。

師:又是怎樣的不露聲色呢?

生:張騫在被軟禁中學會匈奴話,使匈奴人放鬆對他的戒心,便於和匈奴人的交流,以便進一步瞭解匈奴及西域各國的情況, 並默記地形,隨時準備逃走……

師:好一個聰明機智的張騫!是啊, 牧草由綠變黃,又由黃變綠;雁陣向南方飛去,又從南方飛回——

生:(引讀。)張騫學會了匈奴話。

師:牧草由綠變黃,又由黃變綠;雁陣向南方飛去,又從南方飛回——

生:(引讀。)張騫與匈奴牧人融洽相處。

師:牧草由綠變黃,又由黃變綠;雁陣向南方飛去,又從南方飛回——

生:(引讀。)張騫默記地形、道路、牧場、沙漠、泉水、水井的分佈情況。

師:而這“默記”二字寫出多少艱辛,寫出多少智慧呀!為了不被監視的匈奴人發覺,不敢寫、不敢畫,只能是默默地記在心裏,多少個白天黑夜,他在心裏一遍遍記憶着地形,多少個寒來暑往,他在心裏一遍遍將零散的地形拼湊在一起。他在勾畫,勾畫着一幅逃回長安的地圖嗎?不,這是一幅通向西域各國的地圖,是一幅將流傳千載的絲綢之路的草圖啊!

四、再造想象,拓展生成

師:為了完成使命,張騫忍辱負重11年,正是憑着這探險家的執著和外交家的睿智,13載後回到長安。張騫帶回什麼呢?

生:這是一個不辱使命的張騫。正是他卧薪嚐膽,堅韌執著,才帶回了西域的風土人情、地形地貌、各國國力、國情……

師:正是這一切,奠定了漢武帝驅除匈奴、建立偉業的基礎,成就了一個輝煌的漢王朝。這的確是不辱使命的張騫,其出使所獲甚至大大超出了原來的`預期效果。歷史上這樣高度評價了張騫。(出示翦伯讚的評價。)此時此刻,你想對他説——

生:你真是不達目標決不罷休的張騫,你真是一個有着堅定信念的張騫,你真是一個不辱使命的張騫!

評析:此處設計很巧妙,生成很精彩。精彩的生成還是基於學生自主、深入的閲讀以及自由、富於個性的表達。

師:課文學到這兒,我們知道文章寫的是絲綢之路,為什麼開頭還要寫愷撒大帝看戲?

生:是為了指出這是一條商路。

生:寫出了絲綢之路所起作用,與結尾“紐帶”相呼應。

師:對,起到首尾呼應的作用,激發讀者的閲讀興趣。好,讓我們看投影,在來看看絲路帶給我們的回憶——(播放有關絲路文化交流的圖片,配以音樂。)正是這條路,親歷了衞青西征的鐵馬金戈,昭君出塞的悲歡離合;正是這條路,見證了敦煌飛天的精雕細琢,玄奘西行的虔誠執著,現在,對於這條路,你又有什麼新的體會呢?

生:這是一條“友誼之路”。

生:這是一條“文化傳遞之路”。

生:這是一條“傳承文明之路”。

師:同學們的感悟很深刻,由於時間的關係,課後把感受寫在日記中,我們再來交流。

師:作為走出國門的第一人——張騫,讓中國看到了世界,讓世界認識了中國。現在,每當提到絲綢之路,總會想起一個熟悉的名字——張騫;每當提到張騫,總會憶起一個偉大的名字——絲綢之路。就讓我們永遠記住名垂青史的張騫,永遠記住亙古綿長的絲綢之路。

總評:

一、未讀·營造濃郁的情境場

“絲綢之路”是學生們心中遙遠的“路”,怎樣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呂寶剛老師採取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以詩激情。誦讀與古絲綢之路上的地名有關的詩詞,讓陌生的絲綢之路,有了親切熟悉的感覺。比如《涼州詞》中的“玉門關”,《從軍行》中的“樓蘭”,《送元二使安西》中的“陽關”,這些耳熟能詳的詩句中的驛馬古道上的地名,讓學生在短短時間內就找到了“似曾相識”的感覺。

二是以景激情。呂寶剛老師出示古絲綢之路的路線圖,讓陌生的絲綢之路,有了神祕的感覺。隨着課件中絲綢之路路線的延伸,學生對絲綢之路的嚮往之情就油然而生。創設這樣的情境,也點燃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是以情激情。呂寶剛老師激情地描述,“這條路,它東起長安,向西經過漫長的7 000多公里,輾轉到達羅馬各地。看,它長路漫漫;看,它白雪皚皚;看,它黃沙滾滾”。教師激情澎湃,學生情趣昂然。 這樣詩意的導入,書未讀情已生,奠定了整堂課教學的情感基調。

二、精讀·理出清晰的文脈線

《絲綢之路》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絲綢之路是一條怎樣的路;一是張騫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閲讀的切入點,走進文本呢?呂寶剛老師在教學中抓住文章的主要線索,提出“絲綢之路是一條怎樣的路”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研讀。

通過研讀,學生了解到絲綢之路是一條長路,絲綢之路是一條商路,絲綢之路是一條險路,這樣一條文脈線就立了起來。

接着再引導學生由這條險路,引出對描述古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張騫的這部分內容的學習。

沒有張騫,就沒有絲綢之路;沒有絲綢之路,也就沒有張騫萬世矚目的功績。呂寶剛老師把這兩方面的教學內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了學生一個清晰的學習線索,讓學生學得輕鬆、愉悦。

三、導讀·激活學習的興奮點

利用地圖導讀,是呂寶剛老師這節課中最成功的設計。絲綢之路“橫貫亞洲”,“以我國當時的首都長安為起點,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西海岸,輾轉到達羅馬各地”。課文中描述得十分清楚,但是絲綢之路到底有多長,對於孩子們來説還是比較抽象的。怎樣讓學生把這一段文字讀出滋味來,呂寶剛老師通過演示絲綢之路在地圖上的行進路線,把這條書本中描述的路,直觀地呈現在孩子們的視野中,學生從地圖上看到了文中描述的長安、地中海西海岸、古羅馬等地,這些實實在在的地名,這條橫貫亞洲的長長的絲綢之路,自然啟發和引導了學生的想象,學生的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使學生的讀書有了強烈的內驅力。

四、品讀·凸顯濃厚的語文味

課文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寫張騫在匈奴“耐心地、不露聲色地等待”了11年。這是怎樣的11年呢?自然界中變化是“牧草由綠變黃,又由黃變綠;雁陣向南飛去,又從南方飛回”不斷地更替。而在時光荏苒中張騫又是怎樣地等待呢?張騫“學會了匈奴話”,張騫 “和匈奴牧人融洽相處”,張騫“默記地形、道路……情況”。

身處險境的張騫,還一直籌劃着要打通絲綢之路,這是多麼偉大而感人至深的品格。但課文中只是把張騫11年的經歷一帶而過,怎樣引導學生把這種感動表達出來,呂寶剛老師設計了復沓的訓練。把自然界的交替變化,與等待中張騫的所作所為交織在一起。互相襯托,讓11年等待的歲月,給學生刻下深刻的烙印;互相補充,讓張騫的形象深深地留在學生的腦海中。

在感受人物品質的同時,呂寶剛老師也恰到好處地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