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建設調研報告範文(精選5篇)

學識都 人氣:2.71W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社區建設調研報告範文(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區建設調研報告範文(精選5篇)

社區建設調研報告1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區有關單位的大力幫助扶持下,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統一部署,經過近三年來的不懈努力,同其他兄弟街道一樣,我街道的社區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特別是在社區辦公條件的改善和社區幹部隊伍的建設兩方面,可以説發生了今非昔比的變化,困擾社區發展多年的諸多難題,開始得到初步解決。

一、 當前社區建設的基本情況

從目前我街的情況來看,近幾年來社區建設取得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居委會的辦公條件有了明顯改善。為從根本上解決居委會無房辦公的問題,通過多渠道籌措資金,動員多方面力量,採取自建、租賃、借用,爭取幫扶單位無償提供等措施,使九個社區的辦公用房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徹底告別了無房辦公的歷史。目前,除魚兒山社區未能達到百平米外,其餘八個社區均達到示範社區創建標準的要求(魚兒山社區今年也有望實現百平米的目標)。同時,其他辦公設施,如辦公桌椅、文件櫃、電話、電腦及打印機等都配備齊全,初步具備了現代辦公條件。

二是社區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了顯著提高,通過“兼、選、派”等形式,經過近兩三年的逐步過渡,基本實現了社區幹部的新老交替,一批有文化、有朝氣的年輕人走上社區兩委班子的領導崗位,給社區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三是社區職能已經明確,各項職能的作用開始顯現。

社區成為開展居民文化活動的有效載體,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佔領了居民的文化活動陣地。各項活動的開展,使廣大居民既鍛鍊了身體,又愉悦了精神,陶冶了情操,同時也使那些愚昧、迷信、偽科學的東西無機可乘。

社區為社會保障事業的開展,搭建了一個工作平台,無論是城市困難羣眾的最低生活保障,還是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再就業,以及即將下放到社區的企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管理等,都成為社區保障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 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儘管我們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那僅僅是和自己的過去相比較而言。若和國內一些社區建設的先進城市相比,或者與社區建設的最終目標相比,這些成績還只是初步的,低層次的。我們體會,當前存在的困難與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機制不完善,各方面關係沒有理順。比如與駐社區單位的關係。雖然“共駐共建,資源共享”的口號已提出多年,但遠未形成社會共識,大多數單位仍然遊離於社區之外,沒把自己當成是社區的一員。例如社區處召集一個黨建聯席會或協商議事會,恐怕還不是件易事。再比如,社區居委會與居民之間的關係,現在是隻有服務,難談管理,僅以環境衞生管理為例,之所以髒亂差現象經常出現,難以根治,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衞生經費不足,衞生費標準低,且難收取。社區甚至街道辦事處都沒有執法權或處罰權,對無理拒不交費者,破壞公共衞生者,的確是無可奈何。再者就是社區與政府有關部門之間的關係,在政府的有些部門眼中,社區就是政府的“腿”,是這些職能部門的延伸,所以他們常常把本應由他們完成的一些社會性工作任務轉嫁給社區。正象人們所説的那樣,“社區是個筐,什麼都能裝”,而在目前的體制下,社區又無法拒絕。所以社區幾乎被接連不斷的各種社會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常年處於一種超重負荷之下,使社區工作的主旨偏離了為居民服務的方向。

二是經費投入不足。社區建設是一件需要政府花錢的事,尤其是在起步階段、在原先居委會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搞社區建設,政府投入的多寡,對社區建設能否進一步上台階、上檔次起着很大的制約作用。而現實情況是,雖然經費數額比前些年有了很大增加,但仍然明顯偏少。社區除了1—2名掙工資的下派幹部外,其餘多數聘用幹部的補助金額僅有幾十元,最多者也不過百元,很難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目前社區經濟幾乎還是空白,自身沒有一個正常的`、穩定的收入來源,社區自然也就缺乏應有的辦事能力。

第三,由於以上兩方面的原因,使社區功能的發揮受到很大限制。在社區六大職能中,社區服務是龍頭。而要開辦服務業,無論家政服務也好,或是託老、托幼也好,總得有一筆啟動資金,但從何而來?社區服務開展不起來,何談社區自身的“造血”機能?

三、 下一步發展的目標與措施

社區建設的最終目標是把每一個社區都建設成為環境優美、治安良好、服務周到、生活便捷,文化氛圍濃厚,各種關係(包括人際關係)和諧的新型文明社區。我們街道的近期目標是,在七個社區已達到區級示範社區的基礎上,使另外兩個(五一路、魚兒山)社區在今年內完成區級示範社區創建任務,並要打造出1—2個精品社區,力爭使之進入全國性示範社區的先進行列。

四、 幾點建議

為使社區建設能夠儘快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決策部門參考。

1、參照其他城市的一些成功經驗,儘快明確社區職責,劃分社區與政府各部門的職責權限,對於一些工作該由誰承擔、誰協助一定要明確加以規定,同時要科學界定“協助”的內涵,與“主辦”區分開來,並制定出切實可行、便於操作的配套措施,保證責任的落實,以切實減輕社區的負擔。對於某些必須由社區協助完成的社會性工作,一定要嚴格落實“費隨事轉”。否則社區有權拒絕,造成後果由有關部門承擔責任。

2、在財力允許的條件下,加大對社區建設的投入,提高聘用幹部的補助標準,既可穩定現有的幹部隊伍,又能吸引更優秀的人才到社區來施展才華。

3、區委(市委更好)應把在社區成立黨建聯席會作為一項制度制訂出來並貫徹到駐區各單位(無論其行政級別和隸屬關係為何),培育並逐步強化這些單位的社區成員意識,破除“條塊分割”的舊觀念,進而逐漸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共駐共建、資源共享”,實現社區各成員與社區之間的良性互動。區委(或市委)要把各單位參與社區黨建聯席會情況、參與社區建設的情況作為一項考核的內容。

4、借鑑外地一些地方的做法,可否考慮把行政執法權力下放到基層(社區)。因為最基層的社區是許多矛盾的發生地或聚集點目前大量執法行為發生在基層,而執法權力卻在區直甚至區以上部門,呈現出這樣一種錯位的現象。還以環境衞生管理為例,就存在着“看見的管不了,管了的看不見”的不正常現象,致使環境衞生問題幾乎成了“老大難”問題,長效機制難以建立,如果能在街道一級建立起綜合執法隊伍,權信情況會有大的改變。街道、社區應有權力到位了,許多關係也就理順了,困擾社區發展的難題也就容易解決了。

社區建設調研報告2

為加強社區文化建設,滿足社區居民羣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社區居民羣眾的綜合素質和文化品味,我近期對社區文化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採用走訪社區文化幹部、觀看社區文化設施、與社區居民羣眾交談的方式進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社區文化建設基本情況

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濃厚社區文化氛圍,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居民羣眾文化素養。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加強文化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提高文明素養、爭做文明居民”、“除陋習,樹新風”等主題實踐活動;廣泛開展讀書、健身、歌詠、舞蹈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增加居民羣眾的主人翁責任感和自豪感。二是打造社區文化品牌,做到文化上牆,文化入心,文化育人,在繼承民族精神、弘揚時代精神的基礎上,塑造富有時代特徵、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神,組織社區居民羣眾追求崇高道德,弘揚先進文化,樹立文明新風,創建文明和諧社區。三是在全社區積極開展創建“文明家庭”、“文明樓院”、“文明居民”等活動,大力宣傳各類先進典型事蹟,不斷擴大文明創建活動的覆蓋和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全社區文明程度,推動社區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二、社區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社區文化建設缺乏正確的認識

什麼是社區文化,社區文化應當怎樣建設?社區和上級部門對此缺乏正確的認識,把社區文化看成是單純的文娛活動,而沒有從滿足社區居民羣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綜合文化素質上考慮。檢查、指導、考核社區工作時,社區文化建設往往不受重視,處在可有無地位。

2、社區文化建設經費嚴重不足

社區文化建設沒有固定費用,平時開展文化活動所需經費主要是靠街道補助和社區收入補助,存在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導致許多文化活動因缺乏經費無法正常有效開展。即使開展一些文化活動,受經費制約,質量和品位不高,難以獲得社區居民羣眾的滿意。

3、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社區沒有固定文化活動場所,開展文化活動要租借場所,對開展文化活動帶來很大不便。電視機、VCD、音響設備等文化設施設備陳舊單一,滿足不了社區居民羣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圖書室圖書數量少,報刊雜誌少,且是各個單位捐贈,內容陳舊,針對性差,不能滿足社區居民的閲讀需求。

4、社區居民羣眾參與文化建設熱情不高

社區絕大部分居民羣眾滿足於“你演我看”、“你畫我看”、“你唱我聽”的階段,真正熱心參與文化建設的人不多,對當前乃至今後一個時期,促進社區文化建設存在不利影響。

三、解決社區文化建設存在問題的幾點建議

1、提高社區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各級政府和各職能部門要充分認識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充分調動社區居民羣眾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擴大社區文化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寓教於樂、深受廣大社區居民羣眾喜愛的社區文化活動,廣泛傳播積極健康的思想和文化,充實社區居民羣眾精神生活,提升社區居民羣眾文化素養。

2、加大對社區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

各級政府和各職能部門要適當增加並逐年提高社區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社區要廣闢渠道,尋找資金途徑,廣泛吸收活動資金,調動一切力量和社會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加大對社區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和物資投入;以此改善社區文化設施,增加文化活動的次數,吸引社區居民羣眾廣泛參與社區文化建設,促進社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3、加強社區文化隊伍建設

社區文化隊伍建設離不開社區文化幹部,選拔任用社區幹部時,要充分考慮社區文化建設的必需人才。上級部門要定期對社區文化幹部進行培訓,提高社區文化幹部的文藝素養與組織活動能力。社區要加強文藝團隊建設,把既有文藝特長又熱心文藝工作的居民羣眾組織起來,積極開展社區文化活動,提高社區文化活動的質量,增強對社區居民羣眾的吸引力。

4、引導社區居民羣眾積極參與文化建設

社區開展文化活動時要多聽取居民羣眾的意見,做到問計於羣眾,多徵求建議,使開展的文化活動既有代表性又有廣泛性,深受社區居民羣眾喜愛。要引導社區居民羣眾積極參與文化建設,不僅當觀眾,還要當演員,對做出成績或有貢獻的人員,給予精神鼓勵和一定物質獎勵,共同促進社區文化建設發展。

社區建設調研報告3

為強化社會管理,提高城區社區建設管理水平,縣民政局對我縣城區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概況

我縣城區面積14.63平方公里,總人口10.9萬人,轄2個街道辦事處,14個社區居委會(包括9個村改居),16個村委會。近年來,城區社區建設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現:一是城區管理不斷強化。城市社區管理範圍基本覆蓋了縣城城區,管理服務隊伍初步建立,部分與居民生活相關的業務相繼展開。各社區居委會均建立了“十制度、一守則、一職責”等規章制度,社區規範化管理程度逐步提高。二是社區工作經費投入不斷提高。社區居委會專職人員由原平陰鎮政府按原工資標準發放,兼職人員工資從社區居委會辦公費用中列支。社區居委會辦公經費由縣、街道辦事處按照1:1的比例分擔。三是社區服務網絡不斷加強。建成社區衞生服務站6家,在重要地段、主要場所安裝了視頻監控,逐步形成全方位巡防格局。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社區組織不夠完善。全縣城區社區建設管理組織尚未成立;大部分居民居住區未成立社區居委會,已建立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仍達不到應有職數。二是社區基礎設施較差。5個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均為租賃,達不到新建居住小區的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不低於648平方米和舊城區連片改造居住小區的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不低於300平方米的標準要求。三是社區功能不健全。社區居委會管理粗放,難以滿足居民需求。特別是9個村改居社區,沒有進行農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仍沿用農村管理方式。出於經濟利益考慮,有的居將轄區內外來定居人員排除在管理與服務之外,有的居實行分等級管理,後入住人員不能與原村民享受同等的權利和待遇。四是社區管理責權不明確。部分職能部門將本部門工作任務交到社區,但經費、人員、指導不到位。部分開發商將小區管理交給下屬物業公司,造成社區配套設施和服務監督不到位。實行物業管理的小區,都未成立業主委員會。五是行政化傾向明顯。社區居委會是羣眾性自治組織,但政府部門及街道辦事處仍將社區居委會作為其行政職能延伸到基層的載體。甚至部分社區居委會主任為單位部門正職,除社區工作外,還擔負其他工作。六是社區建設資金來源單一。目前,社區經費全靠政府投入,沒有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

三、加強城區社區建設的建議

(一)強化組織領導。一是成立組織。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城區社區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城區社區建設管理。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為正科級事業單位,領導職數、內設機構、人員編制由縣機構編制部門按照有關規定核定,人員從縣、鎮(街道)黨政機關選派和麪向社會招考。二是制定規劃。結合縣城城市規劃,按照便於服務管理、便於資源整合、便於居民自治的原則,以1000—3000户左右規模為標準,對縣城城區社區規模進行科學調整,組建10個社區居委會,對轄區內非“城中村”居民實施全員管理。三是完善制度。出台《關於加強社區建設管理和服務創新的意見》,着力解決影響社區發展的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問題。四是建立機制。把社區建設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建立督查考核機制,推動社區建設工作有序開展。

(二)健全社區居委會組織體系。在劃定的社區,建立以黨支部為核心的領導機構、以居民代表會議為主的民主決策機構、以社區居委會為主的執行機構。每個社區按照黨支部至少設3職、居委會至少設5職、社區服務站設3-5職的標準配備工作人員。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從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中選派掛職和麪向社會公開招聘,優先錄用高校畢業生、復員轉業退伍軍人等人員。同時,建立承接社區管理和服務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衞、公共衞生、計劃生育、羣眾文化等委員會,配齊居民小組長、樓院門棟長,積極開展樓院門棟居民自治,形成社區居民委員會及其下屬的委員會、居民小組、樓院門棟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體系。

(三)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專項整治,已規劃社區辦公用房但未建設或未按規劃建設的,責成建設單位按規定補建或新建;挪用的,要按規定收回,移交街道辦事處用於社區辦公服務用房;未規劃的,要通過新建、改擴建、購買、租借、調劑置換等方式解決。新建住宅小區和舊城改造居民區的建設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要求建設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規劃、建設、發改、國土、房管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確保社區工作用房、服務設施與小區建設、舊城改造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驗收、同步使用。

(四)改革社區管理體制。認真落實社區公共服務事項准入制度,凡屬於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職責範圍內的事項,不得轉嫁給社區居民委員會;凡依法應由社區居民委員會協助的事項,應當為社區居民委員會提供必要的經費和工作條件;凡委託給社區居民委員會辦理的有關服務事項,應當實行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社區要切實履行好“協助開展”的職責,確保社區管理、自治工作落到實處。健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物業服務糾紛,維護各方合法權益。社區居民委員會要積極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服務,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要主動接受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指導和監督。

(五)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建立多層次、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保障社區困難羣體的基本生活。大力推進社區衞生和計劃生育服務,逐步建立結構佈局合理、基本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善的城市社區衞生服務網絡。大力推進社區文化、教育、體育服務,深入開展科教、文體、法律、衞生“四進社區活動”。按照“以現居住地為主,現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互相配合”的原則,大力推進社區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為流動人口的生活、子女入托、入學和就業創造好的環境和條件。推進社區安全服務,深入開展“平安社區”創建活動,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社區防範機制和防控網絡。着力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問題,努力實現社區居民難有所幫、殘有所助、弱有所扶、孤有所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民有所樂。抓好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實現社區公共服務全覆蓋。

(六)健全多方投入的共建機制。建議將城市社區辦公經費納入縣、街道兩級財政預算,社區辦公室經費按上級有關標準核撥,由縣、街道財政按比例分擔。社區服務站的服務收入和“費隨事轉”經費全部留作社區工作經費。工作用房、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維修經費及物業管理等費用,由縣、街道負責解決。縣和街道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選派到社區任職的人員,其薪酬待遇由派出單位按相同層級人員的標準落實;面向社會招聘的工作人員按XX縣最低工資保障標準給予適當補貼或參照縣聘工勤人員的工資標準執行,並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社會保險,所需資金由縣財政解決。協助社區開展工作的樓院門棟長、網格管理員,其生活補助標準由街道通過考核發放。社區居委會要主動加強與駐社區單位的協作,努力探索建設和整合社區資源的新途徑,使社區資源發揮其最大效益。

社區建設調研報告4

社區衞生服務是完善公共衞生體系的重要內容,直接關係廣大羣眾基本醫療保障和健康水平。20xx年以來,我縣大力開展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新的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加強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為廣大羣眾提供服務優良、價格低廉的基本醫療保障,是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現狀

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是農村三級醫療保健網絡的樞紐,其職能以公共衞生服務為主,具備預防、保健、基本醫療、健康教育、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綜合衞生服務功能,為廣大農民羣眾提供基本衞生服務、基本衞生安全保障和農村重點人羣重點服務等三大類12項衞生服務。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衞生工作的決定》,以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為抓手,在原有中心衞生院、鄉鎮衞生院、衞生分院、村衞生室的基礎上,根據人口分佈、醫務用房,人員設備等情況,對農村醫療衞生資源進行整合,去年初在全縣設置了9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下設38個社區衞生站,確定了303名駐村責任醫師,分225個服務點片開展直接面向農民的服務。截止20xx年底,全縣駐村醫師進村入户率達95。3%,農民體檢率達72%以上,農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80%以上。

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剛剛起步,在體制、管理、操作等方面還存在着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體制不順,公共衞生服務職能發揮不到位。現有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脱胎於鄉鎮中心衞生院,一個班子,兩塊牌子,單位性質、人員編制、服務職能等方面,都還“順延”了原來鄉鎮衞生院的體制和管理模式。比如9家服務中心,其中3家中心衞生院是定額補助事業單位,其它的幾家則為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集體單位,並且人員編制結構複雜。體制的不順,導致醫務人員在服務職能轉換時不能很好地適應,也“順延”了原有的經營管理模式,將主要精力放在有償服務和創收上,不能積極主動探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功能作用的發揮,防保制度和措施成了空洞的條文,公共衞生工作開展艱難。同時,服務中心與下屬服務站的從屬關係也都尚未明確,從而使社區服務網絡還存在着很多脱節,工作開展起來不順暢。

2、投入嚴重不足,難以滿足基本醫療需求。20xx年縣財政投入衞生事業總費用為832。4萬元。20xx年鄉鎮衞生院的財務支出、院長工資和日常公用支出、從事基本醫療的人員經費、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所需繳費部分以及農村衞生事業發展建設資金,均未納入公共財政預算。全縣鄉鎮衞生院財政補助為80。2萬元,其中離退休人員工資、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費用就達到40萬元左右,由此導致衞生院生存與發展舉步維艱。投入的嚴重不足已成為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發展中最大的問題,包括醫療用房、“新六件”的配備、醫務人員費用支出都是社區服務中心的硬傷,服務中心設備陳舊簡陋,難以滿足基本醫療需求。

3、人才青黃不接,制約社區服務中心的良性發展。一方面,現有9家服務中心與原來鄉鎮衞生院基本上都是同一套人馬配備,因為工作環境、待遇等實際問題,大中專畢業生不願到服務中心工作,20xx年全縣中心衞生院大專以上學歷不到30%。另一方面,人才外流現象非常嚴重,很多大中專畢業生在基層工作一段時間,技術有一定長進後就急着另覓高枝,加上原有一批老醫務人員逐漸接近退休年齡,使得服務中心人才和技術力量青黃不接,導致服務中心服務能力差,服務模式單一,效率低下,不能取信於羣眾,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意義也僅止於一塊牌子。

三、加強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的幾點建議

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建設和發展,直接關係到農村衞生事業的發展和農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為又好又快推進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提出如下建議:

1、確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在農村衞生工作中的主力軍地位。

一是明確方向。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一定要明確定位和發展方向,堅持滿足羣眾基本醫療服務需求,堅持醫療與防保並重,提供社區性、綜合性服務,把服務中心建設成為區域性醫療保健服務中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服務中心、公共衞生服務中心,避免向醫院模式發展。

二是轉變職能。明確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在農村防治中的服務職能。走出原來衞生院只管“賣藥治病”的職能模式,將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成“以公共衞生為主,綜合提供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發揮衞生服務中心的管理職能,實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與服務站管理一體化和全行業管理。

三是科學配置。目前9個衞生服務中心基本是按鄉鎮衞生院設置的,隨着其服務職能的發揮和羣眾基本醫療保健需求的進一步提高,還要根據鄉鎮地理位置、原有醫療資源分佈、輻射半徑的人口、道路交通、就醫人流的走向等情況進一步科學合理的配置。要制定建設標準,根據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等情況科學規範地設置醫療和業務科室,合理確定房屋結構與面積,按照基本醫療職能的需要配備相應的設備,滿足診療需要。

2、充分體現政府在社區衞生服務中

心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一是加大投入。隨着農村公共衞生體系的逐步健全和衞生服務中心建設的不斷推進,政府必須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將包括中心衞生院醫療用房、設備配置、人才培養等列入財政預算,逐年安排。

二是理順體制。把服務中心納入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對醫務人員進行三定,按精簡高效、因事設崗、因崗聘人、競聘上崗的原則實行全員聘任,讓他們可以更好地投入服務,而不是想破腦筋為每月工資來源發愁。

三是落實責任。要把衞生工作列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鄉鎮年度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現政府在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3、積極探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規範化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一是積極探索人才培養途徑。對現有衞技人員分層次、分崗位、分專業、有計劃地進行崗位培訓。人事部門要通過地方補貼、職稱評定聘用等途徑,積極鼓勵大中專畢業生主動到服務中心工作。同時,衞生主管部門要建立對口支援制度,由二級以上醫院與服務中心建立一對一的對口支援關係,不斷提高中心醫療服務水平。

二是要確定合理收費標準。按照服務中心醫療等級水平,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和農村合作醫療藥品應用指導目錄,便於醫生合理用藥。調整農村合作醫療分類報銷政策,引導農民到服務中心就診。實行藥品配送制度,服務中心的藥房實行全縣統一配送,價格統一,質量保證,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三是加強對鄉村藥店和個體診所的監管力度。建議衞生、藥監、工商等相關部門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堅決取締無證行醫,淨化農村醫療市場;加強對鄉村藥店的監管,積極發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在農村醫療市場的主渠道作用,為廣大羣眾提供就近、低廉、優質的醫療服務和基本醫療保障。

社區建設調研報告5

為全面瞭解我縣農村服務中心建設現狀,督促各鄉鎮完成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任務,進一步促進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更快更好地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改善,提高農村村民自治和村級服務水平,促進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建設,讓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開展此次調研活動。自3月1日至4月1日,縣委組成調研組,利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通過現場查看、與不同層次的人員座談等形式,對全縣14個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情況了一遍。

一、我縣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現狀

其中汶上鎮建成1處,南站建3處,康驛建成1處,南旺在建1處,劉樓鄉在建1處,次丘鎮在建2處,寅寺鎮2處建,郭樓鎮在建1處,郭倉鄉建成1處,楊店鄉建成3處,白石鄉在建1處,軍屯在建2處,苑莊鎮建成1處、在建一處,義橋鄉建成1處。全縣已建成10個,在建11個。

其中南站鎮已建社區3個——辛店社區服務中心、南村社區服務中心和曹堂社區服務中心。辛店社區服務中心屬鎮企共建,三層樓,三十餘間,分設為民服務大廳、社區室、警務室、計劃生育服務室;南村社區服務中心為原南站老法庭改建,分設為民服務大廳、社區衞生室、社區警務室、計劃生育服務室,其中為民服務室設立六個服務窗口——窗口、、新農合、土地流轉、經管站、窗口。康驛鎮專門成立了社區建設指揮部,已建社區服務中心一處——三十里鋪社區,為原村委改建一部分、村民共建一部分,三層樓,20餘間房,已建成廣場,整合了衞生室、。郭倉鄉已建社區為任倉社區服務中心,四層,60餘間,與鎮社區服務中心合署辦公。楊店鄉已建社區3處——廟口,王樓,泗汶社區,其中廟口社區為原預付廠自建,共56間,除預留社區辦公用房外,其餘運作,開展社區服務同時利用局駐村契機,共建同心花園(文化廣場)。泗汶社區為四村聯建,各村按人口比例分別籌資,以後四村合署辦公,原集體辦公用户籍拍賣,擬建三層,1386平方,門前設廣場。門面商業運作,開展社區服務,部分已建成。已建集中居住樓房3幢,是下步社區整合的一個典型代表。白石鄉在建社區為寨子社區,已建成居民樓4幢,門面已開發為各種社區服務項目,並且預留了辦公用房,方式是駐地開發與村民集中聚居相結合,是農村社區中心建設的另一個典範。苑莊鎮已建成社區為前小秦社區,他們利用上級聯社優惠政策,在縣聯社的支持下,社區拿土地,共建成為集、農資、生活超市、飯店、、衞生院、浴池、警務、廣場、閲覽室等為一體的政治、文化中心,目前該中心運作良好,輻射周圍3公里。義橋鄉已建社區服務中心為沈營社區服務中心,四層樓,並以完成集中居住,主要是利用搬遷之際統籌規劃,一步建成。汶上鎮柳行社區服務中心已建成並投入運營。在建社區服務中心情況:劉樓鄉鄉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年底前建完。次丘鄉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和徐村社區服務中心正在籌備。寅寺鎮石樓社區社區服務中心、寅寺鎮社區服務中心在建,11月份建完。郭樓鎮馬店社區服務中心,年底建完。軍屯鄉:李集社區服務中心,已啟動年底建完;南陶社區社區服務中心,年底建完.苑莊鎮新苑社區服務中心,年底建完。

二、取得的經驗

(一)拓寬投入渠道。一是縣鄉把財力和爭取的項目資金儘量向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上傾斜,將推進新型社區建設工作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和公益事業設立專項經費並逐年加大投入。二是部門資源和小城鎮建設、村工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和其他支農經費,與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對接,形成部門齊抓共建的合力。按照“捆綁發展、集中使用、上下齊攻”的原則,將各級各部門用於農村社區的警務室、衞生室、室、勞動和社會保障所、文化站、文化大院、生活超市、農資超市、慈善超市、農家書屋、體育健身設備、社會福利設施建設等資金整合在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避免多頭建設、重複建設、分散建設。

(二)整合各種資源。一是農村自有資源整合。各社區利用社區閒置設施、房屋、土地等資源,採取改建、聯建、共建等多種方式改造或改建成農村社區服務中心。二是挖掘社區人才、資金潛力,努力爭取社會各界對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的支持,鼓勵企事業單位、各類經濟組織和個人以資金、設備、技術、信息等方式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興辦各類服務項目。三是整合各種技術、信息資源。市縣包村部門把新型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民政部門督導各鄉鎮把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作為服務於統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點,從業務上指導各鄉鎮完成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建設部門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協助鄉鎮搞好社區服務中心選址規劃,等等。

(三)多種方式建設。

1、政府主建即由政府出資建立社區服務中心,引導羣眾聚居。一是政府直接投資興建社區服務中心,義橋鄉沈營社區服務中心就是由義橋鄉政府投資興建的。二是把原來一些公共設施或管區等改建成社區服務中心,南站鎮南村社區服務中心就是利用原法庭改建成的。

2、政企聯建即政府與鄉鎮或村辦企業聯合建設。辛店社區服務中心就是南站鎮政府與社區企業高興內飾裝飾公司聯建而成的。

3、社區自建即基礎比較好的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設新型社區,楊店鄉泗汶社區就是有社區所覆蓋的四個村聯合建成了農村社區服務中心。

4、社會力量興建。有些比較有眼光的個體户,認識到社區發展的潛在優勢,在政府的幫助下建設社區服務中心。我縣王樓社區、廟口社區、路樓社區、沙溝社區的社區服務中心都是在政府的指導下,由民間力量建設完成的。王樓是利用原預製廠,在政府的指導下,確定建立社區服務中心,政府幫助跑手續,整合土地等,私人投資建設社區服務中心,除預留必要的辦公場所外,他經營超市、飯店等項目,搞的非常成功。郭倉鄉沙溝社區利用本村一個在外經商多年的村民,勸其回家發展社區建設,該老闆經過考查,發現投資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既方便了羣眾,自己又有利可圖,投資60多萬建大型生活超市、慈善超市、農資超市、幼兒園、衞生室、飯店等。杏林社區是由建築商,自己投資建商品房、超市、服務中心等服務項目。5、引資共建。苑莊鎮前小秦社區服務中心就是利用縣供銷社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共建成功的。

三、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鄉鎮對社區建設工作認識不夠。部分鄉鎮認為社區建設是一村一社區,因此在社區中心建設時沒有留出足夠的辦公用房,而是停留在村級服務場所建設層面上。部分鄉鎮存在畏難情緒,沒有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存在等靠要思想。有些鄉鎮認為搞社區就是和村並居,或先和村並居再搞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豈不知和村並居需要的不是3年5年的事,而是10年甚至一代人的事。而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成功後,服務功能完善,自然聚集人氣、商氣,人慢慢靠攏,反而促進和村並居。

2、社區規劃不合理。白石27各村規劃了10個社區, 2.7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汶上11個村規劃了4個社區,中都街道11個村規劃了4個社區, 2.75個村和一個社區;南站54個行政村規劃了13個社區, 4.1個村合一個社區;苑莊23個行政村,規劃了6個社區,3.8個村和一個社區;楊店25個行政村規劃了9個社區,2.7個村和一個社區,覆蓋率偏低,服務半徑偏小,建設任務太大,不太符合社區建設的目的。

3、社區建設標準偏低。有些鄉鎮把村委大院當作為民服務大廳,把街上的小買部、小商店、小診所説成是服務項目,認為這就是社區了。

四、意見及建議

1、加大投入力度。從的情況看,大多數的3建社區服務中心的鄉鎮反映鄉鎮資金缺乏,就包括在建和已建成的也反映這一制約我縣社區建設的瓶頸問題,建議上級財政列支一部分,縣財政配套一部分,鄉鎮村自籌一部分。

2、多方式建設,整合各種資源。在現在逐級沒有資金扶持政策的前提下,各鄉鎮社區可以整合各種資源,採取多種方式改建、聯建、共建。苑莊鎮前小秦就是利用縣社爭取上級優惠政策,共建成功的。楊店鄉王樓社區服務中心利用有錢大户搞開發建設。泗汶社區則採取四村聯建。南站鎮利用原法庭改建,都是比較成功的路子。從目前情況看,採取政府指導,充分發動民間力量也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另外,把上級各種扶持政策,包括派駐工作組,衞生、體育、文化等都往社區傾斜,也是一條可以探索的經驗。從工作方式上抓好四個整合:一是領導力量整合,成立主要領導為,組織、財政、民政、農業、文化、體育、公安、司法、等涉農較為密切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全縣農村社區建設工作。二是部門資源和涉農項目資金整合:形成部門齊抓共建的合力,為農村社區建設服務。各有關部門立足自身職能,找準農村社區建設的切入點,主動配合,主動融入,研究支持農村社區建設的具體方案和措施,在實施鄉村建設、農村工程建設、農村衞生設施建設、農村勞動力工程、文明村鎮建設等項目中,圍繞農村社區建設來進行聯動。三是農村自有資源整合:利用社區閒置設施、房屋等資源,改造或改建成社區服務中心,提升農村社區自我服務的功能。四是社會資源整合:挖掘社區人才、資金潛力,努力爭取社會各界對農村社區建設的支持,鼓勵社會力量捐資興辦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事業,促進農村社區健康發展。

3、建設標準要提高。要想實現社區建設的目的,必須要提高標準,按照上級“一廳九室三市兩欄一園一校一場”的要求建設。“一廳”:即綜合服務廳,主要職責是為居民提供勞動就業、養老、合作醫療、農村低保、農村五保、土地流轉、變動等“一站式”服務;“九室”:即辦公室、服務室、室、調解室、計生室、警務室、衞生室、圖書室、文體活動室;“三市”:即生活超市、農資超市、慈善超市;“兩欄”:即社區事務公開欄、科普欄;“一園一校一場”:即幼兒園、居民學校和文化健身廣場。有條件的社區根據居民需求,積極發展農機維修、、保險、餐飲洗浴等項目,不斷豐富農村社區服務內容。這樣才能把社區建設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才有吸引力,輻射力。“服務大廳”以不少於100平方米為宜,提倡社區公共服務用房500平方米左右,佔地不少於5畝,位置相對集中的一體化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建設以建立中心型社區為主。

4、加強領導,一口上下。我縣社區建設缺乏統一領導,有十幾個單位部門都在搞社區建設,許多資源缺乏有效整合,建議設立農村社區建設的專門組織,一口上下,以便整合資源,加快我縣社區建設步伐。

5、建立農村社區建設多元化投入機制。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大幅度提高農村社區建設投入佔農村投入和在整個財政支出中的比重,形成以財政投入為主體、部門幫扶為補充和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縣、鄉設立農村社區建設專項資金,按照“捆綁發展、集中使用、上下齊攻”的原則,切實解決農村社區建設資金不足問題。財政部門牽頭,將各級各部門用於農村社區的警務室、衞生室、計生室、勞動和社會保障所、文化站、文化大院、生活超市、農資超市、慈善超市、農家書屋、體育健身設備、村級場所、社會福利設施建設等資金整合在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避免多頭建設、重複建設、分散建設和資源浪費。鼓勵企事業單位、各類經濟組織和個人以資金、設備、技術、信息等方式投資農村社區建設,興辦各類服務項目。

6、推進農村社區生產生活服務。在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強農村社區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建設的同時,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和支持各類組織、企業和個人以投資入股、合作經營等形式,到農村社區開辦生活超市、農資超市、農機維修、郵政通信、金融保險、文化娛樂、餐飲洗浴等服務項目,最大限度滿足社區居民需求。對開辦商業性服務項目的單位和個人,社區提供平台,搞好服務,落實相關優惠政策。

7、做好農村社區規劃工作。按照城鄉一體化、工業園區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民市民化、居住社區化、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堅持高起點、高品位、高標準和適度超前的原則,把農村社區規劃與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新型鄉鎮建設等工作結合起來,充分考慮村莊壓煤搬遷、合村並點、舊村改造、空心村治理、自然村合併等因素,以縣為單位,統一編制農村社區規劃,形成梯次合理的農村社區村莊佈局。

8、合理確定農村社區服務範圍。按照地域相近、規模適度、有利於公共服務資源整合的原則,將若干村規劃為一個社區,選擇一個比較便利、班子基礎比較好、發展潛力比較大的村作為中心村,在中心村建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的服務半徑一般掌握在2公里、6個村左右。新型鄉鎮根據規劃要求適當增加村莊個數。規模較大、人口較多、相對獨立的村,也可實行“一村一社區”模式。但主要以“多村一社區”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