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河之憂調查報告

學識都 人氣:2.57W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六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瑪曲,呈“幾”字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黃河之憂調查報告,歡迎閲讀!

關於黃河之憂調查報告

一、關於黃河防洪問題

防禦黃河洪水無論過去或現在,乃至今後相當長時期內都是黃河問題中第一位的問題。黃河洪水災害主要是在下游。70餘萬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幾乎全部集中於黃河的中上游,而下游是一條上寬下窄、綿延八百公里的“懸河”,這種河流形態恐怕是中國乃至世界大江大河中僅有的。洪水在短時間內大流量、強衝力、長距離由平原地區“懸河”入海,十餘萬平方公里範圍內數千萬人口面臨可能的滅頂之災,其防洪難度及任務的艱鉅性是不言而喻的。攜帶大量泥沙的黃河洪水,氾濫造成的毀滅性破壞也是其他河流洪水不可比擬的。1938年花園口扒決形成的黃泛區,至今仍是中國貧困的地區之一。對黃河洪水災害的評估,要用歷史的、發展的和系統的思維方式加以認識,如對人文環境、社會進步、政權建設和國家發展戰略影響的研究等。單純以經濟的、區域的觀點進行分析和判斷是很不夠的。

黃河下游防洪存在的問題較多,最現實的問題首先是要對中常洪水進行再認識。所謂中常洪水,是一個從預見期上界定的概念,表現為流量特徵上區別於大洪水和中小洪水。中常洪水對黃河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是輸沙入海、沖蝕河道和穩定河槽;二是下游補源,滿足環境和生態用水需求。從歷史上來看,黃河下游每一個大的河道演變週期,都是一個河道逐漸淤高、河口抬高延伸的過程,也是縱向比降趨緩而橫向比降增大的過程。正是這一過程孕育了非常洪水發生河道變遷、中常洪水三年二決氾濫的結果。現行河道維持100多年後,長時期安瀾的今天,1996年8月中常洪水情況下出現的下游異常高水位和行洪過程,提醒人們應當對中常洪水進行重新認識。中常不常現象的出現,意味着僅僅以預見期和流量界定、區別和認識黃河可能發生的洪水是不客觀的,相對而言水位有了更重要的現實意義。遊蕩性河道內洪水小流量、高水位漫灘可能無序性演進,河道工程功能大大減弱,進而出現河勢急劇變化危及堤防安全。因此,對黃河洪水尤其是中常洪水不能只進行一般意義的水文分析。利用高新技術手段建立起高效、精確的監控體系,對河道形態時空變化、洪水演進等實施即時監測和控制,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其次是通過對中常洪水的再認識,應當清醒地意識到對黃河下游構成威脅的已經主要不是大洪水而是高水位。因此,對非常洪水和中常洪水概念及其相互關係、小浪底水庫防洪效益與運用方式等相關問題,也都需要進行相應的再認識。特別是中常洪水可能出現的問題,使我們對小浪底水庫建成後防御非常洪水以往的概念和意義,顯然需要有新的理解和評價。

三是分滯洪的問題。分滯洪區的出現,體現了人類在與洪水抗爭中的能動性和策略性,並已為防洪實踐所證明是成功的。人類與洪水的鬥爭也是人與自然爭奪生存空間的鬥爭。隨着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黃河分滯洪區(包括灘區)日益穩定的社會經濟結構,愈來愈讓人不得不思考這一能動的策略性防洪措施的合理性和現實性。小浪底水庫建成後防御千年一遇洪水仍將運用分滯洪區。從社會進步的角度來看,犧牲某一區域長遠的、整體和根本的利益,與長治久安的概念是越來越不相稱的,發展地看不應是首選的策略。因而積極謀求新的策略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關於黃河下游改道問題

河道穩定是實現長治久安的前提,也是實施治黃策略的先決條件。伴隨着洪水氾濫下游發生改道的.可能性,是謀求長治久安首先必須考慮的問題。比較樂觀和一致的看法是現行河道還可以維持幾十年時間,如果考慮到中游水庫的攔淤調控運用,尤其是進行科學的調水調沙實踐,現行河道穩定百年似乎是可能的。人民治黃半個多世紀以來社會進步、政治穩定,生產力水平有了較大的發展。特別是戰勝1958年和1982年實測大洪水的成功實踐和目前較完備的工程體系,以及可依賴的國家相當長時期的穩定發展,使人們有理由相信下游河道可以維持百年穩定的觀點是成立的。考慮到黃河下游河道“懸河”善徙、上寬下窄以及比降和輸沙能力不平衡等河道變遷自然因素,短時期內不可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加之灘區人類活動等因素,現行河道維持百年穩定無疑將是一個十分艱鉅的工程。而脆弱的百年穩定與長治久安也未必是同一層次的問題。

對黃河下游改道問題有各種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但有一點應當是共識:即黃河下游改道指的是下游河道某一基點開始,長時間較為穩定的流路變遷,並對相關區域的地理社會環境產生顯著影響。由此我們想到河口三角洲的流路問題,它是針對黃河入海問題而提出的。黃河與其他入海河流不同,多沙特性決定了河道在三角洲地區因淤積抬高週期性地變化頻繁。黃河三角洲的面積和河道長度在增加,河道變化的起點也極可能上延。河口抬高是河道變遷的主要誘因之一,河口地區的河道演變是整個下游河道變化的反射,並對下游河道整體穩定有着重要的影響。長時期或歷史地看,黃河河口地區存在着極大的不穩定性。這與目前本地區的環境、資源性和經濟社會發展形成的矛盾,決定了黃河河口問題已經不是一個流路概念所能容納了的。對河口的治理,不能只從河口流路這一專業層面去認識。若把河口流路問題上升為下游改道層次加以認識,由此得出黃河下游潛在着較大改道可能性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對黃河下游改道可能性的分析,令我們至少應增強治黃的緊迫感,並表現出更大的能動性。

三、關於黃河泥沙問題

黃河為害的根本癥結是泥沙問題。異常的泥沙含量和淤積、沖蝕,不僅給防洪帶來極大的困難,大大加重了洪水災害後果,長期的河道淤積又構成了下游改道的可能性。同時也給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帶來許多問題。目前黃河泥沙的處理主要的還是依靠河水(主要是洪水)攜沙入海,這顯然是以浪費大量可貴的水資源為代價的。已付諸實施的工程和技術措施,包括水庫攔沙、放淤改土、淤築堤背和挖沙疏浚等,只能是延緩泥沙的河道淤積。泥沙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或控制,長治久安也就無從談起。

黃河泥沙主要來源於黃土高原。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理,是一項恢宏而艱鉅的國土整治、生態環境工程,因其直接減少泥沙入黃而成為治黃體系中的治本部分,受到現代治黃的高度重視。水土保持的工程、生物和農業等措施是相輔相成的,但工程措施有着更直接現實的、基礎性的意義。遍佈黃土高原的大小水庫和壩系等,不僅直接攔蓄泥沙、改變微觀地貌,而且直接改善微觀生態環境,保證生物和農業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在強烈的重力侵蝕狀態下,非工程措施顯得更為蒼白無力;粗沙多沙來源區因人口和環境因素,水土保持治理更有賴於工程措施。可見無論是從國土整治生態建設出發,還是從水土保持減少入黃泥沙來看,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都應是第一位的。這並不否認生物等措施的最終根本性的作用和意義。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經濟效益對水土保持的反作用會越來越顯著。特別是我國進入WTO後農業的變化對水土保持的影響,應進行專題研究。儘管水土保持工作經過數十年的實踐取得一定的成效,入黃泥沙也有明顯的減少,然而水土保持巨大的經濟和科技投入,特別是緩慢的時效性、複雜的歷史社會、人文背景因素,不能不令人感受到黃河問題的複雜與深沉。黃河不可能變清,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開始於地質時期,黃河演變的背後是自然的演變過程;黃河不需要變清,通過水土保持配合水沙調節實現有效的控制,對黃河而言也許就是治本的唯一途徑。

黃河水少沙多的觀點,開始是從輸沙減淤的角度分析得出的。進而又提出了外流域調水輸沙和調水調沙的設想,目的是控制處理泥沙,消除或延緩泥沙在下游河道的淤積。長遠考慮,通過南水北調增加黃河水量,更加有利於調水調沙提高黃河干流輸沙能力。目前從外流域調水,顯然沒有利用黃河自身調節解決輸沙問題更為現實和經濟。調水調沙應當有廣義和狹義的不同內容。廣義上講,人為徑流變化形成的河道良性水沙運動過程都屬於調水調沙的範疇。即將實施的調水調沙應當是狹義的概念,即為調沙而調水,是對水沙運動規律直接能動的反映。這一是要以犧牲相當量的寶貴的黃河水資源為代價;二是對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有很大的依賴性。綜合分析,調水調沙要做到四個同時:

一是調水調沙要同時兼顧到下游及河口生態和社會用水等,為調沙而調水不應是一個孤立的實踐過程。

二是調水調沙要與河道整治工程規劃和調整同時進行。調水調沙河牀與水沙演變規律應在一定的河道整治工程作用範圍內呈現,否則,調沙只能是簡單的輸沙嘗試過程。

三是調水調沙要與下游特別是河口地區的主動疏浚導流同時進行。下游的疏浚特別是河口的疏浚,對調水調沙實踐有可能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四是遠期南水北調參與黃河下游調水調沙實踐的方式和有關技術問題,要同時提前進行研究。調水調沙不是解決黃河泥沙問題的唯一的手段。我們需要的應是:宏觀上目的性很強、微觀上多目標的、綜合有效的調水調沙措施,亦即科學化、系統化的調水調沙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