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結合思路論文

學識都 人氣:4.74K

摘要:本文對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關係進行分析,並深入探討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結合的作用,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路徑進行詳細的分析。

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結合思路論文

關鍵詞:大學音樂教學;古典音樂;流行音樂

在大學教學中開設音樂教學課程,並將古典與流行結合起來,對提升學生的音樂鑑賞力和綜合素養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及時總結經驗,探索古典與流行結合的路徑,從而提升其教學效果。

一、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關係

關於古典音樂,至今還尚未有明確的的界定,其概念還比較模糊。但是就人們的一般認識來看,普遍認為具有較強的持久價值的音樂,即為古典音樂。古典音樂能夠得以流傳,説明其自身具有較大的優勢與價值。現代音樂則有明確的界定,在相關的音樂書籍中,就對其進行了明確的定義與界定。所謂流行音樂就是指:具有通俗易懂、易於流傳等特點的大眾音樂。尤其同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等形式的音樂相比,流行音樂中更加強調對現實生活中的質樸、簡單的感情世界,其表現形式更加直接與現實。換言之,流行音樂更加註重演唱者、聽眾的感情宣泄與交流。這也就導致流行音樂往往就比較短小精悍,且音域相對窄小,適合傳唱。這也是流行音樂在現代社會中獲得人們廣泛喜愛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從其表演形式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從其基本構成方式來看是一致的。其主要是在節奏、音高以及和聲等方面都保持較高的一致性。在處理情感表達上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二者都是對人們內心世界情感的表達。因此也可以認為,從本質角度出發,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只是二者的表現形式存在差異。在當前的高校音樂教學中,可以將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二者有機聯繫起來,並進行合理的應用。就當前社會中傳播的音樂實際情況來看,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出現比較明顯的融合的趨勢。有很大一部分古典音樂家都能進行不同程度的革新,並能在其古典音樂中應用一定的流行因素,從而能夠使古典音樂呈現出新的面貌與生命力。比較傑出的代表就是鋼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萊曼。他就在鋼琴演奏中應用了流行音樂的演奏形式,通過實踐證明,應用流行音樂形式演奏古典音樂獲得較好的效果。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大學生的音樂素質還存在一定的缺失與問題,而且大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對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消極的影響。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將古典與流行結合起來,加強對學生的薰陶,培養與提升其音樂素質。在教學中還要儘量協調好古典與流行之間的關係。

二、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結合的作用

(一)豐富學生知識體系

豐富的知識對促使大學生得到綜合素質培養髮揮着重要的作用,而音樂教學能夠有效輔助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在大學音樂教學中,通過將古典與流行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學習更多的音樂知識,從而能夠使其知識體系更加豐富。大學音樂教學中,通過將古典和流行結合起來,也可以促進學生思想意識、思維能力與藝術審美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將古典與流行結合起來,二者具有不同的特色與特點,在表現形式、受眾等多方面都存在差異。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積極的對其教學內容、教學形式進行探索與改進,可以採用現代流行音樂的表現形式,來對古典音樂進行改編。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完善課堂教學活動

教師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將古典與流行結合起來,需要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形式等進行整合。教師對教材進行深度解讀,並根據教學內容的需求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應用多種教學工具,從而不斷完善其課堂教學活動。這也可以使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從而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提高音樂教學效果

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將古典與現代結合起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資源整合,並能將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以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學形式,將教學內容呈現出來,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並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相關的知識,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力,並實現高校開設音樂公共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效果。

三、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路徑分析

(一)完善大學生對古典音樂認知

就高校當前的音樂教學情況來看,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加傾向於學習現代流行音樂知識,對古典音樂還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認為古典音樂的藝術價值較高,但是在現代音樂欣賞中已經過時。因此,在教學中學生對古典音樂教學不感興趣,缺乏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大學音樂教學是為了能夠全面提升學生音樂素養,並能促進其綜合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加強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認識,並積極的引導大學生轉變對古典音樂的態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在火車站、汽車站的時候是否通過這樣的樂曲(播放尼基肯尼基的《回家》),聽到這樣的旋律與音樂是不是就更加能夠感受到家的温暖,是不是會產生立刻回到家的'想法呢?”接着,教師就可以向學生介紹,這個被廣為流傳與播放的樂曲就是尼基肯尼基的《回家》,是典型的古典樂作品。這樣通過設問以及潛移默化的教學方式,逐漸引起和培養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使其逐漸開始喜歡古典音樂,並使其在古典音樂教學中也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從而提升其音樂素養。

(二)實現古典與流行音樂教學內容結合

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與變化,人們的審美情趣等都會出現一定的變化,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時代的變化,古典音樂也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積極地進行創新。在當前的演奏中,比較經典的就是女子十二樂坊在其演奏中對其曲風進行的再演繹與改變,以及對其演奏樂器進行的創新。古典音樂能夠流傳至今,説明其自身具備了較高的藝術價值,但是要想使其能夠不斷傳承下去,就需要及時對其演奏方式、表現形式進行轉變,從而能夠吸引學生的關注,並能夠通過實現古典與流行的有機結合,從而促進音樂的不斷髮展。

(三)改進完善傳統音樂教學形式

要想在大學音樂教學中促進古典與流行的結合,不僅要使音樂教學的內容進行有機結合,還要對其教學形式進行改進與創新。要轉變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可以在教學中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將相關的音樂素材、資料呈現出來,使學生能夠實現聽、唱結合;同時,還可以加強教師同學之間的交流,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四)調動學生音樂融合與創新積極性

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才能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能夠對教師提供的音樂素材進行深入的理解與體驗,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古典與流行有機結合對策的心理與認知。另外,還要使學生在其學習的過程重要進行不斷的創新,從而可以有效的擴展其視野,並能激發其參與音樂教學的積極性。

四、結語

在大學階段開設音樂教學課程,對促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有着重要的意義,這也就要求在其教學中能夠實現古典與流行的有機結合。就當前的大學音樂實際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不斷對其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進行改進,使學生能夠正確的理解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二者之間的關係。並能夠合理的應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對其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進行完善,對其教學課堂教學結構進行優化,從而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文利.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研究[J].赤峯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0).

[2]葉波.淺論大學音樂素質教育中古典與流行的有機結合[J].戲劇之家,2015,(02).

[3]郭然.試論大學音樂素質教育中古典與流行的有機結合[J].新課程學習(中),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