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人文精神傳遞的教學策略探論

學識都 人氣:1.7W
古代文學人文精神傳遞的教學策略探論
  論文關鍵詞: 古代 人文精神 教學

論文摘 要: 作品中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古代文學的教學過程對其進行有意識的發掘與弘揚,有益於陶冶學生性情與塑造其價值信仰。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以文本為中心,使學生打好學識基礎,引入性情領會,進而貫通藴含與當下情懷,由此解讀出古代經典文學作品的人文價值。 

就面向過去的古代文學而言,其教與學的過程就是對歷史維度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家、文學現象,以及內在規律進行全方位的探索與認知。而在這一歷程中所面臨的文本對象及其承載的精神內涵可以説是一種歷史傳承下來的深湛智慧精華。對於後來者來説,它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更可以在其中尋找一個精神的棲居之地,進行個人心靈、、價值觀、人生觀的洗禮與重塑。而這也就是悠久傳統孕育的古代文學的人文精神的價值體現之一。
但是,即使一個藴含豐富的礦藏也需要開採者得其礦脈而入才能真正發掘到其中的精髓,所以在古代文學人文精神教學傳遞的路途上,如何進行是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慎重思慮和實施的。面對古代文學文本,教學的與一般的讀者閲讀有所不同,它不僅僅是個人化的閲讀與隨想式的感悟,更要在一種的環境中對文本進行品讀、分析,其所面臨的不單是一個個體對於文本的闡釋問題,還需要在課堂的對話條件下對古代文學的人文精神進行適度和妥帖的傳達,才能使其對學生主體自身的思想與情感產生一定的輻射影響,從而發揮出古代文學所藴含的人文精神的價值。
  一、以文為本
  人文,因為其對於學生主體的道德完善與人格成長的重要意義而備受青睞。而對“人”的完善與培養,一直是其所追崇的目標。但是所謂“人”的塑造實現不是理論的空談,它是要在具體的教學中憑依着“文本”所開拓生髮的環境而衍生的。在教師、學生、文本三者構成的教學環境中,無論是作為導引者的教師,還是作為接受者的學生,他們二者對於人文精神的傳達與領悟都離不開以“文”為本的立場。
在古代文學教學的進程中要解讀歷代作家的信念理想、人文情懷與精神,就需要直接地接觸作品,浸入文本思路,與文本共同思想進而體會領悟。從這個意義上説,教學活動便是圍繞着一定的文本,以一種師生對於文本的解讀與闡釋貫穿始終。所謂“論從史出”,一切的闡釋都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應以文本語義為基礎,以忠實於文本原意為基本原則。而古代文學作品作為一種經典文本,它對學生來説,是一種歷史性的存在,其與當下語言與文化存在一定時空落差,尤其所呈現的語言文字的古老性,有時候會成為學生理解文本語義的一重障礙。
就作為中最古老的一部詩集——《詩經》而言,如果不首先跨越文字的意義障礙,真正地解讀似乎是很難繼續深入的。就《詩經·豳風·七月》而言,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在大多數情況下會首先被古老的文字語義與陌生的文化背景阻隔了深入的學習思維,文字的障礙就凸顯出來。文字的'困難性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挫折感,這在許多時候顯然成為了學生學習進程中的一個問題。而更關鍵的是,在作品閲讀中,如果文字意義的辯定與解析不明就會使得接下來文意疏通、詩意理解和精神昇華等一系列的教學導向發生偏差與誤讀。譬如《詩經·豳風·七月》第二章有“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一句,從前句可辯,文意説的是春季女子採桑之事,但是暖暖的春日中,女子之傷悲與擔心憂懼又作何解呢?朱東潤《中國曆代文學作品》中註釋曰:“採桑女心裏傷悲,害怕被公子們擄去。”顯然這裏是把“公子”理解為一種富貴人家的子弟的普遍意義。而學生往往會從自己習慣語言意識中判定:“公子”專指男性,再與“擄”字聯繫往往在腦海中解讀成了一種強搶民女的意味。這時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相關文獻進行深入的文字辨析:“公子,乃女公子也。此採桑之女,在豳公之宮,將隨為公子嫁為媵,故治蠶以備衣裳之用,而於採桑時忽然悲傷,以其將及公子同歸也。”[1]而“歸”字之意也不是“迴歸”而是“女子出嫁”。由此,進一步引申出“古代貴族嫁女必以侄娣從之”的媵婚制習俗。而在此語義與文化的背景上,再發掘“女心傷悲”的情感藴含就會從直接的“衝突意義”進而向女子“恐遠父母兄弟”,以及“傷春悲己”的情感角度繼續發掘。
上述所言的教學過程與思路作為一個例證突出的是對文本的解釋與依賴,也許從某種程度上有些趨於傳統的知識性的辨析,但是它並不完全等同於主張僵硬的知識灌輸,而是着意表明一種“打好基礎”的教學立場。畢竟中國古代文學文本相對於其他文本來説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性,而無論從教師還是學生的角度講,文本識別與語義辨析不是教學的終點站,而是我們搭建的必要的腳下的橋樑,有了它的溝通,教與學才能自然實現理解的目的。
  二、引入性情
文學始終都是人的文學,歷代的經典作品中往往藴含着深厚的人生情感與深刻的生命感悟。而通過文學作品接觸與領悟凝結於其中的個人與的信仰情操精髓,對於陶冶接受者的精神品位與人文素養,是有着顯而易見的效應的。而要達成這個目標效果,顯然僅僅依靠古代文學教學中對作品文本的語義和文獻的考證講析和概念傳達是不夠的,真摯地深入文學作品解讀其人文情感,還需在文學課堂上引入性情來體驗與主導。這也就意味着,教師不僅要掌握傳統的方法解讀文本,將學生帶入古典語境,而且應在教學中“發揚真美,以娛人情”,[2]引導學生通過可感的形象,自然地感受文學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