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生教育管理問題論文

學識都 人氣:8.44K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淺談高中生教育管理問題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淺談高中生教育管理問題論文

淺談高中生教育管理問題論文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真正的教育是學生的自我教育。”新課程的理念引導下,讓學生做自己班級的主人,使學生在高中的學習生活中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隨着我國新課改制度的深入發展,學生的自我管理是其教育方式轉變的重要體現。如何使學生在正確地引導下健康地成長起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是現如今廣大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實踐中應努力探索的新問題。

1、班級是個大家庭。大家爭做主人翁

班級是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同學都是這個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隨着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迅速發育,高中生各方面的的自我意識明顯加強,獨立思考和為人處世的能力不斷髮生變化,在心理和行為上體現出很強的自主能力。既然這樣,我們可以利用這一自然條件,通過鍛鍊同學的自主能力,為班主任工作減負,培養同學們的主人翁意識,以及樂於為班級服務的習慣,以此同時,還要着重培養小幹部們的辦事能力,讓他們自覺地管理班集體,為班級做貢獻,不怕苦累,積累自己的管理方法與實踐經驗,為以後步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有人説班級難於管理,主要原因是學生在班級管理中處於被動地位,使他們缺乏主人翁意識。實踐經驗證明,把管理班級的權利交給學生,讓所有學生都體驗到作為班級主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意識到自己是集體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是事先班級自主管理的重要途徑。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得出結論,班級是個大家庭,作為優秀班級的引導者,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引導大家爭做班級主人翁的意識。

這將是問題的關鍵和首要環節。教師可以因地制宜的利用各種情景,不斷的培養學生、鼓勵學生。可以讓所有同學輪流管理班級並加以評比、提出每個學生的閃光點。但是,一定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應該輕率的對某些學生的不足加以批評,尤其不能在其他同學面前這樣做。否則,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思維反彈而引起學生對於班級的情感疏離和對教師的反感。這是一定要避免的。

2、樹立正確的發展目標,構建和諧向上班集體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積極樂觀的心態,使每一個學生投入到班集體的建設中來,用自己的雙手將班級建設成一個優秀班集體,並以自己作為這個班集體的一員為榮,極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使命感以及歸屬感,是當今教育工作管理者的重要使命以及當前目標。我認為一個優秀班級,應該是讓同學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每一個同學都應以自己是這個班級的成員而自豪,每天青晨踏進教室的第一步,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是一件充滿期待的事。

有了班級建設管理的目標之,極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做自己的主人,在自我教育中不斷成長,學會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經驗知識。如果自主管理採取得當的措施,班主任不需時時刻刻看着學生,班級也能做到秩序井然的運作,一切按部就班。然而,要達到這樣的良好效果,在班級建設過程中要做好引導工作,班主任擁有明確的管理目標顯得格外重要,它能為構建成和諧向上班集體添磚加瓦。

高中教學,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面臨着很大的升學壓力。有些同學會認為高中階段的全部意義在於好好學習從而考上自己嚮往的高等學校。如果有這樣的情緒,他們就會對這個集體產生漠視情緒而使班級渙散。其實,學生的這種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教師要告訴他們,在和諧的集體中才有好的學習環境。在健康的學習氛圍下才能更加快速的提高個體。

3、加強互動合作,促進班級管理

3.1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

學生與學生之間擁有良好的合作關係,是班級自主管理的前提。第一是要在班級實施民主的制度,一個堅強有威信的學生自管機構必須源至於學生的民主制度。只有讓每一個同學理解學生管理學生的難處,班級中才會形成自主管理的正能量。一個適度的班級目標會激勵所有的學生為之努力與合作,適度的目標有利於班級一步一步地朝着班主任和全體同學的共同目標邁進。

3.2 學生與任課老師之間的互動合作

在學生自我管理過程中,最不能忽略的就是任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合作。如果班主任能好好利用這一重要環節,也能在班級管理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任課老師要利用每一門課程的特點進行思想教育進而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的教育,配合好班主任的思想管理工作,一起有效加強對學生自我管理的監控管理。

3.3 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互動合作

學生與班主任之間互動合作是高中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合作關係,它與學生的日常活動息息相關,它的.好壞能直接影響到學生自我管理的水平。在剛剛起步的階段,我們不能奢望一步到位。可以從構建一個或幾個稱職的班幹部隊伍為基準,進而在構建管理過程中為每個學生找到適當的位置,為每個學生創造平等的機遇。加強每個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循序漸進,以求達到學生自我管理的目的。學生的自我管理過程也是班主任有效監控的過程,學生出現的問題往往是重複出現的,對於這類問題,需要進行開班會和個別談話,甚至可以和獎懲加以結合。

近幾年來,作者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完善自主管理的教學模式,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與可信度,增強了學生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付出,就有收穫。現在,我樂此不疲地在班級管理這片熱土上探索着和完善着,也收到了學生、家長、同行和專家的肯定,我們憑藉着學生的自主管理,營造出了和諧向上的班級,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和諧向上的教育氛圍中愉快地學習生活,陶冶情操,健康成長。這是作者作為一名高中教師最為欣慰的事情,也想通過這篇論文和廣大教師共同探索、研究。

高中數學教育問題及應對策略論文

摘要:

近年來,在新課改理念的推動之下,傳統的教育模式逐漸被新的教育模式取代,其中高中數學教育模式也發生了改變。隨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信息化、多媒體化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受歡迎,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高中數學教育的進步,但是現如今的高中數學教育中依舊存在很多的問題。現就如何解決高中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

數學教育;問題分析;應對策略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習慣以及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邏輯能力的課程。由於我國的教育現狀都是應試教育,並且高中數學在高考中佔有很大比重,因此,高中數學教育一直是教師和家長非常重視的部分。即使各方面都在努力提升高中數學教育的質量,可依然存在很多潛在的問題。下面就簡單介紹幾個問題。

一、高中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點通常以大量的數據計算和抽象的幾何圖形為主,所以對於一些學生來説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壓力,高中數學就成了考試取得好成績的阻礙。社會在不斷地發展,傳統的教育方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新環境下的教學模式,雖然新的教學理念改掉了傳統教學的一些弊端,但是與此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

1、高中數學學習常見誤區。

(1)聽懂就代表學會了一些高中學生經常反映一個問題,課上聽懂了,但是課下自己做題還是不會。其實這恰恰就印證了一個現象,上課的時候聽懂了教師所講的內容,就是真的把知識掌握了嗎?很明顯答案是否定的。對於數學知識的掌握,並不只是聽那麼簡單,還要學會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舉一反三,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知識鏈,結合具體題目綜合應用。如果僅僅侷限於教師上課講的知識會了,自己不會運用,是不會學好數學的。

(2)解決問題時更側重於結果而忽視過程高中數學的學習在需要學生能夠解出答案的同時,還需要掌握解題的思路與過程。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為了提高講課效率,把握課程進度,不顧學生能否接受而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同時教師在解決問題時沒有詳細的解題過程,或者解題方法太過單一,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會給學生造成學不會,聽不懂的學習壓力。

(3)課堂活動學生參與度低為了提高學生解題效率,教師通常會選擇設計課堂活動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更好地掌握解題方法以及知識點。但是,如果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活動並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有可能會導致學生課堂積極性下降,不利於他們自身的高中數學知識水平的提高。此外,在高中數學問題的解答中,學生的參與度不高也會影響課堂教學氣氛,不利於高效學習課堂氣氛的營造。

2、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沒有把握好“度”。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雖然打破了傳統的教育方式,改變了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但是造成了學生過分“自由”的現象。高中數學以大量的數據計算為主,知識點多而複雜,對於學生來説學習任務比較繁重。在課堂上,教師過分強調自主學習,將大部分學習任務交給學生自己完成,特別是對一些重點和難點的掌握,讓學生的確很吃力。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功能沒有完全體現出來,最終並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反而有可能會導致學生的成績下降。

二、如何解決高中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解決高中學習的誤區。

(1)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如,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和及時複習,要想學好高中數學並不能僅僅靠上課認真聽講。課前把課程預習一下,才能在課堂上跟上教師的節奏,深入掌握知識點結構,不至於僅侷限於聽懂。課上教師講的往往都是重要的知識點,保證好聽課的質量,課下再加強複習,將已經講過的知識進一步鞏固,不能一知半解,要善於總結以及應用到實際問題當中去[3]。

(2)重結果的同時也重過程數學屬於開放性思維的學科,一個問題往往會有不同的答案,而且數學也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解題過程中容不得一點差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不能為了提高課堂效率而省略解題的步驟和方法,教師要注重啟發學生多思考,學會嚴謹並多樣化的解決問題。下面是一個教學案例:已知△ABC中BC=2,AB槡=23,sinA=cosC,求△ABC中角C的大小。解法1:根據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再根據題設條件代入數據可得2cosC=槡23sinC,化簡可得角C的大小為30°。解法2:根據餘弦定理c2=a2+b2-2abcosC,再根據題設條件sinA=cosC進行轉換,最終化簡得到角C的大小為30°。教師在課堂上通過運用一題多解的方法,並且將詳細步驟寫出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注意力集中的前提,如果對一門知識沒有興趣就很難在這方面有所成就。教師的任務就是能夠讓學生對知識感興趣,學生只有願意學,才能學好。高中數學知識多而複雜是學生認為學習數學枯燥並且吃力的最大的原因,雖然教師在課堂起着主導的作用,但是學生無法參與到其中,也就無法達到教學效果。為了解決這一現狀,教師應採取在實際中教學的策略,講到某個知識點的時候可以設置與該知識點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並解決它,這樣不僅提高了講課效率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

2、提高教師教學質量。高中數學在考試時佔有較大的比重,從而,數學教師也是高中教學事業中的重要骨幹,在嚴格要求學生的成績的同時,作為教師也不能鬆懈。新課改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不是説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失去了主導地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放手讓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動手,並且適當的以學生的成績作為重要的考量依據進行教學。還可以創設一些開放性的題目,例如,在學習推導橢圓的標準方程時,可以先從班裏選兩位學生,讓他們提前準備一條長度大約10cm的無彈性的細繩,將兩端各結上一個套,教師提前準備一條長度大約60cm的無彈性細繩,並且一端結個套,另一端是活動的,另加兩個圖釘。上課時,將細繩套上鉛筆,拉緊繩子的同時移動筆尖,畫一個橢圓。在做的過程中可以進行適當提問:你們能説出移動的筆尖(或者動點)滿足的幾何條件是什麼嗎?等問題,既能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高中階段,高中數學成績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他們的高考成績的高低,甚至直接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發展道路。因此,不僅是學生對高中數學非常重視,更是牽動着家長和教師的心。一直以來,我國實行的是應試教育,這也是導致高中數學教育越來越極端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學生即使很努力,也不一定會收穫好的結果。對於教師來説,既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要突出教師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現今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種種問題,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的效率,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焦彩珍.高中數學新課程教學改革存在問題的思考[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0(2):13.

[2]陳祖樞.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的探索[J].價值工程,2010(5):29.

[3]孫賦美.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方略運用芻議[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2011(6).23.

[4]白小軍.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探討[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9):23.

[5]王德先.基於新課程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3):143.

[6]侯麗琴.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思路[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