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風向:名企裁員風暴今夏來襲

學識都 人氣:2.48W

 
    最近的職場,裁員絕對是熱門話題。近兩個月來,多家知名企業相繼傳出大規模裁員的消息,惠普、伊士曼柯達、UT斯達康、西門子、三洋、奧林巴斯等紛紛舉起裁員之刀,裁員人數動輒成百上千。一旦上了裁員“黑名單”,應以怎樣的心態和措施去應對?本期關注聚焦今夏知名企業裁員風暴,教你萬一遭遇裁員該如何維護個人權益。

職場風向:名企裁員風暴今夏來襲

裁員風暴席捲名企


  一直在招聘市場上扮演着“最佳僱主”的知名企業,突然接連傳出大規模裁員的消息,令很多人一時之間難以接受。

“什麼,上海西門子移 動銷售團隊一下砍掉80%的員工?”7月初,當西門子移 動上海銷售部門突然展開裁員行動的消息傳來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覺得不可思議。大牌名企是職場人關注的焦點,突如其來的裁員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時大家發現,最近傳出要裁員的名企還真不少。

就在西門子裁員風波發生之時,UT斯達康的裁員事件尚未平息。今年5月,因為小靈通業務不景氣,UT斯達康啟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裁員行動,17%的員工將在此次全球重組計劃中被“調整掉”,有1400名員工被告知失去工作,裁員行動引發了通信行業一次小小的人事“地震”。

西門子國內“突擊”裁員事件的發生,更是讓人彷佛親身感受裁員威脅。6月下旬,西門子手機業務被明基收購後,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SLC)和上海西門子移 動通訊有限公司(SSMC)兩個公司突然啟動裁員方案,主要對象是與手機業務相關的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人員。由於事情來得突然,同樣引起了業內高度關注。

前兩天,一則消息再度引起關注,據日本當地媒體披露,世界兩大電子消費品巨頭松下公司和三洋公司不約而同地舉起了裁員“大刀”,被砍掉的職位數超過1萬個,其中兩家公司的半導體部門受影響最大,還可能波及部分中國工廠。

驚魂甫定,惠普又傳出裁員1.45萬員工的消息;美國最大攝影產品生產商伊士曼柯達公司7月20日宣佈,將擴大裁員計劃,使該公司到2007年的.裁員總人數增至2.25萬至2.5萬左右,約佔該公司目前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

……

一時間裁員風暴席捲了不少大牌名企,而且風暴的規模似乎還在不斷擴大之中。

名企裁員“清單”

在這場裁員風波中,被傳出有裁員計劃的大公司都有哪些?讓我們給要裁員的公司列個“清單”。

除上述明確提出裁員計劃的名企之外,來自《數字商業時代》的分析認為,未來18個
 
月內可能有裁員威脅的公司包括聯想、實達、亞信、科龍、廈新、惠普、柯達、搜狐、中華網等多家知名企業。

名企裁員需要理由嗎

招人大張旗鼓,裁員也同樣來勢洶洶。名企裁員需要理由麼?綜觀這一季裁員的名企,理由大致有四種。

原因1:業務調整、外包、重組

典型代表:京瓷

日本電子原件和手機廠商京瓷公司因將北美地區的CDMA手機生產業務外包給新加坡偉創力公司(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因此宣佈手機部門裁減1700名員工,以扭轉手機部門虧損的局面。以同樣理由裁員的公司還有愛立信、IBM等。背後的深層原因,是名企越來越注重發展自己的核心業務,將非核心業務調整出局的趨勢日益明顯。

原因2:公司發生併購

典型代表:西門子

公司併購,新舊老闆更替,業務發生轉移,裁員便成了家常便飯。6月8日,台灣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BenQ)在北京宣佈,正式與德國西門子公司簽署了併購西門子手機業務部
 
門的協議。很快西門子公司便傳出裁員消息,西門子中國公司和上海西門子移 動通訊有限公司(SSMC)手機業務人員被裁。  

原因3:節約開支、發展重點業務

典型代表:IBM

5月,IBM正式宣佈最高將裁員1.3萬人,其中絕大部分在歐洲。IBM稱,這一舉措是其全球削減支出計劃的一部分。同時,IBM此次裁員也伴有業務重組,是為了集中全力發展高增長市場。奧林巴斯、通用汽車等近期的大規模裁員也都有節約開支、集中力量發展重點業務的目的。

原因4:業務不景氣

典型代表:UT斯達康

小靈通市場疲軟,UT斯達康200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在第一季度淨銷售額同比增長44.9%的同時,淨利潤同比下滑30%,僅為3800萬美元。這一結果讓該公司股價持續大幅下滑,跌幅高達30%。小靈通業務日益衰退,裁員勢在必行。
裁員手法大不同

上了裁員榜的名企無不是人們心目中的好僱主,其裁員的手法、善後事宜因此也頗令人關注。

德國式的雷厲風行


 
  西門子裁員行動的高效、果斷令人印象深刻。雖早有裁員傳聞,但事件的發生還是讓人始料未及。在遭遇裁員的那一天,西門子上海公司員工上班時,發現電腦被鎖死,所有操作均無法進行。在隨後的5分鐘內,這些員工被通知到人事部門簽署解聘的相關文件。同時要求,員工在下午2點至5點,在有專人在場的情況下清理完畢個人資料,並離開公司。這種德國式的雷厲風行,儘管是按照西方大公司的裁員慣例,出於保護公司商業機密等角度考慮,但往往容易背上“粗暴”的罵名。

英國式的紳士風範

IBM宣佈在歐洲裁員時,事先已經與員工委員會以及其它組織就裁員時間進行談判,並宣稱,裁員工作將主要依託員工主動離職計劃進行,絕大部分被裁的歐洲員工將屬於主動離職。這種相對温柔的方式,頗具英國式的紳士風範。

大多數名企在制定裁員方案時,為避免出現爭端、平息員工的不滿情緒,大都採取這種方式,包括在裁員前會事先與員工進行深入溝通,協商經濟補償;還有名企為幫助員工緩解離職的消極情緒,向被裁員工贈送鮮花,輔導員工離職後如何調整情緒、儘快謀職等等。跨國公司的這些人性化做法,也是好僱主的表現之一。

上了裁員“黑名單”怎麼辦

如此集中的名企大裁員,令很多人回想起IT泡沫破滅時期曾帶來的全球IT企業“瘋狂大裁員”。很多人擔心,萬一自己上了裁員“黑名單”怎麼辦?

平常心看待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