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師大藉助系統化的創業教育

學識都 人氣:2.36W

大學生創業因項目技術含量較高,創業成功率領先於其他創業羣體,曲師大藉助系統化的創業教育 引導大學生積極創業。然而,大學生多在畢業之後才進入初創業狀態,貽誤了項目“無壓”孵化的大好機遇。對此,曲阜師範大學依託青春創業社,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和項目孵化條件,加強SYB(“START YOUR BUSINESS”的縮寫,意為“創辦你的企業”)等系統化教育和代入式實訓,使其在校園裏實現創業夢。

曲師大藉助系統化的創業教育

創業社裏小試“牛刀”

“我是學中文的,對詩詞歌賦等很感興趣,就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建起了古風論壇,把自己填詞的古樂譜,製作的《中國風》視頻傳到論壇上,和同行們分享。”3月15日,談起對古風文化,現在曲阜師範大學讀大三的徐帥難掩心中的興奮,而這樣一個出於興趣創建起來的資源站最終轉型為創業項目卻着實出乎他的意料。

“一次,一位師兄看到我們的網站後冷不丁冒出一句,‘網站做得這麼好,沒有廣告可惜了’,這給我提了個醒。”在熱心師兄的指引下,徐帥找到了學校裏的青春創業社,經過項目審核後有了一間自己的辦公室,開始了創業道路。

創業之初,所有項目參與者都把目標鎖定在了廣告招商上,一番努力後,一個接一個的廣告被陸續植入網站中。然而,沉浸在掘到“第一桶金”喜悦中的徐帥卻遭到指導老師們潑來的冷水:既然是做文化類網站,就要儘量把持住整體的意藴,雜亂的廣告會破壞這種意境,導致註冊會員的流失。

果不其然,徐帥發現越來越多的會員在抱怨廣告的無序植入。最終,經過團隊集體表決,轉變盈利方式,他們靠組織節慶活動、發放古風禮品方式賺取費用,不僅能夠實現收支平衡,還引來了3萬多名會員。

“我們正協調多部門幫助該項目註冊,估計他們很快就會成為又一家獨立企業被‘轟’出創業社了。”曲阜師範大學團委副書記屈躍寬笑着説,“因為創業社為立項者提供一對一的創業政策解讀,幫助聯繫工商、税務等部門,在校園裏就‘孵’出項目。所以,每當有項目完成註冊、羽翼漸豐,我們就要讓他們騰出籠子扶持新項目了。”去年,先後有16個項目進駐創業社,其中4個已經拿到了經營許可證。

創業培訓很給力

“公司就我一人,主要為在線培訓機構和企業做有加密功能的視頻教學和視頻會議網站,就業政策《曲師大藉助系統化的創業教育 引導大學生積極創業》。”曲阜華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光桿司令”、曲師大物理系大三學生趙國偉説,“對我來説,技術不是問題,但在項目招引、企業推介等方面摸不着頭腦。”

説來也巧,在他着急上火的當口上,曲師大第六期SYB大學生創業培訓班開班,系統化的創業培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整個培訓用案例法、討論法、頭腦風暴法等手段,從形成創業思路,到制定創業行動計劃,再到企業的管理、營銷等,提升了大學生創業意識。

而對“店連店”濟寧區代理負責人、在中文系大二就讀的.劉偉來説,SYB在曲師大每年定期免費舉行的培訓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員工資源。“‘店連店’提供的是網對店的銷售服務,主要任務是和實體店對接,幫助他們在網絡上銷售產品。”劉偉説,“所有實體店都是我們的潛在客户,因此業務量非常大。常態化的SYB培訓使我周圍的很多同學都掌握了基本的創業知識,方便在學校找到放心的幫手。”如今,店連店濟寧地區代理的預備成員已經擴展到300餘名,其中大多數是曲師大在校生。

“學校現有創業聯盟協會、CPT大學生夢工廠等7個學生創業社團,會員1200餘人,這些都已成為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重要陣地。”青春創業社負責人黃江生介紹,“我們會定期不定期地組織創業團隊到全國各地參加創業大賽。三年來,全校有400多支隊伍,3200餘人參加了各類創業計劃大賽,獲得國家級銅獎1項,省級獎勵50項。”

亟待創新提升“跨界”能力

“很多有創業想法的同學之所以遲疑不前,就是因為怕難以完成從學校到社會、從學界當商界的兩個轉變。”屈躍寬認為,創業意識的覺醒已成為現實,而要使創業行動獲得質的提升,離不開自主創新對跨界能力的提振。

“SYB培訓雖是目前較為系統的中小微企業創業培訓課程,但對高校來説,依然只能算是套用,有些內容不符合大學生的實際狀況。”屈躍寬説,“首先要積極創新的就是校方本身,通過制度的創新、課程的創新、校地聯合方式的創新,項目轉化模式的創新等,搭建起一個符合學校和區域特色的創業教育體系。同時,學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立項、運營、推廣等方面力求創新。”

“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人優我轉,這應該是大學生創業的新格言。”濟寧市就業辦主任徐保國表示,“從曲師大這幾個完成註冊的創業項目看,都和網絡有着密切的聯繫,但這些項目和單純開網店不同,創新成為其脱穎而出的關鍵。”

徐保國建議,在校學生一定不要把簡單地開個店理解為創業,這是沒有把自我僱傭和創業區分清楚的表現。對於大學生而言,開店頂多算是生存創業,並不是高校中所倡導的創業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