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局為民辦實事自查自評報告範文

學識都 人氣:2.47W

自20XX年開始,農民健身工程和室外健身路徑工程被納入為民辦實事年度目標考核內容,按照省、州、縣考核辦的要求:本年度,我局應向縣內39個村級農民健身場地各發放籃球架1副、乒乓球枱2張;室外健身路徑1條。現將截止9月15日我局為民辦實事自查自評情況彙報如下:

體育局為民辦實事自查自評報告範文

一、指標進展情況

截止6月底,我局已圓滿完成為民辦實事年度目標任務,實際發放情況如下:

1、室外健身路徑1條已發放給鎮村。

2、由於許多行政村健身場地不太規範,難以同時容納下籃球架1副、乒乓球枱2張。因此,在實際發放過程中,本着實效、不浪費的原則,我們將39副籃球架、78張乒乓球枱統籌安排,分別發放給包括39個行政村在內的60餘個鄉(鎮)、村(社區)和學校。

二、主要做法和經驗

1、自20XX年9月開始,我局將縣內有健身器材需求的鄉(鎮)、村(社區)和學校實行台帳管理,隨時對有書面(口頭)報告的單位進行登記。

2、自今年2月下旬開始,分組定人,對全縣所有鄉(鎮)、村(社區)和學校進行了一次體育健身場地普查,然後在歸檔存查的同時,上報州體育局。

3、3月中旬,省體育局配送器材到我縣,我局黨組及時研究制定發放計劃,然後逐一通知到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隨時發貨,並協助搬運、進行場地規劃和器材安裝。

三、存在問題和困難

1、我縣3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434個行政村(社區)現有農民體育健身場地不足1/4,修建最早的場地是上個世紀90年代初,近年新建的不多。而且許多村部沿用原村級小學的房屋,健身場地也是原村級小學廢棄的,不僅面層破爛,而且很不符合標準,村民欲在上面翻曬稻穀及其他農作物都不理想,就更談不上開展健身運動。

2、20XX年至20XX年,省、州下撥給我縣農民體育健身場地項目資金40萬元(20個村、每個村2萬元,籃球架和乒乓球桌屬省體育彩票公益金配送),而實際上,要新建一個比較合格的籃球場,2萬元資金是遠遠不夠的,至少要5萬元左右。從20XX年開始,省、州不再下撥場地建設資金,必須要縣、鄉、村級自籌解決農民體育健身場地建設資金。由於我縣財政資金緊張,在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方面投入很少,僅僅靠有限的體育彩票公益金來實現這一目標任務,難度非常大。

四、下步工作建議和意見

1、組建組織領導機制。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實事工程、民生工程。建議組建縣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領導小組,縣政府牽頭,由財政、扶貧、民政、移民、民族事務、農辦、住建、國土、宣傳、體育等部門共同參與。擬定相關的'政策措施,簽訂責任狀,明確目標、責任和進度,落實經費保障,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2、建立多元籌資機制。

體育是公益事業,讓羣眾得實惠,不給農民添負擔,是鐵的紀律。而要推動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就需要鉅額的資金投入,錢從哪兒來?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經費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體彩公益金捐贈;二是財政投入;三是社會贊助。我們應該在不增加村民負擔和村級債務的前提下,建立“器材捐贈,鄉鎮、村出地,村民出工,財政支持,社會(企業)贊助”等多渠道的資金籌措機制。

3、創建督查指導機制。

一是建立督查指導小組。由體育部門牽頭,財政、宣傳、審計等相關部門參與,抽調專門人員,負責工程的建設指導、資金審計和檢查督辦工作。二是深入基層督查指導。體育部門要深入鄉鎮、村一線,實地督查指導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推進工作,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確保工程的質量和進度。三是完善社會監督機制。體育部門要對完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任務的行政村名單、體育器材的發放情況向社會公佈,自覺接受社會監督。